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53億元,支出2166億元 重慶財政上半年「帳本...

2020-12-14 重慶市人民政府

今年上半年,重慶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53.5億元,支出2166.1億元。重慶的財政「帳本」釋放了哪些信號?在7月24日舉行的上半年重慶市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市財政局人士就各方關注的熱點話題進行了解讀。

信號1

經濟企穩回暖帶動財政收入回升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11.2%,主要是因為疫情衝擊以及減稅降費。」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我市在繼續實施去年減稅降費政策的同時,為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業紓困和復工復產達產,又新推了系列減稅降費政策。這些減稅降費政策持續落地,市場主體紓困成效明顯,增強了經濟發展的韌性,積聚了經濟增長的動能,也支撐了經濟的企穩回暖,促進了財政收入的回升。

財政收入回升,體現在稅收收入由負轉正、稅源結構動能轉換等方面。比如,6月全市稅收增長9.1%,這是今年以來首次月度正增長。再如,上半年,我市的製造業、金融服務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對稅收增長的貢獻逐步加大,從長遠來看,不僅能夠穩定財政收入的增長,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實實在在的動能。

信號2

300多億元直達資金按規定下達區縣

今年以來,面對減收、增支壓力,市財政通過穩收入、壓支出等舉措緩解收支矛盾。

穩收入方面,將上年度部門單位沒有用完的錢全部收回,由政府重新安排;統籌土地供應,保障土地收入穩定;盤活公租房商業門面和住宅租賃權、軌道上蓋物業等資產,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所屬企業集中統一監管;同時,積極向上爭取,特別是這次中央新增「2萬億」直達資金,補助了重慶300多億元,目前已按規定分配到區縣,各區縣正在加緊落地落實。

壓支出方面,今年1月市政府出臺過緊日子10條,包括今年暫停公務車購置,按30%壓減各部門的課題費、規劃費、培訓費。上月,再對市級部門一般性項目和專項資金分別按15%、10%壓減。各區縣也在按不低於市級的標準過緊日子。省出來的錢,除了彌補減收,集中投向了基本民生、企業紓困、科技創新等領域。

信號3

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支出有保障

落實「六保」任務,是今年做好「六穩」工作的著力點。為此,重慶財政上半年在四個方面重點發力——

一是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保居民就業。上半年,全市直接用於促進就業方面的資金達到32億元。減免社保費一項,預計全年可減免230億元。

二是穩步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設,保基本民生。總體上,繼續保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0%左右用於民生。脫貧攻堅方面,市級財政資金全年安排增長了20%,正抓緊謀劃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在政策、資金上的銜接。救助方面,加大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救助,上半年全市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支出達到40.7億元,僅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市級財政就安排支出了5.1億元。

三是全力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行業紓困發展,保市場主體。上半年,全市減稅降費230多億元,及時兌現了「支持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20條」和「復工復產40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動了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恢復正常運行。

四是切實加大對區縣財力的支持力度,保基層運轉。通過統籌中央直達資金、壓減本級支出騰出的財力等辦法,加大轉移支付的力度,兜牢基層運轉的底線。截至目前,已下達區縣轉移支付資金1403億元,重點向貧困區縣、民族區縣和重點生態保護區縣進行傾斜。

信號4

持續落細落實減稅降費政策

今年減稅政策,主要有5項:一是對參加疫情防治工作的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按政府規定標準取得的臨時性工作補助和獎金免徵個人所得稅;二是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三是對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組織進口的直接用於疫情防控物資免徵關稅;四是將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徵收率由3%調整為1%;五是在地方權限範圍內,出臺對中小困難企業可以申請3個月的房產稅與城鎮土地使用稅的減免政策。

降費方面,一是階段性減免社保費,對大型企業減半徵5個月,對中小微企業免徵11個月。二是在去年底實現市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的基礎上,先後對13項收費基金進行調整。

相關焦點

  • 應城2019年財政收入25億元 民生支出75%
    應城2019年財政收入25億元 民生支出75%發布時間:2020年01月15日 09:12 來源:中新網湖北 >  中新網湖北新聞1月15日電  (馬誠平 方應凱)1月14日,從應城市財政部門獲悉,該市2019年完成財政總收入255501萬元,可比增長5.9%,增收14288萬元,稅收佔財政總收入比重為84.1%。
  • 【MG動畫】2020年河北財政帳本
    2020河北財政帳本。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743億,增長6.5%;支出規模邁上8000億臺階,增長7.7%;爭取中央支持3000多億,增長8.1%。第二,減稅降費全面落實。「六稅兩費」減徵50%,職工養老保險單位繳費下降四個百分點,大幅降低增值稅率,鞏固省立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清零成果,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近800億。
  • 1-11月泰州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3.4億元
    1-11月,泰州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3.4億元,同比增長5.2%。分地區看,市區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0.3億元,同比增長4.5%;縣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3.1億元,同比增長5.9%。11月當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6.5億元,同比增長32.4%。【來源:泰州市政府辦公室】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財政收支平穩運行好於預期 去年我市財政總收入完成322.5億元
    2020年,全市財政部門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落實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克服疫情不利影響,頂住經濟下行壓力,財政收入由負轉正,財政支出繼續增長,收支總體平穩運行。全年財政總收入完成322.5億元,增長0.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41.6億元,增長3.3%,反映出下半年以來我市社會經濟企穩反彈,呈現較好復甦態勢,既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又符合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預期。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82.4億元,增長4.1%。其中,民生支出410.1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5%。
  • 財政部:前11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5.3%
    資料圖一、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173億元,同比下降9.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316億元,同比下降1.7%。全國稅收收入144227億元,同比下降3.7%;非稅收入25262億元,同比下降13.7%。
  • 重慶今年財政收入超2000億 厚實「家底」為「用之於民」提供有力...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2日18時30分訊(記者 伊永軍)公共財政,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財政局了解到,雖受疫情影響和減稅降費,今年重慶財政收入的總額仍然超過2000億元。至此,「十三五」期間,重慶每年的財政收入都超過2000億元。厚實的「家底」,為「用之於民」提供了有力支撐。
  • 前10月山西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014億元
    12月17日,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今年前10月,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014億元,比上年增長5.4%,增支207.2億元。其中,民生支出3297.8億元,佔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2.2%,增長5.7%,增支179億元。數字顯示,全省八成以上財政支出依然用於民生領域。
  • 2016年至2019年全國財政一般公共預算安排農業農村相關支出超6萬億元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申鋮)財政部部長劉昆23日表示,2016年至2019年,全國財政一般公共預算累計安排農業農村相關支出6.07萬億元,年均增長8.8%,高於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平均增幅。受國務院委託,財政部部長劉昆當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報告財政農業農村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劉昆說,近年來,各級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積極拓寬投入渠道,構建多元化投入格局。
  • 2019年廣東省縣市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 南山超龍崗居第一
    一、深圳市南山區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300億元 居廣東省縣市區第一深圳市南山區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308.74億元,超龍崗區居廣東省所有縣市區第一,比2018年增加40.52億元,佔當年深圳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額的
  • 2019年全國財政收入超過19萬億
    本報訊 財政部10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382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全國稅收收入157992億元,同比增長1%;非稅收入32390億元,同比增長20.2%。從主要稅收收入項目來看,國內增值稅62346億元,同比增長1.3%;國內消費稅12562億元,同比增長18.2%;企業所得稅37300億元,同比增長5.6%;個人所得稅10388億元,同比下降25.1%;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15812億元,同比下降6.3%。
  • 「筆電之都」重慶加快回血:400多億中央直達資金已分配99.8%
    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經濟活動在改善,但外部環境仍具有不確定性,積極政策要更加聚焦重點。上半年重慶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53.5億元,同比下降11.2%。其中稅收收入710.5億元,下降16.6%。受疫情影響,一邊減收,一邊疫情防控和扶持企業、改善民生等增支,財政運行壓力比較大。封毅表示,隨著國內疫情有效控制和相關政策成效逐步顯現,重慶財政收入在一季度大幅下降後,二季度持續回升向好。雖然收入下降,但通過政府過緊日子,就業、社保、衛生、農林水利和應急救災等支出保持正增長。
  • 財政部公布1-11月全國稅收收入
    > 財政部15日發布2020年11月財政收支情況,數據顯示,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
  • 2019年湖南教育經費總投入1775.38億元 比上年增長8.92%
    公告顯示,2019年,全省教育經費總投入為1775.38億元,比上年的1630.06億元增長8.92%。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教育經費,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的教育經費,企業辦學中的企業撥款,校辦產業和社會服務收入用於教育的經費等)為1350.82億元,比上年的1251.89億元增長7.90%。
  • 財政部:1-11月證券交易印花稅1728億元,同比增長49.2%
    一、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173億元,同比下降9.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316億元,同比下降1.7%。全國稅收收入144227億元,同比下降3.7%;非稅收入25262億元,同比下降13.7%。主要稅收收入項目情況如下:1.國內增值稅52051億元,同比下降10.2%。
  • 天津下降15.36%,重慶好轉,2020年1-11月財政收入15強城市
    2020年1-11月財政收入15強城市情況 1-11月,財政收入15強城市出爐,上海、北京、深圳排前三名,分別為6665.25億元、5071.17億元、3568.3億元;其中,北京表現較差,同比下降7.6%,說明北京復甦緩慢,產業抵抗能力不夠強,企業效益不夠好,需加快財政復甦步伐,以便縮小與上海差距。
  • 2018年10月財政收支情況
    一、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10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727億元,同比下降3.1%。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684億元,同比下降7.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8043億元,同比增長1%。
  • 龍崗區2019年度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工作報告
    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和總支出分別完成年度預算的104%和103.93%,減稅降費87.50億元,盤活資金7.27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64億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支出結構不斷優化,重點領域保障有力。優化預算編制,壓減一般性支出9.6億元。
  • 10月全國稅收收入增長11.2%,房地產市場回暖帶動契稅出現38.5%高...
    每經記者 張鍾尹 每經編輯 陳旭 11月18日,財政部公布10月財政收支情況。10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531億元,同比增長3%。扣除去年同期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等抬高基數因素後,10月份全國收入增長9%左右,實際增幅比上月繼續提高,反映經濟運行持續穩步恢復的積極成效。1~10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8533億元,同比下降5.5%,降幅比1~9月收窄0.9個百分點。此外,全國稅收收入135044億元,同比下降4.6%,連續6個月累計降幅收窄。
  • 財政部:將財政赤字率從2.8%提高至3.6%以上 赤字規模比2019年增加1...
    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財政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較好。收入方面,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6176億元,同比下降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