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供燈的含義你知道嗎?「一燈能破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2020-12-03 尚思修善學佛

我們禮拜佛時,往往會請燈或燭供奉佛前,你知道代表什麼意思嗎?燈,乃智慧、光明的象徵,在佛教中,燈代表佛法,而佛法代表智慧,我們供燈的意思就是用佛法之光明破除我們愚昧之黑暗。《大般若經》說:「故佛所言,如燈傳照。」是說佛法就像是在黑暗中照過來的燈光一樣,給了我們光明和方向。《維摩經》云:「一燈能破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在沒有遇到佛法以前我們是愚痴的,在塵世中往復,沒有方向,沒有目標,一切都在妄想、無明中輪迴,想想真是可憐啊!

供養佛燈,生起智慧

正因為如此,佛法的出現,讓我們如同黑夜中看到了光明,把千年的黑暗打碎。因此《華嚴經》將菩提心比作燈,經中說:「善男子,譬如燃百千燈,基本一燈,無滅無盡。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普燃三世諸佛智燈,而其心燈無滅無盡;善男子,譬如一燈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盡;菩提心燈亦復如此一入眾生心室之內,百千萬億不可說劫,諸業煩惱種種暗障,悉能除盡。」這裡是把佛法比喻為破除諸暗的明燈,用佛法的智慧之燈照亮我們多劫以來的痴暗。

一燈破諸暗

而另一部大經《法華經》說:「又如日天子能除諸暗,此經亦復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暗。」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不斷打開我們的心量,因為心量與智慧的開發是成正比的,唯有法華楞嚴等大乘經典的如來藏能讓我們從究竟、無漏處打開心量、開啟真實智慧。《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是什麼樣的佛智慧來照亮我們心境的。

點佛燈照亮別人更照亮自己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這就是我們在修行的道路上經常對自己觀照。真觀,是觀空、看破。淨觀是觀假、要放下。廣大智慧觀,是圓中,是圓滿的中道,不是別教的中,是大乘佛教圓教的圓中,一切當下就是一,一當下就是一切,當下就是過去、現在、未來、東西南北、上下十方,你當下就是十法界萬法,這是『圓中』。悲觀,是同體大悲。這是前面的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這『三觀』,是造成的利用,這個利用就是用悲心度眾生利他。慈觀是無緣之慈,『悲觀』和『慈觀』就是大慈大悲。是菩薩利他。「常願常瞻仰」就是時時處處念念在道,是利他的心,從根本上用心來幫助人。

一盞心燈無垢清淨光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無垢清淨光是對上面幾種觀的總結。能做到這幾種觀,你清淨了,沒有汙染了。心淨光通達,你看一切萬法能轉識成智,心態徹底調整。慧日破諸暗:像太陽一樣不為黑暗所迷惑。看什麼都是阿彌陀佛,無論好的惡的都是諸佛,其實這樣就等於破了你心中的諸暗了,破了你的「我執」,這就是『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災風火』是指我們受到的種種外在的苦報,像是六道輪迴、頭疼腦熱。普明照世間:內無惑、外無障,身心輕安光明。照世間,首先從你這個肉身世間照起,然後擴展到整個盡虛空遍法界。

佛前供燈,破除愚痴

眾生在無量劫中輪迴,就好比是處於一個千年不見光明的暗室裡,因為無明產生了煩惱,妄想滋生了愚痴,我們就在這樣的暗室裡生活、摸索,但是走不出這個千年的黑暗,現在只要點一盞光明之燈就能照亮這個千年暗室。也就是我們無量劫以來的愚痴,只需要一智(金剛觀察智),即刻滅除。以此來比喻心中的暗室(顛倒邪見、愚痴煩惱)縱然經年累月乃至萬年億劫,但只需要點燃心中的光明(如來藏智慧),一瞬間就能滅除。

普明照世間

大乘佛法也就是『圓教』代表的經典有《妙法蓮華經》、《大佛頂首楞嚴經》、《般若波羅蜜心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都是從『非空非有』二門而入,但是這個非空非有是對有說空,對空說有。因為空和有是一體的,不離的,也就是成佛的『不二』法門。它把佛法的八大次第圓融為一體,叫『三藏一心』;而別教是講『次第三藏』,還要修三大阿僧祇劫,那可是太久了。可是到了圓教,一切都是不可思議的,「一盞智慧燈就能照亮,就能得到啊!」如是我聞,萬法皆成。就在當下啊!

相關焦點

  • 佛法:供燈都是有大福報的人!你對供燈了解多少?
    佛陀給我們開示了很多可以積累福慧的方法,供燈施燈,就非常殊勝。在《佛說施燈功德經》中說:如是少燈奉施福因,所得果報福德之聚,唯佛能知,一切世間人、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乃至聲聞、闢支佛等所不能知。如是燃少明燈,所受福報不可得說。
  • 海濤法師|點燈功德,借佛智慧明燈、破無名諸暗、懺滅眾業障!
    【點燈功德與感應】「燈」是光明與智慧的表徵,亦為十種供養之一。祈望透過燃燈的說明和意義,能點燃您心中的「自性燈」。燈是智慧、光明的表徵;燃燈供佛始以佛說燈是光明與智慧的表徵,是佛門中重要的供養具之一。在佛前燃燈,是用以標幟佛的智慧波羅蜜。
  • 為什麼要在佛前供燈,我們為誰而供燈?
    為什麼佛門特別強調要在佛前供燈?尤其在這新舊年份交替之時,更要在佛前供燈?沒有智慧的話,即便你有再大的權力,再高貴的地位,再多的金銀財富,也一樣會煩惱,一樣會痛苦。若是智慧具足,有錢也快樂,沒有錢也快樂,有權力也快樂,沒有權力也快樂,都是一樣的。而燈,便是代表著智慧,我們在佛前點燈,點的就是智慧之燈,破除黑暗,燃起眾生心中的智慧,本具的覺性。
  • 燃起佛前燈,照破眾無明!祈願佛光注照,心燈長明!
    與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並稱三世佛 每年燃燈佛聖誕日 供花、上香、供燈 念佛、誦經、持戒、放生 可得十方諸佛菩薩加持 燃起佛前燈 滅除心頭火
  • 寺院法會後供佛的水果能吃嗎?請勿用這類水果供佛
    相信很多師兄們都有過佛前供果的經歷,特別是家中有佛像的師兄,日常的供燈、供花、供果等,都會有接觸過,那我們平時供養佛菩薩的水果還可以吃嗎?佛前供果一次參加完法會後,一個學佛初學者蓮友來問我:供佛的水果能吃嗎?供佛的水果,當然要吃掉啊(莫非還會拿去扔掉?)
  • 佛教:開光、燒香、供燈,都有什麼含義?
    每一種形式的背後,都有它表達的意義,但如果你不懂其中的道理,而是盲目地去相信,去崇拜,就變成迷信了。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些佛教常識,關於開光、燒香、供燈的含義,希望大家能正信佛教,而不是把佛教當成迷信。一、開光什麼是開光呢?就是正式供養新的一尊佛像之前,舉行的一個儀式。
  • 供燈千篇文一百一十六:生日快樂
    每一次,她都會說,師父,今天是我生日,我想要供兩盞燈,一個為我自己供,希望我能一直平安健康快樂,一個為父母供,希望他們也能平安健康快樂。三生從未問緣由,因三生知道,善知識必有緣由。我聽福利院的老師說,我進福利院的時候,大概兩歲左右,所以,我每次都點兩根蠟燭,希望我能回到兩歲的時候,那個時候,父母一定在我身邊。她問我,師父你說我能找到我的父母嗎,他們還在不在這個世上,我不怪他們,我只想見到他們,我想像其他有父母的孩子一樣,叫一聲爸爸媽媽。
  • 佛教:佛前十種供品的寓意和果報,您不可不知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供佛,供品有哪些,又有什麼講究呢?這恐怕就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的了,大家常見的方式應該是燒香和水果,但實際上遠遠不止。03供燈——表光明,得智慧供燈是原始佛教的傳統,早在佛陀還住世的時候就有這種習慣了,比如那個貧女供燈的故事,由於她發的心願太大,那盞小燈一直不滅
  • 滅心頭火 點佛前燈
    滅卻心頭火,勝點佛前燈(圖片來源:資料圖)為什麼要點佛前燈?那是因為燈是光明與智慧的象徵,在佛前點燈,可藉著佛的智慧光明,照破我們的無明,成就我們的智慧波羅蜜,而獲無上功德。因而《無量壽經》說:「為世之燈明,乃人間最勝之福田。」《菩薩藏經》也說:「百千燈明,懺除悔罪。」這位偉大的母親,滅掉了她的心頭怒火,也令一個誤入歧途的生命,迷途知返,得以新生。她的行為雖悖常情,但卻具無上慈悲,她的良善和寬容,令人無比的感動。然而,生而為人,在現實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如己意或被他人損害,於是自然會生氣。這心頭火就是佛教講的嗔心。
  • 《楞嚴經素解》卷八:十地菩薩,如何一地地修行?
    《楞嚴經》對於十地菩薩每一地雖然惜字如金,但是極其生動形象。【原文】阿難。是善男子,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淨極明生。名發光地。明極覺滿。名焰慧地。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盡真如際。
  • 信佛、學佛、念佛、修佛,你在哪一層?
    信佛無論你信不信佛,佛都在那裡;無論你修不修,總有人能脫凡成聖。佛不是讓人來信的,讓人來信,搞個人崇拜那就是迷信。佛言:人有二十難。無論你信與不信,佛都在那裡學佛信佛以後,就要學佛修行,大乘佛法修行菩薩六波羅蜜,以布施波羅蜜為首。
  • 五臺山文殊洞舉辦第九屆朝聖行活動 三步一拜小朝臺
    活動內容主要包括:吉祥供燈,佛法開示,禮敬文殊等。吉祥供燈人間一盞燈,照破無明暗。12月31日晚,文殊洞舉行供燈祈福法會。佛子們齊聚清涼佛國五臺山,燃燈供佛,祈願在新的一年裡福慧增長,諸事吉祥。燈除千年暗,智滅萬年愚。燈,是光明的象徵,是溫暖的象徵;佛法,是智慧的象徵,是慈悲的象徵。
  • 佛教:佛前上香,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我們都知道,佛門裡有幾種供養方式,包括佛前供花、供果、供香、供水、供燈等等。每一種供養都有其特殊的法義,起到一定的表法作用,利益大眾精進修行,也在供養的過程中培養了大眾的布施利他心。雖然供養只是形式,但是也要如理如法,才能積攢到功德。
  • 六祖壇經|一體三身自性佛
    自歸依,歸依自心自性自佛,可成一體三身自性佛。自身自性中,有清淨法身佛,有圓滿報身佛,有千百億化身佛。三身佛在自性中,不在色身中,不可向外求。什麼是清淨法身佛?世人自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而生。這樣見性的人,是清淨法身佛。什麼是圓滿報身佛?好比一燈可以除去千年黑暗,一智可以滅去萬年愚迷。不思前,過去不可得,不思後,未來不可得,當下念念圓滿清明,自見本性。善惡有別,本性非善非惡,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這是圓滿報身佛。若自性中起一惡念,滅萬劫善因;若自性中起一善年,使無數惡盡,直至自性生無上菩提。
  • 佛前供花果,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經常去寺院的信眾應該會發現,佛菩薩像前總是供奉著各種各樣的物品,比如鮮花、水果、清水、燈燭、香支等等。許多人也會覺得能在佛前做供養也是為自己培福謀福的無上法緣,並非常珍惜,尤其是初一十五或者佛菩薩紀念日的時候,寺院裡總是會迎來諸多前來供佛之人。
  • 佛教供佛、禮佛的真正含義——改變多數人的三觀
    在此我向朋友們介紹一下佛教中供佛和禮佛在佛教教義中的真正含義,希望對有興趣了解這方面知識的朋友有所幫助,並誠請有識之士批評指正。佛教在供佛時往往有水果、花、清水,還要焚香,下面分別介紹各種供具的真正含義:水果,鮮花,焚香在佛教供佛中稱為香花供養,表面意思是被供養的佛菩薩能聞其香,食其果,增益供養人的福報,其實佛教教義中佛菩薩根本不會享用這些供養,而是增益信眾皈依的信心,實質供養的是自性。供具中的清水供養的更是供養人的心,就是希望供養人也就是信眾的心更加清淨,有一顆清淨心。
  • 佛教:佛前「上香」,這3條常識,一定要清楚!
    很多善信一到寺院就會燒香,其實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只是覺得大家都這樣做,自己不做怕「佛菩薩」怪罪,出於人云亦云的心理而去供香,這就違背佛教的初衷了。很多人不明佛法,認為燒香就是燒給佛菩薩看的,供養的香越大越粗越高,就越能得佛菩薩歡喜,自己的功德也會越大。這完全是顛倒妄想。
  • 燃燈古佛聖誕日 照世如燈,心燈長明!我們一起來供燈祈福!
    只因他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燃燈太子,作佛後亦名燃燈。 佛教中縱三世佛之過去佛,為釋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地位尊貴。釋迦牟尼佛是現世佛,燃燈佛是過去佛,彌勒佛為未來佛,燃燈佛為過去佛中之最著名者,在諸經論中,頗多以此如來為中心而說其前後出現的諸佛之事例者。
  • 佛經記載天地五眼,你知道分別代表什麼含義?
    肉身之眼,晦暗不明,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見明不見暗。你看到的,你相信的,真的存在嗎?」出自《靈魂擺渡人》《漫談品禪》系列第18回我們常說自己是肉眼凡胎,在假貨充斥、眼花繚亂的時候,希望自己能有一雙慧眼,也曾聽吹噓能給小孩開天眼,還有看到一檔電視節目叫《法眼看天下》,可能我們也聽過佛眼,你知道肉眼、慧眼、天眼、法眼、佛眼分別代表什麼含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