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稔年豐迎小康——恆山區農業農村工作綜述

2020-12-07 騰訊網

「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食為政首——穩住農業基本盤增添發展底氣。

特殊之年,恆山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突出「發展動力、增長方式、產業結構」三大轉變,緊緊圍繞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目標,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生產發展,農業農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2020年,全區糧食產量達到1.22億斤,同步增長8.1%,預計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交上了一份「豐收」的答卷,迎接小康之約……

糧食生產不放鬆小康之年保豐收

著力增面積。積極挖掘現有耕地潛力,該種糧的都種糧,確保全年糧食播種面積只增不減。2020年,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13.09萬畝,其中:水稻面積穩定在2.1萬畝;玉米面積8.3萬畝,大豆面積2.29,雜糧面積穩定在0.4萬畝。

著力調結構。大力調優農業結構,發展質量型、效益型農業,促進農民穩定增收。全區中藥材種植基地面積達到1.3萬畝,同比增長128%;鴨稻蟹稻種植面積發展到665畝;高粱種植面積達到1441畝,同步增長27%。

著力轉方式。深入貫徹「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使之永遠造福人民」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落實新增耕地輪作面積1.1萬畝,完成一年期輪作試點面積0.3萬畝、三年期輪作試點面積0.7萬畝。建設農業「三減」示範基地兩個,面積0.4萬畝。

著力搶農時。通過電話、微信、廣播等方式動員廣大農民提前訂購農資;有序推進農機銷售維修企業復工復產,全區1200餘臺農業機械春耕前全部完成檢修任務;充分利用秸稈離田補助政策,調動各類主體積極性,加快秸稈離田進度,為高標準春播創造條件。全區玉米、水稻、大豆等各類農作物全部實現播在高產期目標。

著力抗災害。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克服颱風等自然災害影響;加強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充分利用省級補助政策,加快收穫機具改裝,滿足倒伏作物收穫需求,堅持人機齊上、以機為主原則,把搶收任務落實到具體地塊、農戶和機具,堅決把到手的糧食全部拿回來。截至10月25日,全區秋收任務基本告捷。

著力強基礎。大力開展水稻田池改工作,改造後達到土地平整、設施完善、路電配套、條塊連片,提高水田生產經營效益。2020年,全區計劃開展水田池改面積1000畝,目前已落實了池改地塊和補助資金,預計在11月末將全部完成改池任務。

脫貧攻堅再鞏固防止返貧細舉措

按照《關於印發的通知》和《關於印發的通知》文件要求,恆山區採取入戶摸排、電話回訪、微信聯繫等相結合的方式,逐戶逐人開展摸排工作,全力化解當前疫情對脫貧攻堅工作的不利影響,為精準施策、鞏固脫貧成果提供準確的第一手基礎資料。同時,對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國家扶貧標準1.5倍左右的家庭,及因病、因殘、因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引發的剛性支出明顯超過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縮減的家庭,納入監測範圍,對符合要求的監測對象建立臺帳並實行動態管理。目前,恆山區沒有因疫情導致返貧現象。

千方百計促增收美麗鄉村齊共建

為應對疫情給農民收入帶來的影響,恆山區成立了區政府副區長為組長,農業農村局局長和人社局局長為副組長的農民勞務輸出專班,下發了《恆山區農民轉移就業獎補實施細則》。截至目前,已發放赴省外務工農民獎補資金14.2萬元;本地吸納農民務工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補助資金32.8萬元。

為進一步優化人民群眾生活居住環境,建設美麗鄉村,今年以來,恆山區在各村道路新安置垃圾桶580餘個,新購置了自卸式垃圾收集車3臺,出動保潔人員4750人次,各種車輛3370臺次,更新了主路兩側圍擋2700餘延米,清理畜禽棚、糞堆、水井共16處,清理了各村鄉路及主路兩側邊溝26000餘延米。

恆山百姓普遍反映:收入逐漸增多了,家鄉變得更美了。

恆山區在應變局、化危機、開新局中,展現出齊心協力創造美好生活的幹勁,進一步為轉型發展升級增添信心、動能和活力,用新的氣象、新的作為、新的擔當,全力創造一個無愧於時代和使命、無愧於黨和人民的新恆山。

(劉宏宇 鄭麗娜 記者 李瑩 周洪宇)

編輯:孫建明

相關焦點

  • 歲稔年豐迎小康——雞西市恆山區農業農村工作綜述
    「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此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考察時再次強調,食為政首——穩住農業基本盤增添發展底氣。特殊之年,恆山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突出「發展動力、增長方式、產業結構」三大轉變,緊緊圍繞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目標,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生產發展,農業農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 歲稔年豐黍稷香 北京先農壇舉辦秋收儀式
    為深入挖掘農耕文化內涵,展示耤田歷史風貌,9月5日,以「歲稔年豐黍稷香·重農固本國運昌」為主題的2020年北京先農壇秋收儀式在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舉行。據了解,2020年是先農壇建成600周年,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為傳承農耕文化,發揮農業文明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開展了一系列文化體驗活動,助力加深公眾對耕讀文化的理解與認知,並運用博物館資源,講好北京故事,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及中軸線申遺工作。
  • 市農業農村委負責人做客委辦局長年終訪談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
    內容提要:市農業農村委黨委書記、主任沈欣表示,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立健全村莊環境長效管護機制,讓農民乾乾淨淨迎小康。天津北方網訊:今年是本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昨日,做客海河傳媒中心推出的《公僕走進直播間》特別策劃「十四五 開新局——2020委辦局長年終訪談」農業農村專場時,市農業農村委黨委書記、主任沈欣表示,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立健全村莊環境長效管護機制,讓農民乾乾淨淨迎小康。
  • 雅豐農業豚鼠養殖怎麼樣?
    近年來城市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各行各業受到電商的衝擊也變得難做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回去農村進行創業,因為農村現在的交通都是非常方便的,而且地大物博,生活壓力也比較輕鬆,所以很多人都選擇回去農村進行創業。那麼目前在農村創業有什麼項目比較好的呢?
  • 凝心聚力奔小康——天水市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綜述
    原標題:凝心聚力奔小康  ——天水市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綜述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白永萍  天水是甘肅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
  • 沃野千裡展新卷——喜看我市農業農村工作新成就
    以「五地一產」入市改革為代表的農村改革活力彰顯,晉中改革連續三年全省領先,一批重點改革事項挺進全國第一方陣……近幾年,特別是去年以來,我市農業農村工作取得開創性進展,在全省形成了有效示範,在全國邁出了鏗鏘步伐。
  • 古山多彩活動慶賀中國農民豐收節 形成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
    本次豐收節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開展了慈善捐贈、拔河比賽、「非遺」作品展示及稻田音樂會等多彩活動,展示了永康市「三農」建設成果及古山鎮欣欣向榮的農業發展景象,在全社會形成了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
  • 小康聲音丨山東省農科院家禽研究所劉瑋:把農業科技帶到村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許建立編者按: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山東戰貧鬥困,不獲全勝誓不收兵,湧現出許多脫貧攻堅的典型案例,「第一書記」、鄉村振興服務隊員、村支書等成為這場「攻堅戰」的一線「領頭雁」、致富帶頭人,他們或為鄉村帶去產業振興的源頭活水,或為鄉村社會治理出謀劃策,或紮根鄉村服務百姓,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小康路上的生動實踐。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 南平市農業農村局召開「十四五」農業農村規劃和2021年農業農村...
    12月14日上午,市農業農村局召開「十四五」農業農村規劃和2021年農業農村重點工作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規劃和2021年農業農村工作重點,分析研判項目新支撐點、產業新增長點、財稅新增收點和改革創新深化點,部署落實中央和省上考核迎檢工作,市農業農村局班子成員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合豐村:「合」力奮鬥 「豐」收幸福
    在村內競相傳唱, 合豐人把幸福唱進了歌裡…… 豐富的文化生活讓村民更加自信、民風更加淳樸,也折射出了在凝心聚力奔小康的路上,合豐村(社區)一邊不斷拓寬致富路,讓居民「富口袋」;一邊營造良好的鄉村文化氛圍,更「富腦袋」,在幸福生活裡實現「雙豐收」。
  • 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再攻堅
    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全面深化農村改革,不斷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新動力。解讀人:瀋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謝鳳傑博士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立法已經提上日程。農村集體經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具有重大意義。
  • 農業更強 農民更富 農村更美
    靖邊地處北緯38°左右,土地面積5088平方公裡,耕地面積168萬畝,農業人口30.97萬人,農業產值56.33億元。「十三五」期間,靖邊縣從富民強縣的戰略高度全力推進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紮實推進「兩藏」戰略,建成高標準農田10.7萬畝,完成深松整地67萬畝,研發轉化農業技術成果27項,農機化綜合水平達74%,被評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農業大數據平臺已建成投運,農業現代化進程步入「快車道」。開闢創新發展路徑,壯大農業經營體系。
  • 全省農業農村重點工作推進會在寶雞召開
    全省農業農村重點工作推進會在寶雞召開 來源:寶雞市農業農村局 發布時間:2020-07-16 16:12 瀏覽次數: 7月13-14日,全省農業農村重點工作推進會在寶雞召開。
  • 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振興鄉村振興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 「十指彈琴」奪取農業全面豐收
    原標題:「十指彈琴」奪取農業全面豐收 日前,新疆重點圍繞不誤農時全面抓好春季農業生產、紮實開展農業科技服務、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6個方面工作,出臺20條具體措施,把自治區黨委關於做好今年「三農」工作,抓好當前農業生產,奪取農業全面豐收的部署要求進一步細化實化具體化。
  • 蕪湖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印發2020年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示範...
    本激勵細則自發文之日起試行,由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三、評價程序(一)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1. 縣級自評:在縣(市)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由縣農業農村局、縣文旅局牽頭對照本細則開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精品線路、集聚區自評,根據得分高低排序向市農業農村局、市文旅局推薦。
  • 全省農業農村重點工作推進會在千陽觀摩學習
    /col/col46/index.html縣區新聞/col/col50/index.html 全省農業農村重點工作推進會在千陽觀摩學習 來源:千陽縣人民政府 發布時間:2020-07-16 08:08 瀏覽次數: 7月13日下午,全省農業農村重點工作推進會在千陽參觀學習
  • 酒泉市紮實做好健康扶貧工作綜述
    原標題:打好健康扶貧組合拳    ——酒泉市紮實做好健康扶貧工作綜述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貧是精準脫貧的「硬骨頭」,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和脫貧攻堅大局。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酒泉市以提高農村貧困人口受益水平為著力點,整合現有各類醫療保障、資金項目、人才技術等資源,加大對貧困村的支持力度,健全基層醫務人員培訓長效機制,持續改進群眾就醫體驗。剛傳來喜訊,2019年酒泉市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評價再獲全省第一,這是酒泉市連續兩年獲得該項考核全省第一。
  • 保定:讓農村更美 讓農業更強
    保定著重實施7項舉措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村更美 讓農業更強航拍的易縣南城司鄉桑園村蘑菇大棚。構建橫向部門協作、縱向上下聯動的推進工作體系,全力推動鄉村振興。確定「12345」工作思路,即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個目標」,突出項目和示範建設「2個重點」,實施保供給工程、調結構工程、補短板工程「3大工程」,深化農村土地、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規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4項改革」,健全組織領導、清單管理、包聯指導、宣傳引導、督導考核「5項機制」,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 主動請纓下沉戰「疫」——記恆山區紅旗鄉政府主任科員常麗榮
    這是恆山區紅旗鄉政府班子成員、主任科員、下沉女幹部常麗榮的心聲。2月9日,恆山區紅旗鄉3名下沉幹部響應區委、區政府的號召,精神飽滿、信心十足、雷厲風行地投入到紅旗鄉勝利村的疫情防控第一線,常麗榮為組長。入村伊始,常麗榮第一時間向村委會了解轄區疫情防控基本情況,及時熟悉村裡防疫具體措施和日常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