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平臺流量成本越來越高,加之平臺越來越內容化、信息流化,產品展現「千人千面」乃至「一人千面」,傳統的店鋪爆款玩法受到很多限制,需要採取新的運營思路。
對於某些品類的產品來說,爆款型店鋪的獲客成本越來越高,且維持爆款需要大量的付費投入,而通過全店動銷的高動銷率,帶動整體產品的銷量,提升店鋪層次和權重,或許是突圍之道。
01.
什麼是全店動銷
—
所謂全店動銷,是指店鋪沒有滯銷商品,每個款都有獲取流量的能力,同時多款寶貝的流量累積,實現整個店鋪的銷售轉化。如果說爆款型店鋪,是靠大爆款的單兵作戰,那麼全店動銷則是靠多個小爆款,協同作戰。
全店動銷型店鋪有許多優勢,比如老顧客粘性比較好,銷量結構比較合理,利潤也較能得保障,有利於店鋪產值的積累,幫助店鋪爬升層級。
同時,店鋪流量不是依靠單一的爆款,不把一個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流量會相對穩定,風險相對低。不過,動銷型店鋪也有單品權重低的缺點。
衡量全店動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動銷率」,其計算公式是:動銷率=有銷售的產品數/店鋪總產品數*100%。動銷率高,店鋪權重會得到提升,從而帶來基礎流量。同時,高動銷率也說明店鋪商品結構較好,產品更符合市場需求。
全店動銷不是簡單的購買一單多件,而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連帶效應,產品之間的流量能夠互相轉化,實現最大化效果。比如說藉助A產品引進訪客,但25%的流量不能夠在這個連結上形成轉化,而是在B或者C產品上形成轉化,這才是動銷的意義。
02.
全店動銷的適用情況
—
並不是所有的店鋪都適合做全店動銷。一般來說,店鋪有單品打爆和全店動銷兩種玩法,那麼,什麼時候該選擇全店動銷玩法,什麼時候又該使用單品打爆玩法呢?
這需要結合類目、產品自身的特性,以及企業的資源等因素來決定。
1.產品款式多,適合全店動銷;產品差異性小,更適合單品打爆。
像服裝、創意產品這類非標品,以及像居家用品這類款式多樣的標品,由於產品差異性大、關鍵詞多、風格明顯,具有較強的長尾性質,不可替代性強、情感溢價高,不一定單純依靠單品銷量來取得優勢,而且光依靠單個產品銷量也很難做的很大,就更適合採用全店動銷的玩法。
請、反的,像奶粉、咖啡機這類標品,產品款式少,且高度標準化和同質化,往往需要打造爆款,通過銷量規模來獲得權重,玩法上也更多地採用關鍵詞卡位、大單品、強推廣的思路。
2.產品關聯度高,適合全店動銷;關聯度低且集中,更適合單品打爆。
店鋪內各產品之間關聯或者互補,有利於產品之間互相帶動,這類店鋪往往有清晰的人群或者使用場景。
比如母嬰用品中,孕產期用的孕產裝、束腹帶、防溢乳墊,奶瓶、奶蓋、奶瓶清洗劑等都是成套購買;再比如寵物用品行業,鏟屎官往往是寵物零食、驅蟲、清潔等多種產品一起購買,這樣有利於店鋪整體的動銷率。
對於某些類目,比如像五金產品,由於品類繁雜,扳手、螺絲、螺母等多種多樣,但是每個品類的搜索人氣都不高,市場規模存在天花板,即便做到爆款也不會有太大規模,這時候就適合全店動銷,多款式操作。
相反的,有些類目中產品之間關聯度非常低,難以相互帶動,而且單品在類目中的需求佔比很高,比如嬰兒用品中的尿不溼,寵物食品中的主食,具有很大的市場規模,天花板足夠高,做起來能夠成為全店「銷量擔當"。
3.店鋪有一定基礎,貨源、人力跟得上;店鋪層級較低,適合先打造單品
如果店鋪有一定基礎,全店動銷起款會相對容易。所以,當店鋪層級較低的時候,還是應該集中精力放在打造單品上,集中做好一兩個款。當店鋪上升到一定級別後(尤其是3級以後),就可以切換到全店動銷。
全店動銷往往需要持續的產品上新,SKU多、產品系列複雜、推廣任務重,需要供應鏈端能夠支提供足夠豐富的新品,同時也需要充足的人力協作,才能順暢的玩轉下去。
03.
全店動銷的玩法要點
—
玩轉全店動銷,並不是一個接一個的打爆產品,而應該通盤考慮,對全店產品進行整體的規劃和布局,有節奏地提升店鋪動銷率,實現產品之間最大化的聯動。
1.清晰的店鋪定位
一些「小而美」的店鋪,在全店動銷方面表現很好,這是因為這些店鋪有明確的定位,要麼針對某類標籤鮮明的人群,要麼產品具有鮮明的風格,這樣對於保持用戶長期的粘性,是非常有利的。
商家也可以考慮把店鋪定位為特色店或專品店,強化店鋪的人群標籤,這樣在搜索首頁的曝光率也會大大增加,當前期店鋪標籤做起來了,後期店內商品的推廣便會順暢很多。
2.」形散而神不散」的品項布局
儘管全店動銷型店鋪會有很多SKU,但是這些SKU的品項的選擇,也要圍繞店鋪定位來布局,在價格檔次、產品風格等方面有一致性。如果店鋪同類目下跨越的子類太多,而且價位、風格等差異太大,可能會導致店鋪標籤模糊和混亂,拉低店鋪權重。以大衣為例,其價位區間可以從幾十元到近千元,差別很大,風格也是多種多樣,面向的目標人群也各不相同。在初期的品項布局上,可以參考淘寶的價格帶,並選擇一個核心價格帶和主打風格,在此基礎上布局多樣化的款式,以強化店鋪的人群標籤。
其實,店鋪不一定要「產品垂直」,只圍繞一個子類目做。一種更好操作的思路是「人群垂直」,即圍繞某個目標人群來布局品項。這樣即便店鋪跨越了子類目,但由於目標人群一直,不會模糊人群標籤。比如,購買手機殼的用戶,有可能也會想買鋼化膜、數據線、車載支架等等。做客廳家具的商家,也可以先嘗試做縱向布局賣檔次、品位相似的電視櫃、茶几、沙發等。
3.有規律的上新節奏
有些商家為了圖省事,一次性把所有的寶貝都上傳了,這樣是不合理的。這樣後期產品上新跟不上,就會被平臺算法判斷為上新活躍度差,不利於店鋪權重的提升。
正確的做法,是提前把準備上新的所有寶貝都計劃安排好,根據要上新的產品總數量,分配到每周或每月,確定每次需上傳的數量,在固定時間內上傳(比如說每周四晚上),儘量把好的款放在黃金時間上架,這樣有利於平臺算法形成抓取習慣,定期來抓取你的店鋪數據
比如說,新開的女裝店鋪,一開始每天可以上架一個寶貝,累計上架10個寶貝後,就可以按照固定周期(比如3天或7天)組團上新,比如一周上傳8-10個寶貝,具體數量根據每月的產品總數來規劃。
此外,還需要做好滯銷商品下架,及時將近一個月銷量低、反季節的產品下架,以免影響店鋪動銷率。
4.上新後儘快破零,做好關聯營銷
產品定期上新的同時,每款新品都要想辦法儘快的破零,新品優惠券、老品關聯、老客戶、直通車、補單等手段,都是可行的辦法。如果新品期不能實現破零,這款新品就可能被系統快速地放棄。
也許有些賣家會認為,只要每個月每個單品都有破零就行,這是遠遠不夠的,這不叫動銷。新品最好要5筆以上,最好是每個款都大於20筆以上。對於破零訂單的數量,由於時間精力有限,要對不同的產品做具體安排,將深度動銷和淺度動銷單品進行合理組合。
以女裝為例,深度動銷的單品,初期可以通過數據化測款選出重點款,每款至少銷售20單以上。其他不那麼重要的寶貝,可以做淺度動銷,破零建議5-10單以上,讓每個產品都能拿到一定流量。
在破零過程中,要善於運用關聯推薦,比如在設置詳情頁關聯銷售模塊、產品組合套裝、贈送小規格試用裝、客服和售後關聯推薦等,使產品之間形成聯動效應。
5.優化搜索詞,直通車低價引流
全店動銷型產品屬性多,關鍵詞選擇起來難度也很大。前期關鍵詞的選取,要儘可能精準,比如類似「遮肚子顯瘦連衣裙秋冬」,儘量不要用大詞。
具體操作時,首先要確定核心關鍵詞即產品詞+核心屬性詞,可以利用淘寶搜索框裡的下拉詞,選定2~3個核心關鍵詞的長尾詞。確定核心詞第4-5天後,在標題裡再加入一個冷門屬性詞,不過這個詞須符合你的產品屬性。
用直通車做全店動銷的思路是低價引流,也就是使用其他引流方式更低的價格來獲取精準流量,運用低PPC來實現最大程度引流。
直通車以智能計劃為主,具體操作是一個計劃放上同類型的寶貝一起去做。先在店鋪裡放6-11個產品優勢產品,儘量集中於某一類產品,不要各種產品都有,不然會顯得很雜亂。
這些款同時做SEO和排名,要把資源拆成多份,分別砸到這這些款上,同時開直通車,每個款都要互相帶流量,也要帶動整個店鋪的關聯銷售。
價格方面,每款寶貝定價為該行業平均價或者低於均價即可,前期價格不要太高,因為到了直通車急速期時,流量一般會很慢,不利於提高店鋪流量和權重。
比如說,如果第一天僅有1位訪客瀏覽產品,說明定價太低,沒有人願意看,這時候價格上漲10%,每隔半個小時看一次再做具體調整。第二天再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漲價和降價,這種情況持續一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