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成家還是先立業?

2021-01-09 小軒子cc

一光棍勸我生二胎,你能先把婚結了不?

昨天和一個大學同學閒聊,他開玩笑說「你這大孩子都五歲了,該再要個了,你看國家都放開二孩了,這是鼓勵你要孩子呢」。

我搖搖頭,一副很不屑的樣子對他說「別人勸我要二胎也就算了,你一連婚都沒結的人,憑啥勸我啊,咱們還是先來說說你的事吧」。

我大學宿舍6人,最遲的去年也結婚了,我算結婚早一點的,孩子已經5歲了。現在就剩他自己還沒結婚了,關鍵是他還不著急,還有事沒事打電話勸我們哥幾個生孩子。

他不結婚也有自己的理由,他說「男人就應該先立業再結婚,沒有經濟基礎的婚姻是不牢靠的。你們結婚早的理由無非是父母催的緊,早結婚早生孩子,早養大早心靜,結了婚把孩子養大了就有時間忙事業了。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孩子養到多大算養大了,過了幼兒園還有小學,過了小學還有中學,大學……等到你感覺孩子大了你有時間的時候,你多少歲了,你還有遠大的理想嗎,就是有,你還有那個拼勁嗎?結婚生子會一步步把你推向越來越穩定的境地,你都穩定了,你還能有啥想法啊?溫水煮青蛙,懂嗎?」

仔細想想,他說的不無道理。結婚這幾年,雖然我收穫了很多,但也失去了很多,沒有了年輕氣盛,沒有了遠大抱負,有的只是眼前的柴米油鹽和雞毛蒜皮的小事,我已然被生活瑣事磨的沒有了稜角。再看看我這同學,雖然三十多了還是孤家寡人一個,雖然所在城市只是個五六線還要開外的小縣城,可他比我過的瀟灑。畢業後經過自己的努力,他在那個不起眼的小縣城把快遞行業做的風生水起,從一開始的滿大街跑著送快遞,到現在的小老闆,他付出了無比的艱辛,也收穫了滿滿的財富。

古人講「先成家,後立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不是已經不適用現代社會了,大家認為如今的中國年輕人應該先成家還是先立業呢?

相關焦點

  • 當代男人是先成家還是先立業?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句很經典的話,遇到貴人先立業,遇到良人先成家。可惜的是沒遇到貴人也沒遇見良人,十七八歲的時候總會遇見很喜歡的人,在給不了她未來的時候偏偏遇見了,多年後你回想然後稱之為錯的時間對的人,二十四五歲不願交付真心卻遇到一個喜歡你的人,你說究竟該去尋找自己想要的良人 還是退一步將就餘生呢?一個男人,在這短短一生中到底是該先成家還是先立業?正如開頭所以說的,遇到貴人先立業,遇到良人先成家!
  • 先成家還是先立業?俗語:遇良人先成家,遇貴人先立業,有道理嗎
    人們常說「成家立業」,意思是先結婚後創業,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會有男人說:「我現在事業無成,還不能結婚」。那麼到底是應該先結婚還是先創業呢?其實有一句農村俗語說的很好:「遇良人先成家,遇貴人先立業」,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先成家後立業,還是先立業後成家?兩個男人的經歷說明一切!
    文:十裡插圖:來源於網絡關於先成家後立業還是先立業後成家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各不相同的想法。有人覺得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先立業後成家才是最正確的順序,因為當今社會跟古代有所不同。古代男人之所以講究先成家後立業,是因為那個年代的他們結婚很早,更何況他們那個時候都是以科考為主,男人在家苦讀幾年之後去上京趕考,這就是他們的事業。
  • 男人要先成家還是先立業?這麼做難道不好麼?
    當代男人是先成家還是先立業?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句很經典的話,遇到貴人先立業,遇到良人先成家。可惜的是沒遇到貴人也沒遇見良人,十七八歲的時候總會遇見很喜歡的人,在給不了她未來的時候偏偏遇見了,多年後你回想然後稱之為錯的時間對的人,二十四五歲不願交付真心卻遇到一個喜歡你的人,你說究竟該去尋找自己想要的良人 還是退一步將就餘生呢?一個男人,在這短短一生中到底是該先成家還是先立業?正如開頭所以說的,遇到貴人先立業,遇到良人先成家!貴人相伴,只要自己足夠用心努力事業有成並不遙遠!
  • 到底是應該先成家,還是先立業,如何選擇「最優答案」?
    到底是應該先成家,還是先立業,如何選擇「最優答案」? 從現在的單身人口普查數據來看,三十多歲還是單身的大有人在。這就說明了很多人還是以工作為主,並不是他們想去「先立業」,而是每天加班的時間越來越長,周末休息的時間越來越短,平時也沒有機會去聚會接觸新認識的人,這就導致了找不到對象。再加上男方壓力較大,房子、車子、票子等等基本條件沒有滿足之前,也不敢過多地去奢望一段美滿的婚姻生活。
  • 先成家後立業
    這麼看,古人說的,成家才能立業,是有道理的。那為什麼還有人認為,得先立業,才能成家呢?因為多數男人認為,他沒有事業、房子或錢的時候,就找不到條件好的女人。不如先把物質拼到手了,到時候想找什么女人都成。這樣就不會先將就了自己不喜歡的女人,等到有錢以後想換老婆而導致家庭不穩定。上面這種說法看似挺合理的。
  • 古代先成家後立業,我們現代人應該怎麼辦?
    古代先成家後立業,現代是不是應該先立業後成家?先成家還是先立業?有人說不成家怎能立業?有人說不立業何以成家?先成家的如事業有成,則曰:生活工作兩不誤,堪稱人生大贏家。先立業的如嬌妻美妾,則曰:有了好的梧桐樹,不怕金鳳凰不來。還可能一來一群。更是人生得意。於是這幾千年來,兩種說法從頭鬥爭到底。這成家立業的說法是怎麼來的?
  • 先立業還是先成家?這八個字,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作者|李大頭先生話題|究竟是先立業還是先成家?用時|文章共 2992 字 建議用時 5分鐘前兩天,一哥們找我出來小聚,酒足飯飽之後卻愁眉苦臉,我問他:你這是怎麼了?他說:現在真有點羨慕你,還沒有成家,你不知道,當初我也不打算那麼早結婚,尋思自己沒車沒房,存款也沒多少,想再拼搏幾年。但是你嫂子對我說她們家也不要彩禮,車可以先不買,房子雙方父母湊個首付,剩下的我們以後慢慢還,我一想也對,女人的青春也就那麼幾年,還是儘早給人家一個交代。
  • 古人為啥說「遇良人先成家,遇貴人先立業」?這種說法你認同嗎?
    關於先成家還是先立業,這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不解的問題。有人認為應該先成家,有了家心就定下來了,可以安心搞事業了。也有人認為應該先立業,事業穩定,有了一定的積蓄,也可以給另一半更好的生活。對此,古人早已給出了答案:「遇良人先成家,遇貴人先立業」。古人為什麼會這樣說?這其中又有什麼深意?
  • 遇良人先成家,遇貴人先立業,無貴人而先自立,無良人先修身
    他告訴我想先賺錢,再考慮找對象結婚。看到某短視頻平臺上也有不少言論告訴要先賺錢,再戀愛。沒錢不要結婚的話。從時代背景,社會條件看,這樣的邏輯是基於物質方面看得,沒錯。但是從來沒有誰規定多少歲就必須要結婚,也沒有人說沒有達到賺多少錢就不結婚。這裡面有兩個問題。第一,賺錢跟戀愛有必然聯繫嗎?第二,有多少錢才適合結婚?
  • 先立業,後成家,才是人生的正確順序!
    文:十裡插圖:來源於網絡關於先成家後立業還是先立業後成家這個話題,每一個人都有各不相同的回答,有人覺得從古至今大家所講究的都是先成家後立業,因為一個人只有在有了穩定的家庭之後才能心無旁騖的為事業而奮鬥。
  • 先成家,還是先立業?人生中的難題,答案怎麼找?
    早知道這樣,她覺得當初就應該先克服那段時間的困難,可能現在就已經在另一個級別了。沒想到晉升的機制會變得如此複雜,雖有無奈,但小芬也沒有其他想法。目前沒有辦法找到更好的工作,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了,那就嘗試著找找其他轉換崗位的工作。沒有完美的人生,我們需要了解的就是知道生涯該如何規劃。
  • 畢業後先創業還是先成家?
    畢業後先創業還是先成家?不念書了,第一件事是找老婆結婚.從學校出來,第一件事就是搞對象。20歲之前,看臉。小姑娘好忽悠。
  • 希望遇見你的時候也是我最好的時候;遇貴人先立業,遇良人乃成家
    所以無論你現在哪裡,在做什麼,你都一定要記住,要始終相信有的東西其實正在慢慢靠近你,你只需要做到遇貴人則先立業,遇良則先成家。只有當我們成為了更優秀成熟的自己,我們才能在遇到對的人時,毫不猶豫地走向他。小花拋問題啦!小夥伴們接住:你們認為愛情最甜蜜的時刻是什麼時候呢?
  • 《論語.學而篇》你真的懂了為什麼要先成家後立業嗎?
    成家和立業的順序就該遵從機緣。」道「開始的方向是從家庭開始,從孝敬父母,順從兄長開始。備註:作者雲舒君。朋友們,喜歡可以加關注。
  • 下周開始,微風漣漪,花香醉人,靜待好姻緣,事業未立,不想成家
    好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太願意過早結婚了,婚姻對他們而言就意味著無窮無盡的壓力,無論是生活上的還是說物質上的,比如說房貸、車貸、孩子等等。但是對於家長們而言,簡直就是火燒眉毛的事情,整天拖張三李四的為子女們張羅著相親,面對這種催婚的情況,不同的人的反應都是截然不同的,下面的這四個星座,就會舉出事業的大旗,事業不成何以成家?
  • 最重要的三條是:立身、立業、立家
    我認為最重要的三條是:立身、立業、立家。一是立身。立身並不是簡單的安身立命,而是指自我道德的修養。古代聖人的「三不朽」標準是:立言、立功、立德,這也是今天的我們仍然要努力的方向。但是作為普通人,最起碼的基本初級階段,就是要做到立身了。三十歲立身的人,不僅在自我修養方面要有比較穩定、比較端正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而且在社會上也有了自己的人脈和相對穩定的社會關係,有一定的口碑。
  • 華鑫證券董事長俞洋:立業先立人,立人先立德
    華鑫證券董事長俞洋日前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一語概括道:立業須先立人,立人當先立德。在他看來,人才、資本等方面均不佔優的中小券商要謀發展、求突破,就必須圍繞「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理念,以優秀的企業文化作為展業創新、凝聚團隊的核心和基石。
  • 58同城:先買房還是先成家《以家人之名》結局更新家的定義
    說到家,每個人對家的定義都不同,無論是租房還是買房,最重要的就是心中有一份家的歸屬感,「有房子才有家」與「有家人就是家」的聲音爭論不休,觀點雙方各執一詞,各不讓步,劇中不同人物也對家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想法。
  • 一個很俗很現實的男人許仙告訴我們:先謀生,而後謀愛
    好了,言歸正傳,我們還是說回這個經典電視劇。童年時,看這個劇,其實完全不懂劇情,只覺得熱熱鬧鬧,奇妙新鮮;少女時期,滿腦子都是對愛情的幻想,再看這部劇,心內一片漣漪又百般豔羨,只覺得這出人妖戀,轟轟烈烈,盪氣迴腸。如今,30歲了,不管再怎樣天真,也還是沾染了些許紅塵,學會了把一雙腳泡在生活裡,再回過頭來看,看到的就不再只有愛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