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便有三十而立,成家立業也是從古自今的家訓,過去的三十而立主要是形容一個人的思維境界,人生的價值觀和做事情的原則,並沒有提到房子、車子、票子等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切都變了,對於年輕人而言壓力油然而生。到底是應該先成家,還是先立業,如何選擇「最優答案」?
隨著社會文化程度的發展,現在我國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20歲出頭才畢業,要是繼續深造研究生、博士生等較高的學歷,畢業後可能已經是26歲到28歲了,試問還有幾年就30歲了,如何去買房買車組建家庭呢?騎牛看熊認為社會在快速發展,人們對於這些虛榮的現象依然是樂此不疲,這也是我們常常掛在口中的「面子」問題,即使心不甘情不願,也不能比身邊的「張三李四王五」婚禮辦得差吧!
從現在的單身人口普查數據來看,三十多歲還是單身的大有人在。這就說明了很多人還是以工作為主,並不是他們想去「先立業」,而是每天加班的時間越來越長,周末休息的時間越來越短,平時也沒有機會去聚會接觸新認識的人,這就導致了找不到對象。再加上男方壓力較大,房子、車子、票子等等基本條件沒有滿足之前,也不敢過多地去奢望一段美滿的婚姻生活。
工作已經10年有餘,騎牛看熊回想一下之前的人生歷程,家庭條件較好、有房子、工作較為穩定、工資比當地平均薪資水平高出一截、外型好看嘴巴甜、早期創業挖到第一桶金,只要滿足以上3個條件,基本都是在30歲之前結婚了,30歲左右就有了自己的孩子,從此走上了屬於自己的正常婚姻生活。騎牛看熊認為在先成家,還是先立業的問題上,只要自己的心上人願意跟自己結婚,顯然是先成家較好的,在無法滿足對方的物質需求時,想辦法賺取「牛奶和麵包」是唯一的辦法。
我們在生活中,一個人打拼賺錢,回到家裡冷冷清清,這種感覺其實並不好,不難看出成家後的員工比單身員工「忍耐性」更強,也更能夠堅持抗壓,婚後的員工跳槽頻率也比單身員工低得多。從側面說明了工作真對他們真的很重要,對於婚後的員工而言,家庭是一份寄託,工作是維持家庭蒸蒸日上的關鍵,比起家庭中的一些問題,工作中的發展會更為重要。
有些人可能會說:「結婚後,家裡事情多,孩子還需要人照顧,哪來的時間去好好工作?」其實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即使你沒有結婚也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在考慮麻煩事情之前,反而應該考慮清楚如何把目前的事情做好。年輕一點結婚還可以讓「年輕一點」的父母早點幫忙帶孩子,等自己40歲之後結婚,又要照顧父母又要照顧孩子,那時才是真的沒有時間還麻煩多!
從目前的大型公司招聘員工來看,最喜歡的是已經成家且孩子已經至少上小學了,這樣的員工家裡的事情已經是水到渠成,而且在工作上也會更加努力,他們更希望能得到升職加薪的機會,獲得更多的收入來補貼家用。騎牛看熊認為已經找到了對的「那個人」,在合適的時候給對方一個家是應該的,「等待」只會讓你們越來越遠。當自己立業成功後,曾經的「那個人」早已不在燈火闌珊處,成家了一起奮鬥並不是一件壞事。在命中注定的那個人出現之前,還是按照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