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的點撥:人走背運時,悟透這3句話,人生必定峰迴路轉

2020-12-15 千面略懂居士

一次無意中,看了撒貝寧主持的《開講啦》,節目邀請的是著名評書藝術家田連元。在分享過田老師七十二年的坎坷人生後,嘉賓席上年輕的大學生紛紛提出自己的疑問。

一個漂亮的女大學生問:田老師,您剛才講到人生要隨遇而安,我現在處於低谷中,對於未來的人生十分迷茫,請您幫我開導,隨遇而安怎麼理解?

田連元笑著回答:「隨遇而安,不是讓你原地不動,什麼事都不要做,而是讓你適應每一個環境,在這個環境裡守好自己的心境,然後再伺機而動,機會沒到的時候你就安著」。

一番話引起在場嘉賓的熱烈共鳴,不由得讓我想起佛學大師南懷瑾的著名論斷。他曾說:

不管學不學佛,一個人想做到隨遇而安是非常困難的。原因就是人永遠不滿足自己、永遠不滿足於現實、永遠都被內心的貪嗔痴驅趕著追求一些莫名其妙、虛無縹緲的東西」

在無休止的欲望和攀比中,人非常容易迷失自己,變得痛苦和低迷,走背運就很常見了。

因此,南懷瑾先生認為,想要峰迴路轉,重新找回歡喜自在的生活其實也不難。只要悟透這3句話,好運自然而然就來了。

01鴻福易享,清福卻難,要有智慧才行

鮮花掌聲鎂光燈,人人都喜歡;鈔票權位榮譽,人人都嚮往。可謂風光無限、極盡奢華。

然而那無異於夜空中的煙花,只是一瞬間的燦爛就回歸於平淡。平淡的日子裡,人們又懷揣著欲望和夢想忙忙碌碌疲憊不堪。

南懷瑾大師說:「鴻福易享,清福卻難」。享清福不是一天到晚啥都不用幹,吃好喝好睡好。

而是要你放下眼前所有的一切,功名利祿、愛情親情、燈紅酒綠,身披袈裟雲遊四方,你會去做嗎?很多人都搖頭:做不到。

沒有了手機怎麼活?沒有了工作怎麼活?沒有了愛欲怎麼活?沒有了名利怎麼活?

一旦離開這些,就會魂不守舍、焦躁不安,靈魂找不到安放之處,似乎活著都沒多大意思了。

只有在這個時候,你才有時間和自己獨處,去了解自己,了解人生,放下欲望和攀比,讓內心歸於清淨,也就是大師所說厭離世間的鴻福。

但是,沒有智慧的人享不了清福。享清福屬於能耐得住寂寞、享受獨處、淡然於世外的清心寡欲的人。

02好事與痛苦是手背與手心的關係,不可但求好事

人心都是向好的,好人、好處、好名、好事……只要是對自己有利都笑臉相迎,可要是遇到痛苦和煩惱,恨不得拒之千裡。

南懷瑾大師說:「世間上從來沒有完美的東西。好事和痛苦原本就是手心和手背的關係,缺一不可、相輔相成」。

因為有好事,你才會懂得珍惜;因為有痛苦,你才會懂得放下,這就是隨遇而安的智慧。

如果只喜歡好事不喜歡痛苦,說明你依舊執著於自我,放不下心中的私心雜念,是沒有辦法走出低谷的。

一個人總會經歷一些欺騙、傷害以及辜負,如果一味沉淪在痛苦中,受傷的終歸是自己。

倘若你能放下這些痛苦,就是放過了自己。放下一己的私慾,放下內心的貪嗔痴,這和你放下好事是一個道理。

面對好事與痛苦,學會不悲不喜,寵辱不驚。這也是修煉自己強大的內心,還有向善向上的佛心。

03世界本是「堪忍」的,何必苛求完美

「堪忍」是什麼?

是缺陷,也是佛教用語中的「娑婆」。佛家稱呼這個世界是「娑婆世界」。意思就是這個世界是有缺陷的,所以要學會忍,忍受很多的痛苦,這是給生命的輔導的藥。

餓了有飯吃,困了有覺睡,有工作有收入,有家庭有孩子。該有的都有了,還要什麼完美?怎麼才算完美?

有些人執著於內心的完美,說話要完美、做事要完美、穿衣打扮要完美、待人接物要完美,世上哪有完美的事?

那不過是自己給自己制定的規則,自己給自己戴上的枷鎖而已。對於他人是束縛、是痛苦,更是疏遠和反感。

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完美規則和世界裡難免會疲累,一個人不被他人接受自己的完美難免會孤單,既然無法兩全其美何必要苦于堅持?

佛陀的智慧在於利他,教會每個人放下小我,寬厚慈悲,廣結善緣。這樣才能普度眾生,才能修得圓滿。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起點,也有終點,中間的那個過程叫做活法。想要讓自己活得順遂如意,就要懂得隨遇而安。

無論是好的處境還是壞的遭遇,都要能夠安於你的內心。安於你周圍的環境、安於你的人事物。安於你真正所嚮往和追求的幸福,而不是物慾橫流的花花世界。

只有這樣,你才能享得了清福,放得下痛苦,捨得下我執。人生也會峰迴路轉,歡喜自在!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相關焦點

  • 一個人走背運時,最好牢記南懷瑾4句話,助你人生苦盡甘來
    在網上有這樣一句話,「當你強大的時候,所有人都想要和你攀上關係;而當你落魄的時候,每個人都想和你撇清關係。」現在社會上的人,成王敗寇,已經是常態。那麼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南懷瑾先生說的,一個人在「人微言輕」的時候要記住的幾句話。
  • 一位老僧的告誡:人走「背運」時,記住這句話,可峰迴路轉!
    人生在世,沒有人能夠一帆風順,可以說「背運」無時不有,無時不在,問題的關鍵是你有沒有碰上,「背運」是大還是小。馴獸師被迫和幾隻老虎呆在籠子裡,黑暗中幾隻兇猛的老虎,雙眼放光,馴獸師看著這幾個近在咫尺的老虎,心裡不寒而慄,身邊只有一根鞭子和一把椅子防身,這可怎麼辦呢?在長達一分多鐘的時間裡,很多觀眾都為籠子裡的馴獸師捏了一把汗,但是在燈光亮起來之後,人們驚喜的發現,馴獸師竟然和平時一樣,安然無恙。
  • 人走「背運」時,要牢記這「3句話」,好運不請自來,古人的告誡
    人的一生,命運總是多舛。有一次我在寺廟祈福時,聽見有人向佛祖抱怨說:「為什麼我無論幹什麼都不會順心,小到生活上的衣食住行,大到人生的事業理想,沒有一件事是合我心意的。」這煩惱我也曾經向多年交好的一位老僧請教過,他告訴我:「一些大大小小的災難之所以會找到你,讓你身心疲憊,是因為你的心態出了問題。」
  • 南懷瑾的點撥:人在低谷時,默念這三句話,一切都會否極泰來
    朋友的這種情況其實很多人都曾遇到過,無論是初入職場的小白還是身經百戰的過來人,在面對工作和生活時,總會有許多頭疼的問題,但是有的人能夠處理好,有的人卻會焦頭爛額。面對紛繁的世事,我們總是感覺身心俱疲,許多人會在佛學當中尋找心靈慰藉。
  • 南懷瑾一個沒學過中醫的人,為什麼能把黃帝內經悟得透徹?
    南懷瑾、一個沒學過中醫,也不懂科學的老年人,居然也講《黃帝內經》,他能理解透嗎?南懷瑾自己也戲說:「我講《黃帝內經》不敢與醫學大師比,但我可以換個立場,從傳統文化的角度,結合現在生命科學的立場,我們來透講黃帝內經對人健康的影響,我歲數雖然大點,有不對的地方,該批評的你們就提出來,一個目的,為眾生服務。」
  • 人在低谷時,悟透弘一大師的「改過十訓」,自會否極泰來
    生活中,運氣就如同江中的波浪一般,有起有伏,很多人在走背運的時候,卻不知道為何會突然運氣不好,只覺得自己是流年不利。但其實,水面波瀾不驚的時候,水下卻可能早已暗流湧動,很多時候,很多行為早已經註定了運勢的起伏。
  • 南懷瑾:人生最大的福報並非名利,讀懂這五句話,你就能悟透
    在南懷瑾看來,卜卦時用的這五點,也包括了人生哲學的大原則。「列貴賤者存乎位」高貴與下賤,有沒有價值,就是一個「位」的問題。到了某一個位置就「貴」,沒有到某一位置就「賤」。南懷瑾認為天下的事,把這個哲理看通,就淡泊了,不如相信「福至心靈」——一個人到了某一位置,福氣就來了。「位」本指空間、時間,而秦朝李斯對這句話有他「現實主義」的理解。李斯當小吏時,看到廁所裡的老鼠,吃的是糞便,還經常受到人和狗的騷擾,真是「抱頭鼠竄」。
  • 負債纍纍時,悟透這3句話,古人早將「東山再起」的方法告訴你了
    每個人都不會一帆風順,有崛起的時候,也有人生低谷。有些人,總是在不經意間,背上了沉重的負債。雖說人生有八苦,但窮困導致的落魄,讓人們變得更加迷茫和麻木。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是想要「東山再起」,關鍵是要謹記這「3句話」。
  • 101歲高僧點撥:人走黴運時,默念這三句話,好運隨之而來
    人生起起落落,沒有誰能夠一帆風順,有倒黴的時候,也會有幸運的時候。區別在於背運多些還是好運多些。有些人或許會心有不平,佛說「眾生平等」,為什麼他就好運多些,自己就背運多些呢?看來佛也有區別對待,佛也做不到眾生平等。
  • 為啥說「人走背運,必有因果」?「因」與「果」又是哪來的?
    這句話意思就是人的福禍本就沒有一定的門路,全都是自己招來的。所以古代民間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人走背運,必有因果」。古人為什麼這麼說?他們這樣說有依據嗎?人走背運,必有因果道教中認為:人以善惡感召之因,定會得到天降禍福報應的果。這裡的「善」是從社會、家庭、社會人際倫理關係為出發點的生活準則。
  • 悟透《心經》中這句話,希望你能洞悉人生的實質,不再執迷不悟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這世上無論誰的人生,都會有低谷、痛苦的時候,無盡的煩惱和災厄,怎麼也逃脫不掉。人們或許會埋怨,也或許會默默忍受,但是否曾深刻地去思考,人生為什麼諸多煩惱苦厄?如果能悟透,你就會洞悉人生的實質,不再執迷不悟。01諸法空相諸法指的是世間萬物;空相說的是一切萬法不僅其自性是空,而且萬法的相也是空性。
  • 南懷瑾:《金剛經》所說的,無非就是三句話,想明白了才知道人生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人生世間"我"字當頭,欲迷本心,難逃八苦。明白了又能怎麼樣呢?有些東西還是躲不開逃不了免不掉,依舊樂此不疲的競逐鏡花美麗,為貪嗔喜惡怒著迷。的確是這樣,南懷瑾在金剛經的講座中曾經說過,金剛經所說的,無非就是三句話:一、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裡有句非常著名的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人生落魄時,不妨聽聽南懷瑾先生的4句忠告,先賢的智慧是指明燈
    漫長人生路上,人的情緒總會有高低起伏,狀態也是如此。當你迷茫落魄時,你通常會怎麼辦呢?是由得自己沉淪在迷茫落魄之中,越來越嚴重,甚至抑鬱難抒、還是找個高人給你指點迷津、分雲撥霧,把影響自己的障礙物掃清、重現陽光呢?今天,就是帶您去拜訪一位「南師」,讓您早一點遇到更美好的自己。
  • 南懷瑾的告誡:春風得意時,看看這三句話,規避好事變壞事
    這句話雖然聽起來有點尖銳,但卻是直面抨擊了社會的現狀。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名利二字是世人難以捨棄的追求,若說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有人大放厥詞跟我說自己不求財,不求名,那我定然認為此人是在胡言亂語,神志不清。
  • 《易經》中最具大智慧的3句話,你若能悟透一句,便可不再平庸
    外行人讀《易經》,沒能深刻領悟本質,經常把它用來佔卜、算命、看風水,這就是非常不可取了,也是一種膚淺的表現!《易經》充滿著大智慧,通過現象看本質,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是一部總結預測規律理論的書籍!《易經》中,這3句話最為經典,最具有大智慧,你若能悟透一句,就代表你開悟了,便可不再平庸!
  • 南懷瑾大師:人生有三條「天規」需遵守,一旦違背,定會災禍不斷
    不知足,是說有的人慾望永遠得不到滿足,所以他們一直在痛苦中。知止不殆,是說知道適可而止的人不會有什麼危險。南懷瑾老先生說如果遇事不懂及時剎車止步,車子就會滾下坡,整個完了。人生本就是這樣,要在恰到好處時知止。
  • 南懷瑾談歷史與人生
    書名:南懷瑾談歷史與人生既涉及詩話與人生、文化與文學、讀書與論史、談典與論人,也涉及知命與立世以及作者的人生精言;在闡述我國傳統文化經典名著時,作者廣徵博引,談笑風生;談詩時,既有典故,又有哲理;談人生時,引用了大量典故和詩詞;用典故時,又有作者其獨到的見地。本書內容博大精深,文字通俗易懂,這本書與其說是他寫出來的,不如說他是講出來的,是講課或演講的記錄,通過娓娓道來,親切自然。
  • 想過好人生,悟透這3個字,足矣
    其實人生複雜與否,完全由自己定義。若你覺得它複雜,那麼它就無比複雜。但若你覺得它簡單,其實它也很簡單。想要過好人生,有時候無需太多大道理,只要悟透這3個字,足矣。忍,其實是人生一種極大的智慧。而且,忍的同時,就已經等同於是在「讓」了;而「讓」的時候,也已經等於選擇了「忍」,所以,忍和讓,其實是分不開的。忍,看似是吃虧,但其實它往往會給人帶來更大的好處。有個典故,就把這個「忍」字,講述得淋漓盡致。
  • 這2句話,是整部《金剛經》的核心,若能悟透必有啟發
    因此《金剛經》全名意為:修持此經能突破種種修行障礙,悟透佛道精髓智慧,從而到達苦海彼岸。為何《金剛經》有如此強大的力量?佛說修行就是修心,心中有佛,所見皆佛,可見心是修行的最根本。《金剛經》中須菩提曾白佛言:「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 人走背運的根源是什麼呢,有什麼好的開運方法?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稱心如願。許多人都聽說過這句話:「人要是倒黴,喝涼水都塞牙。」人生是有起伏的,有的人一輩子順風順水,也有人先抑後揚,更有人大起大落。這和工作性質有關係,也和運氣相連。所謂走背運也叫「走背字」,就是時運不好,因遭厄運而倒黴的意思。這裡的「字」指生辰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