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人生最大的福報並非名利,讀懂這五句話,你就能悟透

2020-12-14 中式大美生活

《易經》:「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辯吉兇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震無咎者存乎悔。」

在南懷瑾看來,卜卦時用的這五點,也包括了人生哲學的大原則。

「列貴賤者存乎位」

高貴與下賤,有沒有價值,就是一個「位」的問題。到了某一個位置就「貴」,沒有到某一位置就「賤」。

卜卦就是這樣,好和壞,是沒有一定的。同樣的卦,對於此時此地此事,和彼時彼地彼事,情形卻大不相同。

人和物一樣,好壞只是兩個因素,時間對,位置對就好。

南懷瑾認為天下的事,把這個哲理看通,就淡泊了,不如相信「福至心靈」——一個人到了某一位置,福氣就來了。

「位」本指空間、時間,而秦朝李斯對這句話有他「現實主義」的理解。

李斯當小吏時,看到廁所裡的老鼠,吃的是糞便,還經常受到人和狗的騷擾,真是「抱頭鼠竄」。

李斯又看到倉庫裡的老鼠,吃著細粟米,也沒人和狗來驚擾。於是感嘆:「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所以,李斯一生求高位居高位,只是結局並未善終。

「齊小大者存乎卦」

「齊」就是平等,「卦」就是現象,現象有大小,乾、坤、坎、離四個卦是大卦,其餘六十卦都是大卦變出來的,那是小卦。

但立腳點是平等的,不管大小卦都是卦,都是一個現象。

莊子的書中有《齊物論》,何以名「齊物」?萬物不能齊,沒有平的。

人的智慧、學問、體能都是不平等的。即使有兩人體能一樣,其中一人生病了,另一人為了平等也生病嗎?

物是不能齊的,但是莊子提出來有一項是齊的——本體的平等。

他說「吹萬不同」,大風吹起來,碰到各種的阻力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意思是說,風吹來是平等地吹,而萬象遇到風以後,自己發出的聲音不同。

「辯吉兇者存乎辭」

「辯」,借為「辨」,辨別。「辭」,為卦文辭。

以什麼來辨別吉兇悔吝?「存乎辭」——看文字的記載。

也就是說,吉兇悔吝在於各人的觀念,各人的看法。

「憂悔吝者存乎介」

「介」,纖介,劃分吉與兇界限的細微處。指悔吝處于吉兇之間,二者的界線非常細小,憂慮於悔和吝,防止超越界線。

這是說卜到悔吝卦的時候,就要獨立而不移,下定決心,絕對要站得穩,端端正正。人到了倒黴的時候,自己能站得正,行得正,一切現象都可以改變。

「震無咎者存乎悔」

「震」,動;「悔」,追悔,致悔;「無咎」,就是善於補過。

「定」是一種難得的境界,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不可能不為外界所動。

動了以後,出現了一些悔吝的事情,就要悔過自新,勤於補過,善於改錯。人生沒有絕對自己不錯的,只要知道懺悔,懺悔的結果就是要補過。

內容據南懷瑾《易經雜說》;圖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南懷瑾的點撥:人走背運時,悟透這3句話,人生必定峰迴路轉
    田連元笑著回答:「隨遇而安,不是讓你原地不動,什麼事都不要做,而是讓你適應每一個環境,在這個環境裡守好自己的心境,然後再伺機而動,機會沒到的時候你就安著」。一番話引起在場嘉賓的熱烈共鳴,不由得讓我想起佛學大師南懷瑾的著名論斷。
  • 人的福報是有定數的,聽聽星雲大師、南懷瑾教你如何守住福報
    在佛家,福報比世間所有的金錢名利都要珍貴,有福報的人,好運自當如影隨形,而沒有福報的人,再如何哀求祈禱,也一樣不會有好運加持,還有可能招來禍端。既然在佛教觀念裡,福報如此重要,我們生活中又該如何獲取福報呢?其實不然,福運根本不用我們去刻意獲取,它是人皆有之的。
  • 南懷瑾一個沒學過中醫的人,為什麼能把黃帝內經悟得透徹?
    南懷瑾、一個沒學過中醫,也不懂科學的老年人,居然也講《黃帝內經》,他能理解透嗎?南懷瑾自己也戲說:「我講《黃帝內經》不敢與醫學大師比,但我可以換個立場,從傳統文化的角度,結合現在生命科學的立場,我們來透講黃帝內經對人健康的影響,我歲數雖然大點,有不對的地方,該批評的你們就提出來,一個目的,為眾生服務。」
  • 南懷瑾的告誡:春風得意時,看看這三句話,規避好事變壞事
    這句話雖然聽起來有點尖銳,但卻是直面抨擊了社會的現狀。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名利二字是世人難以捨棄的追求,若說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有人大放厥詞跟我說自己不求財,不求名,那我定然認為此人是在胡言亂語,神志不清。
  • 易經告誡:「十年順運好過,一年敗運難熬」,讀懂福報常伴左右
    易經告誡: 「十年順運好過,一年敗運難熬」,讀懂福報常伴左右如果只能找一本書代表中國文化,應該選哪本?《論語》?《道德經》?《詩經》?全錯了。它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儒家、道家均深受其影響;它也是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這本包羅萬象的神書,其實把你可能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都回答了。
  • 悟透《心經》中這句話,希望你能洞悉人生的實質,不再執迷不悟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這世上無論誰的人生,都會有低谷、痛苦的時候,無盡的煩惱和災厄,怎麼也逃脫不掉。人們或許會埋怨,也或許會默默忍受,但是否曾深刻地去思考,人生為什麼諸多煩惱苦厄?如果懂得透徹事情的起因,防患於未然,從根本上杜絕,或許人生會少些煩惱。佛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世間萬物都是由心識顯現的,煩惱苦厄也是由心而生。境由心轉,想要改變人生的境遇,擺脫苦惱,唯一的辦法就是修心。
  • 負債纍纍時,悟透這3句話,古人早將「東山再起」的方法告訴你了
    每個人都不會一帆風順,有崛起的時候,也有人生低谷。有些人,總是在不經意間,背上了沉重的負債。雖說人生有八苦,但窮困導致的落魄,讓人們變得更加迷茫和麻木。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是想要「東山再起」,關鍵是要謹記這「3句話」。
  • 宮崎駿《千與千尋》的3句經典臺詞,讀懂就悟透了人生,值得珍藏
    我們的人生路上一定會遇到很多幫助我們的人,有朋友,有同事,有鄰居,還有一些並不是很熟悉的陌生人。但這是非常正常的,就像宮崎駿說的,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曾經幫助過我們的那些人,他們有自己的使命要去完成,所以當他們幫完我們之後,就會啟程去完成下一個使命。
  • 知與悟,福報與功德 雷天大壯易
    文/雷天大壯易知≠悟,福報≠功德,別搞錯了。六祖壇經說,達摩祖師想度化梁武帝,梁武帝問祖師,我建了這麼多的寺廟,有功德嗎?達摩祖師說,沒有功德。因為建寺廟此類的事情只是為了求福報,並非功德。功德是什麼?見性是功,平等是德。文/雷天大壯易福報,我們是通過「知」就能實現,「知」是通過頭腦來實現,「知」有所得。
  • 南懷瑾:《金剛經》所說的,無非就是三句話,想明白了才知道人生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人生世間"我"字當頭,欲迷本心,難逃八苦。明白了又能怎麼樣呢?有些東西還是躲不開逃不了免不掉,依舊樂此不疲的競逐鏡花美麗,為貪嗔喜惡怒著迷。的確是這樣,南懷瑾在金剛經的講座中曾經說過,金剛經所說的,無非就是三句話:一、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裡有句非常著名的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一個人走背運時,最好牢記南懷瑾4句話,助你人生苦盡甘來
    在網上有這樣一句話,「當你強大的時候,所有人都想要和你攀上關係;而當你落魄的時候,每個人都想和你撇清關係。」現在社會上的人,成王敗寇,已經是常態。那麼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南懷瑾先生說的,一個人在「人微言輕」的時候要記住的幾句話。
  • 一代聖賢王陽明:牢記三條天規,人生越來越順,福報自然來
    他的學說簡潔有力,讀懂了王陽明,可以讓你受益無窮。牢記王陽明三條天規,人生越來越順,福報自然來「能戒慎恐懼者,是良知也。」人要有畏懼心理,這並不是膽小怕事,也不是在困難面前縮手縮腳,而是一種做人的底線,更是一種行事的圓融。
  • 南懷瑾:人生下半場,生活的活法是「放下」,體會平衡的價值
    然而,當我們經歷了一個穩定的中年,迎來了晚年的人生,許多人回顧了這段人生歷程,意識到南懷瑾先生的這句話充滿了人生的真理: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經歷了前半生的奔波,迎來了後半生,很多人都有了穩定的生活,心平氣和,漸漸明白眼前的時光是一筆財富。
  • 《易經》5句話,隱藏著做人的最高境界,讀懂人生自然順風順水
    《易經》是一部蘊含著人生福報的經典,很多人生成功之道、為人處世的道理,《易經》都講得很透徹,如能活用活學,福氣自然多多。《易經》中的這5句話,就隱藏著做人做事的高境界,如能讀懂,人生自然順風順水。1覺人之詐,不憤於言。
  • 看淡名利,悟透人生,且敬畏生命的星座,做人刪繁就簡,樸實無華
    你生活中要做個決定、要麼痛苦少,歡樂也少;要麼痛苦多,歡樂也多。」痛苦和歡樂同時存在,真正聰明的人,他們懂得讓痛苦與快樂並存,且能夠懂得做出適當的取捨。而在12星座當中,有的人便是如此,即便知道生活當中充滿著風險和痛苦,可依舊能夠保持著內心裡的淡然,看透名利,看透人生,在積攢了足夠多的人生閱歷之後,便會回歸本真,做事刪繁就簡,做人樸實無華。
  • 南懷瑾的告誡:人微言輕時,讀懂這3句話,祝你早日「時來運轉」
    有句話說得好,沒有人能讓你放棄夢想,你自己試試就會放棄了。有時候沒有自知之明,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多麼眼高手低。所以,南懷瑾口苦婆心的告誡年輕人,處事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就是做事要有大格局,同時腳踏實地做好細節。
  • 南懷瑾談歷史與人生
    書名:南懷瑾談歷史與人生既涉及詩話與人生、文化與文學、讀書與論史、談典與論人,也涉及知命與立世以及作者的人生精言;在闡述我國傳統文化經典名著時,作者廣徵博引,談笑風生;談詩時,既有典故,又有哲理;談人生時,引用了大量典故和詩詞;用典故時,又有作者其獨到的見地。本書內容博大精深,文字通俗易懂,這本書與其說是他寫出來的,不如說他是講出來的,是講課或演講的記錄,通過娓娓道來,親切自然。
  • 南懷瑾讀《金剛經》:它揭示了人生9大真相,讓人如夢初醒
    佛學大師南懷瑾說:「你看,佛陀穿上衣服、化緣、吃過飯,洗了泥巴腳,他不需要弟子來為他做,一切都是自己親力親為,這就是修行。佛陀以身作則,告訴你我,什麼叫修行?——規規矩矩做人,老老實實做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修行。」
  • 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外行人讀易經,總是用易經來佔卜預測,而真正讀懂易經的人,往往都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未來事物的發展做進一步的準備,這才是學習易經的最終目標。易經給我們帶來最大的功效,其實就是「心易」,心中有易,並且做事情隨著自己的心,用心來運營一切情感,使它們趨於合理化,這便是心易最高的境界。
  • 老一輩留下的話: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在於你能不能悟透這3件事
    老一輩留下的話: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在於你能不能悟透這3件事說到智囊這本書,就不得不說曾國藩,曾國藩對於智囊這本書可謂是愛不釋手,他曾經日夜捧讀《智囊》,他曾說:"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次書,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