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單挑水軍六天罡:能打贏其中兩個,卻會被另一人以武功碾壓?

2020-12-16 半壺老酒半支煙

#李逵#梁山一百單八將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其中有八位的水上功夫不錯,在三十六天罡中,水手就佔了六個名額,遠超山賊、都頭、財主,數量僅次於原朝廷軍官。

這六位水上天罡在陸地上的武功如何,我們不能根據李逵與浪裏白條張順的廝打來評判,因為在這六人中,浪裏白條張順可能是最弱的一個,而且好像根本就不會武功。

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李逵單挑水軍六天罡,只能打贏其中兩個,這六人至少有四位不懼李逵,甚至有一人還可能憑著武功碾壓李逵。

浪裏白條張順跟李逵打架,抱腰薅頭髮撒潑打滾,倒是跟某位太極大師有一拼:李逵掄起竹篙打張順,張順搶進一步奪了竹篙(李逵稀鬆)。李逵一把揪住張順頭髮,張順想抱腰摔李逵,卻被李逵水牛般的氣力推開。

結果是張順揮拳打李逵軟肋,李逵毫不在意,李逵掄起拳頭在張順「脊梁上擂鼓也似打」,也沒把張順打傷,最後李逵被弄進水裡淹了個半死。

通過李逵與張順的這場「比武」,我們能看出他們既不講武德,也不肯耗子尾汁,說白了就是根本不會武功,如果要是換了魯智深武松,三拳兩腳就解決戰鬥了

張順水中厲害陸上一般,這可以理解,但是李逵位列天罡第二十二位,這個天殺的力壓水軍六頭領,只是宋江任人唯親的結果。如果真在陸地上搏鬥,李逵也未必能打過其中四位,有一人的武功,似乎可以輕鬆愉快地拿下李逵,李逵在他面前,根本就不敢耍橫。

之所以說浪裏白條張順是梁山水上六天罡中最弱的,是因為他的個頭最矮,身體也不強壯,用李逵的視角來看,張順是「六尺五六身材,三十二三歲,三柳掩口黑髯」。

比宋江高點兒也有限的人,李逵是敢打的,如果換做其他五位,李逵就得掂量掂量了。

張順貌不驚人,而且似乎還有點陰柔,所以李逵毫不客氣地掄起了拳頭,如果李逵遇到的不是張順是張橫,他自己就得先打一個寒戰——張橫相貌刁毒兇惡,一看就不是善茬子:「七尺身軀三角眼,黃髯赤發紅睛。衝波如水怪,躍浪似飛鯨。惡水狂風都不懼,天差列宿害生靈。」

三角眼的人難對付,所以當張橫拿出大板刀打劫的時候,宋江也就剩下哭著求饒了:「我不敬天地,不孝父母,犯下罪責。你如何可憐見,饒了我三個!我們都把包裹內金銀財帛衣服等項,盡數與你。只饒了我三人性命!」

宋江磕頭如搗蒜,鼻涕一把淚一把地求饒,連兩個押解他的公差都看不下去了,他們一把扯過宋江:「押司,罷,罷!我們三個一處死休!」

張橫心狠手辣,大板刀之下冤魂無數,李逵跟他對打,還真未必能佔到多少便宜。

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張橫張順是水軍六頭領中倒數的人物,阮氏三雄比他們更雄偉,武功也比他們更高。

我們只要看看施耐庵寫的這幾首贊詩,就知道阮氏三雄有多厲害了:阮小二胸前一帶蓋膽黃毛,背上兩枝橫生板肋,臂膊有千百斤氣力,眼睛射幾萬道寒光;阮小五一雙手渾如鐵棒,兩隻眼有似銅鈴,拳打來獅子心寒,腳踢處蚖蛇喪膽;阮小七疙疸臉橫生怪肉,玲瓏眼突出雙睛,渾如生鐵打成,疑是頑銅鑄就。

這哥仨都長了一身銅筋鐵骨,比李逵可是要威武多了——金聖歎說李逵「天真爛漫」,但是在施耐庵筆下,李逵的形象還真令人不敢恭維:「黑熊般一身粗肉,鐵牛似遍體頑皮,交加一字赤黃眉,雙眼赤絲亂系,猙獰好似狻猊,天蓬惡煞下雲梯。」

施耐庵寫了一大堆,我們沒看出李逵雄壯,只看出了他腌臢不洗澡渾身黢黑。施耐庵比較客氣,說他像天蓬元帥——天蓬元帥下了雲梯,豈不是變作了一頭豬?

神行太保戴宗向宋江介紹李逵的時候,也是輕描淡寫:「因酒性不好,多人懼他。能使兩把板斧,及會拳棍。現今在此牢裡勾當。」

在潑皮混混眼裡,李逵之所以可怕並不是能使板斧及會拳棒,而是酒性不好,「能會」不等於精通,如果李逵的武功拿得出手,也就不會只當一個小獄卒了——戴宗肯定會高看一眼,並對宋江大吹特吹,總不至於連個住處也不給安排,吃飯也不帶他。

反觀智多星吳用私下裡對託塔天王晁蓋評價阮氏三雄,則是不住口地稱讚:「這三個是親弟兄,最有義氣……與人結交,真有義氣,是個好男子……得此三人,大事必成。」

阮氏三雄都生得濃眉大眼身體強健,拳腳功夫過硬抗擊打能力超強,這三個人隨便拉出來一個,都不是李逵能對付得了的。

相由心生,阮氏三雄之所以生得威武雄壯,跟他們的英雄豪氣有關。

梁山水上六天罡中,阮氏三雄的相貌還不是最威武的,揭陽鎮上真正的老大混江龍李俊,跟魯智深武松一樣強壯,跟關勝朱仝一樣威風:「家住潯陽江浦上,最稱豪傑英雄。眉濃眼大麵皮紅。髭鬚垂鐵線,語話若銅鐘。凜凜身軀長八尺,能揮利劍霜鋒。衝波躍浪立奇功。廬州生李俊,綽號混江龍。 」

讀者諸君都知道,李逵見了揭陽鎮三霸中的沒遮攔穆弘,是一點脾氣都沒有的:李逵在壽張縣鬧事,穆弘二話不說一把揪住拖了便走,李逵連掙扎的勇氣都沒有——揭陽鎮就在江州地面,李逵應該是被穆弘修理過。

李逵怕穆弘,但是穆弘還要給李俊面子,揭陽鎮三霸六個人看似誰都管不著誰,但其中無疑是以李俊為首的:「揭陽嶺上嶺下便是小弟(李俊自稱)和李立一霸;揭陽鎮上是他弟兄兩個(穆弘穆春)一霸;潯陽江邊做私商的卻是張橫、張順兩個一霸——以此謂之三霸。」

李俊這一番話,實際是給揭陽鎮三霸排了次序,如果李俊沒有足夠的底氣和自信,是一定要最後介紹自己這一夥兒的。

在揭陽鎮三霸乃至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混江龍李俊的結局無疑是最好的,他到暹羅國當了國王,在水滸的續書中,很多倖存的梁山好漢都跑去給李俊打工了。

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李俊即使是在陸地上的地位,也是壓著李逵一頭,而這種安排,是晁蓋和宋江決定的:宋江一打祝家莊,把出徵頭領分作兩撥,「頭一撥宋江、花榮、李俊、穆弘、李逵……帶領三千小嘍囉,三百馬軍」;打下祝家莊回到梁山分配工作和住宅,「晁蓋、宋江、吳用居於山頂寨內,李俊、李逵居於山前,張橫、張順居於山後」。

如果李俊的武功不在李逵之上,那麼這黑廝是不會乖乖聽話的,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晁蓋和宋江都知道,混江龍李俊有碾壓李逵的實力。

當然,說李逵打不過水上天罡中的阮氏三雄只是筆者一家之言,李俊能否秒殺李逵,書中也沒有說明,這就要提請讀者諸君下最後的結論了:如果一對一單挑,李逵能打過張順,也可能打贏張橫,如果對上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或者李俊,勝負又將如何?

相關焦點

  • 像武松一樣在飛雲浦遇險,如果李逵跑不掉,還有幾位好漢能跑掉?
    梁山一百單八將,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真正以命相搏,能打過武松的還真不多。別的不說,咱們就問一個問題:且不說地煞副將,就是梁山三十六員天罡正將,跟武松一樣在飛雲浦遭遇截殺,有幾人能夠生還?有人說除了武松之外,至少還有李逵等七個人能夠生還。
  • 鬥勇鬥狠鬥智:梁山六位高手捉對比拼,公孫勝林衝和武松能贏嗎?
    梁山一百單八將各有所長,馬上林衝步下武松的說法,一直也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有人還調侃說:林衝騎著武松,能打孫悟空。之所以有這樣的調侃,實際是對「馬上林衝步下武松」一說的不贊成,因為梁山馬上高手並不少,步戰精英也不僅僅是武松一個,所以很多人都期待梁山六位高手也來三場巔峰對決。
  • 梁山三十六天罡與七十二地煞對打,哪方會贏?4位地煞掌控著結果
    順著這樣的設定來看,如果梁山的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分為兩派,雙方若是鬥了起來,哪一方會獲勝呢? 一、三十六天罡的優勢 但凡讀過《水滸傳》原著的人都會知道一個事實,即便七十二地煞中存在一些遺珠之憾,比如孫立、黃信這樣能打的人,但不可否認,三十六天罡的絕大多數好漢都是要遠強於地煞的,且不論盧俊義和五虎將,其中可還有武松、魯智深這樣步軍猛人,不說有他們有萬人不擋之勇,只怕沒個百十人也的確是拿不下他們
  • 梁山好漢地煞將領中的隱藏高手,他們的實力勝過某些天罡
    天罡將領裡也不個個都是強者,地煞將領也有隱藏高手,今天筆者來為大家羅列出地煞裡的一流高手,他們的實力並不遜色於天罡。1.病尉遲孫立孫立,身高八尺,淡黃麵皮,絡腮鬍須,姓孫名立,綽號病尉遲,射得硬弓,騎得劣馬,使一管長槍,腕上懸一條虎眼竹節鋼鞭,海邊人見了,望風而降。騎坐烏騅馬,人稱「病尉遲」。祝家莊教師欒廷玉正是自己的同門師兄,兩人武功在伯仲之間。
  • 宋江最怕的幫派:六天罡九地煞,十四人能斬殺李逵,一人能滅梁山
    病尉遲孫立的登州派,其實是一個封閉的親族小圈子,還被宋江拆分出去兩個:兩頭蛇解珍雙尾蠍解寶成了天罡正將,自然不會再聽地煞副將孫立的指揮。解珍解寶陣亡,孫立根本就沒資格營救,或者是根本就沒想去營救。但是這個圈子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真正能打的很少,而且也未必是一條心——扈三娘與李逵有殺父滅門之仇。梁山真正的大幫派,既不服宋江也不怕魯智深,這個幫派的成員依照宋朝法律,全都殺無赦,但他們卻是最迫切希望受招安——這就是成員最多,麾下嘍囉最多的投降軍官派(梁山能發展到十萬之眾,很大一部分是跟著叛將一起投降的)。
  • 打崩宇文成都?隋唐中如果程咬金學完「天罡三十六斧」,能排第幾
    其次就是程咬金的天罡三十六斧,只學了三斧就開始行走天下。因此,有的人就說如果程咬金學會了天罡三十六斧,那麼他的排名會排到第幾呢?在我個人看來即便陳亞軍學會了天罡36斧估計最多也只能排第四。程咬金為何只會三板斧?
  • 梁山上兩大高手,實力碾壓五虎,卻只是殺器
    其中,有明確戰績超過五虎八驃的有兩人,這兩人就是飛天大聖李袞和八臂哪吒項充。加上暗器,這二人在水泊梁山稱得上是高手中的高手,只是因為兩人的武功特點,最終成了梁山軍中的殺器。我們來看兩人的戰績:
  • 明朝武功最高的將軍,一人一劍單挑少林寺,還打得倭寇潰不成軍
    在中國明朝曾經出現了很多厲害的武將,比如徐達,常遇春,傅友德等人,這些人都是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但他們的用兵謀略都不一樣,徐達是謀略型武將,善於戰略布局,常遇春善於使用騎兵,
  • 《水滸傳》108將按武功排名前五會是誰呢?
    有網友問《水滸傳》108將按武功排名前五會是誰呢?我認為是盧俊義武松林衝魯智深楊志!《水滸傳》中108將的武功本身就沒有很清晰的參照標準,非要把他們去按武功排名,其實是件挺無聊的事兒。第一,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只有全部單挑過,才知道誰是武功最厲害的;第二,武功也有相生相剋的;第三,武功各有所長,很多人都沒有彼此單挑過,所以給不出一個絕對過硬的排名;第四,如果非要排出前五名,我的答案是——盧俊義、武松、林衝、魯智深、楊志。
  • 趣談水滸:武松、林衝、李逵三拳能打死鄭屠嗎?
    鄭屠敢這樣明目張胆欺男霸女,一方面是因為他開肉鋪賺了些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手下養了些夥計,自己又長得身材肥碩、有一身蠻力,動不動揮舞手裡的刀,的確能嚇唬那些普通百姓。鄭屠比起普通百姓來,身材又肥碩,力氣又大,而且兇狠,所以能欺負普通百姓。
  • 梁山又會多強?
    但是梁山好漢在接受招安之前,也曾經攻州奪府,摧城拔寨,這其中也有不少豪傑由於各種原因沒能入夥兒,共同幹一番事業,而如果他們也上了梁山的話,排名又能多少呢?不過當時黑旋風李逵奉了宋江暗中的命令帶人去攻打扈家莊的時候,扈成見勢不妙就逃走了,也從側面證明他的實力應該是不如李逵的,否則就應該帶人擊潰李逵才是,而不是落荒而逃。所以扈成的武藝應該只能算是二流,差不多只能在地煞中遊,如果非要給個標準應該是鐵笛仙馬麟,也就是七十名左右。
  • 《水滸傳》中梁山36天罡武藝排行榜,最後6名一起上也打不過武松
    柴進跟宋江類似,基本上沒有武藝,但柴進畢竟比宋江年輕,打趴宋江問題不大。 34、智多星吳用:吳用吳用,人如其名,他的確是用處不大,實在對不起「智多星」這個綽號。為何吳用的武藝還排在宋江前面呢?因為吳用曾經展示了一把武藝,雷橫和劉唐單挑時,吳用大喊一聲,用一根銅鏈分開了正在打鬥的二人。銅鏈這種軟兵器非常需要功夫,如果沒有十幾年的苦練,揮舞起來會抽自己一臉包。
  • 欒廷玉能打傷關勝,為何打不贏行者武松?其中原因可用三個字概括
    於是有人為此感到十分詫異:欒廷玉能打傷關勝,為何打不贏行者武松?這個問題其實的答案很簡單,簡單到用三個字就能概括,咱們今天就按照古本水滸傳的描述,來看一看欒廷玉的悍勇和他打不贏武松的原因。楊志不肯自降身份與人圍攻欒廷玉,結果索超就悲劇了:「不到三十個照面,欒廷玉逞神威大喝一聲,只一槍桿,把索超打落馬背。」接下來的戰鬥乏善可陳,只有大刀關勝能跟欒廷玉單挑五十回合各自鳴金收兵。
  • 呂布前期單挑無敵,後期可能打不過張飛,誰是三國武功最強者?
    這個評語並不為過,因為在後漢三國時期,單挑還真沒人能打過呂布呂奉先——虎牢關前劉備關羽張飛三英齊上,濮陽城外曹操麾下六將圍攻,都沒能傷到呂布分毫,這讓當時九位頂尖高手都認清了一點:單打獨鬥,誰也不是呂布的對手。呂布是後漢三國前期單挑第一名將,這一點確切無疑,但是他後期可能就打不過張飛了。這時候問題就出來了:誰是三國武功最強者?
  • 陳情令:假如魏無羨單挑藍氏,思追打不過,藍湛平手,唯獨他能贏
    陳情令:假如魏無羨單挑藍氏,思追打不過,藍湛平手,唯獨他能贏 《陳情令》是火爆了很久的電視劇,就是到了現在,也依舊有很大的名氣。很多人都非常喜歡這部劇,而要說劇中的魏無羨,簡直就是很多人的偶像,讓眾人很喜歡的瀟灑。
  • 如果不計天時地利人和,只憑個人武功單挑,關羽跟馬超誰能打贏?
    如果不考慮外界因素的影響,只是憑個人武功決勝負,關羽跟馬超誰會勝出呢?有人說關羽連龐德都打不過,肯定也打不過馬超。這個問題不應該過早下結論,關羽打不過龐德是事實,在正史和演義小說裡,龐德的武力值都超過關羽,正史中龐德比馬超能打,在演義中龐德還擊退過魏延。
  • 一代宗師張三丰,武功蓋世卻打不過這5位女子,其中一位是他師娘
    他武功蓋世,是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天下第一高手」,也是武當派的開山鼻祖,男主角張無忌還是他的徒孫。 不過,張三丰的「無敵」似乎只能體現在《倚天屠龍記》中,在金庸世界也就是金庸筆下的其他武俠小說中,還是有不少人的武學造詣是能超過張三丰的。 在大多數人眼中,女子天生處於弱勢,即便是在小說中武功也大多不如男性。
  • 李逵殺四虎毫不費力,武松打一隻就累趴,難道李逵可以秒殺武松?
    可是,周董不在,武松只能扔了手中的半截哨棒,開始跟老虎徒手單挑。老虎撲上來,武松一閃,順勢揪住了老虎頭頂的皮毛,一咬牙,一用力,啊的一聲大吼,將老虎按倒在地。對著老虎的面門就是一頓亂踢。老虎也不示弱,兩隻前爪亂扒,扒出了一個黃泥坑。
  • 解說水滸之小旋風柴進和黑旋風李逵,梁山的面子和裡子!
    話說梁山好漢大排座次之後,小旋風柴進是第十把交椅,而黑旋風李逵是第二十二把交椅。今天說一說這兩位,因為這兩個人的綽號裡面都是旋風。一個是小旋風,一個是黑旋風。可以說,在三十六天罡的名單裡,柴進是靠前位置的。而宋江的作風,自己人儘量名次往前提。
  • 梁山步軍頭領的結局不盡相同:五人戰死沙場 一人變成殘疾,一人功德...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梁山步軍頭領的結局不盡相同:五人戰死沙場 一人變成殘疾,一人功德圓滿 梁山在進行崗位分工時,各好漢依據各自的特點分成了三大塊:馬軍、步軍和水軍。前文談過馬軍五虎將和八虎騎,本文要談的是步軍十大頭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