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襄陽吃貨小分隊,ID:xych51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提起武漢,你第一個聯想詞是不是熱乾麵?
還有蘭州的拉麵,陝西的油潑麵,重慶的豌雜麵,但要說起我們襄陽的金字招牌,非鹼水面莫屬。
多少熬夜的通宵黨也要強忍困意搞碗麵條再回克睡,鬥算是騎共享單車上班的打工人,也要先在自己熟悉的麵館前整一兩麵條再去搬磚。
//牛肉牛雜麵//
『麵條中的貴族食肉獸的加油站 』
檢驗一家牛肉麵館子正不正宗的第一要素,那當然是先看他的牛肉牛雜澆頭都不到位。擔得起正宗二字的牛肉麵館的牛肉牛雜,必須要郎瑟。
這家的牛肉,稍微有些特別,牛肉是幹煸過的,帶著一點兒滷味。有質感卻不柴,煮在湯汁裡入味滿滿。有選擇困難症的我最喜歡和牛雜雙摻,雙重口感,雙重美味。
牛雜切的比較小塊兒,洗得很乾淨,薄薄的一層,絲毫不見一點兒帶肥油的部分,煮的很筋道沒有膠感。
//炸醬麵//
『去了上海的大學生依然念念不忘的老滋味 』
「上回一個學生娃,說他剛下飛機鬥來吃麵條了。」
「娃兒克上海讀書老,但是每回放假鬥會來吃碗麵條,有時候還要帶同學來吃!」
看著我們扛著相機,面容憨厚的老闆如數家珍般向我們介紹對這口炸醬麵念念不忘的寶藏顧客。
炸醬麵還挺香,肉眼可見的小肉丁,爆炒後呈現著誘人的醬色,有麻的口感,老闆好像掐著點兒讓醬汁有點鹹但又沒有向齁的方向發展。
撒一把蔥花,再來點老闆娘自製的酸白菜,抄起筷子三兩下拌勻,好像吃完這碗面,今天就又是充滿精氣神的一天。
//海帶豆腐面//
『全民銷量王百年老傳統』
老闆兒從2008年開始做面,至今已經過了12年了,原先在武大後勤食堂幹,後來自己回來開店,現在在地質大學還有一個襄陽牛肉麵的檔口,這些年賣的最好的,還是這碗豆腐面。
一碗豆腐面,炸豆腐是點睛之筆,十多年來不知道讓多少孩童從初中小學吃到大學畢業。
海帶是煮在湯底裡的,早就入了味兒,切成塊兒的帶皮又軟又香,沒得一點兒海腥味,炸的金黃的豆腐在湯麵上浮了滿滿一層。被熱氣騰騰的煙霧一燻,眼淚立刻從嘴巴裡流出來了。
亙古不變的豆芽打底,冒一兩麵條,再澆上那麼幾勺湯底,餵養了襄陽幾代人的豆腐面就上桌了。
面碗上飄著一層紅澄澄的油花,是用色拉油和牛板油一起熬的,看起來辣,吃起來香,豆腐炸的有點老了,但總體不影響整碗面的味道。
這天兒,最適合來碗黃酒,加個雞蛋,放點蔥花,有扒蒜小妹兒的扒個蒜,沒有的話自己剝兩個蒜瓣兒。
黃酒被煮過後的酒香味醇而不衝,酸甜適口,熱氣騰騰的黃酒入喉爽滑,溫熱暖身之餘,那股酒釀味還在唇齒間縈繞不散。
郎瑟的不僅是一頓早餐。
更是我們襄陽人民引以為傲的
——風俗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