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因防控疫情封閉管理社區居民度過一個安康暖心、生活所需充足的端午節,永定路街道、田村路街道、萬壽路街道、八裡莊街道等街道社區通過製作祈福香囊、送暖心粽子、愛心菜車上門、心理疏導等貼心服務讓居民在家也能感受到濃濃的節味兒和暖暖的真情,同時,黨員幹部、志願者們也堅持在崗位一線,積極為居民解決生活所需。
封閉社區居民「不孤單」
6月25日,端午節當天,永定路街道多個社區的居民通過小視頻和小照片的形式,把自己在家中製作的祈福香囊在微信群裡展示了出來。永定路街道市民服務中心的相關負責人李蒂告訴記者,中心在前期組織了30個社區開展了不接觸式的「我們的傳統」文化活動——端午祈福香包的製作。將製作香囊的手工材料包進行充分消毒,由社區文教員送到了包括多個封閉管理社區在內的各個社區,交到居民手中,由居民在家中製作。同一天,永定路街道多個社區愛好繪畫的居民也沒有閒著,他們在各自家中共同聆聽了一場來自街道市民服務中心老師的國畫直播課,跟隨老師共同學習畫櫻桃。
「由於疫情的原因,我們街道市民服務中心聯繫了多個老師為居民免費開展線上課程,通過騰訊會議視頻的形式,組建了書法、繪畫、攝影三個群,共有300餘位居民加入其中。這次端午學畫的活動有40餘位居民在線和老師進行學習,其中有不少是居住在封閉管理社區的居民。」李蒂向記者介紹。
「您好,粽子我給您放家門口的凳子上啦,端午安康!」這個端午節,田村路街道玉海園一裡封閉樓棟的居民們都收到了暖心的粽子和祝福。在為居民們送去粽子的時候,社區工作者也細心列印了「端午安康」的祝福字條,放進裝粽子的袋子裡。居民們從樓上舉出寫著「辛苦了」「端午快樂」的紙張。大家其樂融融,除了暫時封閉以外,並沒有什麼不同。自從樓棟6月21號封閉以來,街道辦事處、社區為整棟樓12戶居民提供了有序的保障。「我們專門開設了封閉樓棟的居民群,第一時間將居委會及工作人員的電話發在了群裡。居民如果有什麼需要,可以通過微信和電話兩種方式聯繫到我們,我們會立即響應,保障居民們的生活。」玉海園一裡社區書記、主任楊秀萍介紹。
志願者堅持站崗「衝在前」
「我們的嚴防死守與真情守護,一定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區統計局隊23名黨員和群眾幹部組成的戰疫先鋒隊,衝鋒在前,對位於疫情高風險地區的永定路街道封閉社區,以「包卡口」方式開展防疫值守,進行24小時循環制的社區防控、疫情排查、居民服務等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組織保證。自新冠疫情再度緊張,區統計局隊聞令而動,以實際行動踐行區委號召的「我在基層·守護家園」倡議,全力以赴保障黨員幹部下沉社區(村)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進行,加入永定路街道北太平路16號院「戰旗黨支部」,積極投身到封閉社區24小時值守工作中。
「之前看到了網上志願者招募的信息,就毫不猶豫地報名了。接到電話通知後,準備好了一切,就來到這裡值班站崗。」端午節期間,志願者肖升阿姨來到永定路街道的一個封閉管理小區的門口。「能幫我買點西紅柿嗎?」「家裡需要鮮奶、排骨、雞翅……」隔著欄杆,肖阿姨傾聽居民的訴求,用手機記下需要購買物品的詳細信息,到附近超市幫居民買回。最後,肖升把找回的零錢連同物品,分毫不差地遞到了居民的手中。
愛心菜車讓生活「有保障」
「在小區解除封閉前,萬壽路街道社區便民服務志願者,將持續提供配送服務,保障居民生活所需!」6月27日,萬壽路街道愛心菜車開張的第9天,綠葉蔬菜種類增加、新鮮水果更為豐富,在身著「新時代文明實踐藍」的社區便民服務志願者的引導下,居民間隔一米有序排隊,拿菜、結帳、離場,整個過程不過幾分鐘,便可拿著稱心如意的菜品回家。
受疫情影響,萬壽路街道部分小區實行更為嚴格的封閉管理,買菜難的現象十分突出。為減少人員流動,方便居民買菜,街道自6月18日起緊急啟動「菜籃子」保供應急機制,選派海澱區社區商業e中心、「幸福萬壽路」便民菜站、超市發永定路店等地區優秀企業,以線下「蔬菜直通車」無接觸售菜為主,線上下單補充配送為輔,全力保障疫情期間封閉小區居民的生活基本需求。目前,愛心菜車正平穩、有序、安全運行,並逐步推廣至其他封閉小區,切實保證了居民的「菜籃子」,運行10天以來,已售賣菜品3000餘份、共計12噸。
心理疏導減少困擾「添信心」
翠微北裡社區80歲老黨員程春枝,在觀看完《隔離期間的焦慮應對》網絡課程後頗有感想,認真書寫觀後感,並於第一時間遞交所在黨支部。她告訴記者:「戰勝疫情心理學習很重要,非常時期更要相信政府。」為進一步幫助地區居民認識病毒、抵抗疫情、緩解焦慮情緒,做好封閉小區隔離人員的思想安撫工作,萬壽路街道基層黨校積極安排、精心組織,特邀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北京交通大學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中心專職教師孫大強,於日前,通過「幸福萬壽路直播平臺」,為街道機關、社區、樓宇等黨員群眾直播《隔離期間的焦慮應對》網絡課程。大家積極參與,認真聆聽,線上互動氣氛熱烈,紛紛表示課程內容結合當下疫情實際,有理論高度,有典型事例,非常感謝街道能如此及時的組織這樣暖人心、接地氣的心理輔導課程,深受鼓舞,減少了困擾,增添了戰勝疫情的信心。
從6月25日開始,八裡莊街道社區建設辦公室開通了專門針對核二院社區居民的「抗擊新冠疫情,心理健康同行」心理疏導網絡直播系列課程。「連播3天,特聘國內心理專業知名專家學者開展包括《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期間的心理建設》《隔離期間的焦慮應對》《居家隔離如何和家人和諧相處》等內容的心理疏導課程。」街道宣傳部史傑告訴記者,「守護社區居民心理健康,做好人文關懷,讓每個人保持情緒穩定心理健康,是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環節,也是街道建立服務平臺直播的真正意義。」
「社區已經建立了專門的88單元生活保障服務群。」核二院社區居委會副書記賈曉玲說,目前88單元有23戶共59位居民,「他們的日常生活需求都直接發在群裡,哪家需要蔬菜,哪家需要米麵,哪家需要常用藥品我們都會及時記錄,安排採買。」從6月21日封閉樓門後的日常生活品採買和運送,端午節當天的愛心粽子分發,以及快遞件的及時送達、垃圾的轉移消納,從封閉開始的每一天,社區都安排專人在做好防護的同時,進樓開展上述工作。截至6月27日,位於八裡莊街道核二院社區內,被封閉管理的88單元樓正在街道及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下,開展民生保障+心理疏導+核酸檢測「三管齊下」服務內容。「被檢的封閉單元居民核酸檢測全部陰性。我們將按照八裡莊街道統一部署,紮實做好該樓宇的防護和民生保障工作。」賈曉玲表示。 (王豔潔 聶蕊 孫卉 景天 田峰 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