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接電話導致日本感染者路徑很難追蹤?年輕人表示這鍋不背

2021-01-09 職得日本

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日本出現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有很大一部分都找不到感染途徑。各地的醫院、保健所為了追蹤病患的接觸史疲於奔命,而追蹤方法也是效率較低的「打電話」核實。

△此前東京超過一半的確診病患,感染途徑不明

如果願意投入時間,挨個打電話追蹤,其實最終也能確認感染途徑。然而最近日本媒體報導,由於一個問題的存在,導致現在感染路徑跟蹤受阻、完全進行不下去。

這個問題就是:年輕人都不接調查的電話,甚至拒絕配合配合調查。

日本大型媒體之一的讀賣新聞,在4月5日刊出這篇報導,指出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感染途徑越來越難追蹤;保健所更抱怨年輕人特別不愛接電話,甚至接了也不願意配合,導致他們非常難調查病患的接觸史。

年輕人為啥不接電話

當這個情況被報導之後,隨即引發日本網友不滿,吐槽政府應該提前公布保健所的電話,否則沒看過的號碼都會認為是詐欺或宣傳廣告。

年輕的網友還補充道,此前政府不斷宣傳不要亂接「不知名的來電」,以防詐欺事件,因此不少人不會接保健所打來的電話。即使接了電話,聽到對方自稱是保健所,現在警覺性高的年輕人也不會輕易相信。

許多網友還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

「我看到不知名的號碼也是無視,如果查出是正當的號碼,下次才會接起來。首先要先跟大家公布進行調查的電話號碼才對吧」

「年輕人不接電話,是因為不知名的號碼會讓人害怕啊!畢竟年輕人的警覺心比較高,而且明明是政府機關教大家提高警覺,避免被詐欺不是嗎?」

「東京說年輕人不接電話導致追查困難什麼的,可是不知名的號碼大概率是廣告或詐欺,掛斷然後查明後在回撥才是正常操作吧。怎麼莫名其妙把錯怪在年輕人頭上?」

「說什麼年輕人不接電話,那麼我請問:有人會接不知名的來電嗎?!要電話調查就該先宣傳幾天後再打啊,而且話說回來這都網絡時代誰還打電話... ...何況就算不是年輕人也不會隨便接吧,之前再三提醒警覺詐欺什麼的」

總之,被「怪罪」的日本年輕人也有自己的理由:突如其來的不知名電話詢問自己的私密信息,但凡有些警惕性的都不會輕易透漏。職得君相信持有這一觀念的日本人,一定不只有年輕人吧... ...

這種全民調查失敗的例子,前幾天也有過先例。日本國民社交軟體LINE在3月31日曾跟日本厚勞省合作,對全日本的用戶進行健康狀況調查。

比起電話,顯然這種方式方便快捷許多。但是最後也因為事先公布與宣傳不足,導致許多網友都以為是詐欺,被LINE突如其來的調查給嚇到,最後調查結果不理想... ...

「之前LINE調查的時候也是這樣,為什麼要官方調查都不事先宣傳?誰都會警覺不知名來電,雖然事後會自己調查號碼… …但是這樣浪費了許多時間啊」

電話恐懼症

以上這些吐槽的年輕人,有些人也許單純只是對於這種突如其來的調查電話厭惡。但還有一些人,字裡行間感覺到了他們對「接打電話」這一行為本身的恐懼。

這並不是開玩笑,這類人的「症狀」很奇特:你與他通過簡訊/微信/LINE/郵件等發消息都沒問題,可一旦電話交流,他就立刻變得惶恐、焦慮不安!甚至誇張到只要聽到手機鈴聲,他們會整個人跳起來!

△社畜博物館中展出的「名畫」,展現了半夜客戶打來的電話響不停而崩潰尖叫的年輕社員

這種病症我們姑且叫它「電話恐懼症」,而且無論在日本還是國內,已經潛伏了不少「電話恐懼症」的重度患者。

日本NHK電視臺的專題報導節目,曾經就調查過一位患有「電話恐懼症」的人。他原本就職於一家日本大公司的宣傳部門,但是由於非常害怕接電話,才就職一年多就提出辭職了... ...

他表示:「電話機功能,對我來說太難了!這上邊什麼保留、應答按鍵一大堆,我都搞不懂。」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他害怕跟不認識的人通話,這導致他總是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工作電話。他回憶起以前接電話的經歷,場面極度尷尬,總之就是「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對方也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

有過這番不好的經歷,導致他後來聽到電話鈴聲就恐慌,全身僵住!甚至有時候接起電話,緊張到連話筒都拿不好。

END

日本疫情期間採用傳統的電話方式調查,雖說照顧到了大部分中老年人群體,但對於警惕性強、又身患「電話恐懼症」的年輕人,實在是不太友好。

我們還是希望今後日本官方能夠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能高效準確地追蹤到感染途徑。

●連實行緊急狀態後的第一周,日本疫情並無好轉

●疫情之下,日本老人過得不容易

●出國後才發現,原來不是全世界人民都愛洗手

相關焦點

  • 日本年輕人不願意接電話,保健所很難追蹤疫情,網友怒懟:不明號碼誰...
    當手機有不知名的號碼打電話來,你會選擇接還是不接呢?日本最近出現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有很大一部分都找不到感染途徑,各地的醫院、保健所為了追蹤病患的接觸史疲於奔命,卻因為年輕人都不接電話導致跟蹤受阻!
  • 御宅文化導致日本年輕人越來越喜歡進行二次元戀愛?
    御宅文化導致日本年輕人越來越喜歡進行二次元戀愛?——這是日本NISSAY基礎研究所 (日本生命保險株式會社的研究機構)生活研究部分的研究員久我尚子的看法。   她舉出了一些例子。比如「與母親關係變好的男性變多,會與母親一起出去吃飯」或「在與母親吃飯時,叫上同性朋友」,這些都是以往只有女性才會做的事。而且該男性還會把這件事PO到臉書上,男性朋友還會點「贊」。
  • 做不到全面檢測+隔離+封鎖,日本「追蹤集團感染」抗疫法達到極限...
    西浦教授表示,只能通過接觸者追蹤收集數據,從病毒的明確轉播過程入手。於是他們分析了手裡的110個病例數據,並發現了能應對突破口的重點。分析顯示,有八成感染者並沒有傳染他人,有一成只傳染給了1人,可餘下3人傳染力驚人,分別傳染了4人、9人和12人,這就是「感染者集團」,俗稱「毒王」。其共同特徵是處於密閉空間。
  • 不戀愛、不結婚、不生小孩,日本年輕人的欲望都去哪了?
    但是近些年來,愈來愈多的年輕人卻不願意談戀愛,不願意結婚,不願意生孩子,這也導致了人口老齡化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了。尤其是在像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這個問題尤為明顯,據日本政府部門統計,日本男性中每4人就有1人終生未婚,女性中則每7人有1人終生未婚。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情況發生地呢?
  • 日本下調成人年齡,年輕人傻眼!18歲就能結婚,卻不可以……
    有日本少年就在推特上對新法細則表達了不滿。「既然18歲成年,為什麼不讓喝酒,不開心。」「18歲成年,卻還是和孩子一樣不能喝酒吸菸,好麻煩。」也有中國網友表示疑惑。「到時候19歲的人是不是完美錯過了成人禮?」
  • 日本年輕人不婚不戀的原因找到了,原來是因為錢?
    原標題:日本年輕人不婚不戀的原因找到了,原來是因為錢?   中新網12月1日電 據日本《東方新報》報導,日本東京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此前結合日本政府的人口調查數據分析發現,日本年輕男女中不結婚、不談戀愛的比例近20年間不斷攀升,其中女性的比例更是增加了1.5倍。
  • 日本東京都今日新增感染者18人,其中3人是夜店的牛郎
    日本東京都最近的感染人數增長較為穩定,已經連續4天維持在20人以下。據悉,今天新增的18名感染者中有8人感染路徑不明,7人為20代(20-29歲)的年輕人。為什麼年輕患者的比例這麼高呢?這就說來話長了。
  • 日本年輕人為何不喜歡讀博士
    所以,獲得博士學位,基本上是日本人追尋諾貝爾獎之夢的基本。 但是,日本現在面臨著一個深刻的問題,那就是年輕人不願意攻讀博士學位,這一問題,不僅影響著日本的「諾貝爾獎得主培養計劃」,更是令人擔憂日本未來的科創能力。
  • 疫情中的「成人日」讓日本年輕人又喜又憂
    11月14日,日本京都街頭的年輕人。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綜合編譯 王梓「到明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總該平息了吧。」對日本明治大學學生增井薰乃來說,這非常重要。增井薰乃為她的振袖和服花了整整2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58萬元),這還沒算上穿衣服務的成本。看到日本連續數日新冠肺炎新增病例超過2000例,她的樂觀轉化為憂慮,擔心「成人日」儀式被取消。「也許根本沒機會穿和服,還得支付取消穿衣服務的違約費,太難過了。」她對日本共同社說。
  • 日本動漫加速中國年輕人二次元消費潮|悅讀全球
    】 在中國年輕人當中,衍生自日本漫畫和動畫的相關消費正在擴大。 在中國被稱為「JK制服」的這類以日本女高中生的制服為原型的衣服,價格大約在200元到300元左右,加上配套服飾,一整套下來大約需要500元。大家基本都是通過手機APP網購,僅在2020年,專門銷售JK制服的網店就增加了1000多家。
  • 你知道泡沫前夜日本的年輕人有多瘋狂嗎?中國的年輕人看看吧!
    你知道泡沫前夜日本年輕人的消費有多瘋狂嗎?中國的年輕人看看吧!時間回到1990年,那時的日本經濟正處在最巔峰的黃金時期,經濟高速增長,瘋狂的日本人都覺得自己發財了,並且堅定明天會比今天更有錢,然後瘋狂的消費和享樂。
  • 不愛加班,是這屆年輕人的覺醒
    作者:夏熊飛看到「為什麼年輕人不愛加班」上了熱搜,我一臉蒙,暗暗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年輕人就該愛加班?不是年輕人,就愛加班嗎?「不愛加班」這個鍋,年輕人不背,也背不動。這個話題有一個預設的語境:職場上,越來越多的創業型公司都要求員工加班,揚言要模仿網際網路公司的狼性文化,但現實卻是,大部分企業員工——尤其是剛畢業的年輕人,不願加班,甚至面試時會直接問公司是否加班。如果有,就不考慮。這就不難理解了。發問的,應該多是企業管理者、單位領導,或長輩吧。在這些過來人眼裡,加班似乎是理所當然的,甚至是褒義的,是一個人愛崗敬業、拼搏上進的體現。
  • 對於年輕人害怕接打電話,老年人的看法有偏差
    都不聯繫了啊?你們年輕人怎麼這麼人情淡薄啊……」我從電腦屏上抬起頭來對母親說:「我們都在網上聯繫了,每天都有聊天呢……」母親半信半疑地探頭看了看我的電腦說:「這樣不出聲怎麼行啊,以後小心變啞巴了!」我力圖解釋網上聯繫也一樣,母親卻搖著頭表示這樣不好,責怪我這樣太不真實了。因為她認為,人與人之間不出聲的交流會缺少真情實感。我以前對母親這種想法持不以為然的態度,甚至覺得她有點「事多」。
  • 日本年輕人把住所變成垃圾屋 又是少子化的錯?
    來源標題:日本年輕人把住所變成垃圾屋,又是少子化的錯?日本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不會扔垃圾,而把住所變成垃圾屋。據日本雅虎新聞21日報導,老年人由於身體衰弱,很難將垃圾搬運到垃圾場,因此住所可能垃圾較多;而年輕人則是因為工作忙,懶得收拾只好把垃圾堆到陽臺或是房間裡。
  • 日本國民級男星感染新冠肺炎死亡!那些覺得自己不會死的日本年輕人...
    3月30日,日本媒體公布其死亡的消息。25日剛公開確診的消息,30日就被爆死亡!日本民眾都被震驚了,以至於消息剛公開沒多久,就被網友們頂上熱搜第一!而緊跟其後,排在熱搜榜第2位的就是「無症狀感染者擴散,東京都為年輕人敲醒警鐘」。
  • 這6個日系男裝品牌,讓我們輸給了日本年輕人
    這6個日系男裝品牌 ,讓我們輸給了日本年輕人 Beams Plus Beams在日本國內是很受年輕人歡迎的,1976年創立於東京的時尚品牌集合店Beams可以說是日本時尚界的元老級別了,是日本第一家將 CARHARTT 、FREDPERRY、LEVI』S 等品牌引入日本的店鋪
  • 只會討好年輕人的潮牌,註定被年輕人遺忘
    正因為手辦的價格較高,為其剁手的年輕人之中流傳著這樣的自我調侃:「肥宅家裡一面牆,北京二環一套房,肥宅家裡兩面牆,馬爾地夫海景房。」這也側面體現出手辦有著極大的產業價值,作為動漫產業的重要一環,手辦是動漫版權方商業化的主要手段。「高達」系列創作者富野由悠季就曾表示:「現在製作高達動畫片就是為了賣手辦。」
  • 日本年輕人太不願意結婚生子了!政府出手:推出AI相親系統
    今天困擾東亞各國的就是老齡化少子化,尤其是年輕人不願意談戀愛,不願意結婚,不願意生孩子。咱們鄰邦日本這都多少年了,人口不斷萎縮,倒退20年,每年日本結婚80萬對兒,去年日本結婚才60萬對兒,結婚人的數量會進一步減少的。
  • 談年輕人不愛加班,這屆年輕人怎麼了?
    年輕人不愛加班?年輕人?不愛加班?有人說,是個人都不愛加班,不光是年輕人不愛加班,中年人也不愛加班吧。沒有人愛加班。以前加班受累,從媳婦熬成婆的中老年領導會覺得:這屆年輕人怎麼了?咋不懂規矩?而如今的年輕人卻不買帳。羅弗巧樂卡:現在的年輕人怎麼了?現在的年輕人不傻,他們想要得到等價交換,他們只會加他們願意加的班。知名企業家李開復說過:我一生都在996,患癌後才明白自己錯了。由此可見,加班的前提是要保證身體健康,為了工作損壞了身體健康是不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