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逛超市的時候突然看到冷凍的牛排在搞特價,只要9.9就能買到一大塊牛排。我頓時感覺不可思議,因為之前聽我做冷凍鏈的舅舅說過,每150克牛排的成本絕不可能低於30元。那麼超市的牛排為什麼賣到9.9還有利可圖呢?那些高價的牛排就真的是優質牛排嗎?作為消費者的我們究竟該依靠什麼判斷牛排是真的還是假的?
牛排又叫牛扒,是從西方流傳出來的一道美食,也是西餐中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現如今喜歡吃牛排的人越來越多,牛排市場也逐漸變得魚龍混雜,真假難辨。一開始的牛排還只是依靠種類和牛排等級分門別類,後期雖說越分越細緻。
可是想買到真正的牛排卻越來越難,真牛排難得一遇的背後少不了商家的推波助瀾。那我們該如何從眾多的陷阱中挑出性價比最高的牛排呢?接下來我就跟大家分享一個小竅門,買牛排時,無論什麼牌子,只要包裝上有這3個字,都是合成牛排。
首先一定要看配料表,即使買的是生牛排,只要它有食品包裝袋,就一定要仔細看包裝袋上的配料表。很多人就只看了一眼生產日期,發現還在保質期內就購買了,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配料表。真正的天然牛排中是不可能含有「卡拉膠」等添加劑,而價格低廉的重組牛排都是用零碎的邊角肉加上卡拉膠製成的。
有人可能會說:「邊角肉也是肉啊,怎麼就不能吃了呢?」可是這種造價低廉的肉在運輸過程會產生大量的細菌,這種細菌對人體有著極大的危害。如果不幸買到了一定要做成全熟才能食用!不過也不用擔心口感,拼接牛排即使做成全熟,口感也是嫩的。
除了看配料表上是否存在卡拉膠和其他添加劑外,我們也能從牛排的外觀上來做分辨。首先看它的形狀,合成牛排的形狀非常圓,原切的牛肉往往呈現橢圓形或者不規則形狀。其次看它的紋理,合成牛肉的紋理很短且雜亂無章,而原切牛肉的紋理非常的長,且完整。
隨後可以按壓牛排,合成牛排摸起來粘手,按壓後不容易恢復原狀,原切牛排按起來有彈性,可以很快地恢復原狀。最後看顏色,合成牛排的顏色不均勻,甚至一塊牛排能呈現好幾種顏色脂肪也沒有任何光澤感,而原切牛排的顏色往往均勻且一致,脂肪有光澤感。
如果你已經買了一塊牛排,不如撕開看看。拼接牛排撕開時不用費力,而且撕碎的截面參差不齊,仔細看還能看到小的接口。而正常的牛肉撕扯開的截面非常光滑,而且能看到筋膜。
實在記不住的朋友就對比價格吧,一分價錢一分貨,賣家們可不會做賠本的買賣。如果擔心花了大價錢買假肉,那就保留好購買記錄和產品包裝,準備好證據,向當地的市場監督局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