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姜子牙》的口碑非常兩極分化,看懂的,覺得這是一部深刻、絕佳的好電影。看不懂的,覺得這部電影劇情空洞、索然無味,一點都不好笑。
不少人,懷著類似於《哪吒》的期待來看《姜子牙》,誤認為這是一部「合家歡」電影,帶著5歲的孩子,還有70歲的奶奶過來捧場。懷著這樣的期待,自然難免產生「《姜子牙》不知所云」的割裂感,甚至有些家長誤認為它一無是處,笑點比《哪吒》少多了,我的娃看著都沒有哈哈大笑,遠不如《熊出沒》搞笑,差評!
在評價一部電影之前,我們得先搞清楚,它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影片。
《姜子牙》不是一部「合家歡」的動畫片,它是拍給成年人看的深刻之作。
在正式展開對《姜子牙》的分析之前,我先說個題外話。
看《姜子牙》,還有一個意想不到好處。每年的國慶檔或者春節檔,去電影院有個挺煩人的地方,就是有些家長會帶著幾個孩子來看,尤其是《哪吒》這樣的合家歡電影。所以電影院裡面的聲音就非常嘈雜了,孩子的大笑聲、哭聲、還有不斷問爸媽「這是什麼」的疑問,真的挺影響觀影體驗的。
《姜子牙》上映的前2天,能看到不少父母帶著孩子進場觀看,不過到了第三天以後,帶孩子來看的父母就很少了,所以我們去看《姜子牙》時,基本不用擔心熊孩子影響觀影體驗的問題。
那麼,《姜子牙》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它要探討一個什麼主題?
《姜子牙》是一部隱含多層次主題的電影,如果仔細品味,我們至少能看到2個層次的主題精神。
電影《姜子牙》要探討的第一個主題,就是對告訴我們:你一直信奉的金科玉律,有可能本身就是錯的。
在片中,申公豹和姜子牙的那一句吶喊:我們到底該信什麼?就是在隱喻,原來天尊所代表的的神界秩序,其實暗含著驚天陰謀。什麼是神,什麼是妖?
我們仔細一想,才發現背後的潛規則:不服天尊管束的群體,被定義為「妖」,追隨天尊的族群,被定義為「神」。
這樣的例子,我們在生活中也屢見不鮮。例如很多企業,評判一個員工是否優秀的標準,就是夠不夠聽老闆的話,至於能力和業績,反而是其次。所以,那些站在領獎臺上、拿高額津貼的優秀員工,也許只是很聽上司差遣的「綿羊」而已,真正有能力的好員工,卻往往因為發表過不同的意見,而被認定為「後進生「。
姜子牙的遭遇,也一樣,儘管他為封神大戰立下汗馬功勞,即將成為」眾神之長「,卻因為最後一刻,沒有遵循天尊所說的」立斬狐妖「,被貶入凡間,功名盡失。連殘暴的紂王,最後都被封了姻緣神,姜子牙忙活大半生,反而最後一無所獲,兩者一對比,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電影《姜子牙》的第二個主題,是對傳統善惡二元價值觀的探討,電影通過深層剖析天尊的善和九尾狐的惡,告訴我們,善不是單純的善,惡亦不是單純的惡,就像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它有很多中間地帶,赤橙黃綠青藍紫都有。甚至在特定情境下,善惡會瞬間互換。善,是成功者的華衣,惡,是失敗者的標籤。善惡無關乎黑白,只是成王敗寇而已,站到最後的勝者,擁有善與惡的定義權。
電影裡的天尊,策劃封神大戰,最後取得勝利。於是,天尊和他的追隨者們,成為神族,一統三界,他們的所作所為,皆被定義為善,一舉一動都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天下蒼生。而作為失敗者的商朝子民,被定義為罪人,囚禁在北海贖罪。狐族就更慘了,直接被定義為作惡多端的妖族,人人得而誅之,誰割下狐族的耳朵,就可以贖罪。
這多麼像我們生活中遇到的某些事情啊。一些公司的某個團隊,僥倖取得了一些成果,於是這個團隊過去所有的行為,都被認為是對的,所有人都要好好學習、認真取經。成功者說過的所有話,都被認為是名言金句,成功者的所有行動,都被認為是」神操作「。這些事情背後的本質,就是成功者最後獲得了話語權,他們可以重新定義,這是善,那是惡,這是對,那是錯。
很多人會拿《哪吒》跟《姜子牙》做對比,為什麼大多數人,看完《哪吒》會覺得很」燃「、很有共鳴,而看完《姜子牙》卻有點不知所云的感覺?
因為這兩部電影的立意,有很大的區別。
《哪吒》的故事內核,非常符合大眾對於成功的定義,一個怪胎突破偏見,釋放神力,最終獲得普世意義的成功,也贏得大眾的認可,這其實是每一個普通人都渴望的理想。雖然很俗套,但大多數成年人就是喜歡這樣的大圓滿結局。而對於兒童來說,《哪吒》全片埋了很多笑點,看著哈哈大笑,樂呵樂呵也就夠了。
《姜子牙》的立意很高,它是寫給成年人看的深刻童話。它全片沒有什麼笑點,主角姜子牙最後也沒有取得世俗所認為的成功,他為了一個小女孩,放棄了」眾神之長「的職位,繼續做一個凡人。他所追求的」願世間再無不公「,太過於」偉光正「,也不符合我們」各掃門前雪「的處世哲學。
所以,真正能看懂《姜子牙》的人 ,可能不到一半,而真正能產生共鳴的人,也許不到10%。
但無論如何,《姜子牙》仍然可以稱得上是國漫電影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如果說,《哪吒》用魔童哪吒逆天改命的進取之路,講述了個人成功主義的俗套故事,而《姜子牙》則用姜子牙的不屈抗爭,讓我們重新審視世間的善惡是非。
前者很容易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鳴,因為每個人都渴望世俗意義的成功,而後者很容易讓人無感,因為是非善惡似乎跟我們自己的生活相距甚遠,但是仔細想想,這真的很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