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當《姜子牙》電影的進度條過了一半以後,我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原來電影中所謂的封神大戰,只不過是一場交易,買方是姜子牙的師尊,賣方是九尾,而姜子牙則充當一個不知情的中間人,且這還是一場不公平的交易,買方賺得盆滿缽滿,賣方卻未能得到相應的報酬,作為中間人的姜子牙則更是直接淪為了工具人
上述內容是以一個成年人的陰暗視角去看待《姜子牙》電影中人、神、妖之間的關係。
所以帶孩子一起去看《姜子牙》電影的家長應該是挺失望的,如果說《哪吒》是一部老少鹹宜的電影的話,那《姜子牙》則稱得上是一部給成年人看的電影了,甚至可以說就算是成年人,也未必能看懂這部電影,當時我在看完《姜子牙》電影以後,確實是有點懵了。
說是意猶未盡吧,但其實我還沒有看懂這部電影想要說的是什麼。
作為「彩條屋神話系列」第一部的《哪吒》,腦洞很大,而且娛樂性也很強,其中的道理,也算淺顯易懂,而「彩條屋神話系列」第二部的《姜子牙》,看起來則沒有太多的起伏顛簸,前半段內容相對平緩,想好好講故事,卻沒有給觀眾創造驚喜。
講故事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讓讀者睡著,而《姜子牙》裡一些看起來像是高談闊論的內容著實有些讓人犯困,在看電影的前半段時,感覺自己有點像申公豹,而在看後半段時,則更像九尾,眼裡看到的滿是不理解、譏諷嘲笑、怨恨憤怒,但陰暗歸陰暗,最後孰黑孰白、孰正孰邪,還是看得清一些的。
當姜子牙的師尊和十二金仙認為神,必須要有舍一人而救蒼生的覺悟,並反問姜子牙:「一人蒼生孰輕孰重?」時,被貶十年的姜子牙仍堅定地回答:「一人、蒼生,並無分別。」
彼時,姜子牙所挑戰的不僅僅只是權威,還有這人世間的惡,如果要斬善才能成神,那成神跟作惡有何分別?所以電影的基調已經很清楚了,玄鳥帶走了怨魂,卻沒帶來希望,歸墟之下,鎮壓的是無數永世不得超生的怨魂。
玄鳥從姜子牙師尊的手中飛出,然後在歸墟落下,送妲己入歸墟,便可轉世重生,是彌天大謊,雖說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但姜子牙很清楚,蘇妲己這片雪花並不屬於這場雪崩,說是無辜的,不為過。
可在電影中,師尊即是權威,他說不是,便不是,順者昌,逆者亡,這是眾生的宿命嗎?
願世間,再無流離失所,願眾生,再無謊言愚弄,願天下,再無不公,以下克上,挑戰權威,掙脫宿命,這是姜子牙的倔強,也是他對自己的交代。
世事無絕對,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的,堅持自己,不懼權威,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電影中的人和妖大多都想讓自己的族民過得更好,但神則大多卻只想鞏固自己的地位,這樣的神能稱得上是真正的神嗎?恐怕像這類自詡為權威,喜歡給人套上思想枷鎖的「神」,正是姜子牙,這部電影所要挑戰抨擊的對象吧。
本文由八幡出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