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是英國JK羅琳所著的一系列魔幻小說作品,自1997年問世後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愛。其中前六部以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為主要舞臺,描寫的是主人公——年輕的巫師學生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前後六年的學習生活和冒險故事;第七本描寫的是哈利·波特在第二次魔法界大戰中在外尋找魂器並消滅伏地魔的故事。
截止至2015年,系列小說被翻譯成75種語言 ,所有版本的總銷售量超過4.5億本,名列世界上最暢銷小說系列。
如此受歡迎的小說故事自然是迎來了它的電影改編,2001年11月16日由華納兄弟出品,史蒂芬·科洛弗編纂劇本,克裡斯·哥倫布執導,丹尼爾·雷德克裡夫、魯伯特·格林特、艾瑪·沃特森、理察·哈裡斯和伊安·哈特等聯袂出演的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美國上映,在英國首周上映就收穫了1633萬英鎊的票房,接著華納兄弟以此為開端陸續推出了系列的後七部電影,從2001年開始到2011年完結,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是全球史上最賣座的電影系列,總票房收入達78億美元,也算是陪伴了一代人的青春。
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來走近一下這個名為哈利波特的奇蹟,走進那個奇妙的魔法國度,走近這個大難不死的男孩!
用心製作:幕後魔法師描繪的奇幻魔法世界
哈利波特原著是一部小男孩進入神秘的巫師世界的故事,巫師世界和我們所處的世界自然有很大的不同,那裡有著會飛的汽車摩託車、會說話的掛畫、騎著掃帚飛行的體育運動……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新鮮事物都在電影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還原。
就比如在電影第三部《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中騎士巴士從兩輛紅色巴士中解縮出來的特寫鏡頭,就這麼短短一個神奇的鏡頭就運用了CG車輛、粒子動畫、特效動畫和合成技術等多種手段,製作團隊坦言拍攝巴士內部擠壓和所有事物變形花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甚至有一部分細節還是通過手動動畫製作完成的;又比如在電影第四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那吐著火焰的匈牙利樹峰龍,是按照草圖與其它附加概念設計製作,很多部分需要二度再創作,另外,由於龍的尾部形狀很難準確表達,所以製作人只能退回模型,為模型塑造了更多的細節,僅上色的工作就持續了12周……如此種種的用心使得哈利波特電影裡那些奇妙的東西看上去多了幾分真實感,仿佛它們是確切存在的一樣,帶給了觀眾一場盛大的視覺盛宴。
可以說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成功與影片的幕後「魔法師」們是分不開的,正是他們用手中的「魔法杖」為我們描繪出了這個真實精彩的魔法世界。依賴現代CG視覺魔術,片中那些神奇魔法、驚險場面、奇珍異獸得以栩栩如生地呈現在大銀幕之上。
深刻內涵:探討名為「愛」的終極主題
一部好的電影光有好的特效是不夠的,還要有經得起推敲的好故事,哈利波特電影除了構建出一個魔法世界外,其還有著頗為深刻的故事內核,那便是「愛」這個人類探討了千年的永恆主題。
哈利波特的故事從第一卷開始就一直圍繞著「愛」展開,主角哈利自己就是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的:哈利的母親莉莉愛哈利,犧牲自己讓哈利從伏地魔手中活了下去;韋斯萊一家愛著哈利,是他們給了哈利一直以來缺失的溫情;教父小天狼星愛著哈利,這讓哈利第一次產生了對家的期待;同伴赫敏跟羅恩愛著哈利,是他們給了哈利勇氣繼續前行……最終哈利因為愛的力量變得強大起來,並且學會了愛別人,因為愛而有了為愛赴死的覺悟,校長鄧布利多對「愛」給出了定義——「愛」是最偉大的魔法。
反派伏地魔不相信「愛」,他在一個沒有愛的環境下長大,年輕富有才能的他崇尚絕對的力量,為此他不止一次對「愛」嗤之以鼻,比起「愛」,伏地魔更願意相信永生不死。由於生命中沒有愛,伏地魔自然也就不會愛他人,為了追求自己口中的強大,他害死了自己的親戚、欺騙了拉文克勞塔裡的亡靈、不惜陷害自己的同學……孤僻的他漸漸走向了和哈利相反的極端,瘋狂的伏地魔自負地對鄧布利多叫囂著,說「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根據能證明愛比我的魔法更強大」。諷刺的是,不可一世的伏地魔最終敗在了他所瞧不起的「愛」手中。
哈利和伏地魔都是在魔法方面天賦異稟之人,甚至兩人身上還有著許多相似的特質,但即使是這樣兩人還是因為生命中有沒有愛這一決定性因素而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如此種種何嘗不是在向我們強調「愛」的作用。「被一個人這樣深深地愛過,儘管那個愛我們的人已經死了,也會給我們留下一個永遠的護身符,它就藏在你的皮膚裡。」故事本身無時無刻都在告訴我們讀者愛的強大,「不要憐憫死者,憐憫活著的人,更重要的是,憐憫那些生命中沒有愛的人。」是全劇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這是鄧布利多留給哈利的忠告,愛自己的同時不要忘了去愛他人,愛那些缺少關愛的人,這樣才能讓世間充滿愛的溫馨。
結語:致那個大難不死的男孩
哈利波特系列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許多國家都有著極高的人氣,相信每一個看過電影的人都對這個戴著眼鏡、額頭有著閃電疤痕、看上去古靈精怪的小男孩有著深刻的印象,他騎著掃帚在空中疾馳而過的身影是我們都曾經嚮往過的。哈利波特系列的成功,在於它帶給了孩子們以幻想,讓孩子們的思緒在那無限的魔法世界中馳騁;又在於它給予了大人們以思考,讓大人們去關注角色塑造與情節背後更深一層的含義。
當電影的最後繳械咒戰勝阿瓦達索命咒,持續11年的故事最終落下了帷幕,但是我們依然會記得,在多年前的那個夜晚,小哈利波特是如何大難不死;我們依然會記得,在那個充斥著新奇的六角巷,小哈利波特第一次揮舞起了魔杖;我們依然會記得,在那個滿是期待和神往的九又四分之三站臺,小哈利波特正式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致哈利波特,致那個大難不死的男孩,願他和他內心的那份愛永遠留在我們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