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可以暢銷全球長達二十年,八部電影也讓無數哈迷忍不住二刷、三刷,也許很多哈迷對這部著作的喜歡是源自系列故事中描繪的魔法世界,也許是覺得自己和故事中的主角共同成長,但小編認為這部著作最亮眼的地方更在於系列故事傳達給我們的關於「愛」的真諦!
《哈利波特》並不簡單地只表達了一種愛,而是在劇情的發展中分別向影迷和書迷們表達了對於「友愛」、「親人之愛」、「異性之愛」、「同性之愛」、「對弱勢群體的關愛」以及最最偉大的「大愛」。接下來,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哈利波特》中關於以上這些愛的具體體現吧!
友愛
相信很多哈迷小夥伴看到這個詞都會第一個想到赫敏和羅恩與哈利的感情,但小編想關於友愛的傳遞並不僅僅在於他們三個人之間,比如我們的逆襲小王子——納威,他對於哈利的友愛也一點都不少,比如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他勇於阻止三人冒險,比如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他幫助哈利順利通過第二關,再比如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中他為哈利繼續同伏地魔戰鬥。除了納威還有我們最喜歡的瘋姑娘盧娜等等。
親人之愛
這裡小編要說三個母親的覺得,其中之一就是我們哈利波特的母親莉莉。她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施下一個「愛」的魔咒。其二就是羅恩的媽媽,雖然莫麗在前面都只是一個家庭婦女的形象,但是也正是因為她對於孩子們的付出才讓韋斯萊家的孩子那麼優秀。最後一個就是納西莎,雖然她是一個反面角色,但是她身上最大的閃光點就是對於馬爾福的愛。這種愛是超越權力和信仰,是最淳樸最本真的母愛。
異性之愛
對於哈利和金妮、羅恩和赫敏小編就不多加贅述了。其實在《哈利波特》中小編最喜歡的情侶就是盧平和唐克斯,還有比爾和芙蓉。兩對情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超越世俗的看法,雖然盧平和比爾都被狼人傷害,一個變成了狼人,一個失去了原本俊朗的外表,但是在真愛面前,這些又算得上什麼呢?
同性之愛
雖然在書中和電影中關於同性之愛的描寫比較隱晦,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細節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當然在《哈利波特》系列故事中我們知道的唯一一對同性戀就是鄧布利多和格林德沃。在《哈利波特》中一共出現過兩次比較隱喻的細節,一個是在麻瓜世界的地鐵站,鄧布利多背後的廣告牌子上寫著「今晚,給男人施一點魔法。」另一個是借《預言家日報》記者麗塔之口表述。
對弱勢群體的關愛
在《哈利波特》系列故事中的弱勢群裡指的就是家養小精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哈利和赫敏對於家養小精靈的關愛。
大愛
這個貌似是《哈利波特》中最為重要的精神,而這裡的大愛就是為了其他人的生命和幸福甘願犧牲自己的愛。例如,我們偉大的鄧布利多,為了能夠達成消滅伏地魔的計劃,他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還有哈利,當他主動走到禁林選擇犧牲的時候,就是大愛最好的表達。
好了,對於以上這些愛的表達,小夥伴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補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