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評價中美抗疫 美國輸得一塌糊塗

2020-12-22 中國質量萬裡行

本文來源:股城網

今年年初,一場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瘋狂來襲,打亂了全球人類的正常生活,到現在為止,新冠疫情還在全球持續泛濫,而美國成為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我國是最早爆發新冠疫情的,但是經過強有力的防控措施下,疫情已經得到控制,反觀美國,疫情卻不斷惡化,那麼日本人又是如何評價中美抗疫的?

曾有媒體採訪日本人,請他們評價中國和美國的抗疫表現,說到中國抗疫紛紛給予高度評價,他們認為中國在抗疫措施、政策執行力、人民的力量這方面是全球領先的。但是美國在抗疫方面則輸得一塌糊塗,美國領導人只擔心經濟下滑會影響到其2020年大選,所以不斷甩鍋中國,最終導致美國疫情越來越嚴重。

在抗疫面前,中國只用了兩個多月時間就控制住疫情,而且在火神山、雷神山、放艙醫院方面的建造速度也是非常的快,特別是中國人團結一致震撼了全球,向世界展現了自身的實力。現在很多國家都紛紛向中國學習,甚至還向中國要求幫忙,而且中國也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多國戰勝疫情。

相關焦點

  • 日本人評價中美抗疫 中國動員和控制疫情能力更強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泛濫,其中疫情最為嚴重的則是美國。而我們都知道中國是最早發現疫情的國家,如今在強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下,疫情得到穩定。對此,日本人評價中美抗疫,他們對中國的抗議能力評價更高些,我們來了解相關詳情。
  • 「如果臺海真的開戰,美國可能會輸得一塌糊塗」
    一面是美國企圖利用「臺灣牌」達到擊垮中國大陸的目的,為此美國頻頻派遣軍機現身臺海,派遣重要官員「訪臺」並展開各種合作;一面則是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力邀」外部勢力幹預臺灣問題。
  • 社評:走出「川普陷阱」,拜登抗疫才會突破
    不過沙利文被認為有意要打破美國國家安全的傳統定義,他在同一個採訪中表示,至少在任期最初,拜登國安委員會工作的「主要重點」將是擊敗新冠病毒大流行和重組國安委員會機構,以使公共衛生成為永久的美國國家安全優先事項。他也強調了氣候變化的危險性。這樣的注意力轉變如果真的發生,顯然要比川普政府對美國國家安全優先事項的定義客觀得多。
  • 海外看戰「疫」:日本演員三浦研一眼中的中國抗「疫」
    (抗擊新冠肺炎)海外看戰「疫」:日本演員三浦研一眼中的中國抗「疫」中新社東京2月13日電 題:海外看戰「疫」:日本演員三浦研一眼中的中國抗「疫」中新社記者 呂少威「不好意思,明天再聯繫可以嗎?三浦塑造的多是反派日本軍官角色。開始的時候,三浦以為「鬼子」是中國觀眾喜歡看日本恐怖片起的名字,後來才知道並不是這個意思。有時他走在街上,會被觀眾認出,「我認識你,你經常演壞人」。三浦聽後並不生氣,反而覺得開心,「這證明我塑造的角色很成功,被人記住了」,三浦笑著說。
  • 路透社:中美抗疫截然不同 中國成功抗疫奠定經濟復甦基礎
    海外網10月22日電10月22日,英國路透社發布了一篇題為《中美應對疫情存在天壤之別》的文章,記者安德烈·莎拉(Andrea Shalal)和加布裡埃爾·克羅斯利(Gabriel Crossly)通過對中國和美國在應對疫情方面存在的差異對比,延伸分析由此帶來的世界經濟格局影響
  • 中國已向美國提供24億隻口罩,每個美國人能分7個!5000臺呼吸機
    當前形勢下,中美應該團結抗疫。中美雙方的衛生部門和防控專家實際上一直就疫情形勢、防控合作保持著溝通,中方願繼續毫無保留地同美方分享信息和經驗。據新華網4月26日報導,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黃屏在席勒學會舉行的視頻會議上表示,中美兩國應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領各國度過危機。
  • ...中美消息引爆全球輿論 抗疫終極武器要問世了?下周警惕意外突襲
    當周要聞盤點中美角力升溫:香港、南海、公民自由方面均傳出重磅消息……在美國疫情持續反彈之際,中美關係愈發緊張,在多個方面的衝突不斷加劇。報導指出,如此廣泛的禁令將是自2018年兩國貿易戰開始以來,美國對中國採取的最具挑釁性的行動。這將進一步毒害中美關係,即使幾年來兩國經濟、技術和全球影響力方面的公開衝突已導致一些外交官和分析人士將其與新冷戰相提並論。美國《華爾街日報》評論稱,川普政府此舉將進一步加劇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
  • 中美消息引爆全球輿論 抗疫終極武器要問世了...
    當周要聞盤點中美角力升溫:香港、南海、公民自由方面均傳出重磅消息……在美國疫情持續反彈之際,中美關係愈發緊張,在多個方面的衝突不斷加劇。本周美國圍繞一系列爭端加大對中國施壓,包括公民自由、科技的取得和領土主張,一些分析師把這比作一場新的冷戰。
  • 97歲基辛格放話拜登,這次事關中美必須警惕
    這件事直接事關中美,而且必須要警惕,原來這位美國前國務卿警告世界將爆發新的大戰,看來考驗拜登的時候到了,基辛格提醒拜登,必須跟中國進行合作,才能夠避免這場危機,並且讓美國儘快走上正途,希望拜登不要步川普的後塵。
  • 述評:雙重標準不可取 共同抗「疫」是正途
    (新華國際時評)述評:雙重標準不可取 共同抗「疫」是正途  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 述評:雙重標準不可取 共同抗「疫」是正途  新華社記者  十年前和今天,太平洋兩岸分別暴發大規模傳染病疫情本該守望相助的時刻,少數美國政客卻自私短視,採用雙重標準,對「別人家」的疫情唯恐避之不及甚至加緊「脫鉤」,令人心寒。  大疫即大考,考驗的不只是人類智慧,更是團結精神。全球化時代,各國只有協調一致、科學應對,才能戰勝不時來襲的傳染病疫情,維護「地球村」的健康福祉。
  • 我的妹妹哪有這麼可愛:她有著最傲人的資本,卻輸得一塌糊塗
    這樣的結局所有女孩都沒能獲得幸福,我覺得其中最讓人感到遺憾的女角色是新垣綾瀨,她一開始最有可能和京介在一起,卻沒把握好機會,最後輸得一塌糊塗。新垣綾瀨相貌出眾,性格開朗,完全是京介喜歡的類型,而且在一開始他們兩人互有好感,但二者關係因綾瀨發現桐乃的興趣開始發生轉變,京介為了使桐乃和綾瀨和好選擇自我犧牲,因此綾瀨的厭惡轉移到京介身上,兩人關係急轉直下,綾瀨自此常暴力對待京介。
  • 吉克雋逸孟美岐色差明顯,可她還是輸得一塌糊塗
    許多網友直言,就從辨識度出發,即便是吉克雋逸孟美岐色差明顯,可她還是輸得一塌糊塗。 但在大多數人看來,吉克雋逸孟美岐雖然色差明顯,但她也沒有輸得一塌糊塗。這二位頂多可以說是各有千秋各有特色,膚黑是吉克雋逸鮮明的特徵,孟美岐也只是個白皙的小姑娘。雖然吉克雋逸和孟美岐都是歌手,但在娛樂圈中她們的顏值還是值得被肯定的,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人美歌又甜」嗎,真乃人生贏家了!
  • 崔天凱:有人說中美關係回不去了 我看也沒必要回去
    現在美國的疫情和抗疫情況,中國人民非常關注。《金融時報》日前報導說,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伊恩·利普金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到中國來,他正在跟中國科學家一起尋找病毒的源頭。抗疫將轉向長期,中美抗疫合作您認為應該如何推進?需要解開哪些結?美方和中方可以分別做出哪些努力? 崔天凱:我們身在美國,可能會有點「不識廬山真面目」,不一定就能看得很清楚。
  • 美軍最高將領:不想與中國開戰,但與美國開戰的國家會輸得很慘
    陷入疫情至今無法自拔的美國開始歇斯底裡,做出的舉動以及表達出的態度讓人難以理解。前有美國國防部長候選人稱七十二小時之內擊沉中國在南海內的所有艦艇,後有美國最高將領放狠話稱,中美一旦發生戰爭必須讓中國輸得很慘,政壇人物以及軍方高層的口氣一個比一個大,從渲染中國威脅論上升到了公開想對中國動手的假想。美軍最高將領的話可信嗎?此番言論的背後又暴露出什麼含義?
  • 英媒也忍不住高度評價中國,中美科技之戰初見分曉,3:0領先!
    近期,英國媒體報導,中國在與美國的科技競爭中屢屢獲勝,中美形勢正悄然逆轉。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13日發表一篇題為《北京在與華盛頓的較量中頻頻得分》的文章,文章作者為湯姆·米切爾,他在該文中詳細闡述了中國在登月、疫苗、以及量子技術等領域的成就,並稱中國屢屢領先美國,已經在多方面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 面對中美貿易戰,日本提出「中美之外經濟圈」,可行嗎?
    疫情暴發後,日本政府擔心疫情導致供應鏈被切斷,也表達過希望企業回遷的想法,可日本在口罩、汽車零部件等關鍵物資生產方面深度依賴中國,貿然推動企業回遷勢必擾亂日本經濟,還會影響疫情防控,日本政府也因此擱置了推動企業回遷的構想。日本不願在中美貿易戰中選邊站,但又擔心美國報復,因而不得不做出配合美國的姿態。
  • 「環球深度」中西方抗疫「反差」,背後到底是什麼
    到底該如何抗疫,爭論一直存在,這很正常,但對於中國顯而易見的抗疫成果,西方一些人卻至今沒有勇氣認可,反而頻頻用「威權政府」「舉國體制」「剝奪自由」等帶意識形態色彩的詞彙評頭論足。不過,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探究有效抗疫之道,思考危機下個人自由與集體責任的關係,反思西方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變。畢竟,傲慢與偏見帶來的代價是如此沉重,以至於愈發難以承受。
  • 美國零號病人是誰?為何衝忙關閉病毒實驗室
    美國病毒研究所將曝光??在2019年八月到九月之間突然之間就關閉了一個病毒實驗室,這種反常行為讓人們感到蹊蹺,畢竟就在這個病毒實驗室剛剛關閉沒有多長時間,新冠病毒就突然出現了,之後不久的時間專家爆料表示美國疾控中心或許隱瞞了一些不為人知的事實。
  • 日本大阪繁華街道掛中日雙語條幅 為中國抗「疫」加油
    日本大阪繁華街道掛中日雙語條幅為中國抗「疫」加油 (1/2) "← →"翻頁
  • 美國籤證政策「武器化」的背後
    與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出色的危機應對相比,美國兩黨惡鬥卻嚴重拖累了抗疫大局。美國政客們從黨派之爭出發,把抗疫變成政治鬥爭的工具,政治掣肘遠遠多於協作努力,抗疫舉措行動遲緩、漏洞百出,致使疫情陷入失控狀態,全國感染和死亡人數飆升且長時間居全球之最,經濟嚴重萎縮,階級矛盾和族群矛盾更加尖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