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價值線研究員 夢真、海榮、金科
《編者按》
價值線研究院今日起推出《尋找中國好公司》,每月一期,尋找有核心競爭力、有護城河、有持續成長力量、有人格魅力的A股好公司,帶給投資者穿越牛熊的力量。我們將對好公司持續追蹤十年。今日第一期推出「立訊精密」。
2020年的2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因為受新冠疫情和美股大跌影響,當日A股收盤大跌,上證跌3.7%,深證跌4.8%,科技股成重災區。但是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的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002475,下稱「立訊精密」)卻逆勢飄紅,上漲2.22%。
立訊精密2020年2月27日走勢
立訊精密的堅挺源於實力卓越不凡,此前夜裡公司發布了超預期業績快報――2019年營收與淨利潤同比雙雙大增逾70%。
自2010年上市以來,立訊精密的神話已譜寫了近10年,10年來,立訊精密的股價上漲了30倍,市值超過了2500億人民幣!書寫這一「神話」的是一位看似「卑微」的董事長――王來春。
立訊精密月K走勢
一個初中學歷、曾在富士康流水線上打工十年的小妹創辦的公司,是如何實現驚人飛躍,如何變成2500億元市值的電子行業「巨無霸」?價值線研究員今天和投資人一起去探尋其神奇背後的謎底和未來……
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
A
初中生打工妹,10年辛苦升「課長」
潮汕是中國商業版圖的重要構成部分,潮汕人似乎天生對商業有著敏銳的頭腦,且吃苦耐勞,家族意識強,被譽為「東方猶太人」,李嘉誠、馬化騰、黃光裕等,皆出於這一群體。
王來春,1967年就出生於汕頭澄海蓮下的槐澤村,哥哥王來勝比她大3歲。王來春兄妹曾就讀的槐澤小學,前身為王鼎新先生於1908年創辦的端本學校。從該小學公布的一份簡介中,我們可以一窺當地濃鬱的經商風氣,宜華集團、立訊精密、金奇集團、深展巴士、萬順等一批知名公司的創始人都是這家小學的校友。
但作為農家後代的女孩子,王來春小時候並未展現出什麼過人之處,在家鄉的澄海蓮陽中學念完初中,就沒再上學,而是回家幫忙幹農活。
1988年6月6日,在一個吉利得不能再吉利的日子裡,臺灣電子巨頭富士康建立了在大陸的第一家工廠――深圳海洋電子插件廠(下稱「海洋廠」),21歲的王來春成了其第一批工人。
這一年,中國全功能接入了網際網路(Internet),國內第一部俗稱「大哥大」的行動電話也開始在北京、深圳兩地出現,在深圳的另一端,誕生了一家由退役軍人創辦的小企業,名叫華為。剛到深圳的王來春,在懵懂中,見證了這一切的發生。
彼時深圳剛起步,一下冒出了很多工廠,什麼都供應不上,停水、停電是常態,海洋廠又地處偏僻,生產和生活條件都很差。
100多位女工住在一個大通鋪上,電扇吹出來的是熱風,停水後,碗都不能洗,刷牙、洗臉要端著臉盆走到一公裡外的村子裡去,洗澡衝涼得到附近一建築工地遺留下的小木屋中提心弔膽地進行。即使有水,水質也很差,燜出的米飯都發紅,被大家稱為「紅米飯」。
海洋廠又特別講紀律、講執行,規矩多如山,一停電,工期就被耽誤了,但半夜凌晨來了電,都得爬起來到車間抓緊幹。
一個夏天折騰下來,不少姐妹偷著抹眼淚,也有人實在受不了,離開了。
但王來春堅持了下來,兩點一線,沒日沒夜。
下班了,別人都走了,她還留下來工作。管理幹部不斷表揚她,次數多了,她不好意思,也不希望因此跟其他工友產生距離,就下班先回到宿舍,等半夜人少了,再去偷偷加班。
最底層的流水線工作簡單而枯燥,但她把簡單的事情重複做,用心做,而且從不抱怨,還以超出上司的要求去執行。
在富士康除了工作,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培訓,富士康的總裁郭臺銘始終強調培訓就是生產力,學習就是任務。王來春對公司提供的培訓十分上心。對於其他人而言十分枯燥甚至痛苦的工作培訓,王來春卻聽得非常認真,甚至覺得頗為有趣。
比如生產線工人打架了怎麼辦?員工拉幫結派怎麼辦?
這些看似枯燥無味的培訓,實際卻隱含著諸多的管理知識。除了課上的培訓以外,富士康的臺灣幹部,甚至郭臺銘本人,都成了王來春學習的對象。
郭臺銘強調幹部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則,才能建立權威,領導別人,「做一個主帥,用行動表現,勝過一百篇演講。美麗的詞藻,倒如以身作則。我認為員工對經營層的信任都是從這方面開始的。」
王來春回憶,海洋廠時期,郭臺銘派駐的臺灣管理幹部,工作都極其努力、刻苦。他們每天早上起來跑步,帶領員工早讀、開會;上班時在生產線上手把手地講解與指導;下班後給員工講課,準備培訓講義、記筆記做總結,比普通員工更辛苦。
郭臺銘本人也時常在車間與員工一起解決生產困難。王來春記得,有一次為了儘快把貨趕出來,他直接衝到生產線上,捲起袖子,操作機器,三天都沒有睡覺。「他不講究吃穿、不追求享受,辦公室簡陋無比,連椅子都是食堂退下來的摺疊椅。」
10年時間裡,憑藉著吃苦和敏學以及出色的工作表現,王來春漸漸獲得了認同和回報。
王來春一步步從線長、組長升到了課長。1998年,王來春管理了上千名打工人員,成為當時大陸人在這家臺企的最高官員。
郭臺銘本人及當時的一批臺幹,都對這位潮汕打工小妹印象深刻。
B
拉上哥哥去創業,「傍」上貴人郭臺銘
1999年,王來春32歲,她決定拋棄穩定的工作,選擇一條風險極大的跑道――離開富士康創業。
一個只有初中學歷的打工妹要創業,有多難?創業的錢在哪裡?員工和管理人員怎麼找?產品銷往何方?
一股勁的王來春想到了兩個人。一個是自己的親哥哥,一個是昔日老闆、富士康集團創辦人兼總裁郭臺銘。這兩個人會幫自己嗎?她沒有底,她決定一試。
哥哥比自己大三歲,潮汕人歷來重男輕女,聽了妹妹的打算,哥哥大吃一驚。架不住妹妹的反覆遊說,哥哥同意和妹妹一起試試,拼一拼。
於是,就在這一年她與哥哥王來勝拿出所有的積蓄,出資購買了香港立訊公司,幹起跟富士康相近的老本行業務:富士康為大公司配套,立訊為富士康配套,生產、銷售各種電子連接線、連接器,這被視為立訊精密創始之開端。資料顯示,王來勝與王來春通過香港立訊,間接持有上市公司「立訊精密」股權比例分別為24.09%、24.22%。
接下來,王來春去找郭臺銘,和大佬郭臺銘的溝通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郭總說,你吃得苦,幹事認真細緻有堅持,支持你創業。支持包括我借錢給你開業,我給你訂單讓你有生意做……郭總的開明讓王來春喜出望外。
從創業到今,郭臺銘成為王來春的最大貴人……
立訊精密最初的業務,主要是通過第三方代工生產,所生產的連接器產品通過富士康的加工組裝應用於眾多國際知名品牌的3C電子產品。
富士康早期是王來春公司的第一大客戶,王來春從前東家手裡拿到的訂單超過公司營業額的50%――這一數據一直到立訊精密2010年IPO前才稍有改善:招股書顯示,在2007年至2009年,立訊精密向富士康銷售的產品收入佔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47.73%、56.46%、45.38%,富士康依然是公司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客戶。
2009年9月,富港電子的公司出資4000萬元認繳了立訊精密400萬股,並以3.08%的股權成為立訊精密第三大股東――富港電子控股股東為正崴精密,實際控制人正是郭臺銘胞弟郭臺強。各方資料顯示,正是不斷藉助富士康背後的推力,2010年9月15日,立訊精密終於A股上市,當年其營收10.11億,利潤1.16億。
C
「啃」下蘋果
立訊精密最初的主營業務,只是一個普通的連接器,「連接器」是智慧型手機裡當中非常重要的器件之一,平均看來,一部手機需要的連接器數量可達8個左右。
平心而論,立訊所處的3C零部件領域絕非前沿產業或是能引起行業變革的未來技術,本就已是紅海。為什麼立訊能獲得蘋果扶植,成為快速崛起的強勢新秀?
富士康是蘋果公司供貨商,立訊精密早就通過為富士康代工與蘋果公司產生了間接交集,但真正直接啃下蘋果的時候是2011年。
2011年,立訊上市後,開始了戰略收購,通過收購崑山聯滔60%股權,首次切入蘋果供應鏈。這家崑山公司,本來與蘋果就有直接業務關聯,立訊收購後,在產品優良率和縮短交貨工期上很下功夫,超過了蘋果以前合作的一些配套企業。
從2014年起,每年蘋果供應鏈中的新產品都恰好是立訊精密的核心優勢產品,如2014年Lightning線,2015年Watch無線充電,2016第一季度Watch新一代表帶。2017年,立訊精密為蘋果iPhone8供應連接器。
所有這一切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作為全球消費電子引領者的蘋果,對自身產業鏈上的各項服務的要求可謂苛刻至極,它為何要把連接產品重要一項的無線充電、聲學器件、連接器這麼一大塊全交給立訊精密呢?
2017年12月4日,蘋果CEO庫克對媒體表示:「我拜訪了好幾家合作夥伴,不知道你們聽說過ICT(LUXSHARE-ICT,立訊精密)沒有?ICT生產我們的AirPods。AirPods這個東西太小了,但是它裡面有幾千上萬個組件。」
「他們超一流的工廠將了不起的精良工藝和細思融入 AirPods的製造。董事長王來春女士打造了以人為本的卓越文化。我們很高興可以跟他們合作!」
2017年12月,庫克到訪了立訊精密位於崑山的AirPods生產線。生產線上有一百多個工作站,因為要在小小的耳機中裝入幾百個器件,工人們像繡花一樣把每個零部件小心翼翼地放入耳機中。
原來如此,王來春做了蘋果一個小業務,但她做得非常用心,非常專注。為了將小業務做好,王來春選擇用不斷研發來提升核心競爭力,最後做成了大業務。
來自立訊精密內部的數據顯示,僅在2017年,立訊精密的研發人員超過5000人,同比增長近一倍。2018立訊精密的研發費用高達25.15億,佔營業收入的7%,並且全部費用化。
2018年,立訊精密在連接器小行業全球排名第八,市場佔有率為3%,是唯一進入前10的中國內地企業(前十包括4家美國企業,4家日本企業,1家中國臺灣企業),成為國內當之無愧的連接器企業龍頭。
新時代證券研究員在分析報告中曾有這樣的描述:蘋果AirPods初期本是由臺灣英業達組裝生產,但是產品優良率一直不理想。王來春團隊發現了內部連接線產品存在瓶頸關口,導入自動化解決方案,縮短發貨周期。立訊精密承接後良率做到接近100%,2017年底,立訊精密將11條AirPods生產線拓展為15條。立訊從此超越英業達,成為蘋果在中國的最大連接器供應商。
D
10年30倍,「八爪魚」式擴張,處處放光彩
立訊精密A股上市十年,打工妹王來春以業績增長推動股價漲逾30倍,如今公司市值已超過2500億,帶給股東和投資者以實實在在的回報。
據了解,立訊之所以成為行業的新秀,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果斷併購同行業的優秀小公司。
立訊 2010 年A股上市,使用募投資金,隨後開始發動一連串的收購案。先是買下生產銅線抽絲和電腦接插件的博碩科技(江西),2011 年又收購聯滔電子(崑山)。事後看來,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樁收購案。因為生產精密連接器、高頻信號連接線、新一代天線及機電整合的模組件的聯滔,有一個大客戶就是蘋果,立訊收購聯滔之後,順理成章變成蘋果直接供應鏈的成員。而後,立訊在 2012 年通過轉投資公司入主臺灣連接器廠宣德。
結合在相關領域的一系列小型併購,王來春的「八爪章魚」式吞噬軌跡被勾勒得足夠清晰:先通過水平整合,在線纜及連接器領域吃掉對手,成為無人可撼的龍頭,進而在行業內開始進行雨點大、雷聲小的垂直整合,使底子薄、基礎差的立訊精密快速切入全新領域――從連接器到軟板、聲學元件、再到攝像頭模組,均是這樣的布局思路。
不得不承認,專注是基礎,併購是翅膀。「八爪章魚」式的併購雖然抓住了蘋果和富士康兩個「大佬」,但未來如何深度整合併購業務和企業文化,有待市場考驗。
E
明天還會續寫傳奇嗎?
2020年2月27日,立訊精密發布了超預期的2019年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公司盈利能力持續增強,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623.8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4.00%;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47.2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73.40%。
2月28日,包括中金公司、民生證券、中銀國際等大券商紛紛發表研報認為,立訊精密未來值得期待。
中金公司認為,立訊從連接器到系統組裝全面發力,把握行業向上機遇。5G手機、物聯網正在進入新一輪向上周期,憑藉在蘋果Airpods的成功以及零件→模組→系統的堅實基礎,相信立訊將在系統組裝環節不斷突破,爭奪行業內此前臺系供應商份額。中金公司預計立訊將進入AppleWatch,未來還有更多新品值得期待,對標臺系同行仍有很大向上空間,將在零件、模組、系統等各環節全面受益。
民生證券認為,立訊的核心競爭在於優秀的生產細節把控能力,導入同樣新產品時,立訊有能力比友商優良率提升更快,從而領先對手實現更高盈利水平。
公司在iPhone多產品進展順利,隨著Airpods持續熱賣,同時5G版iPhone發布,公司大客戶成長邏輯不變,立訊在iPhone多產品全年開花,聲學、馬達、無線充電、天線等產品持續上量。同時公司的通信業務有望持續突破,並且安卓客戶持續開拓,保證公司繼續高速增長。
成功者收穫財富和讚美,從2010年至2020年,立訊精密「打工妹」王來春收穫了豐盛的十年。
十年打工,十年創業,十年上市,從1988至2020年,32年過去,王來春從20歲打工妹變成了中年企業家。未來王來春和立訊的傳奇還會繼續嗎?這不僅需要創業期和成長期的汗水、奮鬥、堅持、人脈,未來更需要跨越期的科研領先力、戰略、文化。
讓我們拭目以待,繼續立訊的新十年。
來源: 價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