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億代持「羅生門」牽出立訊精密IPO往事:女首富或涉隱瞞關聯交易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該案件要關注三點:核心是股權代持合同的效力問題;二是股權代持合同的性質究竟是信託合同,還是委託合同,或者借用協議、代理合同、無名協議,要搞清楚;三是本案當中股權代持的證據中有無股權代持關係,包括出資證...

陷股權代持糾紛,涉隱瞞關聯交易,Iphone生產計劃擱置……

「大牛股」立訊精密近來禍不單行。

早在2019年6月13日,立訊精密的股權代持糾紛案就已拉開序幕。

彼時,中嶽聯拓總經理、原立訊精密集團管理中心高管吳政衛向深圳中院起訴王來春、立訊精密、立訊有限公司,要求法院判令王來春、立訊有限公司向吳政衛支付部分股權價款人民幣4.18億元,以及立訊有限公司8%股權所享有立訊精密自上市後至2017年期間的股息紅利餘額人民幣2572萬元,共計人民幣4.44億元。

同年7月4日,深圳中院正式立案。

一年後,深圳中院向立訊精密送達本案相關材料,但公司迄今尚未公告。

8月10日,有媒體報導吳政衛在受訪時出示了一份由王來春籤名的《股權承諾聲明書》,文件籤署日期是2011年3月23日,直指王來春曾代持吳政衛所持立訊精密股份。

但公司果斷回應稱:王來春女士未籤署過媒體報導的《股權承諾聲明書》,並表示公司嚴格按照相關規則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信息。

這場「羅生門」最新進展是,原定於8月14日開庭的案件,因文件準備不足取消,開庭時間待定。

8月18日至20日,21世紀經濟報導的記者曾多次就開庭時間和案件進展致電立訊精密證券部,但均未接通,公司也未做出任何回應。

而這場鬧劇的另一面是,自本案立案一年多來,立訊精密股價飆升,自2019年6月13日收盤價12.94元/股,直飆到2020年8月20日收報51.31元/股,總市值達3583億元,股權糾紛案涉及金額高達14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此次股權糾紛案坐實王來春存在代持行為,立訊精密或將涉嫌動用上億IPO募集資金進行關聯交易。

146億巨額「代持門」起因

故事得從立訊精密登陸資本市場開始講起。

吳政衛表示,立訊精密成功上市,他功不可沒。

據吳政衛公開講述,2007年,經時任正崴集團旗下富港電子(天津)有限公司(下稱「富港電子」)負責人鄭寧郎引薦,其與王來春相識,吳政衛時任富港電子財務主管。

當時,立訊精密正籌劃IPO,但因此前的帳務管理混亂並不滿足上市要求,在與吳政衛進行多次溝通後,王來春力邀其以經營者身份加入立訊精密,儘快搭建起立訊精密合規的財務體系,以期實現成功上市。

吳政衛稱,當年的王來春為IPO求賢若渴,開出的「入職」條件十分誘人,年薪200萬港幣或人民幣,外加持有立訊集團股份。

這就是整個股權糾紛案的起因。

值得注意的是,吳政衛2008年春節前後自富港電子離職,並未「實質性」加盟立訊精密,也未直接持有立訊精密股份。

具體而言,吳政衛並未在立訊精密公開任職,而是在一家王來春新成立的看似與立訊精密沒有關係的「關聯企業」——博碩科技(江西)有限公司任法人代表和總經理。

但據吳政衛所說,其實際主要工作地點是在深圳的立訊精密公司,負責財稅規劃、協助公司上市等工作。

同時,根據其敘述,王來春擔心吳政衛臺灣人身份直接持有立訊精密股份較為敏感,可能影響公司上市進程,經合議由王來春暫時為吳政衛代持承諾的有關股權。這一決定,為十年後的百億巨額股權代持糾紛案埋下了伏筆。

2010年9月15日,立訊精密成功上市,吳政衛功成身退,要求王來春履行承諾,並進行股權代持登記。第二年3月23日,雙方達成統一意見,籤署了《股權聲明承諾書》。

《股權聲明承諾書》顯示,吳政衛通過王來春代持香港立訊有限公司8%的股權;按香港立訊有限公司控股比例66.7%計算,吳政衛持有立訊精密5.336%的股權,代持股權經換算對立訊精密擁有約5.336%的股權。

2011年下半年,吳政衛徹底離開立訊精密,雙方「友好分手」。

此後,立訊精密分別在2014、2016年經過兩次增發,吳政衛持有股份相對應下滑至4.08%,按照8月20日盤收51.31元/股、總市值3583億元計算,這部分股權市值約146億元。

據吳政衛方講述,近年來,其曾多次要求王來春按承諾支付有關股權對價,卻屢遭拖欠。直至2018年,王來春突然對此代持事項矢口否認,案件就此一觸即發,吳政衛決定與王來春對簿公堂,於2019年6月13日一紙訴狀將王來春、立訊精密、立訊有限公司告上法庭,7月4日正式立案。

立案一年多來,此案並未引發大範圍關注。

反而是由於立訊精密的經營情況一片大好,2019年營業收入625.16億元,同比增長74.38%,淨利潤47.14億元,同比增長73.13%;今年一季度營收和淨利也雙雙增長,分別同比增長83.1%和59.4%,公司股價翻了4倍有餘,從12.94元/股飆升至51.31元/股。

「羅生門」背後的併購「謎團」

而近期,該糾紛案愈演愈烈,或受此影響,公司股價出現小幅下滑。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告訴記者:「該案件要關注三點:核心是股權代持合同的效力問題;二是股權代持合同的性質究竟是信託合同,還是委託合同,或者借用協議、代理合同、無名協議,要搞清楚;三是本案當中股權代持的證據中有無股權代持關係,包括出資證據、隱名股東和名義股東之間有無股權代持協議和授權委託、股權代持裡是否存在隱名股東實際行使股東權利的證據,概括起來就是出資+合議+行權,三方面證據都有就證明隱名股東存在。」

劉俊海還表示,即便股權代持合同無效,也涉及一個無效財產的返還問題,以及無效股權代持產生的收益分配問題。

在事件的另一端,立訊精密卻矢口否認了吳政衛的指控,一口咬定吳政衛的敘述「子虛烏有」。

8月10日,立訊精密證券部表示,控股股東與吳政衛不存在任何關聯關係,也不存在股份代持情況。立訊精密上市以來,一直沒有名為吳政衛的高管存在。

雙方各執一詞背後,究竟事實如何尚不得而知。

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王來春股權代持行為被坐實,或給立訊精密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首當其衝的便是立訊精密上市之初的收購行為。

據吳政衛所說,其在「加盟」立訊精密時,王來春為掩人耳目,成立了博碩科技(江西)有限公司(下稱「博碩科技」),由吳政衛任法定代表人和總經理一職。

立訊精密披露的公開信息顯示,博碩科技成立於2008年3月20日,註冊資本為1446萬美元,由在香港成立的法人公司ASAPINTERNATIONAL CO.,LIMITED(下稱「ASAP」)持股75%,華碩子公司和碩聯合在開曼群島的全資子公司ASLINK PRECISION CO.,LTD(下稱「ASKINK」)持股25%。

巧合的是,2010年12月中旬,IPO掛牌還不到三個月的立訊精密宣布的上市以來第一起資本運作,便是收購博碩科技75%的股權。

當時公布的收購案顯示,立訊精密最終以1.68億元現金成功收購ASAP持有的博碩科技的75%全部股權,而這1.68億元收購金完全來源於其IPO所募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立訊精密招股書中所述的IPO募投計劃並沒有這個項目,博碩科技的收購是將原本募投於「線纜加工生產項目」的7000萬元IPO資金和部分超募資金9800萬元「挪」為此用。對此,立訊精密則稱「本次股權交易不構成關聯交易」。

原本此交易並未引人注意,但隨著上述股權代持糾紛案細節的不斷披露,該併購案則陷入了涉嫌隱瞞關聯關係的疑雲中。

吳政衛在股權糾紛案中提供的信息顯示,博碩科技在被立訊精密收購之前很可能就是由王來春和立訊精密所實際控制。吳政衛稱,在2008年,立訊精密與華碩子公司ASLINK通過香港ASAP公司轉投資成立了博碩科技。

如上述情況屬實,那麼當年立訊精密收購博碩科技75%股權明顯構成了關聯交易,而公告中,立訊精密也一直未進行真實披露。

劉俊海表示,如果關聯交易當中有虛假陳述,誤導陳述,從而誤導股民,給股民造成損害,那就應當在行政處罰之外,對受害的投資者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立訊精密「往事」

事實上,IPO階段股權代持糾紛案件並非鮮有,為何立訊精密的這一案件會炒的沸沸揚揚?

主要源於立訊精密作為我國內地首家iPhone手機代工廠,其成長曆程及近期動作都備受外界關注。

可以說,立訊精密是王來春白手起家的一個「傳奇」,其最大的關注點就是成為蘋果明星供應鏈公司的歷程。

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王來春只是富士康的一個「打工妹」,僅初中學歷。直到1997年,她離職創業,模仿富士康創辦立訊精密。

立訊精密創立四五年後,富士康連續多年成為其最主要的客戶,立訊精密可以說是富士康中的「富士康」。後來,受金融危機影響,立訊精密被迫轉型,走自主品牌道路成為其不得不選擇的生存方式。立訊精密開始「去富士康化」,並向富士康發起挑戰,進攻蘋果公司供應鏈。

2011年,立訊精密收購崑山聯滔電子60%股權,首次進入蘋果供應鏈,成為iPad連接線的供應商;2016年,立訊精密收購聲學企業蘇州美特,抓住近年來最重要的搖錢樹蘋果耳機AirPods;2017年,立訊精密獲得蘋果AirPods代工資格,其產品良率讓蘋果大為誇讚,此後也成為AirPods最大的代工廠,為其自身裝上了發展新引擎。

近年來,立訊精密無疑是資本市場最「閃耀」新興藍籌之一。自成立以來,立訊精密從PC連接器起家,通過收購崑山聯滔進入蘋果供應鏈,隨後圍繞大客戶,開拓天線、無線充電、線性馬達、聲學器件等模組產品,並在2017年後進入整機製造,產品線不斷擴張,逐步成長為電子製造巨頭。公司營收從2007年的3.51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625.16億元,年均複合增速高達54.01%;歸母淨利潤從2007年的0.32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47.14億元,年均複合增速高達51.60%。

公司在2020年繼續保持著快速的增長勢頭,2020年一季度的營收達到165.13億元,同比增長83.10%,實現歸母淨利潤9.82億元,同比增長59.40%。

2019年以來,在5G加速商用的催化之下,立訊精密股價連創新高,2019年、2020年(截至8月21日午間收盤),立訊精密股價分別上漲238.20%、93.12%。

截至目前,立訊精密總市值已突破3770億元。

但是,立訊精密一直沒有進入到iPhone手機代工這一核心領域。直至今年7月17日,立訊精密發布公告稱,擬出資33億元全資收購臺灣緯創資通在江蘇崑山的兩家蘋果手機裝配廠,由此取得蘋果手機的代工業務。

據悉,緯創是全球僅有的三家iPhone手機代工商之一,另外兩家是和碩科技和富士康。緯創是三家代工商中規模最小的一家,僅為5%。

招商證券認為,一方面,當前iPhone組裝主要為鴻海、和碩與緯創三家,鴻海佔據7成多份額一家獨大,和碩2成多份額,緯創最新份額低於5%,而整體臺資組裝廠近年來在新品研發、投資意願和配合效率上逐漸退步,和耳機、手錶、平板一樣,蘋果意欲引入大陸廠商作為供應鏈鰱魚來提效;而立訊憑藉優秀的管理和自動化能力,以及在耳機、手錶組裝上的成功經驗,有望明顯提升緯創份額(長線2成以上)並改善其盈利能力,即使在並表前上市公司也能通過投資收益分享盈利成長;另一方面,掌握手機組裝出海口後,也將有利於上市公司的零部件深度垂直整合,包括既有連接器、無線充電、天線、聲學、馬達等,以及Sip和諸多潛在新業務布局,協同效應將較為明顯。

而在市場看來,這場尚未落幕的巨額股權代持風波或成為埋藏在立訊精密「內控」中的「雷」,而本案的最終走向將如何?21世紀經濟報導將持續關注。

(作者:楊坪 實習生陳芳)

相關焦點

  • 立訊精密百億巨額股權羅生門:代持案牽出隱瞞關聯交易之謎
    雖然早在8月10日,立訊精密方面便已經公開否認稱控股股東與吳政衛不存在任何關聯關係,也不存在股份代持情況,並表示立訊精密上市以來,一直沒有名為吳政衛的高管存在。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細節被公開,立訊精密也深陷入這一樁巨額的股權代持「羅生門」之中。
  • 立訊精密百億股權代持追蹤,併購涉嫌隱瞞關聯交易?
    財經生活頻道《1919創財經》戳 △ 立訊精密百億股權代持追蹤 併購涉嫌隱瞞關聯交易? 近日,上市公司立訊精密發布的2020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強勁的營收和利潤增長。
  • 「鴻海系門徒」逆襲富士康,立訊精密王來勝:漲跌皆紙上富貴,市值越...
    從汕頭市澄海區蓮下鎮槐澤村走出來的女掌門人王來春、與自家兄弟王來勝一起創業、從「打工妹」到「女首富」的低調造富故事,同樣愈發吸引外界窺探。截至7月28日收盤,立訊精密收漲6.21%,市值為3907億,超過鴻海在A股的上市公司工業富聯(601138.SH)2824億的市值,也超過A股知名大白馬格力電器(000651.SZ)3427億的總市值。
  • 減持近70億!立訊精密想幹什麼?分析人士:別慌
    (原標題:一把減持近70億!立訊精密想幹什麼?7月22日晚間,立訊精密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1.85%的股份,折合交易總額超過69億元。減持資金擬主要用於償還立訊有限銀行借款及支持立訊精密相關資金需求。立訊精密是全球最大的AirPods製造商,今年以來股價累計漲幅達104.58%。
  • 立訊精密受到市場關注,我們來看看這家公司是做啥的
    這兩天立訊精密的大股東減持震驚市場,這家公司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我們來看看這家公司具體情況。可能很多股民不熟悉這家公司,很多公眾也可能不熟悉。而且更關鍵的是,該公司的所有股份已經全流通了,這意味著這個4007億的市值是真實的市值,是得到了市場認可的。再來看該公司的財務數據,很是靚麗,近三年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都保持了50-70%的增長,下表是近幾年的財務統計數據,這個財務數據很是完美,不僅每年保持高增長,而且增速也逐年增加。
  • 金多多策略 一把減持近70億 立訊精密想幹什麼?
    7月22日晚間,立訊精密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1.85%的股份,折合交易總額超過69億元。減持資金擬主要用於償還立訊有限銀行借款及支持立訊精密相關資金需求。金多多策略了解到立訊精密是全球最大的AirPods製造商,今年以來股價累計漲幅達104.58%。
  • [年報]立訊精密:2010年年度報告
    經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深圳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幣普通股股票上市的通知》(深證上[2010]295號)同意,公司發行的人民幣普通股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簡稱「立訊精密」,股票代碼「002475」,其中本次公開發行中網上定價發行的3,504萬股股票已於2010年9月15日上市交易。
  • 立訊精密,不想做富士康的蘋果「打工人」
    股價下跌的背後,單從立訊精密自身來看,公司業績成長的速度並未放緩。根據立訊精密三季報,前三季度營收595.28億元,同比增長57.33%;淨利潤46.8億元,同比增長62.06%。公司第三季度淨利21.42億元,同比增長54.54%。同期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度淨利潤70.71億-73.06億元,同比增長50%-55%。
  • 立訊精密:控股股東減持立訊轉債709.2萬張
    來源:財聯社APP財聯社12月8日訊,立訊精密公告,控股股東立訊有限12月2日至8日減持其所持立訊轉債合計709.2萬張,佔本次發行總量23.64%。立訊有限本次減持可轉換公司債券所獲資金將用於其償還銀行借款及滿足其產業投資的相關資金需求。 財聯社12月8日訊,立訊精密公告,控股股東立訊有限12月2日至8日減持其所持立訊轉債合計709.2萬張,佔本次發行總量23.64%。立訊有限本次減持可轉換公司債券所獲資金將用於其償還銀行借款及滿足其產業投資的相關資金需求。
  • 蘋果笑了:立訊大股東套現70億挑戰富士康,臺灣接盤俠神秘現身!
    來源:時代周報「富士康吃肉,立訊精密喝湯」的現象,可能要改變了。7月22日盤後,立訊精密出現了超大規模的大宗交易,共分為53筆,總成交金額69.08億元,而每一筆交易似乎與立訊精密的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及實控人王來勝有關。
  • 蘋果笑了:立訊大股東套現70億挑戰富士康,臺灣接盤俠神秘現身
    「富士康吃肉,立訊精密喝湯」的現象,可能要改變了。7月22日盤後,立訊精密出現了超大規模的大宗交易,共分為53筆,總成交金額69.08億元,而每一筆交易似乎與立訊精密的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及實控人王來勝有關。早在7月17日,立訊精密就與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WIN SMART CO.,LTD.籤署了《收購框架協議》。
  • 蘋果笑了:立訊大股東套現70億挑戰富士康臺灣接盤俠神秘現身!
    「富士康吃肉,立訊精密喝湯」的現象,可能要改變了。7月22日盤後,立訊精密出現了超大規模的大宗交易,共分為53筆,總成交金額69.08億元,而每一筆交易似乎與立訊精密的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及實控人王來勝有關。
  • 立訊精密估值高企的秘密
    上市至今10年時間,立訊精密營收從10億升至650億,淨利潤從1億升至45億,股價也創下了幾十倍的漲幅,公司表現十分優異,但冷靜來看,如今的立訊精密投資價值是否一如既往?經營模式複製富士康,老闆出身富士康,營收不及富士康的20%,但就是這樣的立訊精密動、靜態市盈率卻高出工業富聯數倍。良好的市場預期?錯誤的數據指標運用?
  • 上市十年:立訊精密如何鑄就4000億元市值帝國!
    十餘年來,隨著產品線的完善和豐富,以及應用領域的拓展,股價一路上漲,市值更於7月正式突破4000億元大關,超越富士康在A股上市公司工業富聯的3000多億元。不斷上漲的市值,也使得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首次入圍202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榜單,並位列第六。與此同時,其亦以83億美元的財富位列2020年胡潤全球富豪榜第235名。
  • 立訊精密: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關於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
    (二)發起人所持股份的質押等權利限制        根據發行人公告文件及發行人確認,截至2020年6月30日,香港立訊已將其所持發行人1,203,506,740股股份辦理股份質押,除此之外,發行人發起人所持的發行人股份不存在質押、凍結和其他權利受限制的情形,不存在重大權屬糾紛。
  • 立訊精密:初中生打工妹書寫的10年30倍傳奇
    自2010年上市以來,立訊精密的神話已譜寫了近10年,10年來,立訊精密的股價上漲了30倍,市值超過了2500億人民幣!書寫這一「神話」的是一位看似「卑微」的董事長――王來春。2009年9月,富港電子的公司出資4000萬元認繳了立訊精密400萬股,並以3.08%的股權成為立訊精密第三大股東――富港電子控股股東為正崴精密,實際控制人正是郭臺銘胞弟郭臺強。各方資料顯示,正是不斷藉助富士康背後的推力,2010年9月15日,立訊精密終於A股上市,當年其營收10.11億,利潤1.16億。
  • 2020中國女富豪出爐:楊惠妍連續4年蟬聯中國女首富 這個行業「造富...
    原標題:2020中國女富豪出爐:楊惠妍連續4年蟬聯中國女首富 ,這個行業「造富」最多   11月27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女
  • AirPods Pro,召回的產品量,由立訊精密追加生產
    #立訊精密3日,據國內媒體引用的中國蘋果合作企業透露,蘋果召回AirPods Pro後,為了追加生產,立訊精密接到了追加訂單,預計明年1月生產。立訊精密將在組裝AirPods Pro套裝的同時供應連接器和部分連接部件。美國當地時間上月30日,蘋果公司宣布召回部分發生噪音的AirPods。
  • 《2020魔介·胡潤女企業家榜》發布,楊惠妍蟬聯中國女首富
    但最成功的中國女企業家在75前,特別是50後60後,代表人物有50後張茵——胡潤百富榜歷史上唯一一位當上中國首富的女企業家,還有60後吳亞軍。在前50名中國女企業家中,白手起家的幾乎都是75前;在中國69位財富20億以上的白手起家80後中,只有5位是女性,所以說,跟男企業家相比,75前女企業家更為出色,75後相對較弱,這是什麼原因?
  • 景旺電子與立訊精密正式籤約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19日,在深圳市景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景旺電子與立訊精密正式籤約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劉紹柏董事長還指出,景旺電子接下來將會入股珠海雙贏,與立訊精密攜手踏出雙方戰略合作進程的第一步,希望依託珠海雙贏的平臺,好好的把這個合作平臺運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