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自己臉上長了痘痘
愛美的小哥哥小姐姐們
總忍不住要動手清理一下
但是注意
長了痘痘
千!萬!別!亂!擠!
後果可能很嚴重!
前不久
浙江一名19歲的女生
因為擠了臉部「危險三角區」的痘痘
出現顱內感染!
醫生診斷其為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
而在廈門
此前有過類似病例
擠了臉部「危險三角區」的痘痘
入院時一度危在旦夕
「以前我們也曾接診過一例這樣的患者。」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陳鍔告訴記者,患者20多歲,因為擠臉部「危險三角區」的痘痘,得了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
入院時已經出現顱內感染,眼球突出、瞳孔放大、高燒不退、意識模糊,檢查時發現腦脊液都是膿水,危在旦夕。
痘痘的學名叫做痤瘡,形成痘痘的原因複雜,與皮膚類型、年齡、飲食、睡眠、藥物刺激等多種因素有關,多數人形成痘痘的原因應是油脂分泌過多堵塞毛孔後細菌感染所致。
痘痘的種類也有所不同,程度較輕的為淺表的粉刺,內部能擠出來「小白條」;再嚴重些便是丘疹,炎症成熟後往往會形成白色或淡黃色的小膿包;重度的痘痘就是囊腫了,會有大的膿腔。
為什麼擠痘痘
會出現如此嚴重的後果?
陳鍔醫生解釋,海綿竇位於顱底,就在眼眶後部。人體血流是從動脈流入顱內,通過靜脈回流心臟,海綿竇就是其中一條靜脈內的重要通道,如同小水庫一般。
「危險三角區」即為從鼻梁處到兩側口角的三角區域,這部分引流靜脈(血液回流心臟的通道)與海綿竇相聯。
患者擠壓「危險三角區」內的痘痘,特別是還未成熟、處於炎症早期的痘痘,痘內的細菌就有可能隨著靜脈血進入海綿竇,引發海綿竇感染,導致發炎、化膿,甚至形成血栓,血栓會造成海綿竇堵塞,加上海綿竇壁上分布的許多血管和神經也會受損,就會引發海綿竇症候群,出現結膜水腫、眼球凸出、上瞼下垂、瞳孔散大、面部紅腫、感覺異常等問題。
如果感染能被控制在海綿竇內,還算幸運,當細菌通過海綿竇進一步波及顱內,就會引發顱內感染,出現腦膜炎、腦炎、腦梗等嚴重後果,嚴重時可以導致死亡。
即便痘痘不在「危險三角區」
也不要輕易去擠
女孩額頭長滿痘痘
擠掉後痘坑難消除
18歲的小蘭(化名)發現自己額頭冒出了好多痘痘,有粉刺,也有米粒大小淡黃色的膿包,覺得影響美觀,於是忍不住將它們挨個擠掉。
但這並沒有消除她的煩惱,新的痘痘還在冒出,擠掉的痘痘形成了痘坑,讓小蘭苦惱不已,遂到陸軍第73集團軍醫院皮膚科就診,經過藥物及物理綜合治療後,痘痘得以控制,但痘坑需要進一步治療。
治療痘痘要看類型
盲目祛痘會留疤痕
隨著時間推移,痘痘會從不成熟到成熟,成熟的、少量的痘痘大多會自行破開後自愈,而不成熟的痘痘如果擠了,很可能會加重感染,形成難以消除的疤痕。
市面上不少醫美機構的廣告中表示可以「專業擠痘」,部分愛美的年輕人認為機構手法專業,是祛痘的好選擇。陸軍第73集團軍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正並不認可,他表示痘痘要根據其類型、嚴重程度綜合治療,盲目祛痘會有感染和行成疤痕的風險。李正說,痘痘還是要到專業的醫療機構治療,醫生會根據每個愛美人士的情況制定不同的診療方案,包括藥物治療,紅藍光、雷射、果酸等物理治療。
那麼
長了痘痘應該如何正確應對呢?
做好面部清潔工作
擠痘後做局部消毒
擠痘痘致顱內感染的新聞,讓不少人甚是後怕。「任何嚴重的頭面部感染都有可能導致顱內感染,比如鼻竇炎、中耳炎、牙齦炎等等。不過市民不必過於擔心,實際上這種情況臨床發生率並不高,而且與個人的抵抗力也有關係。」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陳鍔提醒,平時要做好面部清潔工作,不小心擠痘後做好局部消毒,痘痘較嚴重時及時到皮膚科就診。另外,在擠痘之後,如果出現眼睛紅腫、發燒等不適,就要第一時間就診檢查。
有炎症的要塗藥膏
得丘疹膿皰要就醫
如果長了痘痘,應該如何正確應對?陸軍第73集團軍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正建議,如果只是淺表的無炎症的粉刺,且數量不多,做到生活規律,大多會自行消除。如果等不及,對無炎症粉刺可以外塗阿達帕林凝膠。對有炎症的痘痘,使用甲硝唑克林黴素、夫西地酸等外用藥膏「催熟」。如果是得了丘疹、膿皰甚至囊腫,一定要到正規醫院的皮膚科進行對症治療。
此外,李正還提醒,做到早睡早起、清淡飲食、心情舒暢、加強鍛鍊等健康、規律的生活方式,是控制痘痘的重要手段。
來源:廈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