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農村都講"兒大避母,女大避父",大家看字面意思就知道在講什麼,兒子長大了不要再像小時候一樣依戀著母親,女兒成為大人後跟老爸不能走得太近,要講究距離美。
現在兒童專家們又說了一句話,女大不需要避父。其實這個"避"字指的是肢體方面,而不是女兒精神上跟父親走遠了。
孩子慢慢成年時,身體會發生變化,產生了性別意識。中國父母為了教育子女,都會默默的以身作則,讓子女明白這個道理。比如我們小的時候,爸媽可能會幫我們洗澡。
當我們長大之後,由於性別原因老爸老媽就會讓我們自己洗,尤其是爸爸跟女兒,這樣的事必須迴避。
今年2月份,已經23歲大的日本女星北見直美在參加節目時告訴大家,雖然現在已經成年,但還是會跟爸爸哥哥一起洗澡,當這期節目播出後,不僅場下的來賓,很多場外的觀眾都開始炮轟他們這樣的做法。
北見直美把這看的很正常,她說每天一同洗澡對她們來說太正常了,甚至她把這當作用來和家人聊天的寶貴時間。浴室變成聊天室,你放在中國,那真是尷了個大尬!讓人稍感欣慰的是,後來這位女星表態自己會搬出去。
過了幾個月後,當時那個日本電視臺再次邀請北見直美上節目,她透漏自己已經沒有在家裡住了,正當大家以為風波平息的時候,北見直美卻又告訴人們,她是和哥哥一起搬出去住的,所以還是會跟哥哥在一起沐浴,這個時候節目組又放出她和哥哥一起洗澡的畫面。此時此刻,場下嘉賓已經無語了。
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對這種行為無法理解。實際上在日本這種事情早司空見慣了,在2017年的10月,另外一名25歲的女明星剛力彩芽說過因為和家人關係好,所以經常在一起泡澡,甚至她自曝爸爸也不介意三人一起泡澡。
話音剛落引起一片譁然,剛力彩芽趕緊解釋道:"是因為去旅行的時候,爸爸長時間霸佔浴池,自己不想等,就乾脆一起泡",這藉口真是第一次見到。
這些例子都告訴大家,在日本父女共浴這種現象非常常見。
日本媒體有做過調查,調查對象是介於20~30歲之間的女性,她們中20%成年後並不避諱和爸爸一起洗澡,而且認為可以促進家庭和諧。但是在國人看來,這種傳統有違倫理道德,不應該保留。
而在心理學上還有一個名詞叫做"界限感",說的是在日常交往中,人和人之間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都有各自的權利和責任範圍。親密如父女,也終究有一天會分裂為個體。爸爸跟女兒應該有的"界限感"就包括一同洗澡。
3~5歲時,女孩會對性別意識很敏感,更小的娃三歲就有了性別意識,知道自己是女孩,和男生身體不同。因此三歲之後,就不能夠讓爸爸幫女兒洗澡,而且一邊洗一邊要跟她們講,要怎樣保護自己,哪些部分不能被男孩子看到。
錯誤的性別觀念,有一天一定會有麻煩,別人傷害她們,她們也不知道如何反擊。還不是因為小時候和父親太密切了,性別意識模糊。
所以長大後有無理行為,她們也不懂,識別不了哪些是壞男人,老公沒選對,連累婚姻也沒好結果。所以愛女兒的話,精神上靠近一下,身體上不需要了,這才是一個好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