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開篇語
在生活中,我們兒時總會覺得一些長輩們說出的俗語非常詼諧,待到漸漸長大,尤記得兒時老人們說的俗語異常簡短,但是卻很大一部分都隱含著深刻的道理,有不少放在今日仍然適用。
老一輩口中的俗語涵蓋的範圍很廣,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則有關家庭關係的俗語,這句俗語就是「兒大須避母,女大不避父」,這句話有何寓意呢?為人父母者不妨一覽。
這句話從字母上來看,意思也非常的通俗易懂,即是說男孩長大了要避開自己的母親,女孩長大了則不需要避開自己的父親。古代先輩們這句話到底有何深意呢?別急,現在便來一起看看:
02兒大須避母
首先便來解讀「兒大須避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付出的非常多,尤其是母親,在孩子出生的前三年,幾乎是天天陪著孩子,一把屎、一把尿將其照顧得無微不至。
這在情感上來說,孩子便更依賴於自己的母親。但是男孩子長大後,就不要和媽媽過於親密了,為何會有此一說呢?主要是男孩子和媽媽過於親密,不僅他們的性格會受影響,也會影響以後的生活。
男孩如果過度地依賴自己的母親,母親性格當中柔軟、細膩、感性的一面就會影響到他,使其優柔寡斷、患得患失、總愛感情用事,這不利於自身男子氣概的形成。
再則,過度依賴自己的母親,什麼事都要聽母親的話,性格難以獨立獨立。男孩成年後,就應該頂天立地,學會自己做判斷,學會自己拿主意,若是什麼事情都要請教母親,不是不好,只是這種依賴思想會成為成功路上最大的絆腳石,阻擋你前進。
而且,長期跟著母親生活的男孩就像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什麼事情都需要母親做主,這樣也不利於他成家後的家庭生活,現在許多人口中的「媽寶男」便是這樣的,須知在一個家庭中,男人應該扮演的是大事的決策者,但若是什麼事情都拿不定注意,只會讓自己的配偶你對你失去信心,更讓孩子從小便體會不到安全感。
03女大不避父
再來看看「女大不避父」,就是希望女孩子要經常接觸父親。女孩為什麼要多接觸自己的父親呢?這其實更多源自性格上的互補,女孩子天生比較柔弱,心思細膩,同時也容易產生焦慮。
長此以往,女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自然會感到不踏實了。而爸爸則是女兒背後的一座高山,他有著堅實而高大的臂膀,也是孩子們可以依靠的一個強硬後盾。
父親在女兒成長的過程中,多加以關心,就可以讓她在這個非常複雜的人情社會中,能夠勇敢地走出每一步。
作為孩子的父親,也應該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女兒樹立一個好男人的形象。在對家庭的認知、對戀人的相傳方面都要做到積極的引導教育,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女兒在獨立的小家庭中,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
04結語
這句老話雖然流傳了上千年,但是在現在看來還是有一點道理的,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們,更要在於孩子的相傳方面保持一個合理的度,為他們樹立榜樣作用。
不管是家庭有多麼富裕,對待孩子也不應該過度的寵愛,不然便是間接折斷了他們的翅膀,使他們未來不能獨立,飛不起來。同樣,即使家庭此刻並不富裕,但也不能因為生活的壓力,而忽略了孩子、冷落了孩子,更不能因為自己的不順心就打罵孩子,要知道一個悲慘的童年,很可能一生都難以治癒。
最後還要再多說一句,佛家常說「父母便是在世佛」,在自己為人父母之後,內心應該也更能夠理解自己父母的不容易。所以,不管是多忙,也要常帶自己的孩子多多回去陪陪自己漸漸老去的父母,要知道即使是簡單的陪他們吃一餐飯,這就足夠讓他們開心快樂好幾天了,你們說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