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攤20年,魯磨路小販的戲夢人生

2020-12-22 雪卉卉

摘要:2014年,武漢城管與河南攤販王天成一家打了一場拉鋸戰,一邊是有著空前決心的執法者,一邊是被稱為最牛攤販釘子戶的70歲老人,雙方上演了諸多超過想像的交鋒。這場拉鋸戰被導演陳為軍拍成了紀錄電影《城市夢》,正在院線上映,中國社會最現實的問題之一——騰退小商販出現在大銀幕。影片以城管幫王家尋找其他場地,後者搬離結束,但這不是王天成一家城市生存故事的終局。

王天成與兒子王兆陽。

王天成老了,馱著背,個子像縮水一樣小了一截。再也背不動大包衣物,還總是忘事。就在五年前,影片裡70歲的他精神矍鑠,腰杆筆挺,還有一身精壯肌肉。在和城管的鬥爭中衝在最前面,氣勢甚至蓋過對方。

雙方「交戰」地點位於武漢洪山區魯磨路,王天成佔據前任城管局長給予的廢棄報刊亭,在繁華路口闢出二三十平米的地攤,和老婆賣衣服皮帶,兒子王兆陽和兒媳賣水果。2014年,當地城管用史無前例的決心,準備拔掉這個最牛擺攤「釘子戶」。

面對城管,在此地經營十四年的王天成絲毫不退卻,他撕掉執法單,掌摑城管隊長,宣讀憲法支持殘障人士的條款,最激動時躺在馬路中央抗議。

當地城管都稱呼王天成為「王爹爹」,面對這個最頭疼的對手,他們亦計謀頻出,有人臥底成培訓機構老師統計王家每日營收,最後出動一大巴車的隊員,手持防爆盾圍住王天成,才成功測量攤位面積,下達執法通知書。

這些場面都被鏡頭捕捉,呈現於紀錄片《城市夢》。這也是紀錄片導演陳為軍的收官之作,陳為軍的作品多聚焦家鄉武漢,有《請給我投票》《生門》等代表作,而拍攝《城市夢》時,正是中國舊城拆遷最激烈的時候。

爭執背後是城市夢帶來的衝突。來自河南農村的王天成一家渴望成為城裡人。影片有一幕,為辦理貧困證明,兒媳婦回到鎮平老家,站在滿院子齊人高的雜草裡,背靠著已經開裂的老屋說,「就算撿垃圾,也要在武漢生活下去。」 而城管們的職責則指向一個更宏大的夢想,正如城管隊長在鏡頭裡反覆念叨的,「城市要發展,武漢要成為大城市。」

和大多數影片一樣,《城市夢》也有一個算得上「圓滿」的結尾,城管幫助協調了其他場地,王天成一家妥協搬離,至今依舊留在武漢以賣水果為生。

2020年,影片在拍攝結束四年後終於上映,這個河南家庭也變了模樣。王天成老了,妻子因癌症去世,孫女上了大學。守衛家庭的人換成了他的兒子,年輕時就斷了右手現年43歲的王兆陽。不變的是,他們融入城市的夢想依舊在繼續。

王兆陽講述了一家人在武漢20年間的生存故事。以下是他的口述:

王天成一家賣貨的牌子「假一賠百」。

老弱病殘佔全了

我們以前沒去過電影院,一張票幾十塊錢,總覺得花那麼多有點划不來。電影(《城市夢》)上映後,城管邀請我和丫頭去看了首映,後來找劇組要了兩張票,丫頭陪著老爺子去看。老婆沒去,她看著店,也不會再買票去電影院,就等著啥時候電腦上可以看吧。

電影院裡大家鴉雀無聲,沒有交頭接耳,和小時候在農村露天廣場看電影很不一樣。電影還是比較抓住人心的,有些東西順序顛倒,好像更緊張了,比如城管和我們兩方面好像在鬥爭,但對我們來說,當時只覺得一直頂著壓力,不知道前路怎麼走,不知道城管會怎麼安排,也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弄,沒有想怎麼樣對付城管,但大體上就那麼回事兒。我看網上很多評論說,是不是刻意演出來的,我也沒去反駁,但就是真的事。

我們家真的很典型,老弱病殘佔全了。我媽是癌症晚期,大概06年檢查出來的,子宮肌瘤惡性,一開始做放療,每次都是上千塊,後來就吃中藥。我學過點中醫,自己開方子,像紅參沒少吃,也不敢吃太好,當時三七特別貴,就買來打成粉,放一點點。那些年吃的中藥得有一卡車。

我是77年出生的,殘疾人,1998年在深圳一個臺資企業打工,衝壓車床碾掉了右手。之前在日本企業,都有紅外線防護,這家臺資企業沒有。官司從春天打到秋天,從勞動所打到勞動局,從初級法院打到中級法院,電話卡都整整一沓,最後公司賠了四五萬,當時還上了報紙。

回到河南老家,用這筆錢結了婚,然後買了輛農用拖拉機,3000多塊錢,加上車棚啥的,一共四五千塊,又買了農具,花的也差不多。家裡有四畝多的地,就想著種種地,維持一下生活吧。

後來不種地了,主要因為那時候對農民不像現在那麼好,村裡面亂收費,除了農業稅,還有些亂七八糟的,老百姓承受不了,我們家沒交,就把家裡的一些東西像鐘錶就給抬走了。老頭(王天成)一氣之下就不在家了。

從家裡拉貨的王天成。

一開始去了漢陽,我媽有親戚生意做很大,說要給筆安家費,但後來也沒給。然後就到了武昌,有親戚在擺攤,就問能不能生存,他們說吃碗飯沒問題,就來了。過了兩三個月我和老婆也跟來了,那時候丫頭還是抱著過來的,只有幾個月大。

老爺子有腦梗,容易激動,脾氣暴,說實話我們也怕他。但他也是保護家人,保護我們,就為了守住這個地盤。老爺子身世比較可憐,家庭也單薄,我爺爺因為饑荒死的早,大伯和兩個姑姑長大都去了外面,家裡就老爺子一個人,完了之後被欺負,他一直和人鬥爭,就形成了這樣的性格。

我們家成分不太好,沒分到房子,始終都是饑寒交迫的狀態。改革開放以後,老頭經營這,經營那,才逐步走向溫飽,蓋了三間房子。

但老家肯定是回不去了,回去也沒什麼好做的事,屋子前後都裂了縫,下雨頂上還會漏雨。有時候我回去辦個證啥的,都是在旅館裡住,一天也就二三十塊錢。

所以影片裡呈現的壓力,和現實壓力比差遠了。以前也去工地打過工,沒掙到錢,就這個攤位能掙錢,沒這個攤位,一家人吃喝開銷從哪來?在城市裡生活什麼都要錢,那時候房租不貴,但也要四五百,孩子上學,老人治病,都要花錢。(撤掉攤位)那時候壓力真的太大了,飯也吃不下,想釋放,想喝點酒,我也不敢喝,身體不好,那段時間噁心、嘔吐、便血,我老婆她耳朵聽不到了。就感覺到了人活得太累太累了。

王天成與兒子王兆陽的攤位。

你個老百姓,也不能不知進退

剛到武漢的時候,我們還不在魯磨路,在對面馬路一條小巷子,華中科技大學西三門那。那條街很紅火,都是擺攤的,搭個棚子,叫墮落街,大學生起的名字,主要賣吃的多,燒烤什麼的,大學生喜歡吃。

我們也是像無頭蒼蠅一樣,沒有什麼想法,沒有具體的項目和計劃,什麼都賣,賣過小百貨,賣過鞋、襪子,還有小收音機這種小電器。吃的也賣過,我賣過兩天煎餅,一隻手不方便,全靠老婆沒法弄,賺不到什麼錢,就又改回來了。

現在想想,真的耽誤了那麼十多年,沒對路子,主要沒想到社會變革這麼快。最早的時候,賣百貨,拖鞋涼鞋還有人買,後來沒人到地攤買這些了。充電器、收音機、錄音機、磁帶也做不下去了,一年兩年之內,這些東西突然就賣不動了。

後來那一塊拆遷,幾個村子都拆掉了,這條街自然也是要全部清理乾淨,不光是我們,那些有門店的也全完蛋了。出來以後,反正大家都各找各的門路,想辦法擺攤,我們就跑到魯磨路大路邊了。

當時區城管局長照顧,(城管局長)說在家實在過不下去了,給老頭弄個廢棄報亭吧。老頭賣衣服皮帶,我們最開始在那邊也不是賣水果,賣點金魚、鮮花,一天賣幾十塊錢,賣到100多塊錢都很高興,就維持生活。

開始賣水果也有故事,那年夏天,天熱,我到對面門店水果攤買了個西瓜,賣西瓜說是10斤,那時候還不太貴,花了10來塊錢,回來放在秤上一看,7斤多,連8斤都沒有。開玩笑呢,差這麼多,老頭脾氣能饒了他,直接找去了,結果人家還理直氣壯,說賣水果的都是不足秤,你想足秤,自己到水果行裡面批發去。

第二天我一生氣,說乾脆這樣,咱們把這個當作機遇,反正金魚、鮮花也沒什麼生意,乾脆不搞了,咱們也賣水果。找到原來賣過水果的老鄉,一起去行裡面進貨,你們不是差秤嗎,老子不差秤,該多少就多少。我手寫塊牌子——「少一兩賠一斤」,到現在牌子還一直帶在身邊。

一開始生意就比較差,比如說香蕉,我2塊進來的,必須要賣到2塊5才行,但是其他差秤的店就賣2塊。

但賣了一年吧,口碑就出來了,大家才知道同樣花10塊錢,單價高的反而買得多。這樣就有矛盾了,那條街有四五家賣水果的,我動了人家的奶酪,他們聯合起來告我佔道,後來我知道,告我的材料有一大堆。其實他們也佔道,就因為我賣得實惠,把我當成了眼中釘。

這還問題不大,後來關鍵是路口要修珠寶大樓,上面賣珠寶,底下是超市,跟我們挨得很近,我們影響到市容市貌了,那時候城管管理也很嚴格了,就可能下定決心拿掉我們家。

王天成在馬路中央激烈對抗。
王天成與城管隊長對峙。
紀錄片《城市夢》網絡截圖。

電影裡面,城管裝作培訓機構的老師發傳單,統計我們家的收入。那時我們平均一天大概賣1000多塊錢,可能賺個150到200。一盒香蕉最多就賺5塊錢10塊錢,一天賣兩三盒。一盒香蕉20多斤,壞果損失個兩三斤肯定得有,有的人就買幾個,2塊3毛,那3毛我不收,相當於不掙錢。而且像香蕉,第二天1塊錢1斤你也得賣,5毛錢也得賣,不賣自己吃的完嗎?

到最後實在沒辦法,電影裡我就去和城管局長談判了,老頭子沒去,他那時候精神已經走到崩潰邊緣。我還比較理性,就想辦法爭取到最好的結果。

後來城管給的條件,比當初我想的結果還要好,他們幫找了好幾個地方,包括現在我們在的這個民族大道荷蘭風情園的崗亭,還給了三米乘以四米的棚子,這真的想不到,全國這樣的也不會太多吧。

換了新環境,人脈顧客各方面都沒了,心裡肯定有所牴觸,但畢竟國家給了這麼大的善意,讓了最大的一步,你個老百姓,也不能不知進退不是。

她是不可能回到農村的

從魯磨路搬走後,又出了幾回事,真的可以說是危機重重。

我剛搬來這,焊鐵架子,就扎了腿,差點要命,離大動脈只有一毫米,花了一兩萬塊錢。然後16年,老太太(王天成妻子)不行了,那會兒很痛苦,醫生用了蛋白粉還有胺基酸什麼的,又花了大幾萬,後來農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返還來一兩萬塊錢。

喪事是回家辦的,要是我們在農村,像我奶奶死之前十幾年棺材就備好了,現在要新買,老頭子親自到棺材行裡面去挑,花了7000塊錢。老頭子那時候哭的死去活來的。這幾年他老得很快,年齡也到了,瘦了,駝背了,個子也小了,健忘很厲害,一個人做不了事情了。

那時候老頭在另外一個地方擺攤,我說你過來吧,就把城管給的崗亭給了他,隨便賣點甘蔗什麼,也有個住的地方。但他脾氣不好,我們跟他沒法待一塊,老挨批,就在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後門租了門店,轉讓費是4萬,月租倒不貴,三四千塊一個月。

那個地方一開始還行,雖然沒有社區,但有個學校,還挨著美食街,而且我考察過的,方圓一兩裡地都沒有水果店。但是運氣特別不好,做了兩個月生意,就來了一家水果大賣場,面積是我的三四倍,還找了幾個人喊喇叭,搞什麼會員之類,小店哪搞得過他們?

但是他們也倒黴,搬來沒多長時間,小吃城拆遷了,基本上一大半人都沒了。還有一點生意能維持下去,是因為有個幾千人的宿舍,學生雖然買的少,但也架不住人多。結果,去年底學校搬遷到郊區了。

那時候是不賺錢,但我想耗死他們,他大門店虧的多,我小門店虧的少,結果今年就碰到了疫情,大家同歸於盡了。

王家在河南老家的房子。
王兆陽的女兒幫忙看攤兒。

疫情爆發前,大年二十幾,我們正好回了老家,丈母娘生病去看望。我們平常過年也不回家,就在武漢休息一陣,一年到頭沒個休息,過年再不休息,人活著有啥意思。後來形勢嚴峻了,老頭子也去坐火車,火車票便宜,只要五六十塊錢。他上午就去火車站等,結果下午就封城,火車站再不讓進了,他在火車站裡面坐著倒也沒人管,晚上坐火車順利回來了。

本來老頭想走走親戚,結果直接就封在家裡了。一開始隔離了14天,到了時間,又隔離14天。後面一周可以出門買趟東西。農村裡東西便宜,10塊錢能買五個白菜,在武漢可能一個都買不到。

女兒開學,要上網課,從村衛生站拉了網線過來。我說要不給人家錢吧,他們說不用,之後再送點東西吧。誰也沒想到這回疫情這麼厲害,所有武漢人都低估了。

損失太大了,之前租的門店做不成了,沒人了,轉讓費4萬塊全賠進去,還有去年底充的1600塊電費,也相當於打了水漂。我們是5月份回的武漢。租的一室戶,每個月1250塊,房東免了一個月房租,又補交了後幾個月的。那時候好多跑路的,我看有房東半夜堵人的,不讓房客搬走。

老頭說,你們給我租個房子,(你們)還搬回來(崗亭)。就給他租了個平房單間,一個月700塊,他搬走了。

現在這裡和魯磨路肯定沒法比,那地方有兩個大學,還有很多國企。石榴一上,很多退休教授就來買,他們很注意養生,說石榴對腦血栓、心血管有好處。所以我說,我在武漢也見證了武漢人從吃得飽到吃得好。

但現在這裡,石榴就賣不動。附近有個社區,懶得去超市就來我這,主要是晚上生意好,對面有學校公寓,有老師學生來公園跑步,累了買瓶水,買點水果,買一牙西瓜這樣。

以前在魯磨路,一天賣兩三盒香蕉,現在也就一盒,有時候一盒也賣不完,拿貨就拿青一點的。每天早上三四點進貨,不像人家大超市,一下子買個十箱,要和他們磨價格,回到店裡就8點多了,再擺貨,白天有空就躺椅睡一會兒,晚上大概11點多收攤。

大概6月底才開始重新做生意,7月份不行,一天就賣300、500塊,不夠(水果壞掉)浪費的,虧了三千多。8月份好一些,我估摸著不賺錢也不虧錢吧。

王兆陽一家吃飯。

我覺得疫情影響可能得持續一兩年吧。大部分人都有房貸,半年都沒有收入,得緊著交房貸,在吃的方面自然就縮減。以前一個禮拜買個兩回三回,現在半個月吃一回。還買的少,過去買一個瓜,有時候兩個瓜三個瓜,還讓我送過去,現在一個瓜我分成4份,還有人嫌大,「老闆能不能再切一點?」 再切我怎麼賣啊。

我估計下半年學生開學,生意會恢復快一些,老百姓再怎麼緊迫,學生的錢他總是還要給的。

我女兒現在每個禮拜給她兩百塊錢。她自己也在奶茶店打工,因為疫情也排不滿班,一個月去10多天,一天五六個小時,一小時20多塊錢,已經是最高的了,來回地鐵還要8塊錢。

她大二了。正好趕上政策,外地人也能在武漢中考和高考。中考考上了普高,但是路太遠,怕不安全,沒讓她去,念了中專。開家長會老師也說,沒考進重點高中,進中專也不錯。現在進了大專,學的電信。也不錯吧,我看很多碩士畢業生在送外賣,這上的是啥學?

現在生活基本上沒什麼壓力。老太太也算壽終正寢,老頭養老也比較安靜,也沒生大病。我們倆也沒什麼大病,有個經濟生活來源,這就很幸福很好。

紀錄片《城市夢》網絡截圖。

落戶、買房什麼,現在還沒考慮。走一步看一步吧,先把女兒培養出來,下學期又要交七千多塊學費了。讀中專時候,怕她談戀愛,現在怕她不談。20歲了,在農村裡都抱娃了。最好是25歲以前能結婚,但丫頭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也只能旁敲側擊說說。

要是能嫁到城裡當然最好,但也看她自己吧。不過我看她是不可能回到農村的,她從小在武漢長大,挺喜歡武漢的。

武漢魯磨路嘈雜的街道。

相關焦點

  • 20年擺攤經驗小販告訴你
    20年擺攤經驗小販告訴你!作為一個河南人,從小就特別喜歡吃家鄉的水煎包,但是到了外地,發現很多地方都是沒有水煎包的,不過在上海地區的話,有一種生煎包和我們河南的水煎包還是比較相似的,只是樣子有些不同罷了。其實我之所以喜歡吃水煎包,喜歡的是水煎包上面的烤焦的酥皮。
  • 真情語錄詮釋《城市夢》:就算再艱難再困難,我也要在城市裡待下去
    影片聚焦一個依靠在武漢擺地攤生活的普通家庭與城管之間的故事,講述了這個家庭14年來與城管有淚有笑,衝突與互動的真實故事,反應了當下中國人蓬勃生長的「城市夢」。影片中被稱為魯磨路地攤釘子戶的王天成,他依靠著人行道上一個舊電話亭和簡陋的水果攤謀生。一家人留在城裡,讓孫女成為武漢人是全家人的夢想,日子過得艱難而平實。
  • 臺灣寫真:九份古鎮的戲夢人生
    原標題:臺灣寫真:九份古鎮的戲夢人生:隨礦興衰浮沉 緣影重拾芳華  中新社新北7月5日電 題:九份古鎮的戲夢人生:隨礦興衰浮沉 緣影重拾芳華  中新社記者 李欣 路梅  上世紀90年代,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讓臺灣九份這座因礦產耗盡而頹廢的古鎮再度被重識。
  • 小夥僅靠最暴利的擺攤小吃炸串,實現人生夢
    最暴利的擺攤小吃炸串自從本人決定擺攤賣炸串起,就持續不斷有朋友向我詢問最暴利的擺攤小吃是什麼?前年來到省會鄭州務工,鄭州在我們農村孩子眼裡是個大城市了,剛來到省會鄭州因為手裡沒錢也不認識什麼人,僅能打散工,便選了管吃又管住的燴麵店做學徒,做了快2年時間賺得少得可憐,感覺太消耗青春。我偶然一天店內工作時發現,對面街上有個炸串攤生意異常火爆,我忘不掉那人山人海的情景就每天下班後特意去買他家串,觀察數十天終髮型發現他每天營業額能達到七八百甚至更多,一個月達到2W松松的,我就有做小吃炸串的想法了。
  • 復活的魯路修:劇場版為魯路修第三季鋪路?吾王,等你再次歸來!
    你們也許覺得把二次元的人物當成信仰有些好笑,但人生低谷時,正是他救了我,讓我感覺人生還有些意思。雖然有些可笑,但是支持人生的,也許只是一顆別人眼裡微不足道的螺絲釘。關於魯路修R2的結局,當時鍋包肉是堅定的死透黨,但在內心深處,一直有個聲音在說,我才不管lulu死了就是神作,還是怎樣,我希望那個少年得到活生生的幸福。
  • 《生門》導演告別之作,是一場城管與小販的「城市夢」
    《城市夢》故事背景發生在江城,導演陳為軍。自1994年進入武漢電視臺之後,就開始拍武漢故事,二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拍出了《好死不如賴活著》《出路》《生門》等紀錄片——他的作品拿過美國廣播電視成就獎、英國國家最佳紀錄片獎,也曾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單元。
  • 「京劇三嬌」的戲夢人生
    在臺灣戲曲學院木柵校區,這個生於1989年的女孩,為記者示範京劇動作,舉手投足間,「科班」範兒十足。 臺灣戲曲學院前身之一是復興劇校,它讓童年的凌嘉臨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當時,「可怕」的數學、怎麼努力都考不好的成績,讓「不是讀書胚子」的她苦不堪言。以至於10歲進入劇校學習後,無論身體如何「被擠壓」,她都覺得不會比對頭腦的「擠壓」更辛苦。
  • 《反叛的魯路修》續集啟動,魯路修究竟復活了沒?
    》第二季結束之後,為粉絲們留下了魯路修不知生死的謎題。十周年活動中官方正式宣布了動畫續作啟動的消息——而續集的男主人公,還是魯路修。這意味著魯路修復活了。11月12日有日本網友曬出了自己收到的魯路修動畫十周年活動的邀請函,裡面暗藏了「魔神復活」四字暗語。而在27 日的十周年活動中,官方正式宣布正統續作《魯路修的復活》即將開始製作。故事的時間軸為第二季發生幾年後。而目前還不清楚到底是 TV 系列還是劇場版。
  • 《反叛的魯路修》官方結局更新,魯路修復活,向CC求婚!
    自2006年《反叛的魯魯修》播出之日起,動畫大獲成功,深受廣大動漫愛好者的喜愛,憑藉其龐大的世界觀以及極其出彩的劇情和人設,《反叛的魯路修》更是被公認為一代神作,雖然已經是十幾年的老番,但在大多數二次元觀眾們心中依然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 《叛逆的魯路修》第三季復活的魯路修——魯路修會和CC在一起嗎?
    《叛逆的魯路修》在前兩季完結之後,大家對魯路修的命運有了各種探討。車夫黨成了其中最大也是大家最期待的呼聲,畢竟我們都想魯路修在經歷了大風大浪之後,可以真正收穫自己的幸福,然後和CC滿世界發糖!本來有聲音說是今年二月會出新作,也就是他的第二部劇場版,可是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可以看到。
  • 青島電影博物館:光影世界裡的戲夢人生
    青島電影博物館位於青島市南區湖北路17號,1907光影俱樂部三樓,此建築為水兵俱樂部舊址,1899年設計、1902年建成,是青島第一個禮堂、電影院,第一個文化綜合體,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電影院。除此之外,在東區電影街區有《羅馬假日》、《天使愛美麗》、《阿飛正傳》、《花樣年華》等經典電影場景的重現,您可以重回影片拍攝場景,拍攝自己獨有的海報照片,體會電影中的氛圍,享受一段戲夢人生。青島電影博物館於2017年5月20日正式開館。
  • 動漫資訊:魯路修終於復活了?《復活的魯路修》已經上映
    2019年的2月9日,《復活的魯路修》已經在日本上映了!本期的動漫資訊,小九將給大家帶來這個好消息,看了這麼多年的魯路修,對他的印象最深刻,這是第一個希望反派角色能戰爭到最後取得勝利的動漫。當然了,這話可能會遭到反駁,畢竟喜歡魯路修的人太多了。
  • 《叛逆的魯路修》又回來了?劇場版《復活的魯路修》即將來襲!
    《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是日本日升動畫製作的Code Geass動畫系列第一作。故事描述被神聖不列顛尼亞帝國侵略而亡國的日本──11區中,立志粉碎帝國的黑色王子魯路修,與堅持公理的白色騎士朱雀所掀起的巨大變化。
  • 《畫江山》賣貨練級不衝突 招財貓擺攤功能為你排憂解難_網路遊戲...
    別忘了有替身擺攤服務這一招,可以讓你騰出雙手去自由活動,而賣東西的苦差事能讓招財貓幫你完成。因此還形成了一個滿城儘是招財貓的奇景,一起來看看吧。【招財貓幫你擺攤】擺攤賣東西是個賺錢的好辦法,但是如果一整天都在看著自己這一個小小的攤位就太虧啦,這時候僱一隻可愛的招財貓來幫你賣東西才是正解。
  • 復活的魯路修:等待十一年,C.C和L.L迎來了happy ending!
    等待了11年,終於迎來了《復活的魯路修》,這場持續10多年的車夫黨與死透黨之爭劃上了句號! 魯路修動畫系列有兩季,分別於2006年和2008年播出。2010年播出了劇場版《亡國的阿基德》,這一部的劇情時間線發生在兩季之間,但這部劇場版著實評價一般。
  • 【資訊】《魯路修》新作監督:TV刪減劇情加入總集篇劇場版
    日前《叛逆的魯路修》官方公布部總集篇劇場版的各自標題與上映時間安排。在對劇場版監督、聲優的採訪中得知。這次的總集篇劇場版動畫是對TV版動畫劇情進行完全的重構,還有追加TV版刪減劇情的全新畫面。並強調觀眾必須要看總集篇,否則會看不懂《復活的魯路修》這一部作品。
  • 劇場版《復活的魯路修》官方:魯路修確定會登場
    《叛逆的魯路修》新作劇場版動畫《Code Geass 復活的魯路修》將於2019年2月上映,雖然標題為「復活的魯路修」,但是在之前公開的消息中一直都沒有提到魯路修是否會登場,而且魯殿的聲優福山潤也一直都沒出現在聲優名單當中,也是讓大家非常擔心。
  • 魯路修新動畫電影《Code Geass 復活的魯路修》將於明年2月上映!
    於2018年8月3日,官方宣布Code Geass系列最新作,動畫電影《Code Geass 復活的魯路修》將於2019年2月在日本範圍內約120個電影院上映。《Code Geass 復活的魯路修》講述的是,於2017年10月開始至今年5月上映的《Code Geass反叛的魯路修》3部動畫電影之後發生的故事。在今天的20點(日本時間),於東京秋葉原UDX、新宿ALTA等大屏幕上放出了動畫電影的特報影像以及預告視覺圖。
  • 魯路修新作動畫《Code Geass:Z of the Recapture》製作決定
    今日是《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主角魯路修·蘭佩路基生日,官方公開新十年企劃和魯路修生日賀圖。演員聲優還沒確定,有沒有魯路修也不確定,猜測大概率是沒有啦。《Code Geass》因為是原創動畫所以我們不知道劇情是什麼,但是於2010年推出姊妹篇《Code Geass 亡國的阿基德》大家都知道裡面是沒有魯路修的,看著完全沒感覺,後來也受到大家的吐槽。當然飯還是要恰的,新系列沒有魯路修和CC她們還是有別的主角嘛,也許能夠吸引大家呢!
  • 《生門》導演陳為軍推出紀錄片新作《城市夢》記錄城市管理「攻防...
    《城市夢》海報羊城晚報記者 胡廣欣《生門》《好死不如賴活著》等高分紀錄片的導演陳為軍近日推出新作《城市夢》,該片將於8月28日上映。《城市夢》以城市治理為題材,講述武漢繁華街道上一場城管與小販之間的「攻防大戰」。8月24日,《城市夢》在廣州舉行提前看片會,有觀眾表示該片「非常真實」,「可以引發不同角度的討論」。《城市夢》的故事圍繞武漢一支城管中隊與小攤販王天成一家展開。王天成一家是在武漢生活的外地人,他與老伴、兒子、兒媳、孫女共五口人靠著一個舊報刊亭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