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清平樂》你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宋朝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在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建院95周年之際,由鳳凰數字科技旗下國潮IP品牌鳳凰吉象聯手故宮出版社,為中國家庭誠摯獻上《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劇場版立體閱讀,《清明上河圖》幾百個人物「活」起來,就像觀看一場沉浸式紙上3D電影,不經意間讓孩子走進一段美的歷程。《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由故宮出版社社長王亞民總策劃,單霽翔、朱永新、閻曉宏、樓宇烈等眾多名家、學者聯袂推薦。

鳳凰吉象IP創始人兼CEO張宛嫻說:「這已經是我們團隊為孩子創作的第三套《清明上河圖》題材的書,甚至嘗試從圖書出版跨界線下展覽,打造了網紅展——鳳凰吉象·宋潮遊樂園。很少有人會對《清明上河圖》如此『情有獨鍾』,嘗盡各種形式,以一種「野人獻曝」的心情,只為給你一段美的歷程。」

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全書包含:

1.城郊、碼頭、虹橋、茶肆、城樓、孫羊店六大全立體場景;

2.非常具有震撼力的設計,最多一頁十六個景層;

3.精細繪製、解析了100餘個知識點;

4.生動展示30餘種宋代職業;

5.沉浸式的劇場體驗,帶小朋友穿越北宋繁華街市;

6.定製8節音頻課,講述《清明上河圖》背後的故事。

作為中國的審美典範,《清明上河圖》所傳達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都值得兒童了解、認識、學習。

鳳凰吉象和故宮出版社通過立體書的形式,選取了《清明上河圖》中的六個場景,以劇場版立體書的形式,來展示這幅畫。

吉象在書裡化身為宋代百工,還原了原畫卷中人們的勞作畫面,讓兒童對《清明上河圖》充滿濃厚的興趣。正如新教育實驗發起人、國家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朱永新先生所說:用立體書把兒童帶進宋朝,在遊戲中讓兒童熱愛閱讀!

單霽翔,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

朱永新,新教育實驗發起人、國家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

推薦寄語:《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用立體書把兒童帶進宋朝,在遊戲中讓兒童熱愛閱讀。

閻曉宏,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

推薦寄語:讀《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讓孩子徜徉文物背後廣闊的美學源流。

王亞民,故宮出版社社長、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全國政協委員

推薦寄語:《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故宮給孩子的國家寶藏,用動漫立體書的形式,讓孩子身臨其境地「臥遊」宋朝。

樓宇烈,國學泰鬥、享譽海內外的資深學者、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

推薦寄語:《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弘揚傳統文化,不忘傳統,立足現代,面向未來。

錢傳強,故宮出版社副社長

推薦寄語:《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立起來的是宋代恢弘市井圖,體味到的乃中華悠悠不斷情。

鄒明,鳳凰新媒體副總裁兼鳳凰網總編輯

推薦寄語:《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讓孩子輕鬆有趣地汲取中華文化養分,打開博物通識的廣闊世界。

史利偉,大公網副總編輯兼大公宗教國學執行總裁

推薦寄語:《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

雷文濤,有書創始人兼CEO、北京金牌閱讀推廣人

推薦寄語:《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讓歷史畫卷不僅能看到,更能觸摸到。

林少,十點讀書創始人

推薦寄語:《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帶孩子走進北宋繁華街景。

餘快,人民文旅、營運長

推薦嘉賓寄語:用最簡單的方式讓歷史的厚度躍然紙上,用最童趣的人物讓孩子愛上中國畫。

立體書背後的《清明上河圖》

立體書的設計和創作靈感來源於《清明上河圖》。這幅畫卷是由北宋畫師張擇端創作,記錄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東角子門內外和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

一幅《清明上河圖》,有如一部北宋紀錄片,穿越900年時光,向每一個當代人,徐徐道出其中的熱鬧繁華。

在吃貨眼裡,《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北宋網紅城市美食攻略——

走進《清明上河圖》,從汴京城外的沿河街就可以開始逛吃逛吃了,這條沿河而建的街道,緊鄰汴河碼頭,沿街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店鋪,其中食肆佔一半。宋代美食例如蜜餞果子、炙羊肉、魚蓉粟米羹、荔枝白腰子、菜羹意葫蘆等盡在其中。

從城外走向城內,美食沒斷過,一路上挑擔的、擺攤兒的、開店的琳琅滿目,美食的種類也繁雜多樣,小吃、酒樓、糕點……隔著畫面都能聞到撲鼻的香味兒。還有網紅打卡點——孫羊店大酒樓,食客接踵而至,就像遊走在廈門曾厝安、北京簋街、成都寬窄巷子的年輕人。

在時尚達人眼裡,《清明上河圖》也是一場大型的摩登穿搭show——

畫卷中,汴京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人們裝扮不一,各有各的時尚法寶。大簷帽遮陽擋風,顯臉小;綸巾長衫,寬鬆舒服展身材;路邊還能見到很多賣花小販,男子簪花吸睛,變身汴京街頭最亮的仔。

可是,這幅古老的畫卷,孩子們並不一定看得懂。於是鳳凰吉象團隊和故宮出版社,決定聯合推出好玩、能聽、能暢遊其中的立體版《清明上河圖》。

我們為什麼推薦這本書

專業製作,反覆打磨,適合小朋友閱讀

《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的誕生,前後經歷了一年多時間,從設計到製作,反覆推敲,並且給到小朋友測試,還原了畫卷裡的牲畜、車轎、船隻、建築、人物、山水。

劇場版立體閱讀,讓文物「活」起來

《清明上河圖》原畫由北宋畫家張擇端畫於900年前,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尋常並不能見到,再加上經歷了漫長的時間,畫卷顏色已經暗沉,並不適用於兒童理解,設計師和插畫師全新製作,以劇場立體書的形式,再現北宋街市,讓文物「活」起來,更易於小朋友理解。

復刻900年前的繁華,帶小朋友認識宋代職業

宋代出現的很多職業都於我們現在的職業有很深的傳承關係,例如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外賣、打車、涼茶鋪子等,在宋代早就出現了。在本書中,插畫師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向小朋友們展示了多種宋代職業,好玩有趣,輕鬆易懂。

不僅能玩兒,還能學,8節音頻課免費送

這本書不僅好玩,我們還挖掘了《清明上河圖》原畫中的知識點,巧妙地融入立體設計中,小朋友不僅能玩,還能邊玩邊學。

為了讓小朋友更好地理解和學習,還製作了8節音頻課隨書贈送,掃碼即可收聽,讓吉象帶小朋友們聽見古畫的聲音。

《清明上河圖》獻禮紫禁城600年,也是給孩子的國家寶藏。五一宅家少出門,臥遊《清明上河圖》吧。

鳳凰吉象簡介

鳳凰吉象是鳳凰數字科技旗下的國潮品牌,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也是將東方審美融入當代生活方式的轉譯者。鳳凰吉象依託鳳凰衛視集團全媒體的平臺優勢,以吉象IP內容為核心,致力於構建以圖書出版、動畫片、文創衍生、主題快閃和宋潮遊樂園為一體的國潮文娛中心。

故宮出版社簡介

故宮出版有著悠久的出版傳統,遠在清初時,紫禁城武英殿就是皇家刊印圖書的地方,其版本被稱為「殿本」,以刻印精良、紙墨瑩潔、校勘嚴謹著稱。民國時期,故宮大量刊印所藏文物研究資料,影響了一代國民,受到魯迅等人的高度評價。1983年紫禁城出版社(現故宮出版社)成立,是迄今為止全國三千多家博物館中唯一的出版社。

相關焦點

  • 對話宋史名家、《細說宋朝》著作人虞雲國,告訴你一個《清平樂...
    為何會出現這樣一個「黃金時代」,真實的宋朝是怎樣的?近日,宋史名家虞雲國攜新作雲直播,帶網友穿越「宋朝」,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所以看《清平樂》,一方面不妨對宋仁宗作出必要的肯定性評價,另一方面也不必把這種「共治」局面進行過度理想化的詮釋,更不能跌入翹首期盼「好皇帝」的思想誤區。
  • 如果可以穿越,最好去宋朝
    隨著電視劇《清平樂》的熱播,各界的探討、議論打破了近年來清宮戲霸屏的僵局,將宋朝帶入了人們的視野。某種意義上來說,宋朝是一個十分特別的朝代,令後人對它的評論呈現出完全對立的兩種極端:有人讚美宋朝之貢獻登峰造極,堪稱古代社會不可多得的「黃金時代」;有人批判宋朝積貧積弱,是極度軟弱鬆弛的無能朝堂。
  • 朝代劇101:宋朝應該為《清平樂》的爭議「背鍋」嗎?
    文 | 符瓊尹編輯 | 何潤萱兩個101系選秀節目《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正打得火熱,而在劇集行業,一部《清平樂》也讓「宋朝劇」加入了朝代劇101的戰局中。
  • 從《清平樂》,看一千多年前舌尖上的宋朝,奢靡的高宗御宴菜單
    最近熱播的《清平樂》,在服飾和道具上的還原度非常高,一看就是良心製作。劇組的用心不僅僅體現在服化道上,在美食細節上也非常用心。畢竟宋朝可是舌尖上的朝代,這點在《清明上河圖》中,就有跡可循,在畫中就有不少飲食文化,有人賣外賣,有人賣蜜餞,有人醉酒而臥,街上熙熙攘攘,特別熱鬧。
  • 《清平樂》為何很少有太監的戲份?宋朝太監很守規矩
    從4月7日首播,一直到現在,熱播電視劇《清平樂》已經播放了20多集,佔據整部電視劇的三分之一。細心的觀眾一定留意到,《清平樂》裡很少有太監的戲份。偶有出現,也是一晃而過。在古裝戲裡,太監往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清平樂》為何很少有太監的戲份?這與宋朝歷史上太監的「低調」密切相關。宋朝時期,太監很守規矩。
  • 在宋朝還可以點「外賣」看「電影」?皇帝還給主播「刷」過禮物
    宋朝那可是我國歷史上最「時尚」最「摩登」的朝代了(雖然軍事上的確垃圾),宋朝是第1個不實施宵禁的朝代,所以宋朝人的夜生活是十分豐富的,什麼直播宵夜看球熬夜……你以為是只有現代才出現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觀賞觀賞我國宋朝人民豐富的夜生活!
  • 「裡坊制」從《清平樂》看裡坊制如何在宋朝瓦解的
    《清平樂》劇照《清平樂》這部劇裡面有這樣一個故事那麼為何出現禁止坊間開店的法令與百姓生活極大衝突的這樣一個狀況呢?後來宋朝又是如何改進的?這一期我們就用《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唐長安和《清平樂》中的宋東京,來看看古代城市建設從「裡坊制」向「街巷制」的轉變過程。
  • 《清平樂》中特用心的著裝細節,看著卻很礙眼,宋朝人如此淺薄?
    因為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的一句「吾中華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很多人成了宋朝的鐵桿粉絲。電視劇《清平樂》開播,宋粉自然不會錯過。王凱、江疏影領銜出演,正午陽光精良製作,也讓這部古裝大戲分外惹人注目。
  • 宋朝鳳冠,如今收藏於美國,唱不盡的清平樂,道不盡的大宋風華
    宋朝的鳳冠如今收藏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到底是為什麼如此珍貴的中國瑰寶「鳳冠」為何會出現在美國?一個時代的文化的精髓,唱不盡的清平樂卻成了現在道不盡的惋惜。漂泊在外的文物所以我國歷史上許多珍貴的文物都飄流四方,流失於世界的各個角落,難以回到祖國的懷抱。
  • 《清平樂》中宋朝的言官權力為何那麼大?皇帝為何不敢殺言官?
    《清平樂》中宋朝的言官權力為何那麼大?皇帝為何不敢殺言官? 文/無計讀史 電視劇《清平樂》已經播出十多集了,劇中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皇帝宋仁宗無論做什麼決定都有一堆大臣在抒發自己的意見,甚至很多意見是與宋仁宗相左的。
  • 「將軍在上」中的惜音表妹,竟參演了「清平樂」,你認出她了嗎?
    前不久,《清平樂》迎來大結局,徽柔和懷吉永不相見,讓觀眾感到遺憾。這部劇熱播時,劇中角色的行為,引起網友的激烈探討,當大結局到來後,部分觀眾竟有一個新發現,《將軍在上》中的惜音表妹,竟參演了《清平樂》,因角色風格變化太大,大家沒認出來,各位讀者,你認出她了嗎?
  • 《清平樂》本想看背誦天團,卻被女演員韓式平眉迷了眼
    看給人公主徽柔氣得,「他們被貶了官,不好好在家裡面壁思過,卻一邊玩還一邊寫出那麼多字的文章出來氣人,倒罰我背書」。從小到大,每次到背誦並默寫全文的時候,我也有這個疑問......然後《清平樂》一播,本想看看那個史上的最強背誦天團,卻被女演員們的韓式平眉迷了眼......
  • 大熱的宋朝古裝劇是如何「鍛造」出來的?
    最近,電視劇《清平樂》熱播,劇中素雅、清冷的影視畫風獲得大家廣泛點讚並引起對兩宋美學的熱議。今天,新華網思客邀請《清平樂》美術指導王競,帶我們重溫宋朝的審美情趣那些事兒。
  • 清平樂:唐朝公主權傾朝野,為何宋朝公主「有名無權」,受制於臣?
    (一)政治上:貴而不驕與唐代公主在政治舞臺上的活躍現象相比,宋朝的公主就有些低調了,即使是宋仁宗最喜愛的兗國公主也沒有唐代公主擁有的權力和地位,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宋朝皇室內部對於約束子女的態度十分嚴格,皇室對於公主權力的制約,
  • 《清平樂》的考究與遺憾:宋仁宗時代,天才為何成群而來
    吳鉤: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我覺得宋代中國的文化昌盛、經濟繁榮,並不是任何一個君王創造出來的。毋寧說,這是文明演進與宋朝制度合力的自然結果,所以陳寅恪先生才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而不是說:「華夏民族之文化,由宋朝皇帝之創造,造極於趙宋之世。」
  • 「清宮熱」降溫,宋朝宇宙要火!
    《清平樂》中大量的文言對白,文人們以文會友、吟詩辯論的場景,讓觀眾們不禁想起了學生時代背誦過的古文篇章,直呼「不學好語文連電視劇都看不懂了」。而這個「背誦全文」天團也率先出圈,尤其是晏殊與範仲淹一進一出、惺惺相惜的知己情誼,讓「嗑學家」們感慨晏範才是真愛。
  • 古風雅致,繁華盛世|一首《清平樂》領略大宋之美
    宋朝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王朝,沒有大唐的恢弘氣度,也沒有「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凌雲氣概。但宋朝繁華舒適,開放平和,既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的西湖勝景,也有寶馬雕車香滿路的城市繁華。沒有哪個朝代比宋人更懂生活,更懂美。《清平樂》劇中對宋人風雅生活的描繪頗為到位。
  • 《清平樂》:什麼樣的皇帝男主閃閃惹人愛
    沒看劇之前,很少有人不知道範仲淹、晏殊、歐陽修、包拯的,但你要問他們的大領導是哪個皇帝,叫什麼名字恐怕沒幾個人答得出來。宋朝的民間傳奇、將相故事在觀眾眼中可比皇室風雲有名的多。換句話說,宋朝皇室風雲在民間不是大IP。
  • 清平樂:宋朝的言官有多猖獗?範仲淹福康公主皆下場悽慘
    的確,在言論自由的當下,每個人都可以任意發表,但身為公眾人物的他們除去華麗的外表,何嘗不是一位普通人。其實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無論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還是在封建社會的古代,它的殺傷力足可以讓一個人瘋,甚至死。雖然古代的信息沒有現代這麼發達,但是就一個小小的四方城的流言,其威力都堪比網絡暴力。
  • 換一個角度看唐末,「五代十國」只是以宋朝為視角的歷史書寫方式
    我們看趙匡胤是如何做的,他在宋朝建立之初便命薛居正主持編撰五代的歷史,從公元973年開始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便編撰完成,這便是《舊五代史》。宋朝如此書寫歷史,從中原王朝的視角來說並沒有錯,且宋朝本身的正統便源自梁唐晉漢周五朝,證明了五代是正統,那麼宋朝當然也是正統。但我們今天站在多民族的大中國的角度來看唐朝的滅亡,歷史的發展其實並不完全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