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人類以外,將所有動物放大200倍,誰會是地球最強霸者

2020-12-24 科普探空使者

筆者-小文

在距今約2億年前,地球還處於富氧狀態,當時地球上的氧氣含量佔據空氣的百分之30以上,也正因為受到這一環境的影響,地球上的生物體型都非常龐大。

以昆蟲為例,僅僅是一隻手指大小的蜻蜓,在數億年前體型就超過2米,而一條蜈蚣如果站起來甚至比一個成年人還要高。

相比過去,地球上的眾多動物就算外貌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體型也縮小了許多,那麼,假如地球上所有的動物體型都放大兩百倍的話,人類還是地球的主人嗎?

人類之所以有機會在競爭激烈的大自然中存活下來,依靠的是大腦的聰明才智以及靈活的雙手,人類依靠雙手創造出了工具,並以此來防禦天敵的攻擊。

而動物在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優勢就是龐大的體型、咬合力以及鋒利的爪牙了,那麼,如果除人類以外的動物都被放大200倍,生物在生物鏈中的地位是否會有所改變呢?

有些人認為,現存動物被放大後,最有優勢的是昆蟲,昆蟲的數量眾多,而一些食肉昆蟲,比如說食人蟻等等,它們可以在數十分鐘內將一隻獅子啃得精光,如果人類和食人蟻為敵,在體型和數量都沒有優勢的狀態下,人類會犧牲慘重。

也有人認為,會飛的動物才是最有優勢的,它們依靠強有力的翅膀在天空快速飛翔,太空梭在飛行途中最大的敵人就是迎面而來的飛鳥。

而如果鳥類的體型被放大200倍,恐怕人類根本不敢在天空飛行,更何況,成群結隊地飛行的鳥類速度極快,一旦撞上飛機很有可能引發可怕的交通事故。

而除了會飛行的生物以及數量眾多的昆蟲以外,獅子、老虎、狼、鱷魚以及鯊魚等等本身就具有強大攻擊力的生物若被放大了的話,那麼人類的生存處境根本難以想像。

尤其是有著「海中狼」稱號的鯊魚,它們的體型被放大後就和巨齒鯊無異了,恐怕科幻電影中的情節都有可能被還原出來。

但也有人認為,生物的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一些體型龐大的生物之所以最後體型縮小也是因為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即使生物的體型被強行放大,最後也會因為環境、食物、天敵等因素再次縮小的。

相關焦點

  • 如果將人類放大10倍,回到恐龍時代能打敗霸王龍嗎?結果令人意外
    相信這個問題不用回答,都已經知道答案,當然是恐龍更優勝一籌,但這種問題其實沒有可比性,如果真的要論恐龍和人類誰更厲害,除非是將人類放大10倍,然後再來對比,或許結果會不一樣。如果將人類放大10倍,能否打敗霸王龍?
  • 若把人類放大100倍,能否成功戰勝恐龍?最終誰會勝利?
    將人類體型放大100倍,能和恐龍較高下嗎?體型大不是優勢!在幾百萬年前估計沒人想到,最終「統領」地球的竟是小小的人類,現在人類和古代人類對比一下簡直就是兩個極端。人類和恐龍的區別人類能夠走到現在經歷了太多難題,其中地球霸主之位競爭慘烈,慶幸的是人類擁有直立行走的雙手和大腦,才能從眾多生物中脫穎而出。人類當時被逼到絕境,開啟了發展大腦的道路,並且體會到直立行走的快樂,直立行走相比爬行消耗的能量少,所以才慢慢進化成為直立行走的生物。有人說如果把人類放大100倍後,能否戰勝恐龍呢?
  • 若所有的動物都變成200斤,誰會是最無敵的存在?
    我們知道,地球上有著各種形態的動物,就好像人類有胖瘦高矮一樣,動物界也是如此,既有幾釐米的小蟲子,也有龐然大物的大象。若有一天,所有的動物都變成了200斤重,那麼誰會成為地球上無敵的存在呢?有人認為,當體重再也沒有差距,那麼地球上最不起眼的昆蟲,特別是昆蟲界整天揮舞著兩把「大刀」的螳螂,或許會成為動物之王。試想一下,200斤中的螳螂一定是龐然大物了,可是,這裡人們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當螳螂變成了200斤後,等待它們的只有死路一條。通過計算我們得知,當螳螂200斤的時候,它的佔地面積也就增加了292倍。
  • 人類把顯微鏡放大40億倍,會發現什麼?科學家:將顛覆人類文明!
    人類把顯微鏡放大40億倍,會發現什麼?科學家:將顛覆人類文明!在科學界當中,還是有很多神奇的現象,是非常有趣的,比如說一粒沙子,內部就有著一個非常完美的世界,大家都知道宇宙是由原子構成的,其中就包括人類和一些動植物,那你們知道嗎?
  • 將樹葉放大一億倍,科學家發現「第二宇宙」!
    不知大家是否想過,在較小的動物眼中,世界是怎樣的?對微生物而言,一個生物體就是整個宇宙嗎?有沒有比人類觀察不到的、更為微不足道的宇宙更精彩的宇宙呢?這一觀點也許是對的,因為在弦論中,較高的維度隱藏在我們的宇宙中,只是這些較小的高緯度,小到人類無法觀測到。
  • 樹葉放大一億倍,你會看到什麼?科學家發現「第二宇宙」!
    樹葉放大一億倍,你會看到什麼?科學家發現「第二宇宙」!於是人類將目光移向了外太空,他們期望尋找到心目中的第二地球,遺憾的是人類對太陽系的8大行星進行探索時,未能找到真正的第二地球,有些人類所謂的第二地球實際上也不適宜人們居住,雖說這些星球與地球的生態環境或許有些相似,但它們始終不具備如地球一般優異的宜居環境,畢竟就目前人類的科技而言,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不曾徵服太陽系的人類想要移居外太空,短期內來說是一件極難完成的事,至此,或許你會好奇,偌大的世界在比人類更小的生物眼中是怎樣的
  • 顯微鏡放大40億倍後,我們會看到什麼?那將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一朵小小的花中怎麼可能會有一個世界?可是這種認知在人類進入科技時代之後卻成為了真理,當人類發明了顯微鏡之後,將一個小小的事物放大很多倍之後,我們的確初步看到了花中的世界,葉子中的世界。曾經有科學家將一粒小小的沙子放大數百倍之後,發現外表毫不起眼的沙子,內部的世界卻是那麼的炫麗奪目。每一粒沙子內部都有不同的風採,不同地方的沙子,內部世界也大有不同。
  • 動物大作戰,如果地球回到富氧時代,誰才是真正的王者?
    了解過地球進程的人大概都知道,遠古地球在很長一段時期裡,無論是什麼生物都長得特別巨大。例如恐龍、海洋裡的魚類、昆蟲以及植物等,它們都大得超乎想像。根據科研人員的研究發現,那時地球上生物的體型之所以都很龐大, 是因為當時地球空氣中的含氧量特別高,動植物開啟了極限進化模式。
  • 一片樹葉放大一億倍之後,會看到什麼?那是一個神奇的微觀世界
    在人類沒有發明顯微鏡之前,我們是不知道宏觀的背後還有微觀,直到顯微鏡出現之後,放這個世界的事物放大很多倍之後,一個神奇的微觀世界呈現在了我們眼前。利用顯微鏡,科學家發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周圍存在著大量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物質和生命。生命是地球的主角,而人類是這個生命世界的主宰者,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是高級的智慧生命。
  • 顯微鏡放大200倍,看完大開眼界!
    顯微鏡放大200倍,看完大開眼界!在炎熱的夏天如果是不開空調或者是風扇的話,即使是坐著不動也會出一身汗,所以在夏天人們洗澡非常頻繁,可是即使每天都洗澡,搓皮膚時還是能搓出一些黑泥,洗澡搓下的「黑泥」是什麼?拿顯微鏡放大200倍,看完讓人大開眼界!
  • 把貓咪放大10倍跟老虎打架誰能贏?別傻了,把它放大,你就知道了
    老虎,實則上,屬於貓科動物,而貓科動物最常見的代表,則是貓咪。那這就有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貓咪跟老虎打架誰能贏?將貓咪放大十倍呢?貓咪跟老虎戰鬥,當然不是對手,倘若將貓咪放大十倍,會不會弔打老虎呢?錯了,將貓咪放大十倍,你會發現它成了呆板的貓,笨拙的貓,一隻大胖貓。
  • 地球上進化最成功的動物是人類,那麼最成功的植物是什麼?
    地球上現存的動物有150多萬種,植物有28萬多種,人類是最成功的動物,從生物的形式和繁衍的持續性上看,個人覺得「小麥」是植物中的佼佼者,畢竟小麥可以驅使人類,為它的繁衍花費巨大精力。從生物學角度看,地球上的植物種類中,被子植物是進化等級最高的,也是全世界分布最廣、種類最多、適應性最強的植物,全世界植物有28萬多種,被子植物就佔了差不多20萬種。在所有被子植物中,個人覺得小麥的進化是最成功的,它綁定了進化最成功的動物——人類,驅使人類為它繁衍後代,這種強強聯手、相互依存的關係,使得雙方利益最大化。
  • 它是地球的6400萬億倍,如果地球也這麼大,人類會怎樣?
    它是地球的6400萬億倍,如果地球也這麼大,人類會怎樣?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顆恆星,它是地球的6400萬億倍,是目前人類發現的最大恆星,他就是盾牌座UY,盾牌座UY被發現是在2012年,而在此之前,人類觀察到的最大恆星的半徑是太陽的1420倍,而這個盾牌座UY的半徑是太陽的1708倍。
  • 如果將顯微鏡無限放大,會看見什麼?每個原子都藏著宇宙!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存在總有它的道理,宇宙是非常浩瀚的,人類探索宇宙這麼長時間,都未找到宇宙的盡頭。很多科學家一直認為,宇宙其實就在人類的身邊,將任何一個物體放大之後,都是一個宇宙,這種說法看似有些荒謬,但並不是無跡可尋。
  • 原子放大1億倍會怎樣,其結構如何,是宇宙的縮影嗎?
    有人說,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就是一個宇宙,現在我們就生活在這樣的原子裡。這種說法沒有任何根據,但代表了不少人的想法,有必要正本清源地說一說。這個問題已經不是科學問題,而是心靈雞湯的延伸。許多人崇信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佛學境界。
  • 人類的貪婪,讓地球開始憤怒的反擊,當黎明之後誰將是地球的主人
    人類的貪婪,讓地球開始憤怒的反擊,當黎明之後誰將是地球的主人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今天小編跟大家推薦的是三本末世小說,著重介紹第一本小說,人類過度的開採讓地球這個人類的家園已經到達了崩潰的邊緣,地殼的破裂,世界各地的火山噴發,海嘯帶著地球的憤怒淹沒了大陸。
  • 人類縮小100倍後還能稱霸地球嗎?可能連一隻螞蟻也打不過
    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假如把人類縮小為現在的100倍,人類還有稱霸地球的能力嗎?當然,討論這個問題的前提是,人類必須保存原有的智力,否則,人類將與沒有思考意識的動物一樣。如果按照人均身高一米七和人均體重一百斤來算的話,人類體積縮小100倍後,其平均身高大約在37cm左右,而平均體重會在0.5kg左右。
  • 放大率高達22500倍!他要把地球變成巨大的放大鏡
    他想要將一個太空望遠鏡置於比月球還要的地方,接著利用地球大氣層的聚焦能力,將暗淡天體的亮度放大數萬倍。Kipping將這樣一個望遠鏡稱為地球鏡(Tarrascope)。由地球鏡所產生的圖像的美麗程度,自然無法與哈勃太空望遠鏡相媲美,畢竟地球的大氣是易變的。但是,它能發現現有望遠鏡無法發現的天體,比如那些非常微弱的小型系外行星,或者是那些能對地球造成威脅的小行星。
  • 人類滅絕5000萬年後誰將接管地球?
    這個問題引發了許多人的猜想,提出了許多「接管」地球的候選物種。  作為靈長類動物的一員,人類在猜想下一個統治地球的物種時,總是傾向於與自己關係較近的猿類。在系列電影《猩球崛起》中,我們的近親在獲得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之後,發展出了語言能力,並適應了我們的技術。不過,類人猿社會很難繼承人類對地球的統治,因為它們很可能在人類之前就滅絕了。
  • 《超神機械師》:機械神明版高達,一掌打爆行星,霸者也扛不住
    在歷史大洪流背景中,人類是多麼渺小和無助,但這渺小的人類卻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因為當命運來臨,心中有堅定的意志!若想救世,必先自救,不然縱使力量在手,在迷惘之下也會輸給本性和瘋狂。作品還帶少量戀愛浪漫色彩。男孩在不同年齡看同一部作品也會產生不同的感動,稱為男人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