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這裡是靚仔講知識,關注我,每天都會用心給大家分享未知事件,感謝您的收看!
不知大家是否想過,在較小的動物眼中,世界是怎樣的?對微生物而言,一個生物體就是整個宇宙嗎?有沒有比人類觀察不到的、更為微不足道的宇宙更精彩的宇宙呢?這一觀點也許是對的,因為在弦論中,較高的維度隱藏在我們的宇宙中,只是這些較小的高緯度,小到人類無法觀測到。
將我們身邊很普通的葉子放大上億倍,你會看到什麼?也許會讓你大吃一驚,因為這些到處都是植物,都隱藏著無數的「第二宇宙」。
十六世紀末,簡單的顯微鏡由兩個眼科商人製作而成,後來伽利略和列文虎克將顯微鏡應用於科學研究,他們首次觀察到昆蟲和大量肉眼看不見的動植物的「複眼」,一扇全新的大門明顯地向人類敞開,一個微觀世界的誕生。
恩斯特·魯斯卡於1931年發明了光學顯微鏡,他還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人類進入了更深層的微觀世界,可以說顯微鏡在人類科學的發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它讓我們認識到世界的本質是由微小的粒子構成的。
對我們而言,每一種生物都是一個整體,但從微觀來看,這一生物是由無數的細胞構成的,每一種細胞都各司其職,共同維持生命的正常運行。科學發展的重要性使人類更加接近宇宙的本質,只有經過無數研究和知識的積累,才能得到答案「眼見未必為實」。
人們對微觀世界的認識,與量子力學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最初人們對微觀世界的認識,只是肉眼看不見的部分,它使我們的科學體系更加完善,也使「科學」更具科學性,但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的概念,微觀世界在人們眼中變得神秘起來。
若將一片葉子不斷放大,我們就能看到這片葉子上出現了清晰的脈絡,將植物細胞有規律地分開,同時還能感受到植物生命的脈動,在我們看來,植物是靜止的,它們不能活動,面對人類和某些草食動物,只能默默地忍受痛苦。
但植物的力量又是巨大的,他們用不屈不撓來應對萬變的生存策略,使他們成為地球上最大的種類,放大一片葉子之後,你就會發現,植物並不是靜止的,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其細胞內部也在不斷地移動,如果繼續放大,就會看到獨立的細胞,還有細胞內部的基因。
對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來說,基因極其重要,是一個民族能夠在競爭的生態圈中生存下來的關鍵,每種生命都有其獨特的生存策略,而這一切的密碼都隱藏在 DNA裡,世世代代遺傳下來。
進一步放大,將葉子直接放大上億倍,此時就能觀測到一個原子,碳原子是碳基生物的基本成分,再仔細觀察一下原子,就會驚奇地發現,原子的結構與宇宙驚人地相似!如同一個微型的第二宇宙。
人到目前為止還不能看到宇宙的全貌,但從宇宙的性質,我們可以推測,隨著時間的推移,宇宙中的物質會因引力而逐漸聚集,不斷形成更大的引力源,就好像地球受到太陽引力的吸引,而整個太陽系則受到銀河系內部黑洞的引力的束縛,一環套一環,很難找到真正的上下限。
一個原子,就是由一個原子核和無數個圍繞原子核不停地運動的電子構成的,就像我們的星系一樣,其實在幾何學上,科學家們也發現了類似的規律,由數不清的個體組成的整體,將與單個個體極為相似,這一概念叫做「分型」,我們的宇宙也是由數不清的原子組成,這一點也得到了證實。宇宙空間中有無數個星系,其中最小的一部分就是行星,每個行星都是由數不清的原子組成,原子的結構與星系驚人的相似,如此巧合令人震驚。
人們常說,宇宙是一個細胞,但我們從微觀世界看到的,它可能只是一個原子,需要無數個宇宙結合成一個細胞,宇宙外的空間可能比我們想像的大得多,微觀世界裡的一切也可能比我們想像的精彩得多。
今天的「靚仔講知識」就到這裡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未知事件,關注我,讓大家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味,你的點讚、分享、收藏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