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原子放大無數倍會看到什麼?科學家:有可能是宇宙!

2020-12-15 籠子裡的平田君

世界上有著許許多多的未解之謎,比如百慕達三角洲以及埃及金字塔,又或者是神秘的「宇宙牆」和「戴森球」是否存在。但這些問題在宇宙本身面前顯得微不足道。

中國有一句古話「朝聞道,夕死足以!」表達了人們對於真理的執著,而實際上也正是如此,許多偉大的科學家都抱有類似的想法:如果能夠參透宇宙的本質,那麼即使是馬上死亡也是幸福的!

美麗的宇宙

那麼,宇宙究竟是什麼呢?

根據科學家們對宇宙的定義,宇宙是一切空間、物質、能量的總稱,不依賴於人的意志而客觀存在,並處於不斷運動和進化中!通俗來講,宇宙就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然而這只是人類對於宏觀宇宙的定義,真正的宇宙要複雜得多。宇宙從何而來?有沒有邊界?單單這兩個問題,以目前的科學來講根本無法解答(宇宙大爆炸只是適合宇宙膨脹的一種設想,它更像是一種可能性)!

事實上,科學家對宇宙的認知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瓶頸:宇宙是有限的嗎?如果是有限的,那麼它究竟在什麼地方?如果是無限的,那無限的東西又是怎麼存在的呢?

宇宙的邊界

雖然這並不是一個悖論,但人類身在宇宙之中,龐大的宇宙限制了人類的視野,所以這個瓶頸對人類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於是一些科學家便另闢蹊徑,試圖用其它方法來揭示宇宙的本質。

有一種說法認為,宇宙本身就是一個原子,如果將我們世界的任意一個原子放大無數倍,其內部很可能就是一個宇宙!

原子放大無數倍很可能是宇宙

不得不說這種說法很瘋狂,但同時也代表了一種可能性。

我們知道,佛教有一句非常有名的禪語:「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與一個原子就是一個宇宙這種說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事物的認知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很早以前,人類以為組成世界的基本物質是地、火、水、風,後來發現了分子,然後是原子、夸克。就目前的認知而言,夸克是組成物質最微小的粒子,夸克的尺度可以達到10的負18次方米,然而這就是原子內部的最小結構了嗎?

夸克

如果將物質的尺度定位到10的負28次方米呢?所以說,夸克也許只是人類認識物質所經歷的一個階段而已,也許在更加微小的尺度內,夸克是由無數其它東西組成的,而原子的內部也許真的藏著一個宇宙!

事實上,還有人有類似的看法,比如宇宙是一個巨大生物的細胞,或者宇宙是高維度生命體的大腦等等說法,歸根結底,其立足點可以看作是一個「輪迴」,或者說是一個循環。

宇宙可能是高維度生命的大腦

也許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宇宙也許就像克萊因瓶的結構類似,是一個微小的物質組成巨大的物質,然後巨大的物質又組成微小物質的循環,就像美國科幻電影《黑衣人》中描述的那樣,人類生活在一個盒子裡,而銀河系也只是一個彈珠而已,但是銀河系裡面的人類卻可以將銀河系的彈珠握在手裡!

銀河系可能是一個彈珠

相關焦點

  • 樹葉放大一億倍,你會看到什麼?科學家發現「第二宇宙」!
    樹葉放大一億倍,你會看到什麼?科學家發現「第二宇宙」!對於微生物而言,一個生物的身體是否是整個宇宙?在人類無法觀測的宇宙空間中,在更加微觀的世界裡,是否存在著人類意想不到的精彩?不得不說,這些觀點可能是正確的,根據弦理論,人類得知更高的維度此時此刻正隱身於人類所在的宇宙,只不過這些高緯度空間「很小」,小到人類無法觀察,倘若將我們身邊十分常見的樹葉放大一億倍,人類會看到怎樣的光景?
  • 把原子放大無數倍就會發現另外一個宇宙嗎?
    把原子放大到無數倍會不會發現另一個宇宙?現在網絡上充斥著這種問題。「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本來是佛教中蘊含的一種哲學觀點,裡面有辯證法的成分,就是說再小的事物,也有世界的縮影在裡面,可以幫助人們在認識世界的時候,不要忽略小的地方,全滿思考問題。
  • 原子被放大一億倍後,是什麼樣子的?出現了宇宙模型!
    宇宙是非常龐大的,在茫茫的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每種天體對於人類而言都是非常神秘莫測的,一直以來科學家對宇宙的探索也是源源不斷的,但是人類所探測的宇宙也只是冰山一角。人類是生活在太陽系中的,但是當前人類連太陽系都無法飛出去,更別說探索宇宙的深處了,不過經過人類的不懈奮鬥,人類可觀測的宇宙範圍為930億光年,即使宇宙還在不斷發生膨脹,但是相信在未來人類一定可以探索到宇宙更多未知的事物。
  • 如果將顯微鏡無限放大,會看見什麼?每個原子都藏著宇宙!
    如果將顯微鏡無限放大,會看見什麼?每個原子都藏著宇宙!有句俗話說得好,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句話的本意就是,即便是一粒不起眼的沙子,它的內部也有可能藏著一個世界,我們千萬不要太過輕視某個人或者某個物質。
  • 宇宙難道真是一顆巨大的原子?若將普通原子放大一億倍又會如何?
    最近,本仙就聽說了一個有趣的理論,有科學家認為宏觀世界的盡頭就是微觀世界的起始,即宇宙就是原子!這個理論的有趣之處就在於宏觀和微觀是可以互相轉換的,這顛覆了宇宙大爆炸理論,超越了時空理論,甚至涉及到了維度的轉換。
  • 將樹葉放大一億倍,科學家發現「第二宇宙」!
    對微生物而言,一個生物體就是整個宇宙嗎?有沒有比人類觀察不到的、更為微不足道的宇宙更精彩的宇宙呢?這一觀點也許是對的,因為在弦論中,較高的維度隱藏在我們的宇宙中,只是這些較小的高緯度,小到人類無法觀測到。將我們身邊很普通的葉子放大上億倍,你會看到什麼?也許會讓你大吃一驚,因為這些到處都是植物,都隱藏著無數的「第二宇宙」。
  • 需要將原子放大多少倍,才可以看到隱藏在原子裡面的微觀宇宙?
    很顯然,假如將原子放大足夠的倍數,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會是一個微觀的宇宙。我們常常聽到類似「將原子放大1億倍,就可以看到一個宇宙」這樣的說法,那麼將原子放大1億倍,真的就可以看到一個微觀宇宙嗎?我們先來看看在放大1億倍之後,原子的尺寸到底是多少。資料顯示,一個典型原子的尺寸是 10^-10 米的數量級,也就是說,將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後,這個原子的尺寸只有1釐米左右。
  • 如果將原子放大無數倍,會不會發現另一個宇宙?
    生活在2300年前的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說,「大自然的物都是由看不見的微小粒子——原子組成,原子不能憑空消失,原子也不會無中生有」,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子論。在一百多年以前,由於科學家在光譜、電子、放射性現象上面的研究,以及相繼發現了質子與中子,這時候科學家才發現即便是微小的原子也不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元。
  • 顯微鏡放大40億倍後,我們會看到什麼?那將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而當我們繼續將顯微鏡的倍數放大,看到的微觀世界也會出現很大的變化。而隨著我們對宇宙認知的不斷提升,有科學家認為,宇宙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每一顆原子放大後都是一個宇宙。一個渺小的原子,它的內部怎麼可能跟一個浩瀚的宇宙相比?雖然這話聽起來有些荒謬,但是卻有跡可循。
  • 人類把顯微鏡放大40億倍,會發現什麼?科學家:將顛覆人類文明!
    人類把顯微鏡放大40億倍,會發現什麼?科學家:將顛覆人類文明!在科學界當中,還是有很多神奇的現象,是非常有趣的,比如說一粒沙子,內部就有著一個非常完美的世界,大家都知道宇宙是由原子構成的,其中就包括人類和一些動植物,那你們知道嗎?
  • 原子放大1億倍會怎樣,其結構如何,是宇宙的縮影嗎?
    有人說,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就是一個宇宙,現在我們就生活在這樣的原子裡。這種說法沒有任何根據,但代表了不少人的想法,有必要正本清源地說一說。這個問題已經不是科學問題,而是心靈雞湯的延伸。許多人崇信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佛學境界。
  • 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就能看到宇宙?揭秘微觀世界
    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就能看到宇宙?揭秘微觀世界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著名的宇宙學家卡爾薩根曾說過:如果將一個原子無限放大,會不會是另外一個宇宙?原子是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在量子力學領域中,有人曾指出,世界就是有一個個微小的粒子構成的,那麼再將樹葉放大1億倍時,就能夠看到宇宙嗎?原子是不可再分割的基本粒子,但是在原部的內部卻有著一原子核,原子核內還有中子和介子圍繞著轉動,這個結構像極了宇宙行星圍繞恆星旋轉的模型,那麼再對這些進行放大時,會不會是另外一個宇宙呢?
  • 一片樹葉放大一億倍之後,會看到什麼?那是一個神奇的微觀世界
    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世界裡,我們的肉眼能夠看到的事物是非常有限的,而用肉眼能夠看到的事物,我們稱之為宏觀。在人類沒有發明顯微鏡之前,我們是不知道宏觀的背後還有微觀,直到顯微鏡出現之後,放這個世界的事物放大很多倍之後,一個神奇的微觀世界呈現在了我們眼前。利用顯微鏡,科學家發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周圍存在著大量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物質和生命。
  • 宇宙秘密藏不住了,科學家將原子放大千萬倍後,發現了人類被禁錮?
    關於宇宙的起源,我們的科學界一直都有很多說法,科學家們各持己見,誰也不肯讓步。雖然說宇宙大爆炸理論已經被大部分科學家認可,但是這也僅僅只是一種比較合理的猜想,沒有實際的證據,說實話我們也不可能有證據證明宇宙大爆炸真的存在,除非有人穿越到宇宙最起點的地方,把整個過程錄下來。
  • 科學家將原子放大,發現和宇宙極其相似,宇宙也許只是更大的原子?
    關於宇宙的起源,我們的科學界一直都有很多說法,科學家們各持己見,誰也不肯讓步。雖然說宇宙大爆炸理論已經被大部分科學家認可,但是這也僅僅只是一種比較合理的猜想,沒有實際的證據,說實話我們也不可能有證據證明宇宙大爆炸真的存在,除非有人穿越到宇宙最起點的地方,把整個過程錄下來。
  • 將顯微鏡放大40億倍,能看到「宇宙」的另一面,這一切都是假象?
    浩瀚的宇宙存在著太陽系,而太陽系又分為八大星系當中的地球也是唯一一個充滿勃勃生機的世界,而宇宙當中的任何事物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包括人類也是在任何一個小小的生物上面,我們都能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所以說對我們來說是格外的廣闊,而我們對宇宙的了解又是少之又少,雖然我們想盡一切辦法去探究它
  •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三體》劉慈欣道出真相
    如果把原子放大一億倍,能否呈現一個宇宙?微觀的結束能算宏觀嗎?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們人類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們對宇宙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愛因斯坦和霍金的相對論以及黑洞理論啟發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宇宙。人類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同時,許多常識無法解釋的現象層出不窮,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渺小,重新感受到宇宙的浩瀚。
  • 把樹葉放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了什麼?科學家:我仿佛看到一個宇宙
    沒人知道宇宙間終極的奧秘,但是我們始終沒有停下探索的步伐。大家相信嗎,在幾十年前我們甚至不知道宇宙是怎麼形成的。宇宙大爆炸的理論也是近些年才形成的,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現在有很多科學家開始對「大爆炸」理論提出了質疑。如果說宇宙的爆炸產生的,那在爆炸之前,宇宙之外的空間是什麼?而最早的那個奇點,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質量?
  • 原子就是一個宇宙,微觀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
    人們常常認為,量子力學的不斷進步,為人類認識宇宙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如果將一個原子不斷放大,我們就能夠從另一個層面看到與宇宙十分相似的場面。甚至有觀點認為,每一個原子中都是一個宇宙。科學家們並不認可相關說法,宏觀與微觀無法混為一談,原子仍然屬於物質,即便放大無數倍,其中仍然能夠擁有很多結構,只要人類的科技不停進步,就能夠將其不斷細分。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人們在面對宇宙與原子時的比較,原子中的無數結構就好比宇宙中的浩瀚星辰,但是二者只有相似之處,其中仍然受到不同作用力的影響。
  • 用放大多少倍的顯微鏡才能看到亞原子粒子?
    人能夠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進入了人眼的緣故。透鏡能夠使光發生折射,繼而讓人看到放大、縮小或扭曲的像。利用透鏡觀察放大的物體可能有上千年的歷史,16世紀末有人發現將兩個凸透鏡放在合適的位置能夠將物體放大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