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汽車文化 原創]
誰說本田只會造汽車?在2020Honda媒體年會上,我卻用了一下午時間體驗了兩款本田的兩輪產品,而且還是純電的。要知道,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本田兩輪產品的發力年,除了CB復古系列和新款非雙等傳統燃油摩託車外,本田還針對性地開發了適合小生活半徑的輕出行產品。那麼「不誤正業」的本田,會用V-GO與Transcooter帶來怎樣的出行新體驗呢?
在活動的體驗環節上,本田提供了在去年上市的兩款輕出行電氣化產品,分別為電動摩託V-GO以及電動滑板車Transcooter。其中V-GO更被大家所熟知,它是Honda中國研發的首款鋰電池電動摩託車,主打短距離城市通勤。
在外形上V-GO主打以年輕、科技為主的設計理念,大燈及尾燈全部採用了識別度更高的LED燈帶,同時燈帶的V字造型也與V-GO的車型命名相呼應,很有設計感。而相對於傳統的燃油踏板來說,V-GO 1671*665*1038mm的車身尺寸也更為小巧,在擁擠的城市中穿行會更有優勢一些。
為了滿足不同的路況條件,V-GO設置了兩種駕駛模式,並形象地用兔子和烏龜顯示在儀錶盤上。其中烏龜模式代表最高時速不能超過40km/h的低速狀態;而在兔子模式下,極速可達55km/h。但通過實際的體驗發現,兩種模式的加速特性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單純地用以區分兩種極速狀態。
為了安全起見,通電後V-GO是不能通過轉動油門直接起步的,這時需要駕駛者輕捏剎車,待儀表出現「READY」提示才能給油起步。而如果三秒後未進行油門操作,油門會繼續恢復到斷開狀態。
V-GO配備的高性能鋰電池由LG提供,總容量為20Ah,官方給出的20km/h等速續航裡程為60km。而如果採用兔子模式長時間騎行,續航裡程會跌至40km左右。但值得一提的是,V-GO電池包的體積十分緊湊,重量僅為8.5kg,而且上方的手柄設計十分人性化,以方便在連車充電不便的場景下取走電池進行單獨充電。
可以說V-GO在駕駛上是一款極具親和力的產品,雖然在部分城市需要有摩託車駕照才能駕駛,但簡單、輕盈的操控特性卻沒有任何上手難度。只需輕輕轉動油門,就能感覺到電動機低扭的充沛,而且前盤後鼓的剎車系統採用了CBS的聯動設定,在遇到緊急情況時,也可以從容應對。
而另一款Transcooter電動滑板車則適用於10km以內的短途代步,其最大優勢在於小巧便捷,可輕鬆摺疊收納於汽車的後備廂內,並可以在車內完成充電。
摺疊過程也是十分的簡單,只需解鎖兩個卡扣就可以將踏板與車把對摺,在熟練操作的前提下,整個「變身」過程是需要大概30秒。同時踏板前方還設置了兩個滾輪,在非使用狀態下可以以拖拽行李箱的方式攜帶,非常方便。
Transcooter的續航裡程為10km,分為高、中、低三個擋位設定,雙擊屏幕下方的開關鍵即可完成換擋。別看儀表十分簡陋,其實它是不折不扣的智能化產物。過手機APP與Transcooter連結,甚至可以通過手機進行速度切換、電子鎖、電池監控及查看故障提示等。
Transcooter同樣設置了兩個剎車,左側車把位置的為前剎,踏板後方為下壓式後剎車。其剎車力度設定與摩託車較為相似,相對來說前剎剎車力更強,手感更直接,而後剎則相對線性,不會造成騎乘者較為明顯的重心轉移。
在安全性上Transcooter也做了必要的人性化設定,它在靜止狀態下是無法通過右手的油門直接起步的。所以在駕駛Transcooter時需要像傳統滑板車那樣,先用「人肉動力」將其滑動起來,隨後再用拇指按壓油門就可實現電力驅動了。不過如果時速降低到3km/h一下,就需要再次用腳滑行起步了。
編輯點評:在媒體大會上,Honda常務執行董事兼中國本部長水野泰秀還表示:2020年,Honda的發展目標不僅在汽車事業方面,而是致力於在全領域範圍為顧客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移動價值。除了今天體驗的V-GO和Transcooter外,Honda甚至正在開發能令人重新找回「步行」喜悅的步行輔助產品,想想更令人期待。
精彩內容回顧:
城市出行新選擇 比亞喬MP3 & 寶馬 i3
兼顧運動與節能 解析謳歌CDX混動技術
徵服城市與曠野 試駕本田跨界踏板X-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