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弱百病生,胃炎、結腸炎、消化不良,不妨試試這個百年名方

2020-12-22 金蘭健康

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民以食為天」,的確,要是沒有吃的,人們也無法生存。對於人體來說,即便是糧食殷實,但如果脾胃消化功能不好的話,那也依然會面黃肌瘦。

中醫自《黃帝內經》誕生以來,都十分重視脾胃在人體中的重要作用,後世醫家更是創立了脾胃派,也提出了「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的著名論斷,不僅如此,民間也盛傳,「脾胃虛弱百病生」,看來,脾胃之於人體,的確干係重大。

脾胃在人體中究竟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呢?中醫認為,脾可以運化水谷和水液,胃可以收納水谷和消化水谷,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為人體的消化系統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

如果脾胃功能開始出現虛弱的現象,這就會讓人們開始不愛吃飯,消化功能不好,胃痛,腹脹,大便溏洩,甚至還會引發腎功能異常,導致皮膚水腫的情況。所以,脾胃虛弱不可小覷,及時發現,及時調理才是上策。

一提到脾胃虛弱的調理,自然與健脾益胃有關,中醫在這方面的經典良方也是比較多的,比如《局方》的參苓白朮散,《脾胃論》的補中益氣湯,《醫學正傳》的六君子湯,《證治準繩》的人參健脾丸,這些經典名方在調理脾胃虛弱方面,的確有著獨特的作用,但是還有一個奇效良方,卻差點被人們遺忘了,它就是明代醫學家繆希雍在《先醒齋醫學廣筆記》裡記載的資生丸。

資生丸,又名資生健脾丸、保胎資生丸,原本是用於調理脾胃、益氣安胎的,但是隨著後世醫家對這個方劑的研究,發現繆希雍的這個資生丸實在是太好用了,不僅僅可以用於婦產科保胎所用,而且可以廣泛運用於內科、兒科,只要是脾胃虛弱兼有輕微的溼熱,都可以用上這個平和調理的良方。

那麼,這個資生丸究竟是由哪些中藥組成的呢?

相關焦點

  • 北平說|得了慢性萎縮性胃炎,我的胃就小了?
    開欄語: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在維持身體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張北平主任醫師及消化道早癌中西醫結合防治團隊將通過本專欄將定期推送消化疾病的養生保健及中西醫防治知識,為您的消化健康保駕護航!歡迎持續關注。
  • 功能性消化不良醫生排名2.0
    【診療特長】診治胃腸及肝膽、胰腺疾病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熟練地通過胃鏡對消化道疾病進行診斷及治療,精通各種胃腸動力檢測;便秘、消化門診(胃腸肝膽病)。對胃腸功能障礙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便秘及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 得了胃炎的人會有哪些症狀?
    胃炎常見的症狀有一、上腹痛疼痛的部位主要在左上腹,一般發生在用餐之後。逐漸出現上腹部的鈍痛,可能越做進食的食物刺激胃黏膜有關。隨著食物在胃內排空,消化上腹痛,症狀會逐漸的緩解。二、腹脹胃炎患者由於胃的容受性舒張功能障礙。即使吃入少量的食物,仍然感覺過飽,上腹部脹滿。三、噯氣胃炎患者由於消化不良,同時胃酸分泌增多,為了排空以及蠕動功能減退。這些因素導致氣體,但威力積極並且逆流進入食管。都會產生噯氣。
  • 脾胃虛弱,人參健脾丸和人參歸脾丸究竟怎麼選擇?
    在我國的中醫理論中,脾胃是消化五穀,疏布精微的重要器官,開創脾胃學說的著名醫學家李東垣指出「脾胃內傷,百病由生」,因此,如果脾胃不夠強健,脾胃虛弱,就會造成身體各種各樣的不適問題,營養吸收不良,睡眠不好,氣血不足,食欲不振,身體乏力,大便溏稀,腹痛噁心,面色萎黃等症狀和問題,都有可能是因為脾胃虛弱所導致
  • 脾衰百病起,實用的健脾方子,加速排出寒溼,冬季養出好脾胃
    在中醫的角度上看,脾虛易生百病,脾是後天之本,人的很多生命活動都要依賴於脾的運化功能,脾衰,胃往往也好不到哪去,時間久了,其他多個器官的健康也會受到影響。首先,容易引起食慾下降、消化不良。脾主運化,脾衰,運化功能下降,身體不能及時吸收消化掉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容易引起腹脹腹瀉等消化不良的表現,而消化不良又會影響到食慾,食慾還會下降,經常不想吃東西,但也不會覺得很餓。其次,體內寒溼過多,舌頭會變胖大,眼瞼處易浮腫。
  • 胃炎吃什麼藥好?中藥摩羅丹助你養好胃
    胃炎患者的個體差異比較大,有些患者可能並沒有明顯的症狀表現,而有些患者則可能會表現出胃痛(如上腹部隱痛、刺痛、灼燒痛、脹痛等),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飽脹、堵悶等消化不良症狀以及反酸,噁心,打嗝,噯氣等。長期的胃炎患者容易出現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的情況,造成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甚至貧血,嚴重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胃炎吃什麼藥好?
  • 寶寶積食嚴重,可能是消化不良和脾胃虛,這3種調理方法值得一試
    孩子積食很常見,而引起積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消化不良和脾胃虛弱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不妨嘗試這三種方式進行調理。小周家的孩子個頭和體重都要比同齡的孩子差很多,孩子不僅很瘦弱,還沒有精神勁,愛生病,還不愛吃飯,很挑食,讓小周很是擔心。
  • 萎縮性胃炎有這5種症狀,掌握髮病原因,萎縮性胃炎並不高深!
    導語:胃部是我們重要的身體器官之一,它關係到我們日常的食物消化和營養的吸收,如果不做好護理的工作很容易引起胃炎,而萎縮性胃炎就是胃炎中很常見的一種,它的症狀可能和慢性胃炎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都會有腹脹和噁心嘔吐的問題,特別是如果吃了生冷的食物
  • 脾胃虛弱,是服用歸脾丸還是補中益氣丸?很多人分不清它們的作用
    當然還有人直接這樣問「我脾胃虛弱,吃歸脾丸還是補中益氣丸?」其實如果單從粉絲的私信來看,是無法判斷症狀的,因為脾虛分種類。如果想要緩解脾虛問題,那麼首先要了解你是什麼類型的脾虛。只有弄明白症狀才好對症下藥。對於普通人而言肯定是無法自行判斷的,所以有脾虛不妨去醫院。
  • 狗狗消化不良怎麼辦?主人學會這兩種方法,它們可以吃嘛嘛香
    狗狗消化不良怎麼辦,說對策之前,我們需要知道引起狗狗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哪些,平時狗狗頻繁的出現消化不良一般有兩種情況:主人的錯誤飼養習慣狗狗自身腸道的問題下面根據這兩個原因,做出詳細的解釋,希望可以讓狗狗,徹底擺脫消化不良的煩惱。
  • 胃脹不消化?不妨試試用它煲湯做菜
    砂仁是什麼? 砂仁的兩款食譜推薦 做菜的時候加入砂仁,對食慾、不消化、吃完後腹脹、噁心想吐會有一定幫助。
  • 揉揉小肚子,百病遠離你!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腹部的經絡如果不通,氣血必然不能上通下達,形成氣滯,時間短就消化不良、便秘、脹氣的小毛病,時間長了胃下垂等慢性病就找來了。揉腹可以促進氣血運化,充實臟腑,調節陰陽,五臟充實了,上下通和,升清降濁,去舊生新,外感的各種邪氣也可以驅除體外。重點就是可以補不足,瀉有餘。就像澆花一樣,先要把阻塞的管道疏通,水才能通達各處。
  • 脾胃養得好,百病不來找,老中醫教你如何養好脾胃?
    2、睡覺流口水《黃帝內經》中還指出「脾主涎」,這個「涎」是脾之水、脾之氣的外在表現。一個人的脾氣充足,涎液才能正常傳輸,幫助我們吞咽和消化,也會老老實實待在口腔裡,不會溢出。一旦脾氣虛弱,「涎」就不聽話了,睡覺時會流口水。如果經常不自覺流口水,可從健脾入手進行調理。
  • 胃炎的「禍根」發現了,奉勸一句:改掉6個習慣,胃會「感謝」你
    從胃炎到胃潰瘍再到胃癌,形成癌症只需要三個過程。所以當我們的胃部出現炎症的時候,就需要高度重視了,炎症初期,通過消炎藥是可以達到根治的,不要等到發展成癌變,才追悔莫及。人體有自身的生物鐘,同樣腸胃也有自己得生物鐘,所以胃液的分泌是有規律的,胃液分泌的高峰時,我們的身體裡如果沒有食物,那些幫助我們消化食物的胃蛋白酶和胃酸就會腐蝕我們的胃黏膜,加速提升患胃炎的機率。
  • 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愛積食生病的娃記住這原則!
    這個中醫育兒歌裡基本講出了育兒的最關鍵地方,飲食搭配,調理脾胃,少吃不合適的藥。在中醫上看來,百病之源是積食,冬季生病的孩子最多,因為冬季積食的孩子最多,孩子一旦積食,父母不會處理,就很容易生病了,而且冬季氣候乾燥寒冷,易感外邪。
  • 消化內科醫生:胃感染幽門螺桿菌,謹記2吃4不吃,胃炎繞道走
    這一檢查才知道,小楊根本不是腸道問題這麼簡單,而是因感染幽門螺桿菌,導致患上了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因幽門螺桿菌在胃裡、腸道裡滋生感染,引起的大便異常,上腹部疼痛。幽門螺桿菌是目前唯一能在胃裡滋生繁殖的螺旋形細菌,同時還可在腸道、嘴巴裡滋生感染,通常感染幽門螺桿菌有一段時間的人,基本都會誘發胃炎的發生,也被稱作胃「頭號殺 手」。好在小楊情況不是很重,經過3個月治療調理,感染幽門螺桿菌已經得到「根除」,胃也好了。
  • 胃炎問題越來越普遍存在,胃重在養不在治,尤其要提防胃炎的病因
    原因可能就出現在本文中,不妨跟著小編,一起去文中尋找答案吧!症狀的話,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病人會上腹不適,消化不良以及反酸。也可能有的患者時而感到食欲不振進而出現乏力的現象,這也是可以料想到的。2、急性胃炎急性胃炎,這一聽名字裡有「急性」二字,就讓人望而生畏了。它不像慢性胃炎是時常隱伴在患者左右的,它一般是在人進食了汙染性的食物,此後的幾小時到一天內就會發病。
  • 中醫科專家秦永南出診蘇州同濟醫院:腸胃不好者不妨試試膏方
    胃酸,胃脹,反酸,打嗝,都是常見的脾胃虛弱症狀。不管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假如不注重飲食習慣,都有可能患上這個毛病。  秋冬正是進補的好時節,患有慢性消化道疾病可以吃膏方嗎?吃膏方可以調理脾胃嗎?一起聽聽蘇州同濟醫院中醫科的秦永南教授怎麼說!
  • 脾胃虛弱的「根源」揪出來了,三類食物,請不要再端上飯桌
    脾胃作為人體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幫助人們消化所攝入的食物,維持人體的正常運轉,而最近幾年出現脾胃虛弱的人數越來越多,嚴重影響人體健康。脾胃功能失調就會影響體內溼氣的正常排出,造成水溼滯留,更容易引發身體疾病,所以調理脾臟健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