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民以食為天」,的確,要是沒有吃的,人們也無法生存。對於人體來說,即便是糧食殷實,但如果脾胃消化功能不好的話,那也依然會面黃肌瘦。
中醫自《黃帝內經》誕生以來,都十分重視脾胃在人體中的重要作用,後世醫家更是創立了脾胃派,也提出了「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的著名論斷,不僅如此,民間也盛傳,「脾胃虛弱百病生」,看來,脾胃之於人體,的確干係重大。
脾胃在人體中究竟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呢?中醫認為,脾可以運化水谷和水液,胃可以收納水谷和消化水谷,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為人體的消化系統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
如果脾胃功能開始出現虛弱的現象,這就會讓人們開始不愛吃飯,消化功能不好,胃痛,腹脹,大便溏洩,甚至還會引發腎功能異常,導致皮膚水腫的情況。所以,脾胃虛弱不可小覷,及時發現,及時調理才是上策。
一提到脾胃虛弱的調理,自然與健脾益胃有關,中醫在這方面的經典良方也是比較多的,比如《局方》的參苓白朮散,《脾胃論》的補中益氣湯,《醫學正傳》的六君子湯,《證治準繩》的人參健脾丸,這些經典名方在調理脾胃虛弱方面,的確有著獨特的作用,但是還有一個奇效良方,卻差點被人們遺忘了,它就是明代醫學家繆希雍在《先醒齋醫學廣筆記》裡記載的資生丸。
資生丸,又名資生健脾丸、保胎資生丸,原本是用於調理脾胃、益氣安胎的,但是隨著後世醫家對這個方劑的研究,發現繆希雍的這個資生丸實在是太好用了,不僅僅可以用於婦產科保胎所用,而且可以廣泛運用於內科、兒科,只要是脾胃虛弱兼有輕微的溼熱,都可以用上這個平和調理的良方。
那麼,這個資生丸究竟是由哪些中藥組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