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中原|讓漯河符號寫滿全球——建設中華漢字文化名城,增強文化...

2020-12-22 河南日報客戶端

□郭海方王麗麗王愛紅

新時代漯河之中華漢字文化名城建設

站位為擴大中華文化影響添濃彩,建設中華漢字文化名城,使之成為漯河的符號。

深入研究挖掘漢字文化資源,加大存量漢字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力度,加快發展漢字文化產業,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不斷創新漢字文化傳承弘揚載體,持續強化中華漢字文化名城特色定位,把漯河市建設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中華漢字文化傳承創新區、漢字文化產業發展先行區、漢字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和國內外知名的許慎文化研究教育傳播中心。

《黌學故事》《黌學來歷》《龍塔古篆》……一面面仿古牆體、一系列故事浮雕,令整條街道充滿了濃鬱的文化氣息。這是位於漯河市郾城區龍塔街道黌學街給人的最深印象。

「黌學街因為一座明代的文廟而得名,一直被認為是郾城『文脈』所在。」郾城區龍塔街道辦事處負責人介紹,為此,他們以郾城「八景」為藍本,對黌學街區域實施系統改造,在牆體上雕刻浮雕,每個故事配有一段文字說明,讓人近距離感受到漢字和文化的魅力。

黌學街漢字文化一條街只是漯河市漢字文化的標識性工程之一。字聖書苑、識字樂園、幸福渠文字園……漫步「字聖」許慎故裡的漯河,眾多漢字文化場館、標誌令人眼前一亮,漢字元素已成為這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最閃亮的符號之一。

依託獨特的漢字文化資源,近年來,漯河市積極行動,加強項目謀劃和建設,全面推進漢字文化傳承弘揚、漢字文化標識體系建設、漢字文創產業培育、漢字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升五大行動,推進中華漢字文化名城建設,推動漢字文化全面融入城市建設和百姓生活,打造漢字文化特色品牌城市。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漯河,擁有諸多珍貴的漢字文化資源。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賈湖遺址發現的契刻符號距今8000年之遙,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漢字雛形,被稱為「漢字之源」;曹魏代漢的實物見證「三絕碑」是漢隸代表;宋代彼岸寺經幢為篆書典範。特別是許慎編纂的世界上首部字典《說文解字》,使漢字的形、音、義趨於規範和統一,是漢字文化發展的重要裡程碑,為中華漢字學事業發展和中華文明傳承作出了重大貢獻。「這些都是漢字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漯河具有唯一性的獨特文化資源。漯河市也在2015年被中國文字學會、中國訓詁學研究會授予『中國漢字文化名城』稱號。」漯河市中華漢字文化名城建設工作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說。

伴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新一輪「漢字文化熱」正在國內外興起。在中華文化全球影響力不斷擴大的今天,如何把「中國漢字文化名城」這張名片擦得更亮、打得更響?

在大力弘揚許慎文化,保護研究和開發利用漢字文化遺產的基礎上,漯河市委作出了建設中華漢字文化名城的重大決策,緊緊圍繞建設「三區一中心」的總體目標,統籌推進漢字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堅持項目引領,狠抓工程建設,推動漢字文化全面融入城市建設。2019年以來,謀劃實施中華漢字文化名城工程類項目共59個,建成了30個漢字文化元素的街頭遊園、東觀許慎文化資料中心、幸福渠文字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遊園、黃河路漢字遊園、17座字聖書苑、8座「說文解字食品安全」文化主題公園、楷林思賢廣場、識字樂園廣場、論語廣場、黌學街漢字文化一條街等一大批漢字標示性工程。賈湖遺址博物館,食品文化小鎮、鹽文化小鎮、青龍河漢字文化主題公園,「字遊字在看臨潁」,周彥生美術館,石雲美術館,源匯區群眾文化活動服務中心,文化大觀園,受降路、公安街、文化路、建設路文化街區,廬山路書畫文化景觀,唐詩宋詞園等一批新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一座充滿漢字文化氛圍的小城將展現在人們面前。

狠抓特色活動,豐富名城內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組織開展許慎文化「四進」(進機關、進校園、進家庭、進社區)活動,開發漢字文化國學遊、國學禮儀研學遊、說文解字與漢字文化遊、「字遊字在」研學遊等精品研學遊學項目。建立外國留學生教育實踐基地和漢字文化研究基地,線下接待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線上舉辦夏令營漯河營活動,閱讀量達350萬人次。積極建設百所高校聯盟,現有70所高校入盟,中國社會科學院、廣州大學等20家高校機構在漯河建立教學實踐基地。成功舉辦《說文解字》群英會暨河南省漢字大賽漯河賽區選拔賽、「學《說文》識字理」優秀教學大賽等文化活動,建設中華漢字文化名城成為全市廣泛共識。

著力招引謀劃項目,狠抓文化產業,強化後勁支撐。整合沙澧河景區、鳳凰島、國家沙河溼地公園、北舞渡古鎮等歷史文化資源,設計沙澧生態觀光之旅、歷史文化穿越之旅、食品名城探味之旅、美麗鄉村休閒之旅、紅色基因傳承之旅五條線路。積極組團參加中原文博會、河南省文化產業項目東莞招商推介會、深圳國際文博會,舉辦長三角地區漯河市文化產業項目招商推介會,推介漯河特色文創產品和項目,重點篩選許慎文化創意產業園、賈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龍城鎮民俗文化特色小鎮、北舞渡古鎮文化旅遊開發、臨潁縣包裝產業工業園招商、健康運動城、舞陽農民畫文化產業園7個項目進行招商。穩步推進文旅小鎮建設,投資20億元的鹽文化小鎮、投資50億元的食品文化小鎮等項目有序推進。源匯區開源景區河上街文化創意產業招商項目入駐商家231個。

創新宣傳推介,營造濃厚氛圍,不斷擴大影響。持續參與「學習強國」《中華文字》頻道建設,發布「許慎與《說文解字》」慕課視頻26期共540多分鐘。上傳許慎文化論文5篇、漢字文化名城系列視頻7部,播放閱讀量達到112萬人次。製作《笛聲悠揚九千年、說文解字說古今》專題片和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賈湖》在河南廣播電視臺播出。特別是,以字聖許慎為題材創作的動漫作品《字聖傳奇》在江蘇衛視優漫卡通頻道全國首播,目前正在國內50家電視臺展播。去年以來,漯河市還面向全國舉辦了中華漢字文化名城LOGO徵集大賽和「漢字名城創意之約」漢字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徵集的過程成為漢字文化的宣傳推介過程。日前,漯河市又啟動了以「傳承漢字文化喜迎新春佳節」為主題的楹聯徵集活動,並將邀請著名書法家對獲獎作品進行書寫,批量印刷,春節期間在全市範圍內贈發。

多管齊下,漯河市中華漢字文化名城基礎設施和載體建設逐步健全,許慎文化研究教育傳播進一步廣泛深入,漢字文化弘揚傳承活動豐富多彩,城市漢字文化標識體系不斷完善,漢字文化特色在城市建設和百姓文化生活中逐漸彰顯,漯河市作為中華漢字文化名城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明顯提升。

「我們將始終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作為打造中華漢字文化名城的根本遵循,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作為最高使命,一手抓項目建設,一手抓文化傳承弘揚創新,『軟』『硬』兼施、共同發力,持續增強漯河文化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漯河市中華漢字文化名城建設工作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表示。

連結

舞陽10幅農民畫作品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

□趙明奇

日前在北京展出的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巨變——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浙江美麗鄉村藝術生態展」上,舞陽縣魏旭超的《炊煙》《故鄉》《遠去的村莊》《柿子紅了》,張新亮的《喜豐收》《荷風》,任明兆的《紅紅火火》《合作社》,王小亭的《童年記憶》,安幸賀的《公園》10幅舞陽農民畫作品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並獲展出。

舞陽民間繪畫根系古老的中原文明,源遠流長。舞陽賈湖遺址出土的甲骨契刻符號和骨笛,就反映了舞陽早在8000年前就有了古老的文化藝術。有著深厚的鄉村生活積累的舞陽農民畫畫家們以其獨到的感知、純真的情感,並運用民間藝術的審美理念和樸實的藝術語言,生動地記錄了中國農村社會發展的歷史與現實。

「近年來,舞陽農民畫在色彩、畫面、人物造型、場景設置、表現形式等方面均有了新的突破。」舞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文超介紹,隨著一些受過藝術高等教育的青年也加入舞陽農民畫的創作隊伍中,質樸的農民畫中融入了現代的繪畫元素和技巧,舞陽農民畫在逐步「畫」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編輯:王超越

相關焦點

  • 豐富中華漢字文化名城的內涵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許慎文化學院講師 孫健男 對於漢字文化,可以拓展為「泛漢字文化」,在文字學之外尋找新的突破口和增長點,並為中華漢字文化名城增加漯河本土色彩。 首先是武文化。在這個命題之下,大致可以找到如下內涵:一是嶽飛文化。
  • 以許慎為原型的動畫片《字聖傳奇》 將打造中華漢字文化名城超級IP
    以許慎為原型的動畫片《字聖傳奇》 將打造中華漢字文化名城超級IP 2020-09-24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漢字是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符號
    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是中國的漢字,漢字不僅是中華文化的載體,也是辨識度最高的文化元素,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文字貫穿其中,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漢字。關於文字的起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結繩記事說,一種是倉頡造字說。
  • 漢字,「會說話」的中華文化符號
    原標題:從目前學界公認最早的殷商甲骨文算起,漢字至今已經歷了約三千五百年的風雨。生生不息的漢語言簡意賅,在聯合國用多種語言同時發布的文件中,最薄的那本一定是中文本——  漢字,「會說話」的中華文化符號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漢字是記錄漢語的符號。
  • 漯河文創伴手禮首發式即將開啟,倒計時5天!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何鳴10月25日,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促進漯河文旅事業高質量融合發展,推進全市文化旅遊信息化建設,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各縣區精品文旅資源。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漯河市人民政府主辦,漯河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協辦的「黃河有禮」 漯河文創伴手禮首發式即將開啟。自2020年10月30日至2020年11月1日,在開源神州鳥園北廣場將舉辦「2020漯河文創伴手禮首發式」,屆時將為市民和遊客打造一場能看、能聽、能玩、能買的「文旅盛宴」。
  • 2020年「漯河杯」全國青少年U系列英式七人制橄欖球冠軍賽開幕式
    魅力橄欖,綻放漯河!10月30日,由國家體育總局小球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橄欖球協會主辦,河南省體育局、漯河市人民政府、漯河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體育局)承辦,河南省社會體育事務中心、漯河市體育運動學校協辦的2020年「漯河杯」全國青少年U系列英式七人制橄欖球冠軍賽在漯河市體育中心盛大開幕。
  • 河南漯河:《字聖傳奇》動畫片將在江蘇優漫卡通衛視全國首播
    (王國合河南漯河報導)追尋字聖傳奇足跡,感受說文解字奧秘。為進一步擴大許慎文化影響力,提升「中華漢字文化名城」品牌知名度,生動展示許慎文化燦爛的歷史文化價值,使許慎文化品牌以更加時尚、生動、獨特的形式走出漯河,走向世界,漯河市中華漢字文化名城建設工作指揮部委託河南樂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作了以「字聖」許慎為主題的動漫作品《字聖傳奇》。
  • 河南的漯河不是河,這裡曾因火腿走紅,又率先解決了農村土地流轉
    我們這裡講的是城市漯河,漯河境內沒有漯河,只有沙河、澧河兩條大河,這兩條河流發源於伏牛山與桐柏山,曲折東流,在漯河市中心交匯,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兩岸兒女。漯河,地處中原腹地,這個城市轄3區2縣,人口不到300萬,但不是河南省最小的市,屬於是比較小的城市。
  • 高考模考作文|21長郡中學月考二作文:中國文化符號
    只有一個解釋,因為它們是我們文化的根,是獨具特色的中國文化符號。你認為的中國文化符號是什麼?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以「中國的文化符號」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自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少於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漏個人信息。
  • 趙元任:用96字同音奇文,反對漢字改成拼音,保住了中華文化之根
    不太平的近代知識界五千年來,華夏民族雖然有過幾次遭遇蠻族入侵的情況,但是這些入侵到最後,都是以這樣的結局收場:蠻族或許在武力上戰勝了中原王朝,但是在華夏文化的影響下,蠻族往往被華夏文化徵服。因此,中國人對其文化具備著強烈的自信。
  • 保護傳承敦煌文化 增強中華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是我們做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針,激勵我們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敦煌文化是各種文明長期交流融匯的結晶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深刻指出:敦煌文化是各種文明長期交流融匯的結晶。我國自漢代以來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敦煌始終以中華傳統文明為根基,不斷吸納著來自其他地域和民族的文明成果。
  • 弘揚中國氣派的匾額文化,引領文化自信的藝術潮流
    有鑑於此,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當下,我們應該重視弘揚中國氣派的匾額文化,以期引領文化自信的藝術潮流。 認清匾額文化的歷史意義、人文內涵和藝術價值 匾額書寫著歷史。匾額文化孕育於先秦,萌發於漢魏,成長於唐宋,盛行於明清。最早出現匾額的時間是漢高祖六年,蕭何題寫「蒼龍」「白虎」兩關之匾額。
  • 阿拉坦倉: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需...
    要以此為引領,推動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學界圍繞如何認識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怎樣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等重大問題展開深入研究。
  • 張仲亭|弘揚中國氣派的匾額文化,引領文化自信的藝術潮流
    匾額文化孕育於先秦,萌發於漢魏,成長於唐宋,盛行於明清。最早出現匾額的時間是漢高祖六年,蕭何題寫「蒼龍」「白虎」兩關之匾額。自是以後,匾額經歷漫長的歷史發展,從官方到民間,從政治、地理到經濟、文化,題匾掛匾形成了廣泛而深厚的社會基礎,民國文獻中就留有城鄉「無處不匾、無室不匾」的描述。
  • 河南工程學院舉辦「黃河文化與中原文化」學術報告會
    會議邀請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河南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夏林博士作題為「黃河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學術報告。文科院部科研院長、科研辦主任、南水北調與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科研骨幹以及師生代表等100餘人聆聽了報告會,會議由副校長賀金鳳主持。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加快建設文化強國
    年初的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世界6000多萬人感染,150多萬人失去生命,而且數字還在令人揪心地每天攀升,全球經濟也因疫情遭受重創,人們的生活受到嚴重幹擾。伴隨著這一年載入史冊的,還有英雄的中國人民。
  • 書寫美麗漢字 傳承中華文化
    為推進書香校園活動的深入開展,提高學生規範、端正、整潔書寫漢字的能力,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近日,什邡市南泉小學開展了漢字聽寫大賽活動。南泉小學一貫重視學生知識積累和書寫訓練,每學期都會以多種形式促進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 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動力
    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重要論述的現實意義先進的理論必然符合時代的需要,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體系完備、內涵豐富、意義深遠,對於挖掘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文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 高考作文輔導98: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久彌新
    但其他文明的文字早已消失,只有甲骨文是一種傳承至今的具有文化意義的成熟文字。(起:引用材料,提出觀點)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忠實地記錄了中華文明的光輝歷程,照亮了中華文明前行的道路。(解釋中心論點)數千年來,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得以傳承與復興,靠的正是漢字的記錄與傳承。
  • 【學習明理】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
    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重要論述的現實意義先進的理論必然符合時代的需要,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體系完備、內涵豐富、意義深遠,對於挖掘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文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