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慰安婦」訴訟矛盾再起:韓方宣判要求賠償,日方拒不道歉強烈...

2021-01-09 縱相新聞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鍾書毓

據韓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月8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要求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人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的經濟損失。

對此,日本外務省稱該判決結果「考慮到常識、國際法,什麼都考慮上也無法接受」,並召見韓國駐日本大使,對判決結果表示抗議。

據悉,這次宣判是繼日本企業被判賠償的原被徵勞工訴訟之後,韓方做出反駁日本政府主張的又一司法裁決。雙方媒體認為,這可能導致因戰時強徵勞工賠償等爭議陷入歷史低谷的兩國關係進一步受損。

日韓就「慰安婦」引起諸多糾紛

此次庭審的原告為已故裴春姬等12名受害「慰安婦」,12名原告如今僅5人在世。她們認為日本政府在殖民統治韓國時期誘騙或強迫她們充當"慰安婦",因此她們曾於2013年8月提出調解申請,要求賠償1億韓元的經濟損失。

但日本政府始終拒絕民事調解,並拒收韓國法院相關文書。應原告請求,此案於2016年1月移送正式審理。法庭走公示送達程序後,2020年4月,舉行了首次聽證會。(註:公示送達指用公開宣告的方式送達,經過法律規定的一定時間,即視為送達。)

開審後,日本政府以國際法國家主權豁免為由,要求駁回起訴,而原告主張,主權豁免不應適用於反人類和戰爭罪行。

一直以來,韓方多次要求日方正視歷史,就「慰安婦」問題正式道歉和賠償。

在樸槿惠執政期間,雙方政府曾於2015年12月達成協議,尋求「最終且不可逆轉」地解決「慰安婦」問題。當時,日方同意出資10億日元,作為援助韓國在世「慰安婦」受害者的「治癒金」。

但是,日本政府堅持拒絕為「慰安婦」所受殘害承擔法律責任,強調「治癒金」不是「國家賠償」。因此,這份協議在韓國受到普遍反對和批評。

文在寅執政後,韓方多次對協議表達不滿,認定「慰安婦」問題沒有真正解決。因此,韓國於2018年11月解散依據這一協議成立的"和解與治癒基金會"。

兩國關係或將進一步受損?

1月8日,韓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韓國政府尊重法院判處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者賠償損失,將為恢復慰安婦受害者的名譽和尊嚴盡其所能。

韓外交部表示,2015年12月韓日政府達成的《慰安婦協議》是兩國政府之間正式協議。政府將周密檢查此次宣判給外交關係的影響,努力爭取韓日兩國持續開展建設性、面向未來的合作。

同日,日本外務省召見韓國大使南官杓,抗議韓方法院當天早些時候的判決,稱日方「完全無法接受」。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說,日方不會上訴,以免就此落入韓方管轄。

對此,南官杓表示,將盡最大努力妥善解決問題,避免由此給韓日關係帶來不良影響。他強調,要解決問題,兩國保持冷靜克制尤為重要。

儘管強徵勞工、「慰安婦」賠償等問題難解,日航雙方仍在尋找改善關係的突破口。為了努力促使日韓關係回暖,2020年11月23日,韓國總統文在寅提名姜昌一為新任駐日大使。

姜昌一是一名研究日本問題的資深歷史學者,韓國總統府相關人士介紹稱:「這一人事安排反映了總統文在寅欲改善雙邊關係的意願。」

但韓媒曾評論稱菅義偉預計會追隨安倍晉三的外交路線,維持對韓國的強硬立場。

去年年底,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日韓關係的正常發展似乎受到了一定的外力促進作用。但最終雙方關係的正常化還是繞不開勞工問題和「慰安婦」爭端這兩個歷史遺留問題。

曾任日本外交官、現任京都產業大學世界研究所所長的東鄉和彥表示:「一方面,我的立場是,作為一個加害國,我們至少要守住幾個道德義務。」東鄉認為,「夠不夠」不是加害國應該判斷的問題。但他補充說,就法律角度而言,「我認為韓國人無權宣判日本人有罪」。

東鄉認為,若韓方試圖將境內的日本政府資產抵押來履行判決,那麼日韓將無法維持正常的外交關係,因為這不符合雙方利益。

相關焦點

  • 日韓局長級磋商未就「慰安婦」判決達成一致
    中新網1月15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近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就原慰安婦訴訟,做出了勒令日本政府賠償的判決,但日本方面表示不接受。當地時間15日,日本、韓國兩國政府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了外交部門局長級磋商。雙方互不妥協,但就繼續溝通的方針達成了一致。
  • 韓國法院判處日本賠償「慰安婦」受害者1億韓元 日方表示強烈抗議
    日本共同社報導說,當天,茂木敏充對韓國法院的判決表示「極為遺憾」和「強烈抗議」,要求韓方「儘快採取措施以糾正違反國際法之舉」。康京和表示,在尊重法院判決的基礎上「有必要冷靜應對」,同時要求日方克制過度反應。雙方商定,由兩國外交部門密切溝通協商包括慰安婦受害者判決在內的韓日事務。
  • 日韓局長級磋商未能就慰安婦判決達成妥協,但會繼續溝通
    據共同網1月15日報導,日韓兩國政府15日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了外交部門局長級磋商。圍繞原慰安婦訴訟中勒令日本政府賠償的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的判決,日方以違反國際法為由再次提出抗議,並要求採取糾正措施。韓方則表示「尊重法院的判斷」,並說明了政府的立場。
  • 解散「慰安婦」基金會 韓日關係雪上加霜
    此舉引發日方強烈不滿,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等多名政府高官指責韓方不遵守雙方的有關約定。  分析人士指出,包括「慰安婦」問題在內的歷史問題始終是橫亙在韓日兩國關係改善道路上的一大難題。此前,韓國最高法院判決相關日本企業應當對二戰時期強徵韓國勞工承擔賠償責任,這一裁定讓韓日關係陷入僵局。而韓方此番宣布解散基金會的決定令兩國關係雪上加霜。
  • 時事觀察:日韓關係再遇坎兒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畢振山新年伊始,冷淡已久的日韓關係再遇「寒潮」。韓國法院判處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者進行賠償,日本政府強烈反對。在分析人士看來,儘管韓國政府近期表現出希望改善日韓關係的跡象,但韓日矛盾錯綜複雜,兩國政府又都為未來選舉考慮,想要重歸於好恐怕並不容易。1月8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就12名「慰安婦」向日本政府索賠一案進行判決,要求日方向原告每人支付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9萬元)的賠償。
  • 新年伊始 日韓關係再臨冰點
    目前日本外務省已向韓方提出抗議。新年伊始,日韓以海上兩方船隻劍拔弩張的對峙,勾勒出本已相看兩厭的雙方關係再陷冰點的現狀。日韓「相看兩厭」的不止上述事件。1月8日,韓國法院對韓籍日軍慰安婦受害者對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賠訴訟,一審宣決判處日本政府向12名慰安婦受害人賠償每人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
  • 日媒攬要1月8日:日本關西三地擬要求中央政府發布緊急事態宣言
    1.朝日新聞:日本關西三地擬要求發布緊急事態宣言  受新冠疫情蔓延影響,日本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7日表示,考慮應該向中央政府要求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此外,京都府知事和兵庫縣知事也在當天表態將朝著要求發布的方向展開討論。
  • 地球局|跛腳的同盟關係,美日韓鐵三角「生鏽了」
    美國一方面向日韓獅子大開口,要求大幅提高美軍駐紮費用分攤額,遭到日韓拒絕;另一方面又施壓韓國,與日本續籤《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以確保美日韓三角同盟關係穩固。然而,強扭的瓜不甜。專挑軟柿子捏韓國,美日韓同盟中角色最弱的一方,也是眼下三角關係中最受氣的一方。自1953年韓戰結束以來,美國便在韓國駐軍,現有駐韓美軍規模約2.85萬人。1988年之前,美軍一直自行承擔駐軍費用。
  • 韓國將日本踢出白名單 雙方矛盾陷入「死局」?
    自上世紀90年代末起,韓國部分勞工及家屬開始對日企提出訴訟。2018年10月,韓國大法院判處日本公司賠償4名韓國勞工;11月,又裁決兩起涉及三菱重工案件,支持韓國勞工索賠權。對此,時任日本外相河野太郎稱「無法容忍」,韓日圍繞《韓日請求權協定》展開激辯。日方認為,基於該協定,勞工問題等民間索賠已解決。但韓方稱,雙邊協定未終止公民索賠權。
  • 德國將永久立慰安婦雕像?!日本網友氣急狂撕韓國……
    這次爭議的重點是設置在德國柏林米特區的這座雕像,雕像被稱作「和平少女像」,但它還有一個更沉重的名字:「慰安婦像」。雕像底部的文字明確標記了慰安婦事件的來源。設立的初衷,自然是為了紀念在二戰中淪為日軍性奴隸的女性,督促日方正視歷史,做出道歉。
  • 日媒:日韓圍繞原勞工案交鋒日益激烈,兩國關係將進一步惡化
    作為第一步,日方要求與韓國實施基於1965年《日韓請求權協定》的首次磋商。如果韓方不同意,日方似乎還有意向國際法院(ICJ)起訴,加強制約。此舉旨在令韓方放棄出售被扣押資產的念頭。不過,能否對存在複雜對日輿論的韓國起作用,還無法預測。在日本輿論看來,日韓交鋒或日益激烈。忍耐的限度「政府應該團結一致採取萬全應對,希望攜手推進相關省廳間討論」。
  • 日本政府稱無法接受「慰安婦」案敗訴 召見韓國大使
    來源:海外網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的和平少女像(共同社)海外網1月8日電 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8日作出一審判決,要求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人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的經濟損失。日本外務省同日立即召見韓國駐日本大使,對判決結果表示抗議。
  • 日本NHK電視臺會長為慰安婦過激發言正式道歉
    中新社東京1月31日電(記者 孫冉)NHK會長籾井勝人1月31日在日本國會就其就任記者會上的慰安婦相關發言正式道歉。該發言引發日國內外輿論以及NHK內部的嚴厲指責,引發職業危機。但這全部都已經通過《日韓條約》解決了,為什麼還要舊事重提」。  NHK是由日本總務省管轄的廣播電視機構,全稱為「日本放送協會」。現年70歲的籾井勝人是信息系統巨頭「日本Unisys」公司的特別顧問。於去年12月20號被提名為NHK新任會長,並於1月25號正式就任,任期3年。但此前也有日本媒體披露,籾井實際上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指定的一名會長人選。
  • 韓國驅逐日本船隻,美國印太盟友圈內訌不斷,日韓矛盾再現!
    韓國外交部表示,由於日本船隻駛入韓國「專屬經濟海域」進行調查,韓方依據國際法和相關法令,在該海域內開展了正常執法活動。此前日媒報導稱,11日日方「昭洋」測量船在日本的「專屬經濟區」進行調查時,遭到韓國海洋警察廳船隻的無線電警告,韓方應立即停止警告,並遠離本船,日本政府通過外交渠道就此提出抗議。
  • 臺首座「慰安婦」雕像臺南揭幕,馬英九:她們都在等日本的道歉
    他批評民進黨當局對日本太軟弱,呼籲臺當局向日本政府要求道歉賠償,並稱「這才是對慰安婦的轉型正義」。坐落在國民黨臺南黨部內臺灣首座「慰安婦」銅像位於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中正路口。日本右翼媒體稱,雖然臺灣「慰安婦」像是以人權團體的名義設置的,但地點就在國民黨臺南市黨部土地內。
  • 踹「慰安婦」銅像的日右翼竟還狡辯 島內痛批蔡英文「軟腳蝦」
    此次日本右翼腳踹「慰安婦」銅像的事件,最先是被國民黨臺南市黨部主委謝龍介9月9日晚間在社交平臺曝光,他發文稱有16個日本團體赴臺灣就「慰安婦」銅像一事「交涉」,並遞交公開質問書。期間(9月6日)日方代表竟明目張胆用腳踢「慰安婦」銅像,不僅連踹幾腳,還擺pose讓人拍照。藤井實彥用腳踹「慰安婦」銅像,還叫人拍照。
  • 韓法院再判日企賠償二戰強徵的韓國勞工
    中新社首爾1月9日電 (記者 曾鼐)首爾中央地方法院9日再判日企對1名二戰期間遭強徵勞工的受害者進行賠償。2018年10月,韓國大法院支持4名二戰時期遭日本強徵的韓國勞工的索賠權,判決涉事日本企業向每名原告賠償1億韓元。隨後,多起強徵勞工案宣判,判決引發日方強烈不滿。
  • 海南:狀告日本政府8名慰安婦已有4人離世(全文)
    今年9月22日,沒等到日本政府道歉的陳金玉老人走完了86年的人生歷程。至此,狀告日本政府的8名「慰安婦」受害者,已有4人離世。仍健在的其他4名老人如今生活如何?近日,記者深入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陵水黎族自治縣等地,尋訪這些健在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