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稱無法接受「慰安婦」案敗訴 召見韓國大使

2021-01-13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的和平少女像(共同社)

海外網1月8日電 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8日作出一審判決,要求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人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的經濟損失。日本外務省同日立即召見韓國駐日本大使,對判決結果表示抗議。

據日本電視臺8日報導,日本外務省稱,該判決結果「考慮到常識、國際法,什麼都考慮上也無法接受」。

另據韓聯社消息,該訴訟原告為已故裴春姬等12名受害「慰安婦」,她們認為日本政府在殖民統治韓國時期誘騙或強迫她們充當「慰安婦」,於2013年8月提出調解申請,要求賠償1億韓元的經濟損失。開審後,日本政府以國際法上的國家主權豁免為由,要求駁回起訴,而原告主張可以追究賠償責任。另一起對日索賠案的一審也將於13日宣判。(海外網 王珊寧)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相關焦點

  • 韓國法院判處日本賠償「慰安婦」受害者1億韓元 日方表示強烈抗議
    9日,韓國外交部長官康京和同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通電話,就法院判決一事交換意見。日本共同社報導說,當天,茂木敏充對韓國法院的判決表示「極為遺憾」和「強烈抗議」,要求韓方「儘快採取措施以糾正違反國際法之舉」。
  • 日韓「慰安婦」訴訟矛盾再起:韓方宣判要求賠償,日方拒不道歉強烈...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鍾書毓據韓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月8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要求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人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的經濟損失。對此,日本外務省稱該判決結果「考慮到常識、國際法,什麼都考慮上也無法接受」,並召見韓國駐日本大使,對判決結果表示抗議。
  • 對「慰安婦」像汙言穢語 日本作家遭「封殺」
    2017年1月月2日在日本駐韓國釜山總領事館外拍攝的象徵受害「慰安婦」的少女像。(新華/法新)   新華網北京4月11日電(記者張旌)日本和韓國因「慰安婦」問題再起爭端。日本知名作家筒井康隆在網絡發帖,對日本駐韓國大使長嶺安政返回韓國表示不滿,還公開對「慰安婦」少女像發表汙言穢語,言辭極為低俗。   筒井康隆的言行讓韓國方面感到憤怒,不少媒體對他予以譴責。一些出版商宣布停止銷售他的新作,並對他的舉動表示失望。   筒井康隆出生於1934年,是一名科幻小說家,代表作包括1966年出版的《穿越時空的少女》。
  • 解散「慰安婦」基金會 韓日關係雪上加霜
    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秋葉剛男21日中午召喚韓國駐日大使李洙勳,稱韓方決定違反日韓間有關協議,日方對此表示遺憾及抗議,要求韓方切實履行相關協議。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1日表示,3年前日韓達成有關「慰安婦」問題的協議,已實現雙方圍繞「慰安婦」問題的「最終且不可逆」的解決。他希望韓方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採取負責任的應對方式。
  • 韓國緊急召回中美日俄四國大使所為何事?
    就在韓國政府竭盡全力解決內部政治問題時,韓國外交部又搞了個大新聞~緊急召集駐中國、美國、日本、俄羅斯以及聯合國大使回國。韓聯社援引外交人士的話稱,這是韓國首次召集駐中、美、日、俄和聯合國大使同時回國開會。新華社駐首爾記者王家輝:當地時間1月16日,韓國政府緊急召喚駐中美日俄及駐聯合國大使,在首爾召開東北亞及朝鮮半島局勢評估及對策會議,再次明確表明將按原定計劃部署「薩德」。
  • 日媒說「日本給國際社會留下無視人權問題的印象」
    裁判部表示,綜合證據和各種資料以及辯論來看,認定被告(日本政府)的非法行為,「原告們可能受到了難以想像的,精神和肉體上的極度痛苦,並且其連受害賠償都沒有得到」。圖說:韓國總統文在寅前往醫院,看望「慰安婦」老奶奶消息公布之後,日本外務省立即召見韓國駐日本大使,對判決結果表示抗議。
  • 又一打臉日本鐵證!韓國公開日軍慰安婦服裝(圖)
    摘要: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的又一鐵證被公開。2日下午,韓國世宗市國家記錄院總統記錄館公開了日軍慰安婦的兩件服裝,包括一件慰安婦工作服上衣和一件日式內衣上衣。韓媒稱研究結果顯示,這兩件服裝是日本被服廳製作並發放的。韓國專家表示,這證實當時的慰安所由日本政府主導運營。
  • 韓國植物園立「下跪謝罪」雕像,網友怒了!日本官房長官極大不滿
    另據日媒「nifty」報導,該雕像的製作者王慶賢(音)則回應稱:「作品表達了這些曾身為慰安婦的奶奶們理所應當地接受道歉的樣子,我想通過這一點來提振民族精神。我希望日本可以衷心的道歉,重生為嶄新的日本,我是基於這一點創作的。」
  • 德國將永久立慰安婦雕像?!日本網友氣急狂撕韓國……
    罵外國還不夠,有些網友把矛頭對準了日本政府:「天天說什麼可惜、遺憾,我都聽膩了,日本政府外交這麼懦弱真的不太行。」「韓國本來就是那種,不好好敲打一下就不懂事的國家。你不重拳出擊的話,連德國都看不起你了。」
  • 日本限制入境 韓國外交部:極為遺憾 將召喚大使抗議
    (韓聯社)海外網3月6日電據韓聯社報導,韓國外交部6日對日本前一天(5日)宣布的限制入境和隔離措施表示,此舉令人極為遺憾,政府正在考慮採取一切可用的相應措施。韓國外交部稱,韓國正在集中全政府力量,防止疫情蔓延,韓國優秀的檢測診斷能力和積極透明的防疫努力舉世公認,鑑於日方在防疫成果顯現之際採取這一措施,韓方不能不懷疑其是否「另有所圖」。
  • 臺首座「慰安婦」雕像臺南揭幕,馬英九:她們都在等日本的道歉
    他批評民進黨當局對日本太軟弱,呼籲臺當局向日本政府要求道歉賠償,並稱「這才是對慰安婦的轉型正義」。坐落在國民黨臺南黨部內臺灣首座「慰安婦」銅像位於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中正路口。日本右翼媒體稱,雖然臺灣「慰安婦」像是以人權團體的名義設置的,但地點就在國民黨臺南市黨部土地內。
  • 日本NHK電視臺會長為慰安婦過激發言正式道歉
    中新社東京1月31日電(記者 孫冉)NHK會長籾井勝人1月31日在日本國會就其就任記者會上的慰安婦相關發言正式道歉。該發言引發日國內外輿論以及NHK內部的嚴厲指責,引發職業危機。  1月25日,NHK會長籾井勝人在就任記者會上表示,慰安婦問題「在當今的道德觀念下是錯誤的」,但他隨後卻聲稱「哪個進行過戰爭的國家都曾有過從軍慰安婦」,並列舉了法國、德國的名字,還反問稱「為什麼荷蘭現在還有紅燈區」。  籾井接下來又將「炮口」對準了韓國,稱「韓國說得好像只有日本曾經強徵慰安婦,實際上就是要搶錢、索賠。
  • 韓國將日本踢出白名單 雙方矛盾陷入「死局」?
    中新網9月18日電 (劉淙 何路曼)當地時間18日凌晨,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正式公布實施《戰略貨品進出口告示修訂案》,將日本移出出口「白名單」。迄今為止,韓日兩國已分別將對方踢出出口便利國家的「白色名單」,這場爭端不斷的貿易「拉鋸戰」愈演愈烈,本就脆弱的雙邊關係或將再次鬆動。
  • 日媒:日韓圍繞原勞工案交鋒日益激烈,兩國關係將進一步惡化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圍繞韓國「二戰」勞工案問題,日本政府開始對扣押了日本新日鐵住金資產的韓國採取對抗措施。作為第一步,日方要求與韓國實施基於1965年《日韓請求權協定》的首次磋商。如果韓方不同意,日方似乎還有意向國際法院(ICJ)起訴,加強制約。此舉旨在令韓方放棄出售被扣押資產的念頭。
  • 德國立起慰安婦雕像,日本網友卻將「怒火」燒向了韓國?
    德國柏林米特區出現了一座雕像作品,雕像出現後,遠在亞洲的日本網友又開始生氣了,但他們生氣的對象不是德國,相反卻把炮口對準了鄰居韓國。 這是怎麼回事?還要從雕像本身說起。
  • 日韓局長級磋商未就「慰安婦」判決達成一致
    中新網1月15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近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就原慰安婦訴訟,做出了勒令日本政府賠償的判決,但日本方面表示不接受。當地時間15日,日本、韓國兩國政府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了外交部門局長級磋商。雙方互不妥協,但就繼續溝通的方針達成了一致。
  • 亞恩做過日本慰安婦,她又做了令人驚訝的一事,獲得「騎士勳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軍大量擄掠被佔領國女性充當日軍「慰安婦」。2007 年2 月15 日,美國亞太及全球環境問題分會舉行了有關保護慰安婦人權的聽證會,當時已85 歲高齡的亞恩作為證人出席了此次聽證會。她是第一個公開承認慰安婦經歷的白人。
  • 俄轟炸機被指飛近英國領空 英召見俄大使要求解釋
    原標題:俄轟炸機被指飛近英國領空 英召見俄大使要求解釋 資料圖:俄羅斯圖-95轟炸機,北約戰鬥機飛行員稱其為「熊」。   中新網1月31日電 據外媒30日報導,英國方面稱,兩架俄羅斯轟炸機接近英國領空,幹擾英吉利海峽上空的民用航空交通。對此,英國外交部召見俄羅斯駐英國大使要求解釋。此前英國皇家空軍(RAF)命令戰鬥機緊急起飛對俄軍機予以攔截。   據悉,當天兩架俄羅斯圖-95(Tu-95)轟炸機由北向南經過愛爾蘭島西海岸,在接近英吉利海峽之後按原路返回。
  • 韓國要求將日本軍艦島從世遺除名 日本作出回應
    海外網6月22日電 韓國政府此前要求取消日本軍艦島作為「明治時代的工業革命遺產」而登錄世界遺產的稱號。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22日在記者會上對此回應稱,這不是日本該來應對的問題。據日本《讀賣新聞》22日報導,菅義偉在記者會說:「我們一直真誠接受並誠實履行世界遺產委員會此前的決議和勸告,並將據此繼續做好適當應對。」對於韓國政府此前聲稱的要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送信函要求取消,菅義偉表示目前也沒有收到相關通知。2015年,軍艦島作為日本「明治工業革命遺產」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