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當你陷入困境時,讀書能讓你絕處逢生

2020-12-17 葉子的故事城堡

文/蔣鳳姣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上帝的寵兒,總會遭遇到風暴,淪陷在低谷的時刻。這時,我們都想有一個生命中的貴人出現,送來春天般的溫暖,拉我們出絕境。

如果有,那你很幸運。但是,大多數時間是沒有的!

你家也許不差錢,你是富二代,但你遭遇的卻是感情問題:寂寞無聊生無可戀,情感糾結肝腸寸斷……

錢在此刻也失去了魔力。

如果你沒錢,問題就更多了,有句很有道理的話說,錢能解決90%的問題。沒有錢,生存都是問題。

此時,也許誰也救不了你,唯一能夠拯救的是你自己。

此時,你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以及臨危不亂的處事方式,智慧地解決各種難題。

那問題就來了:如何獲得人生的智慧,打磨一顆堅強的內心?

那就是兩個字——讀書!

書是絕大問題的出口,它可以增加你的智慧,治癒你的內傷,豐富你的精神生活。

而這些看不見的精神和智慧都源自於書本——所有生活中遇到的困惑,都可以在書中尋找到答案。你可以通過閱讀,結識各個領域的智者,與他們對話,按摩心靈,渡劫自己。

那麼,究竟怎樣在浩瀚書海中讀懂一本書呢?樊登讀書會的發起人樊登老師教給我們一系列的方法和經驗——《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

01 會讀書,更要會講書

喜歡讀書的人並不多,因為讀書很「苦」,而人的天性是懶惰的,除非興趣促使,否則大多數人都不會選擇主動「吃苦」。

也有少數人選擇主動吃苦,因為若不想主動去吃學習的苦,就會被動吃生活的苦。人總是會經歷一些事情,才會改變一些想法。

樊登,理科男,前央視主持人,也遭遇過人生困境。剛工作的各種焦慮,房貸車貸的顯性壓力,對前途未來的惶惑擔憂,使他對當下環境無所適從。

這時,他拿起了一本書——《論語》。

這是先賢孔子的語錄集,語言晦澀難懂,可充滿哲理值得細品,特別適合此刻一籌莫展的樊登。

當他讀到《論語·衛靈公》中的「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時,突然停了下來。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翻譯下來就是:君子謀求道而不去謀求衣食。耕作,常常會有飢餓;學習,往往得到棒祿。君子擔憂的應是否能學到道,而不是擔憂貧窮。

人生的終極目標,是謀道還是謀食?這是項選擇題,選擇不同,人生就不同。孔子曾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意思是如果能體會到道的妙處,就算是立即死去也毫無遺憾。可見孔子對「道」是何等重視。

孔子主張的「道」,指的是立身行事、治國安邦之道。在孔子看來,人生在世,應該追求「道」。只有追求仁道,才能體現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而「食」指的是能夠滿足人們的基本生理需求的食物,以及人們賴以生存的其他物質資料。

讀到這裡,樊登茅塞頓開:我追求的是更多的財富(食)呢,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體現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道)?

答案顯而易見,他的心態平穩了,焦慮也被治癒。後來他說,從未想過《論語》會如此厲害,竟是天下最厲害的「治癒書」。

疑惑得到解答,他對讀書更痴迷了。讀書多了,答案自現,各種問題也都迎刃而解。

讀書也給了他「增量」的勇氣,有一次,他運用自己積累的主持技巧,給一些企業家們上課,講的還是自己並不擅長,純屬現學現賣的經濟管理。

沒想到臺下原本昏昏欲睡的企業家們興趣盎然,聽得津津有味,恨不得大喊一聲「再來一節」。

樊登在無意間找到了自己的價值體現。他發現:通過講書把知識分享給別人,幫更多的人實現價值,不僅體現了自己的價值,還有價值回報——有錢可掙。

而講書需要知識輸出,價值輸出,這也倒逼自己更多地去閱讀,更深地去思考。

微信群盛行時,樊登嘗試了一次微信群直播講書,沒想到這種方式深受學生喜愛。這次意外的收穫,使他深受觸動——原來大家喜歡這種把書「講」出來的學習方式,這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

於是他乾脆把課堂搬到網際網路上。讓沒有時間和能力讀出精髓、讀出味道的人,也能走進書香世界,體會到讀書的樂趣,獲得真正的改變。

2013年,樊登讀書會就這樣成立了。

02 學會拆書,把書讀厚再讀薄

讀書,先得弄明白書裡有什麼。

千古文章意為先,每本書都有一個使命。

我們要讀懂一本書的使命,帶著目的性去讀一本書。否則,讀再多書也是過眼煙雲,不會留下一絲痕跡。

讀書可以自由性,讀懂一定要有目的性。最有價值的部分,不是名言警句,而是書中提供了哪些解決方案。

任何一本書都會有一條主線,你在讀的時候要先問自己:這本書要解決什麼問題。

比如《他人的力量》這本書解決了什麼問題?——是人際關係的問題。講怎樣利用他人的力量解決具體問題,實現人生目標的問題。

《人生海海》這本書解決了什麼問題?——是講人生的大問題。是關於對人生的悲憫以及怎樣頑強面對困苦生活的問題。

《論語》這本書解決了什麼問題?——要解決的是一個人怎麼安身立命的問題。

理清這些思路後,再去讀書,脈絡就清晰多了,思維的維度也更廣了。

不同的書,主題出現的位置也不一樣。文學類的書一般要讀完整本書,還要加上思考才能發現它的主題;工具類的書則要儘快讓讀者知道書的主旨,否則沒人花時間讀下去;一些新理念的書,則需要定義概念,論證主題,觀點往往在文章的開頭部分……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書上標明的東西,我們要讀懂,沒標明的東西,我們也要通過想像去補充。因為加了很多自己的積累、想像和思考,書自然也就越讀越「厚」。

前面我們講道:千古文章意為先。意思是說,立意是文章的根本,它直接關係到選材、布局和文章的高度。

這個「文章的高度」,就是價值升華,也叫「提升主題」。什麼叫價值升華?其實就是這本書的意義所在。

這種價值升華的句子一般會集中在文章的最後部分,作者大多意味深長、充滿哲理地說出一段讓人回味無窮的話。

這段話會讓人產生思考,或茅塞頓開,或振聾發聵,或陷入沉思等不一樣的情感體驗。這種句子,現被人統稱為「金句」,是整篇文章的點睛之筆。

比如林清玄在《桃花心木》裡寫道: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再如《紅樓夢》,幾乎每一個章節都有金句,用金句剖析事件: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用金句點評人物態度: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賈寶玉)

用金句暗示人物命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王熙鳳);寒塘渡鶴影(湘雲);冷月葬花魂(黛玉)。

用金句概括整部小說: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

讀書,先讀厚,再讀薄。對書中的每個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徹底清楚。這樣一來,本來較薄的一本書,由於增加了不少內容,就變得「較厚」了。

在做到以上一點後,一切東西瞭然於胸。對書掌握得極其透徹,自然不需要再一味的摳書本內容,書讀起來不需要很費力,自然就薄了。

有句話說:讀書不思考,腦子不開竅。

把書讀「厚」需要知識積累,把書讀「薄」需要思考後的歸納總結,書本上的東西都濃縮成精華後再變成自己的東西,且能學以致用,這才是真正的學到了東西。

03 掌握方法,學會輸出,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前面講了人生的終極目標,是謀道還是謀食?好像是兩個不能逃避的選擇,其實這並不是一個二選一的選擇,它也可以是一項多選題。

也就是說,既可以「謀道」,也可以「謀食」。21世紀是一個信息發達的時代,信息創造價值,知識付費已成新趨勢。

但是,我並不希望你是因為看到有人講書賺到了錢,而選擇做一個講書人。而是你在講書的過程中,由於價值體現你順便賺到了錢。

你未來能獲得的,遠超金錢。不要捨本逐末,為了追求金錢利益而忘了自己的初心。

塔勒布在《反脆弱》一書中說,讀書是最反脆弱的學習方式。往小處說,可以救己,往大處說,可以度人。

好了,確定好這些之後,你就可以試著講書了。

也許你會說:網絡上滿屏都是牛人,我能給比我厲害的人講書嗎?

當然能。再普通的人也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同理,再厲害的牛人也有自己不了解的知識缺口。很厲害的科學家可能不會處理情感問題;戀愛高手可能不知道人生的意義;為人父母很多不懂怎樣教育孩子;為人子女者不知什麼是孝順;鄉下的農婦不明白5G為何概念;城裡的孩子很可能五穀不分……

而這些知識的盲點,都可以通過某一本書,通過你的講書,讓他們在短時間裡入門了解,激發進一步挖掘的興趣。

那你還說說,我要講的書人家都講過了,我還需要講嗎?

要講。人家講的是人家看到的角度,你可以講出與別人不一樣的視角所看到的觀點,同樣會給人靈感和啟發。

同一本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有「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說法。

樊登讀書會曾邀請作者麥家講解自己的新書《人生海海》,可這位大作家「抵死不從」:我不能說,說了讀者就跟著我的思路走了,這書讀起來就沒意思了。

樊登採訪麥家

後來真沒說,而是講了些關於寫作的經歷,同時也給《人生海海》這本書留下了很深的懸念。

開始講書時,我們也要進行一些技術方面的訓練。《賣油翁》、《達文西畫雞蛋》的故事告訴我們:很多技能都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而達到的——無他,唯手熟爾。

重拾書本,就是重新接受教育。這所學校最慈悲、最平等、最廉價。

光讀不行,還要思考。

讀一本好書,就是跟一個高尚的人對話,跟業內的專家探討。多問幾個為什麼,多思考方式方法,你會受益匪淺。

讀書改變思維,思維改變習慣,習慣改變命運。也許你錯過了著名小學,不要緊;你錯過了重點中學,沒關係;你因這輩子沒有上大學而感到遺憾,沒關係。只要你依然有堅持讀書的習慣。這是家永不打烊的學校,只需要幾十塊錢就可以入學,永遠向所有人敞開大門。讀書,可以比上學更有效。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我們說:「能夠讀懂一本書,還可以(願意)講出來,就算是老師了!」所以,當你選擇要成為一名講書人的時候,其實也是選擇了成為一名幫助別人成長的老師。肩上的擔子很重,心中的熱情很高,腳下的道路很長。任重而道遠,不亦樂乎?

當你讀了足夠多的書,並掌握了一些技巧,讓自己成為一個心態平和,對他人、對社會都具有價值意義的時候,你還會沒有「食」嗎?記住:我們是因為有了價值才會掙到錢,而不是給我們錢後我們就會變得有價值。

因此,不管你有沒有陷入困境,都請來加入讀書的隊伍吧!讀書需要點滴積累,厚積才能薄發,不要等到掉入陷阱了才想到尋找梯子。

記住:讀書不一定能使我們成為影響世界的偉人,但可以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樊登:只有讀書能讓我們脫離當下困境
    而真正能夠帶我們穿越的,能夠讓我們脫離當下困境的只有書籍。關於閱讀,@樊登 在一刻talks心流演講之夜上給我們提供了哪些新思路與新啟發呢?一起來感受聆聽吧~本期講者:樊登(樊登讀書創始人)本期主題:閱讀 書籍 心流全文共4555字,閱讀需要26分鐘古人云開卷有益,意思就是只要讀書就是好事,為什麼讀書是一個好事?
  • 樊登讀書2020知識TALK秀直播周收官,一起讀書致敬純粹求知的樂趣
    任泉坦言,當你什麼資源都沒有的時候,書籍就是你最大的資源。而且畢業邁入社會後,閱讀是最有效的,因為遇到真實的困境以後,你才會懂得如何用最合理的方式把需要的知識汲取過來。在直播中路一鳴給了大家一個很好的建議,他提到「我們的焦慮通常來源於未知,先去做那些長期看來一定有用的事情,比如讀書。」當你看見生活最真實,也是最殘酷的那一面,挑戰會不斷地湧現出來,這讓我們對工作始終保有新鮮感。路一鳴自己是個戈壁挑戰賽愛好者,那是比馬拉松更具挑戰的運動項目。他自己覺得,熬過了那些殘酷的挑戰,知道自己曾經克服過巨大的困難,再回來面對生活、工作中的挑戰時,人就不會太惶恐。
  • 你為什麼要聽樊登讀書會?一次性講明白樊登讀書的好與壞
    去年年底,我寫了一篇文章《一年前入坑樊登讀書,我變了,現在的我有點後悔?》分享了我怎樣接觸樊登讀書,怎樣在裡邊聽書改變的整個歷程。今天被一位粉絲的一個問題問住了。她說:「我聽了樊登讀書一年多了,每次聽的時候都感覺,哇講的很棒,漲知識了。
  • 樊登讀書推出的「正念書單」,讓你的心靈回歸平靜
    除了正念冥想的習練,樊登讀書會的這些書也可以幫到你。樊登讀書推出的正念解壓書單及試聽,讓你的心靈回歸平靜,做一個懂得放鬆的人。#疲憊的身體難靜心#《睡眠革命》豆瓣評分:7.4分掌控睡眠,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動權。可如何才能掌控睡眠?為什麼睡了很久還是疲憊?人一定要睡8小時?如何讓睡眠更高效?
  • 你多久沒讀書了,看起來不像書店的長沙樊登書店,居然有懶人沙發
    又或者非常具有文化氣息的書店,讓讀者更加有讀書的氛圍。而你有多久沒有讀書了呢?今天我們來到了一家網紅書店,樊登書店,一起看看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下你能不能放下手機,拿起一本書讀上一會呢。樊登書店大腦工場旗艦店位於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中路27號,距離長沙萬家麗廣場非常近。
  • 樊登做客《可凡傾聽》:讀書是一輩子的事複製
    樊登,從央視主持人到創辦樊登讀書,從工科「學霸」到火爆全網的「講書人」,他的經歷頗為傳奇,曾說閱讀改變了他的人生。當曹可凡對話樊登,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雙十二當晚19:10,上海電視臺紀實人文頻道《可凡傾聽》樊登專訪——讀書是一輩子的事!
  • 用戶超2000萬、營收超10億,樊登讀書如何打造指數型增長?
    作為知識付費領域的頭部品牌,樊登讀書在整個行業都陷入增長瓶頸期的時候脫穎而出,並達到了用戶破2000萬、營收破10億、估值超50億的成就。那麼它是如何做到的呢?本文將為大家仔細拆解。
  • 樊登再登鷺島 千人演講論壇引爆讀書風暴
    11月3日,2018樊登大型千人巡迴演講在廈門火爆登場,本次開講主題為《知識爆炸時代如何終身成長》。樊登博士的千人演講論壇作為「2018知識經濟博覽會」(簡稱「知博會」)的八大論壇之一,現場座無虛席,主講人樊登博士以充滿自由智慧的演說方式,再次引發席捲鷺島的讀書風暴。
  • 美博士×樊登讀書|以書之名,品質生活
    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智慧財產權——「世界讀書日」主旨宣言4·23世界讀書日,「美博士攜手樊登讀書,邀您一起在大自然一般的家中讀一本好書,莫負春日好時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至少有80%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室內健康的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極為重要。
  • 愛上閱讀,終身成長 樊登讀書正式入駐巢湖市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一處樊登讀書可以點亮一個社區。日前,樊登讀書樊博服務中心閱讀流動驛站在巢湖市天河街道麗水灣小區悅書房正式揭牌,標誌著樊登讀書正式入駐巢湖市。據悉,樊登讀書會由央視節目主持人、MBA資深講師樊登博士於2013年末發起,總部坐落於上海,是國內倡導全民閱讀的先行者,旨在幫助那些沒有時間讀書、不知道讀哪些書和讀書效率低的人,通過移動網際網路吸取知識、愛上閱讀、終身成長。迄今為止,樊登讀書已累計解讀書籍270餘本,舉辦線下活動45000多場,當前正式用戶數3700萬+,用戶收聽量9.8億次,為無數家庭和個人帶去閱讀的快樂。
  • 「樊登讀書」在陝首家線下體驗店在解放路正式開業
    樊登讀書,由央視節目主持人、MBA資深講師樊登博士於2013年發起,同年10月正式成立的讀書品牌,品牌以「每多一個人讀書,就多一份祥和」為願景,以「幫助3億國人養成閱讀習慣」為使命。近年來,樊登讀書通過APP每周六講一本新書,包括創業管理、職場進階、婚姻親子、心靈成長、文化歷史各類書籍,讓讀者在緊張的生活之餘,每周都能讀一本書。
  •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滄縣】樊登讀書滄州運營中心書店到大褚村鄉...
    近日,樊登讀書滄州運營中心書店到大褚村鄉錢海莊小學開展愛心圖書捐贈活動,為孩子們帶去600餘冊各類圖書及學習用品,助力該校「愛心圖書館」建設。活動中,錢海莊小學校長張健代表全體師生表達了對樊登讀書滄州運營中心書店的誠摯謝意,希望孩子們能心懷感恩,將讀書培養成一種習慣,用自己的努力與進步回報社會的關愛。
  • 讀書改變未來,讀《樊登講論語》,體會不一樣的生活哲理
    樊登講解《高效能人士7個習慣》的時候,特意提到這句話。 他的解釋是,人應該把關注點放到自己的身上,縮小關注圈,擴大影響圈。 為此,樊登特意舉了北宋著名思想家範仲淹的例子。 範仲淹年少時候,在書院讀書。他非常專注,專心研習。 一次,真宗皇帝路過應天府,這是非常大的盛事,百姓都爭先恐後地跑出去看。書院的師生們也放下功課,出去一睹聖顏。 範仲淹見狀,把門關上依舊在家讀書。
  • 未來一個月,化險為夷,扭轉困境,生活轉危為安的星座,絕處逢生
    運氣來之不易,無論是愛情上的挫折還是事業上的困難,所有這三個星座都會轉危為安,化險為夷,扭轉困境,從而迎來了絕處逢生的希望,現在讓我們看看他們是誰。獅子座盛氣凌人的獅子座擁有著幸運的神聖光環,從不害怕困難和挫折。但是過於自信,往往有時說話過於刺耳,有時會讓別人覺得不舒服,最後自己鬧得也不開心。
  • 品牌大事記 || 樊登讀書走進痘博士,共享《幹法》智慧盛宴,助力...
    讀書點亮人生在痘博士讀書是大氣候,到這裡,每一位老總、主管桌子上都有厚厚的幾摞書;到這裡,每一位面試的員工第一個走進的是痘博士讀書吧,甚至有的人只因為讀書吧而留下。——11月28日,痘博士請來樊登讀書會北京負責人劉英男,與員工們一起交流讀書心得,讓讀書點亮人生,在痘博士遇見最好的自己。
  • 樊登讀書會創始人樊登博士將來黃岡舉行公益巡講
    據悉,為推動黃岡全民閱讀,創建書香黃岡,營造一種「多讀書、讀好書」的健康積極向上的社會文化氛圍,樊登讀書黃岡分會邀請樊登博士來黃岡公益巡講的活動。在市全民閱讀活動領導辦公室的支持下,樊登博士黃岡公益巡講定於11月10日下午兩點至六點於黃梅戲大劇院舉行。
  • 2019年樊登「知識進化論」主題系列巡講圓滿收官
    樊登讀書自成立以來,一直秉持「在中國,每多一個人讀書,就多一份祥和」的信念。每周樊登讀書APP在主版塊內更新一本書籍的精華解讀,以音頻、視頻或閱讀的方式滿足會員在多種場景下的需求,為大多數人解決了「沒有時間讀書、不知道讀什麼書、讀書效率較低」的難題。
  • 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樊登傳奇
    在網絡時代橫行的今天,各種娛樂直播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冒頭而出,2013 年在央視辭職的樊登(據說)在家閒得沒事幹,就開始讀書,然後把讀書的內容分享給身邊的人,後來乾脆建立了微信群,把讀書收穫的內容分享到群裡,找到了商機,樊登的使命是每年帶大家讀懂50本書用樊登式的解說,把一本看似很難的說「口語化」「場景化」,然後分享給大家。
  • 高考加油:讀書不能決定你的上限,但能決定你的下限
    上大學、尤其是上個好大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還是有人認為:大學裡也有學渣,沒上過大學的人也有厲害的,因此,讀書並不是那麼重要。確實沒有上過大學也可以獲取知識、提升能力,但如果一個人自身不夠勤奮,連在學校上學時都不能努力讀書,又怎麼指望他出了社會後會自覺的努力獲取知識呢?
  • 《女傭的故事》:陷入困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走出困境的勇氣
    人們常說,世事難料,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所以,難免會有生活不如意,或者陷入困境的時候,當陷入困境,要怎麼去走出困境,這是人們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技能。最近看了一本小說,叫《女傭的故事》,這是一本能鼓舞人在困境中努力前行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