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我們今天又見面了,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馬老師,今天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是篆書書法。為了便於大家快速地去學習,咱們先來學習一個句子: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這句話很容易理解,也能夠讓人很快記住。我怕大家學習起來比較費勁,所以今天先學上半句。
斯,從平面二維結構來看,它是一個左右型結構的漢字。左邊是一個「其」字,右邊是一個「斤」。從東漢許慎的著作《說文》六書理論來看:「斯」字是一個形聲字,斯者,析也。從其,斤聲。
那麼這個斯字的最初本意會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古籍對這一文字的記載《詩經》:墓門有棘,斧以斯之。翻譯成現代漢語的話:墳墓門口長滿了荊棘,用斧頭把它們給劈開,便於掃墓或者祭祀先人、前輩。後來這個義項被假借走了,訓為:此,可翻譯成:這,這裡。這個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又重新造了一個漢字:撕,在原來「斯」字的左邊加個提手旁個,表示這個字與手的動作有關係。而「斯」字表達,析意思的意項就消失了,從此用作了代詞。
人,從平面二維結構來看,它是一個獨體字。筆畫比較簡單,又不能繼續進行拆分,也便於快速書寫。
古代講究天地人。天上有太陽、月亮和星星,自己,二十八星宿。地上有名山大川,五嶽四瀆。人事就是父父子子,兄兄弟弟。那麼我們來看一下《說文》對人字的記載,人是一個象形字,怎麼說呢?人字的甲骨文形狀就宛如人的雙臂與大腿之形狀。人是天地間最靈長的動物。可以識別五味,可以辨別五音。
若,從二維平面結構來看是一個上下結構的漢字。上面是一個草字頭,下面是一個右。二者合起來會意。若有像什麼一樣還有表假設的意思,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說文》對若字的解釋,若,擇菜也。從帥、右。可以翻譯為:比得上。古代實行車戰。一車,一個御者,一個指揮,一個車右。另外還有72個步卒。
御者,馭也,就是駕駛馬車的人,就是我們現代的司機,在古代這是個職業,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活。開車的大家都懂,安全駕駛是第一位的。指揮的,就是將帥,行軍打仗,衝鋒陷陣,令旗指揮,指哪打哪。就像現代戰爭中的軍事指揮官,這個也容易理解。車右,就是坐在戰車右邊的戎士,作用是,戰車在行進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能前進的情況,就必須下來推車,保障車輛的正常運行。還有一項必須保證指揮官的人身安全,所以這就形成了一個特殊的職業:車右。一般都是具有蠻力和武力的人擔任。72步卒,冷兵器時代,與敵人作戰的額。太平盛世的時候可以作為儀仗隊。
言歸正傳,車右是指揮官帥才的副手,二者必須默契地配合,才能與敵人開戰而處於不敗的境地。那麼,若字,澤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這也恰恰說明見,團結就是力量,團隊的力量大於個人的力量。從古至今,道理一以貫之。
彩,從平面二維結構來看是一個左右型結構的漢字。左邊是一個採集的採字,右邊是一個彡,表示與色彩有關係。《詩經秦風蒹葭》:芳草萋萋。這裡的萋萋猶如採採。採作彩,五顏六色之色彩,眾多之貌。《說文》:彩,文章也。從彡,採聲。文章不是寫的文章,而是指豐富交織的紋案。所以呢,彡是彩字的行旁,採是彩字的聲旁。
虹,上海虹橋是一個地名,代詞那裡曾經有一座彩虹形狀的橋,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橋可能沒有了,但是呢,虹橋作為一個地名卻被沿用至今。從平面二維結構來看,虹字是一個左右型結構的漢字。左邊是一個蟲字,右邊是一個工字。虹與工聽上去是不是特別順口啊?對了,虹是一個形聲字。蟲是虹字的行旁,工是虹字的聲旁。《說文》虹,從蟲,工聲。蟲者,它也。蛇似之。所以從蟲。
有些地方的方言把蛇,叫做長蟲,把老虎叫做大蟲。古代人認為,蛇是龍的一種變體,所以,它就是蛇的象形字。《周易》記載:龍戰於野,天地玄黃。就是記載雨過天晴,彩虹垂野的自然現象。古人認為龍會騰雲駕霧,彩虹就是龍的變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夥伴們,要想寫好漢字,必須先弄清楚它們的基本字義,再了解它們歷史發展的由來。這也是一種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磨刀不誤砍柴功,讓我們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