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書先生,ID:svop13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跟人談過心了呢?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愣了好一會兒。
可能是時間長得讓我一下子想不到答案,也可能是突然對「談心」這個詞感到陌生。
朋友問我,為什麼人越長大,越喜歡沉默呢?
以前看過一個回答,是這麼說的:
因為有些人無話可說,有些話無人可說。
01
越長大,越沉默
我翻了翻手機通訊錄,發現來電記錄裡出現最多的號碼,不是家人也不是好友,而是快遞員和外賣員。
微信對話框裡,工作以外的聊天也是寥寥。
好友列表裡的人越加越多,聊天卻越來越沉默。
好像不止是我,身邊的人也大多如此,大家越來越不愛聊天了。
葉子以前是好友裡最愛鬧騰的一個,有什麼花邊新聞總是她第一個分享到群裡。
這兩年,也很少看到她在群裡露面了。
年紀小的時候,某個明星被曝出軌了、離婚了。
大家會紛紛吐槽,一起罵誰誰誰是渣男,感慨著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年齡大一點之後,好像誰離婚誰幹嘛都和我沒關係了。
以前碰到一點屁大的事兒,都迫不及待地跟好友分享。
現在不管看到什麼消息都表現得波瀾不驚,也不想再去討論。
碰上意見不合時,只會在心裡堅定自己的立場,也不再與人爭論。
後來的我們,年齡越大,反而變得越來越沉默。
習慣了做那個看故事的人,而不是講故事的人。
喜歡安靜地傾聽自己感興趣的事,不再熱衷表達。
從前害怕孤獨,後來卻慢慢喜歡上了獨處。
享受著難得的個人時間,看劇,聽音樂,哪怕是一個人靜靜地躺著也好。
漸漸地,那些和自己無關的事,真的沒有多少興趣了。
02
有些路,要一個人走
周末原想約同在深圳的表妹一起吃頓火鍋,酷愛火鍋的表妹卻拒絕了。
問及緣由才知道,前兩天她急性腸胃炎又犯了,在醫院掛了急診,打了一天的點滴才減輕疼痛。
表妹反覆提醒我:
「姐,你可千萬別告訴我媽啊,不然她又得一個人干著急了。」
這個從小到大被姨媽捧在手心裡寵的女孩,從前有一點感冒都恨不得讓全世界知道,如今也學會了報喜不報憂,學會了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
掛掉電話之後,我突然有點心疼她,也覺得有些欣慰。
長大之後,再難過的事情,我們都會選擇自己默默扛過去。
受了委屈也會一個人往肚子裡咽。
似乎大多數人都會經歷這樣的歷程:
從什麼都想說到內心活動漸漸多過言語。
直到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的自我調解能力越來越強。
就算遇到再不開心的事,也會自我安慰說明天會好起來的。
因為你知道,這些好的壞的心情,都是一時的。
讓你難過的事情說出來也沒用,悲傷過後,生活還是要繼續。
成年以後,我們還是常常會笑,但是大部分的時間都不是因為真的開心,而是為了不讓身邊的人擔心。
看過一段話:
挫折經歷得太少,才會覺得雞毛蒜皮都是煩惱。
當你經歷越多真實與虛假,看清了世界的真相之後,反而沒有那麼多的酸情。你會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有時候沉默代表的,不一定是冷漠和孤僻。
它也在暗喻著一種內心的成長。
03
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在網上看過這麼一句話:
沒人在乎你怎樣在深夜痛哭,也沒人在乎你要輾轉反側地熬幾個秋,外人只看結果,自己獨撐過程。等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便不會在人前矯情,四處訴說以求寬慰。
深以為然。
聽友阿喵的外婆病危,她想請一周的假,回老家陪外婆度過生命最後的日子。
而她手上恰巧接手了一個重要的活動,老闆擔心影響工作,只給她批了三天假。
阿喵很生氣地跟老闆提出了離職,男朋友卻怪她意氣用事。
阿喵從來都是個很顧大局的人,但這一次,她只能選擇任性。
因為等著她去見的,是從她兩個月開始就把她帶大的外婆。
她覺得很無助,但也不想再多解釋些什麼。
我特別明白這樣的感受。
畢業那年考研,奮戰6個月,最後和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
成績剛出來那會,我一度無法走出落榜的陰影。
身邊的朋友紛紛來安慰:別太在意結果,努力了就好。
但只有自己知道,最重要的最在意的分明還是結果啊。
很多情緒,別人是沒法理解的,更別說感同身受了。
所以後來,我們都學會了沉默和自我消化。
因為真正會用心傾聽,理解你的人太少了。
你和男朋友鬧矛盾,找人傾訴,人家覺得你無理取鬧。
工作很累覺得委屈,想得到安慰,有人說你矯情,誰的工作容易啊?
有幾天覺得特別喪,話還沒講完朋友就告訴你:
生活就是這樣,沒什麼大不了的。
你看,人類的悲歡其實並不相通。
04
有些心事,只說給懂的人聽
易烊千璽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被問,你孤獨嗎?
他說,我渴望理解,但不是所有人。
那一刻我覺得,他人眼中這個沉默寡言的少年,其實並不孤獨。
他在意的只是,能被自己在乎的人理解。
沉默的人,不一定孤獨。
孤獨的人,也可能就是別人眼中十分熱鬧的人。
如果說沉默是成長的必經之路,那我希望你在做一個成熟的大人的同時,也能做個天真爛漫的孩子。
遇到快樂的事情,心血來潮的時候就和幾個人講講。
不用猜來猜去小心翼翼,不用擔心被誤解誤會。
不想說就放在心裡,一個人喜滋滋的樂會兒。
在合適的人面前,你可以說很多很多的話。
不想搭理的人,也不用刻意理會。
因為,懂你的人不用解釋,不懂你的人也不必浪費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