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馬戰役結束後,迦太基的盟友們都有了很「好」的下場

2020-12-24 某人說歷史

本文分為5部分

1部分講漢尼拔的安排

2部分講軍隊士兵的來源

3部分講漢尼拔的失敗

4部分講西庇阿的決定

5部分講站錯隊的恐怖下場

1

公元前202年,第二次布匿戰爭中的扎馬戰役開始了

這場戰役是第二次布匿戰爭中的最後一場戰役,它的地點是北非的扎馬。

在這一場戰役中,迦太基將軍漢尼拔把他的步兵分為三列,第一列步兵是迦太基的僱傭兵,第二列步兵是北非的民兵,迦太基的軍隊,馬其頓的軍隊,第三列步兵則是和他一起從義大利撤回來的老兵

除了這些步兵之外,漢尼拔還有80頭大象和一些騎兵。

漢尼拔把他的騎兵放在了步兵的兩側,然後把80頭大象放在最前方給步兵開路。

如果漢尼拔對面的西庇阿是一個平庸的指揮官,說不定這樣的戰術就能把羅馬遠徵軍給搞死。

但是,西庇阿也是一個在軍事方面很有才能的人

當時的他雖然按照羅馬軍隊的慣例把遠徵軍的步兵分為三列,但是他為了防止漢尼拔的大象踩死他的士兵,特地在排列位置這方面做了很大的研究

在扎馬戰役中,西庇阿研究的這個排列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當漢尼拔安排的大象衝過來開路的時候,羅馬遠徵軍都因為特殊的排列方式而避免了被踩死的命運

這些大象衝過羅馬遠徵軍後,並沒有直直的往自由的道路走去,而是衝向了兩側。

到了這裡,那些被漢尼拔安排在軍隊兩側的騎兵就倒大黴了

2

在漢尼拔的騎兵倒大黴時,羅馬遠徵軍的騎兵和匆匆趕來的馬西尼薩(他是西庇阿的盟友,努米底亞的國王)的軍隊很快包圍了漢尼拔的騎兵,並且將他們成功擊潰了。

說完了那些倒黴的騎兵,我們來談談處在兩軍核心的步兵。

在步兵的戰鬥中,雙方的第一列步兵進行了很長時間的白刃戰

在這種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戰鬥進行了很久之後,第二列的步兵也接著上去了。

說到了這裡,就要說到羅馬遠徵軍的優勢。

羅馬遠徵軍的優勢在於軍隊士兵的來源都是以老兵和志願兵為主,他們都有打倒迦太基這個共同的目標

但是,漢尼拔的軍隊並不是這樣,在第一部分的時候,我們就說了漢尼拔的軍隊士兵來源五花八門。

在這種血腥的戰爭環境下,羅馬遠徵軍那來源單一的士兵肯定比漢尼拔那些來源五花八門的士兵有默契

除了士兵來源單一之外,羅馬對待逃兵都是非常嚴苛的

對於一個羅馬士兵來說,死在戰場上頂多是被兵器捅幾次,但是當逃兵則是比死在戰場要痛苦很多

因此,羅馬遠徵軍的第二列步兵衝上去要接替第一列步兵的時候,漢尼拔安排的第二列步兵卻看著眼前的血腥景象遲遲不過去。

第一列步兵看到敵人的第二列步兵都已經上來了,而自己這邊的第二列卻一直不過來,就覺得自己肯定是被出賣了

因此,第一列步兵拿起了他們那血紅色的兵器殺向了遲遲不過來的第二列步兵

對面的羅馬步兵看著眼前的敵人竟然開始自相殘殺,估計是鬆了一口氣。

3

看到自己的第一列和第二列步兵正在自相殘殺後,漢尼拔立刻用盡辦法把這兩列步兵撤到兩側,然後讓第三列的老兵和羅馬步兵接著打

聽說漢尼拔把第一列步兵和第二列步兵全部撤走後,西庇阿立刻讓三列步兵一起圍攻這些老兵。

相比之前的第一列步兵和第二列步兵,這些跟著漢尼拔從義大利回來的老兵即使是面對著重重包圍,依然沒有絲毫的動搖

但是,當馬西尼薩的騎兵把漢尼拔的騎兵全部幹掉後。

這些老兵就真的是被數倍於自己的敵人團團包圍了

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這些老兵最終崩潰了。

到了這一步,漢尼拔看出這場戰役已經沒戲了

因此,他立刻帶著邊上的人逃離了戰場。

在漢尼拔逃離戰場的這一刻,西庇阿贏得了扎馬戰役。

這場戰役勝利後,迦太基的主和派和主戰派都不想要繼續打仗了。

為什麼呢?

因為迦太基人了解自己已經沒有任何勝算了

4

在這樣的情況下,西庇阿完全可以直接進攻迦太基。

但是,西庇阿在公元前201年和迦太基籤了合約

這份合約的內容,就是讓迦太基把北非之外的所有土地都交給羅馬,並且把西法克斯的(馬西尼薩在努米底亞的競爭者)勢力範圍全部交給馬西尼薩

除此之外,迦太基在未來的五十年裡每年都要給羅馬繳納巨款

隨後,迦太基的地位一下子從地中海的兩大強國之一(另一個強國是羅馬)變成了羅馬的屬國。

這份條約對於迦太基而言雖然很痛苦,但是還有人說這樣子對迦太基太仁慈了,應該要趁這個機會把他滅的連渣都不剩

西庇阿沒有這樣做,或許是因為跟他和談的人漢尼拔。

漢尼拔雖說是羅馬頭號敵人,但是他和西庇阿都是屬於那種在戰爭指揮方面特別有才華的人

或許正是因為他倆在這方面很有共同話題,所以西庇阿在和談後才沒有把迦太基滅的連渣都不剩。

當然,漢尼拔跟西庇阿和談的那一刻,說不定還挺痛苦的

畢竟,他在9歲的時候就在他爸的要求下發誓和羅馬為敵,並且在之後的大半輩子裡,一直在為打敗羅馬而奮鬥

但是,現在的他必須笑眯眯的和西庇阿和談

5

迦太基和羅馬籤訂合約後,持續了十幾年的第二次布匿戰爭就以羅馬的勝利而告終了。

這場戰爭對羅馬有沒有什麼好的影響呢?

當然有,羅馬從此變成了地中海的霸主

這場戰爭的結束雖然對羅馬有很大的好處,但是對於那些在第二次布匿戰爭時期站錯隊的勢力而言,絕對是一場可怕的災難

如果要舉例子的話,我們可以講布魯提伊人(位於義大利南端)的下場。

布魯提伊人是漢尼拔在義大利的盟友,當年他離開義大利就是從布魯提伊人的地盤上離開的。

自從迦太基戰敗後,布魯提伊人不僅被羅馬掠奪了財產,而且所有人都被迫變成了羅馬的奴隸

除此之外,還有好多站錯的勢力也在戰爭結束時遭到了羅馬的報復。

不得不說,在戰爭中站錯隊的後果真的是很恐怖

參考資料:《羅馬史》、網絡

相關焦點

  • 羅馬與迦太基人最後一戰史稱「扎馬之戰」
    羅馬與迦太基人最後一戰史稱「扎馬之戰」。在這次大戰役前,雙方曾一度進行和談,可是合約很快就被撕毀了。扎馬之戰爆發的準確時間可以根據日食發生的日期推算出來。因為戰鬥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候,曾經發生了一次日食。生活在迦太基境內的努米底亞人倒向了羅馬,他們的騎兵明顯強過迦太基軍。
  • 扎馬之戰:迦太基海上強國地位破滅,羅馬踏上了支配世界的坦途
    公元前203年春,西皮阿作好了一切準備。儘管如此,西皮阿深知迦太基有大量的騎兵和足夠的糧食,因此他決定避免正面衝突以計取勝。他假裝非常希望和平的樣子,欺騙麻痺對手,使敵人有一種虛假的安全感,然後給予打擊。
  • 世界著名戰役系列之扎馬會戰1
    因此,文章中會特別注意介紹這些戰役的政治和軍事背景。我們在評價很久以前的戰役時應儘可能準確地搞清當時的特定環境,避免以「事後諸葛」的態度對指揮官的決定品頭論足,或以我們這個時代的標準評價他們的品德。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贊成或反對某項決定往往都有很多原因,戰略和戰術方面的決定也是如此。戰鬥的勝負首先取決於參戰士兵的勇氣和決心。沒有勇氣和決心,取勝幾乎是不可能的。
  • 扎馬之戰:羅馬與迦太基的宿命對決,兩顆絕世將星的交鋒
    只可惜漢尼拔無法增加取勝的籌碼,一來長老會議不斷催促,各地民眾也眼巴巴地盼望他的到來,他很難裝作視而不見;二來馬西尼薩已經控制了整個努米底亞,迦太基不可能得到更多的努米底亞騎兵了,就算繼續等待,他也不會得到更理想的騎兵。最終,漢尼拔長嘆了一口氣,在使者離開後的第5天,他終於率領5萬人馬向西推進,在扎馬迎頭撞上了西庇阿的軍團。
  • 世界著名戰役系列之扎馬會戰3
    55年後,即扎馬會戰中的兩位英雄被流放——他倆一個是自願的,另一個則是被迫的——很久以後,很少有人還想到復仇,迦太基也被夷為平地。迦太基帝國生存了幾乎400年,但迦太基人未能使廣大疆域內的人民獲益。商業使這個帝國具有一種殘酷而且掠奪成性的特徵。它的消亡為更高一級的羅馬文明的發展開闢了道路。
  • 公元前布匿戰爭中的扎馬戰役,你了解多少?
    嗨,大家好,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歷史。公元前218年,隨著第二次布匿戰爭的開始,迦太基將軍漢尼拔勇敢地越過阿爾卑斯山,進攻義大利。在取得勝利後,他橫掃了由臺比留和蓋烏斯率領的軍隊。後,這些成就,他南徵搶劫和企圖迫使羅馬的盟友缺陷迦太基的一面。
  • 你可以不知道迦太基,但你必須要知道漢尼拔?
    迦太基其實一個挺悲催的國家,在古希臘的巔峰時期,一直在與古希臘爭奪地中海的霸權地位;羅馬崛起後,則與新興的古羅馬爭奪霸權。從古迦太基建國開始,便與古希臘就地中海沿岸的西西里、薩丁尼亞、義大利南部發生一系列戰爭,史稱希臘-布匿戰爭。這場戰爭並沒有分出勝負,古迦太基在地中海西部建立霸權,古希臘則稱雄於東部。
  • 古代軍事戰略大師迦太基人漢尼拔
    他的父親是迦太基的著名將領哈米爾卡,同時也是迦太基的貴族階層,哈米爾卡在第一次布匿戰爭迦太基戰敗後就深為國家存亡感到擔憂,他終日帶在軍營裡,從此把軍營當成了自己的家。翻越阿爾卑斯山的神奇部隊由於從小的軍旅生活的薰陶,漢尼拔養成意志堅強、堅韌不拔的優良品質,再加上他天生的軍事天賦,他經常能夠帶領部隊獲得勝利,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他雖然是貴族,是統帥,但是他與普通兵士同吃同住,而到了戰場上他總是身先士卒,勇猛異常,所以雖然年紀小,漢尼拔在軍隊裡有很高的威信,將軍以及兵士們對他都很服氣。
  • 迦太基神將漢尼拔的徵戰一生
    年少的時候經常接受嚴格且艱辛的訓練,在多年之後他成為了迦太基最厲害的軍事家,他的軍事表現使得他到現在依舊成為了良好的參考模範。少年的漢尼拔一直為對抗羅馬準備著公元前六世紀,迦太基成為了北非地區實力強橫的國家,這一切的都是因為漢尼拔積極與羅馬開展。在漢尼拔的年幼的時候,"第一次布匿戰爭"正在猛烈地開展。
  • 迦太基:被羅馬打敗後,這個人讓我體驗了「風水輪流轉」的滋味
    因此,羅馬元老院肯定是選擇偏向自己的盟友,然後給迦太基的使節團許多敷衍的回覆。在這樣的情況下,馬西尼薩自然是想盡辦法壓迫這個當年瘋狂壓迫自己的迦太基。不得不說,風水輪流轉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因此,迦太基人聽到寡頭無恥的污衊後,都變的非常的憤怒。最後,迦太基人在漢尼拔的建議下推翻了寡頭的統治。3說到了這裡,不得不說寡頭們太黑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 同樣被羅馬徵服,為何迦太基消失無蹤,希臘卻留下文化
    本 文 約 3560 字閱 讀 需 要 10 min在羅馬的對外徵服中,迦太基和希臘是兩大敵手。雖然希臘和迦太基都曾是地中海世界的佼佼者,二者被徵服後對後世的影響卻大為不同。
  • 漢尼拔的悲劇和迦太基的沒落
    這讓人想起那位被拿破崙奉為「戰神」的迦太基名將漢尼拔。 迦太基位於北非,跟強盛的羅馬一度勢均力敵。公元前218年,漢尼拔挺進到義大利腹地,甚至有望攻克羅馬城,但他的遠徵並未得到國內的支持,最後難以為繼。國內輿論的短視,讓漢尼拔撤回北非本土,後又因為政敵和輿論的內外打壓,出走小亞細亞。羅馬共和國的真正目標不是漢尼拔,而是迦太基,乃至整個地中海世界。
  • 書摘|迦太基必須滅亡:天才漢尼拔為何救不了祖國?
    他與伊比利亞以及凱爾特-伊比利亞(Celtiberia)的酋長們結盟,逐漸擴充他的軍隊,因此到公元前228年,他已經將5.6萬人輸送到戰場。巴卡家族[因為最初繼承西班牙的是哈米爾卡的女婿哈斯德魯巴(Hasdrubal),哈斯德魯巴被暗殺後才輪到他自己的兒子漢尼拔]還建造了一些城市來加強控制。
  • 他們都是軍事天才,為何最後都戰敗自殺?
    四:漢尼拔與項羽在戰爭取勝後並沒有進行後續的政治安排。漢尼拔取得勝利後,羅馬共和國各同盟部落城邦全部投靠了漢尼拔,甚至是羅馬人最忠實的盟友義大利人也是如此。然而,漢尼拔只是把這些投靠的人作為後勤補給站,並沒有以政治的手段將他們統合起來。
  • 探索《全面戰爭:競技場》北非古國神秘的迦太基文明
    在這個舞臺上,玩家將以指揮官的身份,親歷羅馬、希臘、迦太基、蠻族等不同歷史文明,使用他們的特色兵種,爭霸世界。而在其中,神秘的迦太基古國對於許多玩家而言恐怕最為陌生。它是如何登上歷史舞臺的呢?它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特色兵種呢?在接下來,我們就將為玩家一一解答。
  • 開場勢如破竹,為何還輸了第二次迦太基戰爭?漢尼拔:小看了羅馬
    這也就是漢尼拔,繼續進攻羅馬盟友的原因。這裡有一個問題?為何羅馬遭到一連串慘敗之後。羅馬大部分城市還是沒有背叛羅馬呢?因為這個時候的義大利剛剛遭遇高盧人入侵,有一種普遍反對高盧人的觀念。從戰前對高盧人的態度就可以看出,義大利其他居區也樣恐懼高盧人的進攻,所有盟邦隨時提供協助,他們不再將自己看成是羅馬盟邦而已,也不會將這次戰爭認為只是為了支持羅馬霸業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