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7 0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引言
2017年,法大官微和法大廣播臺合作推出了《法大朗讀者》欄目,希望可以用聲音和文字結合的形式,給大家一種全新的體驗。2019年,法大官微朗讀者欄目經過改版,在保留傳統的學生播音的欄目之外,還新開設了由法大青年教師朗讀的「青年教師專欄」,豐富了欄目的內容和形式。
本期我們邀請到民商經濟法學院2016級輔導員、分團委副書記苑陽老師,讓我們跟隨著朗讀者的聲音,尋找心中的德米安吧。
本期
嘉賓
苑陽
民商經濟法學院2016級輔導員、分團委副書記,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研究生
彷徨少年時(選段)
德米安
我們所看到的事物,就是我們自身中的事物。沒有比我們自身所擁有的真實更真實的了。因此,大多數人生活得如此不真實,因為他們把外部形象當做了真實,根本不讓他們心中的獨特世界以說話的餘地。雖然這樣可以感到很幸福。但是如果一旦了解到別的東西,那麼就失去了選擇與大多數人走同一條道路的機會。辛克萊,大多數人的道路是容易的,我們的道路是艱難的——我們願意走。
我生活在自己的夢裡,這你感覺到了。其他人也生活在夢裡,但不是在自己的夢裡,區別就在這裡。
如果你不能發現你自己,那麼你也發現不了神靈。想隨便拿一點東西給予世界是完全錯誤的!對覺醒的人們來說,除了尋找自己,內心堅定起來,在自己的道路上摸索前進而不管它通向何方這樣一種責任之外,絕對沒有其他責任——這深深地震動了我,這是我的這場經歷的收穫。我常常考慮著未來的圖景,我夢到可能會贈給我的角色,也許去做詩人或者去做先知,或者去當畫家,或者隨便什麼。這一切都是一場空,我不是專門來作詩、布道、繪畫的,無論我還是其他什麼人都不能做到這些。這一切都只是隨便產生的。每個人真正的職業只有一個:走向自身。他在可以以詩人或者瘋子,以先知或者罪犯告終——這不是他的事情,這終究是無關緊要的。他的事情是找到自己的命運,不是隨便一個命運,並在內心充分享受它,完整而不間斷地享受它。其他一切都是不完整的,都是企圖逃脫,都是逃回中庸的理想,都是適應,是害怕自己的內心。
我是大自然的一次創造,一次毫無把握的創造,也許產生新的東西,也許什麼也成不了,而使這次來自最底層的創造發揮作用,在我內心感受到它的意志,把它完全變成我,這是我唯一的職業,唯一的!
朗讀者說
出生並成長於「光明世界」的辛克萊,因為一句謊言被迫打開了陌生的世界,那裡有不公、有黑暗、有盜竊,還充斥著謊言。在這個世界,辛克萊學會了偷錢、撒謊,他的精神世界也受到了侵蝕,充滿了自我譴責、不安、迷茫的負能量。德米安的出現,照亮了辛克萊黑暗的世界,在他每一次孤獨尋找、艱難抉擇的時候,成為他的引路人。
就像鳥兒只有衝破蛋殼才能獲得新生一樣,人想要擁有新的可能性,就必須打破固有世界的堡壘。書中的德米安不僅僅是德米安,更像是辛克萊潛意識中的另外一個自己。面對人生的黑暗和抉擇,只有像辛萊克一樣冷靜認真地對待重重挑戰,我們心中的德米安才會出現。
當即將畢業的你們像辛克萊一樣走出校園,來到陌生的成人世界,你們或許會感到慌張、迷茫、焦慮,甚至自我懷疑,但當你們受到生活的磨礪時,願你們能在「舉世混濁、眾人皆醉」的時候保持一顆合理、清醒的內心,不被他人左右,亦不將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
告別懵懂的校園,懷揣美好的願景,你們將見識更廣闊的世界,經歷前所未有的磨礪,也將品嘗人生的甘甜,擁有無可限量的明天!祝福你們找到心中的德米安,永葆初心。
法大原創
法大微信 【第20200616期】
內容來源:新聞中心
錄音:苑陽
音頻製作:秦海明
原標題:《法大朗讀者|苑陽:彷徨少年時,找尋蛻變的自己》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