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家長的心情是既輕鬆又擔憂,一方面是因為逃脫了帶娃的「魔爪」,另一方面又擔心孩子會不會受到欺負?能不能吃好睡好?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孩子能不能獲得老師的喜歡。
孩子為何經常拒絕去幼兒園?自己獨立能力差讓老師「不喜歡」
堂姐家的兒子坤坤,在上幼兒園的這半年時間裡,整天都是悶悶不樂的狀態,經常哇哇大哭著拒絕去幼兒園。
前段時間一放假,坤坤就像一隻「從籠子裡放出來的鳥」,整天都歡脫得很。但是,只要一提到下學期上幼兒園的事,坤坤立馬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向媽媽可憐兮兮地說:「我以後能不能不去幼兒園?我只想在家。」
兒子反常的情緒變化,讓堂姐非常擔心,她再三追問下,兒子沮喪地說出了緣由:「老師不喜歡我。」這樣的回答是堂姐意料之外的,自己的兒子明明非常乖巧懂事,為什麼會讓幼兒園老師不喜歡呢?
接著,堂姐和幼兒園老師進行了一番溝通,這才知道不是老師「差別對待」,而是自己的孩子給老師「添麻煩」了。
坤坤從出生一直由姥姥姥爺帶大,老人家嘛,難免對孩子有些溺愛,這才導致孩子上幼兒園毫無自理能力可言,不懂得上廁所經常尿褲子,吃飯不會拿勺要靠老師餵……和班上的其他小朋友比起來,的確容易讓老師不喜歡。
了解完畢後,堂姐下定決心:要在這個寒假鍛鍊兒子的獨立能力,開學後讓老師「刮目相看」,喜歡上自己家可愛的寶寶。
對於那些即將或者正在幼兒園的孩子,有時候的確會惹得老師「厭煩」,甚至是「差別對待」,因此,很多家長都會非常著急於討老師「歡心」。
畢竟,在我國現有的教育觀念下,老師的態度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幼兒園作為孩子上學生涯的第一站,家長都迫切地想知道,老師到底會青睞什麼樣的寶寶呢?
聽話懂事的「乖寶寶」
想像一下,三四歲的孩子正是「管不住」的時期,調皮愛瘋的孩子大喊大叫,一刻也閒不住,這樣的場景真是令人頭疼不已。一個孩子尚且如此,如果一個班都像這樣,像「連鎖效應」帶動其他孩子,那老師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多麼強大?
聽話懂事的孩子人人都喜歡,幼兒園的老師也不例外,在一群鬧騰的「搗蛋鬼」中如果脫穎而出這麼一個「乖寶寶」,那他肯定甚合老師的心意,自然也會格外地贏得青睞這類孩子。
自理能力強的「獨立者」
孩子上幼兒園後不比在家裡的養尊處優,沒有家長的24小時看護,很多事情需要獨自完成。畢竟,一個老師要看十幾個甚至二十幾個孩子,這個孩子尿褲子了、那個孩子要上廁所,其實讓幼兒園老師也非常頭大。
因此,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具備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和意識,逐漸鍛鍊孩子能獨立上廁所、穿衣服、吃飯等自理能力,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在不給老師添麻煩的前提下,孩子也會贏得更多的喜愛。
情商高的「小人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小孩子言行舉止就像個「小大人」,出門在外非常受歡迎。情商的培養不僅僅是大人的專利,放在小孩子的身上同樣適用,而那些從小懂得察言觀色的「小人精」,情商往往不一般。
情商高的孩子上幼兒園之後,也能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孩子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在老師看來都如「天使降臨」一般。如果不幸惹了老師生氣,那麼情商高的孩子會嘴巴甜一點、主動幹些活,老師生氣的心也會心軟下來。
幼兒園這個「小社會」相當於孩子成長的第一步,每位家長和孩子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孩子特別依賴父母不會獨立刷牙、穿衣?與同齡人相處不懂得助人為樂?年齡大了還不具備情緒管理能力?外出時情商表現非常低……
如果孩子遇到的這些問題都很正常,家長要擺正心態及時幫助孩子成長,不妨藉助一下這套《寶寶的好習慣養成繪本》,或許能幫助你解決早教難題。
這是一套專門為0~6歲的寶寶編寫的繪本,主要是為了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全書有10個針對性強且小朋友感興趣的主題,包括幼兒生活的各個方面:吃飯、睡覺、問好、交友等。
家長每天睡覺前和孩子一起度過溫馨的親子時光,在動人的故事、生動的卡通形象之下,能幫助孩子培養各種習慣和能力,還能有效提升情商,尤其適合幼兒園年齡段的孩子閱讀,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從而贏得老師的青睞。
寫在最後:
各位家長,你們家的孩子在幼兒園受老師的歡迎嗎?有沒有遇到過哪些問題呢?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你們有沒有重點進行過哪些方面的培養?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我們一起討論!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