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黑到綠 騰格里沙漠排汙等西部生態問題再調查

2021-01-09 中華網

原標題:綠色的啟示——西部地區生態問題典型個案再調查

新華社蘭州11月16日電題:綠色的啟示——西部地區生態問題典型個案再調查

新華社記者任衛東、譚飛、王博、張玉潔

山從這裡起,水從這裡來。透過生態之眼,西北地區可謂極端重要又無比脆弱。

木裡煤田超規開採、騰格里沙漠排汙、祁連山無序開發、秦嶺北麓違建別墅……2014年以來,生態警鐘在西北不斷被敲響,引起中央和全社會高度關注。

記者長期跟蹤這些典型案例,見證了起初破壞的觸目驚心到整改治理恢復的步步變化。近期,記者再回訪、再調查,當年的瘡痍大地傷痕漸愈,陣痛之後再迎新生。

觀察、解析這些生態問題的標本,就是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當下找準癥結,為未來探尋出路。

「由黑到綠」的底色之變

祁連山腹地,高聳密林旁,一片低矮雲杉正在靜靜生長。600多天前,這塊新綠處卻是黑黢黢,深藏地下億萬年的煤炭源源不斷地被開掘。

這是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千馬龍煤礦的舊址,其探採歷史已有40多年,並數易其主。兩年前,煤礦採礦手續齊全,員工有460多人。

2017年7月,中辦、國辦就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問題下發措辭嚴厲的通報。通報稱,保護區違法違規開發礦產資源問題嚴重。

千馬龍煤礦的九成區域在祁連山保護區實驗區範圍內,依規必須退出。當地政府和企業主籤訂了補償式退出協議,政府委託,企業出資,邊拆除、邊清運、邊覆綠。

如今,設施設備拆除,礦業權證已註銷,煤礦舊址「由黑轉綠」。天祝縣自然資源局局長趙明軍表示,生態恢復驗收合格後,這裡將移交保護區管理局統一管理。

令人痛心的是,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在西部不是首例、也非個案。前有木裡煤田超規開採留下「黑色天坑」、騰格里沙漠企業排汙造成巨型「排汙池」,後有秦嶺北麓圈佔林地耕地違規修建別墅,各個觸目驚心、發人深省。

相關焦點

  • 騰格里沙漠等西部生態問題再調查:"由黑到綠"之變
    透過生態之眼,西北地區可謂極端重要又無比脆弱。木裡煤田超規開採、騰格里沙漠排汙、祁連山無序開發、秦嶺北麓違建別墅……2014年以來,生態警鐘在西北不斷被敲響,引起中央和全社會高度關注。記者長期跟蹤這些典型案例,見證了起初破壞的觸目驚心到整改治理恢復的步步變化。近期,記者再回訪、再調查,當年的瘡痍大地傷痕漸愈,陣痛之後再迎新生。
  • 既有沙漠和溼地,還有度假島,中國第四大沙漠寧夏騰格里沙漠
    沙漠、溼地,這兩種景觀合而為一會是什麼景象?騰格里就是既有沙漠,又有溼地的一片美麗的地方,合稱騰格里沙漠溼地旅遊區,還有一座島叫金沙島。騰格里沙漠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被譽為寧夏沙漠「美女」中的「三姑娘」,是除了沙坡頭和沙湖之外的寧夏第三大沙漠旅遊景區。
  • 騰格里沙漠治沙忙
    4月2日,在阿拉善左旗的騰格里沙漠中,工人在種植花棒。 近日,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騰格里沙漠,工人們開始治沙、種植沙生植物。騰格里沙漠是我國第四大沙漠,此次治沙是中國綠化基金會百萬森林計劃——騰格里沙漠鎖邊生態公益項目,目的是通過種植生態鎖邊林阻止沙漠擴展蔓延。
  • 中國第四大沙漠騰格里沙漠遭工業汙染 現巨型排汙池
    夜探沙漠深處排汙池  8月31日,內蒙古自治區,騰格里沙漠邊的阿拉善左旗額裡斯鎮,藍天白雲令人賞心悅目。但這裡的美景卻被一股濃烈的刺鼻氣味籠罩著。記者隨機走進一個路邊商店,詢問店主這是哪裡來的味道,店主指了指遠處金屬罐林立的化工園區說:「從那些工廠來的,他們把沒有處理的汙水直接排到沙漠裡」。
  • 騰格里沙漠徒步攻略,騰格里最佳旅遊時間
    騰格里沙漠騰格里沙漠是國人比較理想的旅遊目的地,這裡擁有北國沙漠的壯觀景象,一望無際的沙漠總是令人心生畏懼,但是這也是自然選擇和演化的一幕,大家還是希望可以前往探索一番,下面給大家分享騰格里沙漠旅遊攻略
  • 沙漠淪陷,中國汙染新動向?
    可見,雖然這次媒體報導騰格里沙漠汙染受到廣泛轉載、引起眾人驚呼,但實際上問題早就出現而且很嚴重了。廣闊的大漠被當成排汙「寶地」寧夏大型國企美利紙業至少從2008年起就在向騰格里沙漠排汙「到這裡實地來看一看,才知道你們變沙漠為綠洲的力度如此之大,效果如此之好,真的很了不起!
  •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我國第四大沙漠——騰格里沙漠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我國第四大沙漠——騰格里沙漠騰格里在蒙古語裡有特別的意思,代表著「天」,可以理解為茫茫的沙漠,就像那沒有邊際的天空。騰格里沙漠屬於內蒙古自治區,跨境挺大,南起長城,東抵賀蘭山,西臨雅布賴山。總面積超過4萬平方公裡,是我國第四大沙漠。
  • 中國最美沙漠有哪些?
    巴丹吉林沙漠是阿拉善沙漠的主體,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銀額盆地底部,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總面積4.7萬平方公裡。其中的巴彥淖爾、吉訶德沙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是沙漠中的湖泊竟然多達100多個。
  • 騰格里沙漠|一生不去一次沙漠是不完整的,探訪中國四大沙漠中
    在所有的旅行目的地裡,最神秘的就屬沙漠了。多少人不遠千裡,只為那一眼震撼,一生不去一次沙漠是不完整的!在中國四大沙漠中,小編首推騰格里沙漠。騰格里沙漠在哪兒騰格里沙漠是中國第四大沙漠,面積達到4.3萬平方公裡,相較於敦煌鳴沙山這類離城市較近的景區型沙漠,騰格里沙漠顯得十分低調。近些年的開發探索,大多止步於沙漠的邊緣中衛沙坡頭,偶有深入沙漠湖區腹地的徒步探險,也是以銀川為起點,因此人們一直以為騰格里沙漠位於寧夏。
  • 冬天的中衛沙坡頭騰格里沙漠怎麼玩?
    但是還是會有一部分人夏天沒有時間,只有冬天才會有時間出遊,那麼冬天的中衛沙坡頭騰格里沙漠怎麼玩呢?來中衛遊玩,一般選擇的線路的是66號公路,騰格里沙漠,南岸民宿。可根據當天到中衛的時間來選擇遊玩順序。需要說明的是,這幾天景點都不在一條線路上,也就是說都不順路。冬天夜長晝短,所以一天只能去一個地方。
  • 矢志不移護家園 綠進沙退創奇蹟——記全國勞動模範、古浪縣八步沙...
    不僅為乾旱荒漠區防沙治沙創出了一條成功之路,也為改善西部地區生存環境,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八步沙,位於騰格里沙漠南緣的古浪縣縣城東北30公裡處、土門鎮3公裡處,這裡曾經荒無人煙,風沙肆虐,嚴重侵蝕著周圍村莊和農田,威脅著周邊鐵路、公路的暢通,影響著當地3萬多群眾的生產生活。
  • 自駕中國四大沙漠之一:深入騰格里沙漠腹地,難得一回的奇妙體驗
    自駕遊路線:銀川—巴彥浩特鎮—騰格里沙漠騰格里在蒙古語中意為「天」,在蒙古族宗教傳統中,騰格里神(天神)是最高的神。而騰格里沙漠在當地老一輩的蒙古族牧民心中則被定義成「茫茫流沙和渺無邊際的天空」,由此足見當地人對於這片沙漠的敬仰與崇拜。
  • 匯聚「綠」能量 助力高質量 奏響黃河流域生態建設最強音
    烏海市,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興的資源型城市, 也因環境問題曾經飽受詬病。近年來,烏海市緊緊圍繞能源就地轉化,延長循環產業鏈,從綠色礦山到綠 色工廠鋪就一條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託克託縣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樊超宇介紹。沙漠植綠 讓沿黃走廊綠意盎然黃河內蒙古段「幾」字彎南岸,我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就位居於此。庫布其,蒙古語意為「弓上的弦」,奔騰不息的黃河似弓,橫亙東西、綿延 360 多公裡的沙漠如弦。
  • 世界上最奇特的沙漠,降水量是騰格里沙漠的300倍,沙漠大變樣
    沙漠這種土地類型在我們國家也是比較常見的,我國的西北地區還有著大片的沙漠地帶等著治理。因為我們國家本身就有這種地形的原因,所以我們對於沙漠的認識還是比較熟悉的,人們對他最直觀的印象就是這是一個生命的禁區。
  • 四大系列之中國四大沙漠
    昨天我給大家介紹了世界上八個最恐怖的海域,今天我給大家準備的是中國四大沙漠。中國四大沙漠分別是塔克拉瑪幹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介紹介紹: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中國新疆的塔裡木盆地中央,是中國最大沙漠,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沙漠這裡,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於平原以上300米。狂風能將沙牆吹起,高度可達其3倍。沙漠裡沙丘綿延,受風的影響,沙丘時常移動。沙漠裡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異常發達,超過地上部分的幾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那裡的動物有夏眠的現象。
  • 靈芝:我曾做過的一些有趣的事之「騰格里沙漠NO:2」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靈芝的心靈舞蹈成長營,ID:lzwd22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01接著上回繼續說少年帶我們靠近到了騰格里沙漠周邊,說他只能把我們帶到這了,再往裡走,全是沙,車子開不動了幫我們卸下包包,少年像變魔術似的,掏出了一個紅色塑膠袋,說這個給我們打開袋子,裡面裝的是兩個巨大的饃饃(大饅頭!)
  • 2020年騰格里沙漠星空露營怎麼樣玩?
    最近,有好多遊客詢問2020年騰格里沙漠星空露營怎麼樣玩,其中有前幾年的老遊客,也有第一次想去沙漠的新遊客,在這裡全面系統的作一回答,希望對大家的出行有所幫助。在騰格里沙漠,除了驚險刺激的沙漠衝浪,不限次數的自由滑沙,體驗速度與激情沙灘摩託車,騎駱駝遨遊沙海,在星空下擼串吃燒烤,沙漠篝火晚會和煙花以外,今年營地還推出了唯美的下午茶和燭光晚餐,房車住宿,在沙漠腹地打造了沙景餐廳,沙漠常用美拍服飾和道具等。其中駱駝陪著遊客吃燭光晚餐最受歡迎,下午茶擺拍緊隨其後,當然沙漠星空露營是經典玩法,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
  • 探尋西北乾旱區水生態平衡之道
    水,萬物之本源,其進與退牽動著整個自然生態系統。位於西北內陸乾旱區的石羊河流域,是我國內陸生態環境問題最嚴重的流域之一,長期以來受人類開發利用活動影響,水循環平衡遭到破壞,地下水生態危機凸顯,乾旱區綠洲飽受威脅。地質科研人員通過長期調查研究,破解了天然綠洲退化防控關鍵,有力支撐了當地生態系統保護與地下水位精準調控。
  • 騎行中國80天,從河北唐山到加德滿都:D17,騰格里沙漠
    清晨,沿著賓館老闆指引的方向,盯著手機裡的導航,向騰格里沙漠進發。今天全程比較明確,150km盡頭處是有吃住的,這期間就看體力和心情自由掌握了。孿井灘果然富裕,房屋整齊、街道乾淨,家家戶戶門前還都有個小花圃。走上不知名的大路,曠野中邂逅了一群正在吃草的駱駝。首領高大威武、氣度不凡,可惜見到人靠近也會躲開。
  • 騰格里沙漠邊緣的奶牛「綠洲」
    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新華社銀川10月12日電(記者馬俊、馬思嘉)在中國第四大沙漠騰格里沙漠東南緣,1萬多頭奶牛在摻了牛糞的沙子上或立或臥,穿白色工作服、戴口罩的技術人員通過儀器設備給一頭頭壯碩乾淨的奶牛剪指甲、餵飼料、淋浴降溫……「在沙漠上建牧場不僅能治沙,還能降低奶牛患乳房炎、蹄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