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義性質的行為有哪些,是什麼?

2020-12-14 騰訊網

恐怖主義是實施者對非武裝人員有組織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通過將一定的對象置於恐怖之中,來達到某種政治目的的策略和思想。 那麼恐怖主義性質的行為有哪些,是什麼?

網友諮詢:

恐怖主義性質的行為有哪些,是什麼?

湖北耀久律師事務所常進律師解答:

恐怖主義性質的行為:

1、組織、策劃、準備實施、實施造成或者意圖造成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公共設施損壞、社會秩序混亂等嚴重社會危害的活動的;

2、宣揚恐怖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或者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的物品,強制他人在公共場所穿戴宣揚恐怖主義的服飾、標誌的;

3、組織、領導、參加恐怖活動組織的;

4、為恐怖活動組織、恐怖活動人員、實施恐怖活動或者恐怖活動培訓提供信息、資金、物資、勞務、技術、場所等支持、協助、便利的;

5、其他恐怖活動。

湖北耀久律師事務所常進律師普法:

《刑法》第一百二十條【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組織、領導恐怖活動組織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沒收財產;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其他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可以並處罰金。

犯前款罪並實施殺人、爆炸、綁架等犯罪的,依照數罪併罰的規定處罰。

《反恐法》第四條:國家反對一切形式的以歪曲宗教教義或者其他方法煽動仇恨、煽動歧視、鼓吹暴力等極端主義,消除恐怖主義的思想基礎。

第六條:反恐怖主義工作應當依法進行,尊重和保障人權,維護公民和組織的合法權益。

在反恐怖主義工作中,應當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風俗習慣,禁止任何基於地域、民族、宗教等理由的歧視性做法。

湖北耀久律師事務所常進律師補充:

恐怖主義,是指通過暴力、破壞、恐嚇等手段,製造社會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財產,或者脅迫國家機關、國際組織,以實現其政治、意識形念等的主張和行為。常見的恐怖襲擊方式包括刀斧砍殺、駕車衝撞碾壓、縱火、爆炸、槍擊、劫持、投放危險物等。此外,恐怖分子還會通過利用絡、散布虛假恐怖信息等方式實施破壞活動。

相關焦點

  • 911十四年:恐怖主義有哪些變化?
    相比劫持飛機撞大廈這樣簡單粗暴的行為,現在的恐怖主義表現得非常複雜多樣。據CNN新聞網9月11日報導,地理和組織上的分散、社交網絡和網際網路的應用等等,似乎更符合新興恐怖主義的特徵。在西方世界,極端穆斯林教徒的恐怖襲擊經常是即興的。儘管現在不太可能會發生如同911那樣世界轟動的事件,但它們對平民頻繁的、傷害較小的攻擊卻一直在上演。
  • 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美國襲殺蘇萊曼尼是「犯罪恐怖主義行為」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12日消息,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馬吉德·塔赫特-拉萬希周六致信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譴責美國襲殺蘇萊曼尼「無論按何標準都被視為犯罪恐怖主義行為」。他指出,華盛頓正在尋求「偽善政策」,「破壞了地區和全球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努力」。此前,聯合國特別報告員已認定美國襲殺伊朗高級將領卡西姆·蘇萊曼尼等人違反國際法。
  • 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的參加行為如何認定,怎麼才能構成犯罪?
    在處理司法實踐中的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時,司法機關經常會遇到黑社會組織僱傭組織成員之外的其他成員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情形,那麼能否將這些受僱傭的其他成員(通常為「打手」)為黑社會性質組織所實施的犯罪行為認定為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中的「參加」行為?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的參加行為如何認定,怎麼才能構成犯罪?
  • 恐怖主義行為!美國安全顧問談白人至上主義者致命攻擊事件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說,維吉尼亞州夏洛特維爾市白人至上主義者集會時爆發的致命暴力事件「符合恐怖主義的定義」。新加坡聯合早報網8月14日報導稱,麥克馬斯特星期天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這一犯罪行為可能是由「仇恨和偏執」所致。當時衝向反集會人群的一輛汽車導致一名32歲女子死亡。在這起事件中還有19人受傷。此外,維吉尼亞州警察監督現場狀況的一架直升機失事,兩名警察喪生。美國司法部已經開始對事件展開調查。
  • 恐怖主義肆虐歐洲的背後到底潛藏著什麼?
    那麼,為什麼承平已久的富庶歐洲,恐怖主義活動越來越猖獗?難民問題的背後,歐洲與中東和伊斯蘭國家之間的關係全面惡化以後,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這就是本文要著重探討的問題。1798年,大革命高潮之後的法蘭西,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則被寫進了《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意見的發表只要不擾亂其意見、甚至信教的意見,任何人都不得各種殘酷行為遭受幹涉。於是,盛行自由主義的歐洲哪有民意和政治基礎去管別人的宗教信仰自由?
  •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 】警惕網絡恐怖主義
    網絡恐怖主義是什麼?在社交媒體大熱的當下,人們的生活模式被極大地影響了,在社交媒體上保持聯繫往往成為人們日常交流的主要渠道。(《斬斷網絡恐怖主義黑手》——新華社微視評)暴恐音視頻是什麼?、極端主義或者煽動實施恐怖活動、極端主義活動的;(二)製作、傳播、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物品的;(三)強制他人在公共場所穿戴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服飾、標誌的;(四)為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或者實施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活動提供信息、資金、物資、勞務、技術、場所等支持、協助、便利的。
  • 央視熱評丨香港「本土恐怖主義」為何抬頭?
    在拘捕黎智英、李柱銘等人當晚,鄧炳強明確表示,警方不會理會被捕者的背景、是否有權有勢、有否控制傳媒抹黑警隊等,只要有人犯法便會執法。「警隊一哥」遭暴徒以土製炸彈威脅,引發香港各界人士尤其是政界及法律界人士關注。眾人直言事件令人震驚,顯示「本土恐怖主義」正在抬頭。他們同時指出,香港向來是相當和平的城市,泛暴派煽動、縱容暴力,正是今日局面的罪魁禍首。
  • 從法國大革命到9·11,「恐怖主義」由誰定義?
    那麼,究竟什麼是「恐怖主義」?誰有權力定義「恐怖主義」?21世紀的前二十年裡,我們在面對查理周刊事件、倫敦和馬德裡地鐵的爆炸案時,似乎很難質疑 「恐怖主義」一詞的確定含義:它是一種絕對的惡行,是少數能將全人類團結起來共同打擊的敵人。然而,「恐怖主義」的界限並不總是如此清晰。
  • 警務處長收到土製炸彈,香港「本土恐怖主義」為何抬頭?
    在拘捕黎智英、李柱銘等人當晚,鄧炳強明確表示,警方不會理會被捕者的背景、是否有權有勢、有否控制傳媒抹黑警隊等,只要有人犯法便會執法。「警隊一哥」遭暴徒以土製炸彈威脅,引發香港各界人士尤其是政界及法律界人士關注。眾人直言事件令人震驚,顯示「本土恐怖主義」正在抬頭。
  • 中國代表:國際社會須警惕全球恐怖主義回潮
    新華社聯合國2月7日電(記者徐曉蕾)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吳海濤7日說,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雖遭挫折,但正以秘密網絡形式迅速重組,國際社會須對全球恐怖主義回潮保持警惕。吳海濤當天在「恐怖行為威脅國際和平與安全問題」安理會公開會上說,當前,國際反恐形勢依然嚴峻。「伊斯蘭國」在伊拉克邊遠地區繼續攻擊官方人員及設施。國際社會必須對全球恐怖主義的回潮保持警惕,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加強務實合作,合力應對恐怖主義威脅。
  • 連續犯具有的特徵是什麼,有哪些?
    連續犯,是指基於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連續實施性質相同的數個行為,觸犯同一罪名的犯罪。那麼連續犯具有的特徵是什麼,有哪些? 網友諮詢: 連續犯具有的特徵是什麼,有哪些?
  • 什麼是恐怖主義?一張圖帶你看懂《反恐怖法》
    什麼是恐怖主義?轉載自:福州航空原標題:《什麼是恐怖主義?
  • 全球恐怖主義指數:死亡人數跌至五年來最低點
    衝突仍然是恐怖主義的主要驅動因素,2019年因恐怖主義造成的死亡中有96%以上發生在已有衝突的國家。死亡人數下降最多的國家是阿富汗和奈及利亞,但他們仍然是僅有的兩個因恐怖主義而有超過1000人喪生的國家。死亡人數的下降也反映在國家得分上,103個國家得到改善,但有35個國家惡化。自該指數設立以來,這是有記錄的同比國家改善數量最多的一次。
  • 疫情、難民、恐怖主義危機疊加 非傳統安全挑戰歐洲
    難民正在撕裂歐洲 歐洲恐怖主義並非突發、孤立,而是自「9·11」積累至今。2015年,歐洲遭遇了二戰後最嚴重的難民危機。大量來自敘利亞等中東國家的難民前赴後繼通過歐洲南部邊界進入歐洲,加劇了歐洲社會內部移民、宗教、文化等衝突,滋生歐洲恐怖主義。社會化難題交織,社會分裂和激進化趨勢日益顯著。
  • 公有住房承租人有哪些權利,是什麼?
    公房承租是指公房所有人或管理人將國家所有或集體、企業、事業單位所有房屋交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法律行為。那麼公有住房承租人有哪些權利,是什麼? 網友諮詢: 公有住房承租人有哪些權利,是什麼?
  • 金燦榮:那些為美國「國家恐怖主義」叫好的人,違反了基本人類道德
    川普選擇了這個「最極端選項」背後有什麼樣的動因?從中國的角度我們又應該如何客觀理性地看待這一事件?觀察者網就近期的美伊局勢採訪了國際問題專家金燦榮教授。 【採訪/觀察者網 戴蘇越】 觀察者網:此次美軍對蘇萊曼尼的刺殺引發國際輿論譁然,這種由美國政府直接針對他國領導人的「清除」,是否一直是美國處理國際關係的一個「選項」?
  • 注意,這些行為都是違法的
    注意,這些行為都是違法的 2020-05-29 03: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lSlS頭目巴格達迪身亡,中東恐怖主義退潮?|新京報專欄
    近年來,中東地區極端組織和恐怖主義勢力使用無人機,針對軍事設施、民用設施、政治人物的車隊和官邸、工廠、燃料庫、燃氣泵站等目標發動襲擊的頻率,以及劫持和使用化學武器的頻率,都呈現上升趨勢。美國收縮戰略使中東反恐格局重新洗牌再次,反恐階段性勝利無法根本扭轉動蕩國家的安全形勢持續惡化的局面。與川普政府標榜的「反恐成果」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東地區仍是全球高風險地區和恐怖主義的重災區。
  • 間諜行為有哪些?保護國家安全 我們能做什麼?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央視《焦點訪談》欄目連續兩天聚焦間諜行為,披露多起臺情報機關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安插和發展「臺獨」分子,讓他們在外為自己搜集有關祖國大陸情報的案例。間諜是如何竊取信息的?如果發現間諜該怎麼辦?
  • 伊朗官員譴責暗殺法克裡扎德是國家恐怖主義
    針對伊朗重要核物理學家法克裡扎德遭暗殺一事,伊朗官員紛紛表示譴責,並稱將對暗殺行為作出回應。 伊朗外長扎裡夫29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恐怖分子謀殺了一名偉大的伊朗科學家,伊朗呼籲國際社會放棄雙重標準,譴責這種形式的國家恐怖主義」。扎裡夫還表示,「暗殺法克裡扎德的行為帶有以色列政權暴行的明顯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