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永圖:新經濟將推動中國處於全球經濟有利地位

2020-12-15 北京日報客戶端

近日在京舉行的36氪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上,來自科技、創投、商界、政界的跨界大咖齊聚,縱論過去十年我國新經濟的發展成果及最新發展趨勢。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前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在會上提出,面臨強大的國際競爭環境,中國網際網路經濟仍具備許多不可替代的優勢,新經濟有望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力。

龍永圖認為,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第一,在5G為代表的新經濟基礎設施方面,中國與世界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第二,中國人口眾多,且中高收入群體日益龐大。第三,中國有全世界門類最齊全的製造業,網際網路經濟與傳統產業的結合有望產生巨大創新效應。

「新經濟如果能夠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使我們的經濟產生一個巨大的、高質量的變化,那麼中國在全球的經濟地位將會處在一個更有利的地位上。」龍永圖說。

2020年,經濟社會各領域都發生了劇變。「越是在不確定的年份中,越能誕生和錘鍊偉大的公司。」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認為。在圍繞創業投資做服務、見證不少新經濟企業發展的36氪創始人劉成城看來,過去十年,新經濟企業的成長速度、迭代速度都在變快,成長周期越來越短。

在迅速變化之中,北極光創投創始管理合伙人鄧鋒提醒創業者,不僅科技發展、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正在不斷變化,創新的方式也已發生變革。「科技創新,越來越多的是跨界創新,而不是單門創新,不是網際網路跟網際網路玩,而是網際網路跟其他行業玩。」鄧鋒舉例稱,比如醫療器械的創新是把「醫」和「工」結合,物理、聲光電、化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等學科結合的綜合創新。「我們投資的幾家醫療器械企業,創始人原來並不是做醫療的,而是做光學的,這都是跨界創新。」

大會期間,組委會還發布了2010-2020中國新經濟36位傑出貢獻者、36位36歲以下了不起的創業者、新經濟之王企業榜單、新經濟之王機構榜單、2020年度創業者心中的十大新經濟城市、2020影響未來的產品Great100等榜單,力圖展現在過去十年對新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貢獻的人和產品。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奇茹

編輯:孫奇茹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中國新經濟將再出現快速發展十年
    會上,36氪正式發布了《2011-2020年中國新經濟十年回顧研究報告》(下稱《報告》),整體盤點了2011-2020十年間發生的新經濟裡程碑事件,並對十大代表性行業的發展歷史、產業圖譜進行了全面解讀,也對「未來十年新經濟的發展機遇在哪裡」的問題進行了探索性的回答。  《報告》指出,2018年至今,乃至更遠期的未來,新經濟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 龍永圖講述南斯拉夫使館被炸前後:中美外交要以史為鑑|鳳凰《封面》
    正是這種求真務實的態度和破冰前行的勇氣,幫助我們在面對歷史的重要抉擇學會了因時而變、因勢利導,從而造就了中國如今的世界地位。然而變化不居,面對如今國際關係出現的挑戰,我們又該如何理解、應對呢?談到這一問題,擁有多年國際關係經驗的龍永圖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與入世後對中美關係的樂觀預期相比,如今的種種摩擦確實出乎其意料。
  • 這場大會吸引超170位嘉賓縱論新經濟,聽聽大咖們都說了什麼
    龍永圖:中國經濟的回顧與展望本屆大會上,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先生帶來了以「中國經濟的回顧與展望」為主題的分享。龍永圖回望過去十年,認為中國發生了許多變化,其中兩個變化尤其值得關注:中國經濟從追求數量增長到追求質量發展的新的階段,以及中國進入了新的網際網路時代。他認為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經濟在中國有廣闊前景的重要的原因有三點:第一,數字經濟是人口經濟。
  • 我國臺灣的經濟發展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
    我國臺灣屬於亞洲四小龍之一,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承接歐美及日本的產業轉移,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經濟迅速崛起,至上世紀90年代已經成為發達經濟體,同時臺灣在製造業、半導體、IT、電子工業等領域的技術水平位居世界領先地位。
  • 新加坡學者:中國經濟表現亮眼助力全球經濟復甦
    新華社新加坡12月16日電(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陳剛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在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嚴重衝擊背景下,今年中國經濟表現相當「突出和亮眼」,將促進全球經濟復甦。陳剛說,近期中國外貿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同比持續增長,凸顯在全球經濟低迷背景下中國經濟的韌性。
  • 當今中國在世界上處於什麼地位?
    如今的中國,有著世界工廠之稱。這不僅得益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還有中國人勤勞踏實的性格。隨著經濟的爆發,整個世界意識到了中國在世界範圍內重要的經濟地位。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地位,可以用「定海神針」來形容。 在經濟問題上,我國一向堅持穩紮穩打,不給自身留下任何隱患,也不給世界增加額外的風險。
  • 「龍王」對話|龍永圖與王志綱帶你「看世界,讀中國」
    「放眼中國,從資源稟賦、地理區位、自然環境、文化風情生態食品上,貴州的資源都是絕版。」王志綱認為,貴州已進入「賣生活,賣生態,近悅遠來」的發展模式。「中國消費帶動全球,消費的拉動,正是把世界請進來,把貴州送出去,貴州有著無限的潛力與價值。」
  • 科技創新驅動深圳新經濟發展
    近日,中國企業評價協會發布《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發展報告》。報告顯示,深圳成為中國「新經濟第三城」,總計60家深企入選「新經濟企業500強」,僅次於北京(115家)和上海(61家)。從一家生產蜂鳴器的小工廠,到享譽全球的精密製造龍頭企業,瑞聲科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其聲學、光學、電磁傳動、精密結構件、射頻器件等六大業務佔據全球供應鏈頂端,在全球累計申請各類專利12000餘項,連續多年入榜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和《財富》中國500強企業排行榜,成為世界級精密製造企業標杆。
  • 我為杭州新經濟會議目的地代言 | KOL說「新經濟會議案例」,激發辦...
    專家點評 雲棲大會是全球性科技行業標誌性會議,每年都會吸引數萬名全球的科技人才聚集杭州,探討前沿科技領域的最新進展,整體推動了杭州的科技行業發展,並帶動了杭州的住宿、餐飲、消費、娛樂等板塊的共同提升,同時提升了杭州在全球的城市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交椅(國際論道)
    美國《財富》雜誌網站報導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破壞了全球經濟,但中國是一個明顯例外。今年,全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下降3.5%。摩根史坦利公司預計,美國的GDP將下降3.5%,而歐洲的GDP將下降7.2%。與此同時,它預計中國將在2020年實現GDP的正增長。中國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的一個特例。
  • 新經濟的「亞洲共振」:成都、香港、新加坡聯動連線召開「全球科技...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9月28日,以「科技創新:新經濟·競爭力·全球化」為主題的全球科技創新論壇在成都召開。該論壇由南華早報主辦、每日經濟新聞協辦,成都為主會場、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為分會場,三地同時連線舉行。
  • 首個北京新經濟指數報告發布 2019年北京新經濟指數比2015年增長1...
    昨天,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發布了首個北京新經濟指數報告。該指數由區域經濟活力、知識型人力投入、創新能力、國際化、「數智」化、轉型升級共六個方面構建,反映了北京新經濟的發展狀況。報告顯示,2019年北京新經濟指數為351.1,比2015年增長1.23倍。
  • 中國特色英語-在線新經濟
    科技的發展促進了新經濟形態的發育與成長,而新冠疫情的爆發,進一步加速了新經濟形態的發展速度。與其相應的,新的英語表達也應運而生。1.在線新經濟online new economy2.發布行動方案,發展本市在線新經濟release an action plan to develop the city's online new economy3.聚焦12大發展重點identify 12
  • 2011-2020 年中國新經濟十年回顧
    激蕩十年,新經濟從未停止改變。 國家統計局將新經濟定義為「新行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的「三新」經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新經濟已佔據我國GDP總量的16.3%,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從2011年到2020年,是以移動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黃金十年。
  • 《零碳社會》作者傑裡米·裡夫金:中國正持續推動全球綠色發展
    全球知名經濟學家、華盛頓特區經濟趨勢基金會主席傑裡米·裡夫金的新書《零碳社會》日前在中國出版發行。作者在書中預測了化石燃料經濟可能導致的全球危機,深入探討了政府和社會的應對策略——生態文明和全球綠色新政。近日,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傑裡米·裡夫金。
  • 龍永圖:南沙吸引國際英才潛力很大
    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先生為大會視頻致辭。他表示,作為南沙的人才顧問,他曾經多次來到南沙,深感南沙地理位置獨特、營商環境優越、生態環境一流,南沙經濟的未來、南沙人民的未來一片光明。目前南沙的重中之重是如何在新冠疫情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背景下,開拓一條新的發展道路。南沙正借著大灣區建設的東風,做出更大努力。
  • 中行報告:全球銀行業將現十大發展趨勢
    「低利率」是指:為了推動經濟復甦、緩解債務負擔,發達經濟體寬鬆貨幣政策不能過早退出,仍將保持相對較低的政策利率水平。「低投資」是指:在實體經濟復甦乏力、資金回報率降低、全球產業鏈重塑的背景下,跨境直接投資(FDI)恐繼續低迷,短期內很難回到過去的峰值。
  • 比特幣今日價格行情 中國礦工在比特幣網絡中處於主導低位
    一直以來,中國礦工在比特幣網絡中都處於主導地位,此前劍橋大學發布的一項數據顯示,中國礦工的挖礦算力佔到全球總挖礦算力的65%。  由成都市新經濟委、成都市科技局及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政府指導,由成都市成華區新經濟和科技局、成都市成華區投促局、巴比特、鏈節點、印比特主辦的2020全球區塊鏈算力大會暨新基建礦業峰會上,礦業生態所有頭部參與者幾乎全部到場,包含了印比特、思創優、貝寶金融等在內的幾十家礦機商、礦池、礦場、金融服務商以及儲存類項目方。
  • 跨越3萬億GDP的灣區極點佛山如何擁抱新經濟?
    在國際市場上,這種堅實基礎上的兩業融合也將成為佛山智造的核心競爭力,能夠助力中國先進位造企業打入國際高端市場。可以說,推動兩業融合,無論對於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還是對於內貿和外貿市場增長,均具有極大價值。
  • 首席看2021:全球經濟拐點在加速到來嗎?
    「受疫情影響,全球債務加速擴張,2021年,政府、企業、個人都有可能面臨債務壓力,這一潛在風險值得警惕。」溫彬強調。2021年,新的趨勢將會顯現或延續。德勤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許思濤表示,第一,在後疫情時代,政府在經濟和社會中發揮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大。第二,傳統行業將更有擁抱新經濟的迫切感。2020年這一趨勢已經顯現,未來幾年還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