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企業評價協會發布《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發展報告》。報告顯示,深圳成為中國「新經濟第三城」,總計60家深企入選「新經濟企業500強」,僅次於北京(115家)和上海(61家)。
長期以來,深圳一直加大力度發展新經濟,在「新經濟500強榜單」中,一大批具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深圳企業紛紛入選,比如先進位造企業代表大疆、瑞聲科技,新能源汽車行業代表比亞迪,新金融業態代表微眾銀行,新消費平臺代表樂信等。
「從1993年至今,公司發展一直突飛猛進。我們認為,技術創新是瑞聲的核心競爭力。」瑞聲科技有關負責人表示。
從一家生產蜂鳴器的小工廠,到享譽全球的精密製造龍頭企業,瑞聲科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其聲學、光學、電磁傳動、精密結構件、射頻器件等六大業務佔據全球供應鏈頂端,在全球累計申請各類專利12000餘項,連續多年入榜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和《財富》中國500強企業排行榜,成為世界級精密製造企業標杆。
通過不斷創新消費方式,樂信搭建起覆蓋線上線下的新消費服務生態,推出涵蓋餐飲生鮮、讀書學習、旅遊出行、電商專區、生活服務等在內的4000多個品牌權益。今年以來,樂信累計服務600多萬商戶,收穫超2億個訂單,促成交易額超500億元。三季度,樂信用戶總規模同比大幅增長69.6%,達到1.06億元。
類似瑞聲科技、樂信這樣的一大批深圳新經濟企業,通過保持高速增長,共同推動深圳新經濟發展。今年9月,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的《新40年·新40企——深圳未來發展的新力量》預計,到2025年深圳GDP將達到4萬億元,直追瑞士等國家2019年的經濟規模,其中新經濟規模將突破2萬億元。該報告還評選出平安科技、海思半導體、大疆、微眾銀行、樂信等深圳十大創新之星,作為支撐未來40年特區發展的新經濟企業代表。
深圳新經濟健康向好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近年來,深圳不斷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構建起「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資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實施財政支持基礎研究補短板工程,市級財政科技專項資金3年實現翻番,2019年基礎研究投入佔比達37%;出臺我國首部覆蓋科技創新全生態鏈的地方性法規《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修訂科技研發資金管理辦法,支持科研人員自主定方向、自主選課題。成立全國首個科技金融聯盟,設立國內規模最大的天使母基金,100%投資種子期、初創期企業孵化發展項目,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目前,深圳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4.93%,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7萬餘家,各類創新載體已達2642家,新經濟佔GDP比重超過60%,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連續16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在5G通信、基因測序、無人機、新能源汽車、超材料、柔性顯示等領域,深圳的創新能力已躋身世界前沿。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專家認為,在新科技和新消費驅動下,經濟將迎來新一輪快速增長,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新經濟佔據半壁江山。2021-2025年,隨著政策的深入布局和企業的持續創新,深圳新經濟增速仍將保持9%的平均增速。到2025年,深圳新經濟規模預計將突破2萬億元,佔GDP比重預計將達50%,預計能夠創造近500萬個工作崗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