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又曰會稽,是勾踐臥薪嘗膽的地方,古越國的都城,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現在還是全國文明城市。這裡有不少的人文歷史景點,魯迅故居、周恩來紀念館、沈園等,是浣紗姑娘西施、鑑湖女俠秋瑾的故鄉,名人、景點特別多,今天我們具體來說說沈園。沈園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紹興市越城區春波弄,宋代著名園林。
沈園,又名「沈氏園」,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因為在南宋時期,一位沈姓富商在這裡建造了這座私家花園,初建成時規模很大,佔地面積約70餘畝,園內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綠樹成蔭,一派江南風景,沈園在紹興歷史上,眾多古典園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園林。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這是南宋著名詩人陸遊在75歲的時候,重遊沈園時留下的千古名句,我們沿著先人走過的路來遊覽一下沈園吧。進入沈園,眼前便是一座長廊,長廊依著池塘而建,是一大一小的荷花池,因為形狀酷似葫蘆,因此得名為「葫蘆池」。如果遇到下雨天,天上下著淅瀝瀝的小雨,就像江南女子的溫婉一般,溫柔而靜雅。
長廊的盡頭是孤鶴軒,飛簷四起,寓意象徵著「孤鶴單飛」。簷上有書寫著「孤鶴軒」的匾額,孤鶴軒又被稱為「孤鶴哀鳴處」,孤鶴是陸遊(陸放翁,字務觀,號放翁,紹興人士)對自己人生愛情悲歌的體現,當時想要報效國家,但屢次遭到貶官,坎坷一生。這處景點一眼望去,不禁令人感覺迷茫,不知人們在看此景的時候,能不能感受到陸遊當時的心境呢?
除了孤鶴軒,沿著青石板路再往前走,便是沈園的核心景點《釵頭鳳》字壁,陸遊因當時的心境,寫下這首《釵頭鳳》。故事要從這裡說起,他與唐婉從小青梅竹馬,情深義真,結為伴侶,卻因陸母恐陸遊荒疏功業,遷怒於唐婉,責罵不已,狠下休書。母命難為,被迫兩人分離。多年後陸遊回到紹興,在沈園與唐婉重逢,此時的唐婉早已嫁為他人之婦。
沈園分為古蹟區、東苑和南苑三大部分,有孤鶴亭、半壁亭、雙桂堂、八詠樓、宋井、射圃、問梅檻、釵頭鳳碑、琴臺和廣耜齋等景觀。沈園之夜也是夜遊沈園不可錯過的一道景色。如果說白天的沈園是靜態的沈園情,那麼晚上則是動態的沈園情。有具體的活動情景,遊客們參與了宋代大戶人家的開園儀式後,在侍女的陪同下遊園,或者欣賞《釵頭鳳》大戲,在花前月下、燈影酒香之中,感受陸遊和唐婉的悽美愛情,感受濃鬱的紹興當地文化。
走進沈園的門,滿眼的舒心和靜謐,這裡的旖旎風光,平添了一絲淡淡的憂傷,吸引著無數的遊人們,前去尋覓清池石橋上留下的情侶腳印,以及綠蔭白牆上刻下的摯愛悲歌。午後的沈園飄著縷縷樂聲,循著令人斷腸的樂聲,溯遊八百年的時光,去追尋那《釵頭鳳》久遠的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