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NASA的科學家曾發現,宇宙中的某些星系中缺少了大部分暗物質,這一發現讓科學家感到十分意外。因為就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暗物質類似於星系之間的「粘合劑」,是星系形成和演化中,如果沒有暗物質的存在,原始氣體將缺乏足夠的引力聚集在一起,而原本的星系也會隨之坍塌。所以照此看來,太陽系應該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充實很多,周圍應該存在大量暗物質,並且事實也確實如此。

暗物質缺失的原因
於是科學家仔細研究了那片缺少暗物質的星系,他們發現那個星系距離地球大約4500萬光年,並且與它相近的位置還有一個大型星系正在接近它,正是由於這兩個星系的交互作用,其中一個星系的引力正在將另一個星系中的暗物質剝奪,即星系之間的交互作用會影響暗物質的存在。當然,以這種方式剝奪暗物質太過隱蔽,只有用能夠揭示極微弱特徵的深度圖像才能觀察到暗物質的移動。

恰好那片星系的形狀為球狀星團,它們的尺寸和光度使其易於觀察,因此可以很好的追蹤星系的特徵。科學家通過研究星系中的空間分布,可以深入了解星系自身的當前情況:有很多類似太陽系的星系正在從中「脫離」,這個發現也恰好表現了另一星系正在進行暗物質剝離的結論。這也意味著,如果一個星系瀕臨解散的結局之前,其星系原本的暗物質一定會先於星系被剝離。
地球也被暗物質所包圍
重點還在暗物質本身,由於暗物質是一種看不見的神秘物質,約佔宇宙所有物質和能量的27%,但儘管很多理論都能證明暗物質確實存在,但從未直接檢測出暗物質或暗能量。主流理論認為,暗物質不會主動移動,可能會根據自身密度的波動將一些普通物質組合在一起,引力充當將普通物質和暗物質結合在一起的膠水。以銀河系舉例,暗物質形成了一股以繞銀河系運動的粒子流,當星系形成過程中重力與暗物質相互作用時,所有粒子將會以相同的速度傳播。
而當這些以暗物質組成的粒子流接近地球時,又會發生什麼呢?科學家分析,雖然一般的物質並不能直接穿透地球,但從暗物質自身角度來說,它可能沒把地球放在眼裡,地球的引力或許將聚焦並彎曲暗物質粒子流,使之成為狹窄而密集的物質。當暗物質流穿過地球的核心時,其中的密度大約會縮小到平時的十億分之一,相當於將一根頭髮壓縮後,一端從地球出發、另一端甚至能連接到月球。
不過即使地球被暗物質包圍,對地球也沒什麼影響,目前我們對暗物質的了解太過稀缺,只有兩點:
它是組成宇宙的關鍵因素。它無法被直接觀測,卻又大量存在。除了這些,暗物質就像一團迷霧,讓人根本看不清裡面隱藏了怎樣的謎題,只是從現在的狀況來看,暗物質無害,畢竟按這樣思考,我們每個人的周圍可能都存在著大量的暗物質,如果暗物質有害,那人類或許就不會進化至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