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三季度中國移動收到用戶投訴高達15506人次

2020-12-16 大眾生活報

工信部:三季度中國移動收到用戶投訴高達15506人次

時間:2020-12-16 21:06:26 來源: 中國網科技

 中國網科技12月16日訊工信部網站今日通報三季度電信服務質量情況,通報顯示,三季度,共受理電信用戶申訴33303件,環比下降11.3%,同比下降11.2%。其中,網絡質量類申訴佔比22.4%,收費爭議類申訴佔比30.0%,用戶服務類申訴佔比47.6%。

  數據顯示,三季度,中國電信共收到用戶投訴7691人次,用戶服務投訴3578人次,網絡質量投訴1990人次,收費爭議2123人次;中國移動共收到用戶投訴15506人次,用戶服務投訴7574人次,網絡質量投訴2960人次,收費爭議投訴4972人次;中國聯通共收到用戶投訴8744人次,用戶服務投訴3726人次,網絡質量投訴2373人次,收費爭議2645人次。

 

  工信部強調,各級申訴受理機構按照《電信用戶申訴處理辦法》相關規定,對用戶申訴進行了處理和調解,有效維護了電信用戶合法權益。

編輯:陽

免責聲明
① 本網所刊登文章均來自網絡轉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
② 如果您對稿件和圖片等有版權及其他爭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核實情況後進行相關刪除
③ 聯繫郵箱:dzshbw@163.com 聯繫電話:01057394474

相關焦點

  • 工信部擬規定:受到商業簡訊息或電話騷擾,用戶可撥打12321投訴
    央廣網北京8月31日消息 據工信部官網消息,工信部31日就《通信簡訊息和語音呼叫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用戶認為其受到商業性簡訊息或商業性電話侵擾,或者收到含有法律法規規定的禁止性內容的簡訊息或電話的,可向12321受理中心進行投訴。
  • 工信部三季度技術檢測20萬款應用軟體,發現500餘款App存在問題
    打開APP 工信部三季度技術檢測20萬款應用軟體,發現500餘款App存在問題 懶貓 發表於 2020-12-17 11:57:04
  • 報告:前三季度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活躍用戶淨增796萬
    原標題:報告:前三季度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活躍用戶淨增796萬
  • 工信部:一季度下架51款不良APP
    根據工信部今天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電信服務質量報告,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當季受理用戶關於不良手機APP應用的有效投訴43191件次,環比下降5.25%,並聯合應用商店、安全檢測廠商對其中存在問題的51款不良應用進行了下架處理。
  • 工信部整合電信服務投訴和不良信息舉報熱線
    工信部今天宣布,將把電信服務投訴熱線和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熱線整合到工信部公共服務電話平臺12381熱線。據了解,工信部現有12300、12321和12381三條政務服務熱線。其中,12300是全國電信用戶申訴專用電話;12321是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服務電話;12381主要提供對外政務信息服務,負責受理並辦理公眾對工信部相關工作提出的諮詢、建議和投訴。
  • 垃圾簡訊騷擾電話不斷 作業幫、貝殼、光大銀行、VIPKID等被工信部...
    中國科技新聞網注意到,此次工信部點名主要包括打騷擾電話和發垃圾簡訊兩部分。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佔領對中國科技新聞網表示:「第一點,商家向用戶撥打營銷電話(營銷簡訊)需要經過用戶的同意,實踐中通常是用戶在註冊帳號或者辦理會員卡的時候。
  • 工信部責令 3 家垃圾信息擾民問題持續嚴重企業限期整改
    12 月 4 日消息 據工信微報消息,工信部信息進行通信管理局近日就垃圾管理信息系統嚴重擾民問題,向長江經濟時代發展通信科技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分享通信服務集團通過有限公司、深圳星美聖典文化傳統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等三家移動轉售企業可以分別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
  • 工信部:一季度受理不良手機應用投訴43191件次 下架51款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北京6月1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工信部日前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 (2020年第2號)》。通告提到,一季度,12321受理中心接到不良手機應用有效投訴43191件次,環比下降5.25%。
  • 工信部對20萬手機應用商店軟體進行技術檢測
    打開APP 工信部對20萬手機應用商店軟體進行技術檢測 IT之家 發表於 2020-12-17 11:44:00   12月17日消息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工信部現已通告2020年第三季度電信服務質量有關情況。
  • 工信部第一季度受理電信用戶申訴36454件,下架51款不良手機應用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TMT頻道6月10日訊,工信部今日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電信服務有關情況。第一季度,工信部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用戶申訴受理機構受理電信用戶申訴36454件,環比下降26.7%。在垃圾信息投訴情況上,一季度,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以下簡稱12321受理中心)受理用戶關於騷擾電話的投訴100028件,環比下降39.9%;受理用戶關於垃圾簡訊的投訴58268件,環比下降43.4%。此外,一季度,12321受理中心共接到詐騙電話及簡訊舉報8732件次,環比下降56.3%。
  • 中國移動攜號轉網「被棄」,拿什麼挽留老用戶?
    想跟中國移動說再見來源於工信部的消息稱,截至今年7月,5個試點省市共完成了230萬移動用戶攜號轉網,其中中國移動成轉出用戶最多的運營商。今年5月,「攜號轉網」的用戶數據顯示,中國移動轉入16.2萬人次,轉出25萬人次,淨轉出8.8萬人次;中國聯通轉入14.7萬人次,轉出16.1萬人次,淨轉出1.4萬人次;中國電信轉入16.8萬人次,轉出6.6萬人次,淨轉入10.2萬人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攜號轉網政策中用戶都是淨流出,移動用戶出現向中國電信大轉移的傾向。
  • 三大運營商三季度業績出爐 僅中國移動利潤下滑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濮振宇)10月22日,隨著中國電信發布財報,三大運營商三季度業績全部出爐。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三大運營商營收均實現增長,其中,中國移動營收為5744億元,同比增長1.4%;中國電信營收為2926.14億元,同比增長3.5%;中國聯通營收為2253.55億元,同比增長3.79%。利潤方面,只有中國移動的利潤同比出現了下降。
  • 中國移動寬帶用戶數超越電信排第一
    通信業務收入增幅創新低,與業務量增長對比鮮明   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通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9915億元,同比增長3%。   在固定通信業務收入上,前三季度,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實現固定通信業務收入2918億元,同比增長8.9%;實現移動通信業務收入6997億元,同比增長0.8%,佔電信業務收入的70.6%。
  • 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環比大增 信用卡業務佔比過半
    12月10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的《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下稱《通報》)指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並轉送銀行業消費投訴85097件,環比增長26.5%。
  • 中國移動:提供漫遊地查詢服務 可自證過往行程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中國移動:提供漫遊地查詢服務,可自證過往行程2月14日在工信部召開的媒體通氣會上,中國移動方面表示,已經提供漫遊地查詢服務解決部分人無法自證過往行程、無法返回居住地或工作地等問題。工信部同時稱,運營商的相關大數據分析並不會侵犯用戶隱私。
  • 輕鬆籌等109款App被點名,工信部最嚴新規終結騷擾電話?
    工信部即將出臺信息整治最嚴新規——《通信簡訊息和語音呼叫服務管理規定》,未經用戶同意或者請求,或者用戶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簡訊息或撥打商業性電話。「姜小姐您好,您之前在我們APP上註冊開戶,為感謝新客戶,給您推薦一隻股票。」在過去的半個月裡,姜欣幾乎每天都能收到有關股票基金的推銷電話。
  • B站(BILI.US)發布三季度財報:單月活躍用戶破2億,付費用戶同比增長...
    財報顯示,B站三季度營收再創新高,達3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4%,遠超市場預期。第三季度,B站通過持續破圈的優質內容與積極的運營策略,推動用戶高質量強勁增長。社區月均活躍用戶同比增長54%達1.97億,移動端月均活躍用戶同比增長61%達1.84億。
  • 工信部下架26款APP 加強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
    12月16日,工信部通報下架26款侵害用戶權益APP,包括微脈圈、蜜月直播、小蟻攝像機等。記者獲悉,工信部將加大個人信息保護力度,持續推進APP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開展垃圾信息整治和電信網絡詐騙防範治理工作。當前工信部持續加強網際網路行業管理,重點針對移動APP,從政策體系、標準制定、專項行動、技術平臺四方面建構起綜合治理體系。
  • 4G用戶好日子沒有了?中國移動「新規」來了,幾億用戶身在其中
    網際網路時代發展的越來越迅速,網絡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網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捷,實現了我們生活中所有的衣食住行,說著網絡,現在國內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在這三大運營商當中我們不得不說的就是中國移動。
  • 工信部做了32萬款APP技術檢測,結果……
    此前,《IT時報》報導,通過3個多月模擬用戶使用場景,對安卓手機、蘋果手機、蘋果平板電腦上app進行多輪測試。從測試情況來看,在隨後數分鐘到數小時的時間裡,出現相關推薦的概率高達60%-70%。小編身邊也有不少朋友表示,這種「被竊聽」的感覺時時環繞,要麼很快會有推薦,要麼延後推薦,更有甚者,這個「竊聽」的記憶很長,在收到相關推薦的時候,會猛然想起自己在幾周前跟人聊過這個,「細思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