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想衣裳花想容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新展帶你領略清代女性風採

2021-01-15 廣州日報

今日,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恢復開館,新展「雲裳花容——館藏清代女性形象外銷畫展」也揭開了神秘面紗,與觀眾見面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據悉,在18、19世紀的中國,外銷畫的生產集中在廣州十三行,有布本油畫、象牙畫、玻璃畫、通草水彩畫、紙本水粉畫、線描畫等,種類多樣,而且所描繪的題材極為廣泛,反映的內容也十分豐富,可謂當年社會生活和自然生態的全景圖。

其中,不同身份的中國女性是外銷畫家非常熱衷描繪的對象,十分暢銷。

女性題材繪畫在中國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留存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而清代外銷女性題材畫是專為出口而作的商業繪畫,和中國傳統的宮廷仕女畫、文人仕女畫風格迥異,既有東方情趣,也吸收了西方人的審美和繪畫技法。

非常難得的是,外銷畫裡的女性形象不僅有官宦、富貴人家的女眷或美人畫,呈現著雲想衣裳花想容的東方麗人形象,也有普通的手工藝人和勞動女性及從事曲藝雜耍行業的女性形象,受到西方人的歡迎,大量繪製並外銷,堪稱西洋鏡裡的中國女性圖鑑。

精彩展品一覽

皇宮、官宦家庭中的女眷形象

19世紀 通草水彩官員女眷圖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

19世紀末 菩提葉水彩官員女眷圖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

19世紀外銷畫中的皇宮、官宦家庭中的女眷形象及生活,有著精緻的東方面孔,柳眉櫻唇,衣著和配飾華麗,住在精緻的庭院裡,家居考究,充滿了濃濃的異國情調,滿足了西方人對中國上層社會女性及其生活的好奇,延續了馬可波羅時代起西方人對中國具有的神秘、富庶印象。

清末 象牙板仕女掛畫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

優雅動人的女樂師

19世紀 通草水彩女樂師圖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

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屈大均曾以「銀錢堆滿十三行」的詩句來形容因十三行貿易繁榮而帶來的富庶,由此在十三行商館周邊出現了大量滿足商人生活需求的店鋪和娛樂場所,在19世紀的廣州街頭到處都可以見到各種戲曲、雜技表演。

此外,廣州十三行行商時常設宴款待外商、大班等,每有外使訪華,往往也安排中國的戲曲表演。更有女子家班,供家中女眷消遣。這些從事曲藝表演的女樂師,精通各種中國樂器,曲藝精湛,姿容姣好,充滿了濃濃的中國情調,因此也成為外銷畫師的描繪對象。

養蠶、紡織、種茶的勞動女性

19世紀 通草水彩女性制絲工序圖(牽經)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

18、19世紀,茶葉、絲綢、瓷器是中西方貿易大宗商品,經廣州十三行大量輸出海外。以茶葉、絲綢、瓷器製作為主題的外銷畫數量非常多,從中可見女性除了參與傳統的農耕稻作勞動之外,還參與了茶葉採摘、加工、銷售,採桑、養蠶、織絲等一系列工序,間接地參與了廣州十三行貿易。

19世紀中後期 通草水彩圖冊之女性挑柴圖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

中國戲曲文學中的女性形象

19世紀 通草水彩湘雲醉酒圖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

在外銷畫中也出現了中國戲曲文學中廣為人知的女性形象。如《紅樓夢》裡的金陵十二釵。最早在1842 年5 月,《中國叢報》上就發表了德國傳教士郭實拉介紹《紅樓夢》的文章。《中國叢報》(Chinese Repository)是美國傳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於1832年在廣州創辦的英文期刊,是當時西方中國觀的重要來源。廣州是這一時期東學西傳、西學東漸的前沿地。

展覽信息:

雲裳花容——館藏清代女性形象外銷畫展

展期:2020年5月26日至7月12日(逢周一閉館)

地點: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三樓展廳

溫馨提示:

1、展覽實行門票預約,所有進館觀眾均需通過微信號「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展覽服務」菜單中的「預約參觀」登記或撥打服務電話020-81265300,進行實名登記預約門票。

2、預約成功後,觀眾需到博物館兌票處出示有效證件兌換門票。

3、進館前須出示「粵康碼」或「穗康碼」,依現場指引有序入館。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李巧蓉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李巧蓉

圖片來源:廣州十三行博物館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劉麗琴

相關焦點

  • 「雲想衣裳花想容」中的「裳」讀什麼?啥意思?
    &nbsp&nbsp&nbsp&nbsp在電影的前段,張雨綺扮演的春琴站在屋頂,吟出詩句「雲想衣裳花想容」,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其中的「裳」字發的是「cháng」音。&nbsp&nbsp&nbsp&nbsp之後又展現了唐玄宗為楊貴妃舉辦的「極樂之宴」,宴上辛柏青扮演的李白受高力士之邀,寫下了「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詩句,李白口中說出的也是衣裳(cháng)。另外,電影中還出現了霓裳(cháng)羽衣舞。
  •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看到花兒我是毫無免疫了……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看到花兒我是毫無免疫了...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看到花兒我是毫無免疫了...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看到花兒我是毫無免疫了...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看到花兒我是毫無免疫了...
  •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該怎麼讀呢?不要讀錯了!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是李白在擔任翰林待詔時,為楊貴妃寫的《清平調》三首中的第一首中最出名的一句。不過,這兩句中有兩個字「裳」和「檻」,我們應該怎麼讀呢?首先看第一個「雲想衣裳花想容」中的「裳」,他有兩個讀音:shang和chang。要弄懂這個讀音,我們就要先搞懂兩個不同的讀音各自的含義。什麼時候要讀chang呢?古人的衣服並非是一體式的,而是分為兩部分:古時上曰衣,下曰裳。《詩經·邶風·綠衣》中有:「綠衣黃裳」的詩句;《毛傳》中也有:「上曰衣,下曰裳。」
  • 雲想衣裳花想容,今年雲上賞青山的鬱金香,花獨香了……
    幾乎每年都上南寧青秀山賞花燒香祈福……但是讓人留戀的不是能走桃花運的桃花,而是種在東協友誼園一帶的鬱金香,成片成片的,讓人賞不盡,看不膩……雲想衣裳花想容,但今年是雲上賞花,花獨香了……黃色的鬱金香,暖心讓人喜愛
  • 【遊玩】雲想衣裳花想容,龍泉街道推出「雲賞桃花」真的贊!
    【遊玩】雲想衣裳花想容,龍泉街道推出「雲賞桃花」真的贊!近日,龍泉街道的千畝桃花綻放,原本開門納客的前麥泊村桃園裡卻鮮有遊客的身影,一群專業攝影老師、錄製團隊們正在園區內忙著用鏡頭記錄下桃花盛景,並及時通過微信、微博、朋友圈等傳播到雲端,開啟2020年雲賞花的序幕。
  • 歷時8年編撰,《清代廣州十三行編年史略》正式發行
    南都訊 記者趙安然 實習生鄒美含 通訊員荔宣5月17日上午,在第四十四個「國際博物館日」前夕,中共廣州市荔灣區委宣傳部、荔灣區國家檔案館、荔灣區文聯、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清代廣州十三行編年史略》《廣州彩瓷鑑賞》《華林禪寺五百羅漢雕像》等三部聚焦荔灣歷史文化的書籍發行儀式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舉行
  • 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清平調·其一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清平調》唐大曲名。滿園春色,還是略遜於朕這朵解語花啊。迷濛著雙眼的帝王如是想著。四目相對,帝王覺得自己醉得更沉了。眼前的人太美,美到所有前人留下的曲子都無法表述。那一襲華麗衣裙,在她身上就好像天邊的雲霞。
  • 人人都知道「雲想衣裳花想容」,誰還記得剩下的兩首詩?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這是李白身為翰林供奉時為楊貴妃所作的《清平調》,很多人即使不知道全詩也知道「雲想衣裳花想容」這一句。上曰:『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遂命龜年持金花牋,宣賜李白,立進《清平調》三章。白承詔,宿酲未解,因援筆賦之。龜年歌之,太真持頗梨七寶杯,酌西涼州蒲萄酒,笑領歌詞,意甚厚。上因調玉笛以倚曲,每曲徧將換,則遲其聲以媚之。太真飲罷,斂繡巾重拜。上自是顧李翰林尤異於(他)學士。」
  • 李白真牛,一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寫盡了女人所想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首詩是寫女人的,當然也是一流,它叫做清平調,他整首詩沒有出現一個美字,卻寫出了天下所有女人所想,寫盡了天下所有女人的美麗,下面來看一下這首詩:清平調·其一[作者]>李白(唐)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唐歌終篇全新劇情開啟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網易盛唐傳說絕美大作《軒轅劍龍舞雲山》以「軒轅劍」IP為基礎,為各位少俠演繹了一段段亦真亦幻、似夢如詩的全新故事。如今盛夏已至,主線劇情唐歌篇即將在端午迎來終章,盛唐奇幻之旅,邀君共赴!
  • 雲想衣裳花想容,影視劇中的各版楊貴妃,你最喜歡哪一版?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與李隆基之間的愛情故事至今為人稱頌,今天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影視劇中的楊貴妃,哪一版的楊貴妃最經典?這版《楊貴妃》製作精良,整體格調精緻唯美,其中很多道具都是按照日本博物館中的唐代文物1:1仿製而成,很有質感。
  •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雪紡襯衫搭牛仔褲,個性又炫酷
    上衣選用蓬紗面料,且版型寬鬆,行走間,若隱若現,真乃雲想衣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對於褲子的選擇,這位女士則十分用心,既要保證適合初秋的涼爽,又要彰顯自己的氣質,所以選擇了破洞牛仔褲,雖然牛仔褲不會過時,但也要適合自己才好,如她所選的緊身衣,不僅穿著舒適,而且很好地表現了美女的纖細修長的美腿,破洞裡沒有贅肉堆積的感覺,凸顯纖細的腰肢,顯出高貴優雅的氣場!
  • 518國際博物館日深圳博物館實現「雲觀展」
    希臘彩陶、羅馬與波斯玻璃器、波斯金銀器、絲路金銀幣、中亞織錦以及印度佛教造像……這些曾經只有實地參觀才能欣賞的珍貴文物,如今動動手指就可以在線上「雲看展」。直播關注量到達43萬人次。為呼應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此次深圳博物館將藉助網際網路,擴大服務的人群,將深圳博物館教育資源延伸到深圳的中小學校。線上課程將通過直播平臺或者在線教育平臺播放,配套展覽教育手冊電子版將上傳至網絡,供觀眾自行下載。通過普及文物知識,幫助學生加深對歷史的理解和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培養學生的鑑賞力,豐富其課外生活。
  • 「眾籌」出來的博物館
    2000多年前,廣州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從1757年至1842年,清代十三行是朝廷特許的對歐美貿易特區,在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重要的歷史印記。如今,在位於清代十三行商館區遺址(現廣州文化公園)上,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拔地而起。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成立於2016年,是專題性歷史博物館,以大量珍貴的文獻史料和海內外遺存的文物,展示十三行的發展史。
  • 與文物隔空對話揚州版「博物館奇妙夜」2萬人昨「雲」遊
    昨晚,揚州博物館講解員朱媛在二樓書畫廳內,面對直播鏡頭侃侃而談,網友的留言也五花八門:「遊泳」「喝涼水」,趣味的互動令人忍俊不禁。「古人消夏用得最多的就是扇子,那我們這個展廳內就有不少扇面,不妨跟我一起來看看。」看完網友的回覆,朱媛微笑著將鏡頭帶至扇面的展櫃前。
  • 新消防員 提前帶你領略新訓隊的風採
    一年一度的消防員招錄工作已全面展開,一波波「小鮮肉」也即將踏入紅門,「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為了讓他們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消防衛士,安徽省消防救援總隊特地給59名新訓骨幹安排了一頓「大餐」——為期2周的新訓骨幹「回爐」,重回「新訓連」,重走「新訓路」。
  • 《COS偶像季》第84期:華裳初上,榮耀傳承——十三餘聯名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佛檻露華濃」 正片結束~ 怎麼樣,王者榮耀的聯名漢服是不是又來搶你錢包啦?
  • 觀「上遊永川龍」 遊「漢東城遺址」 封面「雲觀展」帶你探秘永川...
    上遊永川龍化石3月18日上午11點,封面新聞「雲觀展」直播系列第期,將走進重慶永川博物館,透過歷史文物,看川渝的歷史變遷和永川人文風貌變化。館內更有恐龍愛好者必不可看的打卡項目——「上遊永川龍」。永川博物館外景據了解,上遊永川龍是一種生活於晚侏羅世(距今1.45億年)的大型肉食性恐龍,一種蜥形綱蜥臀目中華盜龍科永川龍屬的異特龍類,是目前亞洲迄今所知最完整的大型肉食性恐龍之一。1976年,在永川五鄉鎮,一具完整的恐龍化石在永川上遊水庫出土,因而得名「上遊永川龍」。
  • 今年廣州各大博物館看展指南
    廣州各大博物館今年安排了各具特色的大展,一年的看展計劃也趕快安排起來吧。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卜松竹 通訊員 陳瑩 李偲毓 林暉 黃蘇哲  關鍵詞:紅色  紅色和革命主題展是今年的重中之重,多個博物館都有重磅大展推出。  農講所紀念館5月~6月推出「紅色貨幣展」,7月~10月推出「廣東黨組織創建歷程展」,11月~12月推出革命漫畫展。
  • 10個關鍵詞,帶你領略「魔鬼周」極限訓練風採
    10個關鍵詞,帶你領略「魔鬼周」極限訓練風採 2020-12-22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