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邱秀桐 通訊員 金輝 戴洪源 楊冠
廢棄舊輪胎畫上卡通肖像就是裝飾品、生活中不用的瓶瓶罐罐稍作改造就是綠植容器……今天上午,洪山區卓刀泉街開辦了一個環保創意市集,轄區內眾多居民拿出了自己踐行環保理念、廢物利用製作的手工藝品,進行展出、交流。家裡廢棄的舊物如何利用?這種利用又能讓人們的生活發生什麼樣的改變?我們來看看洪山區卓刀泉街人居民是怎麼做的。
今天上午10點,記者來到設在洪山區卓刀泉街五環天地的「綠色武漢創意生活」暨「百變創意集市」,看到現場一些市民正冒雨參觀。現場市民除了欣賞用舊物製作的創意產品外,還可現場交換舊物,向工藝美術大師、插花藝術家及高校老師學習創意手工藝製作技術。
市民丁娟說:「這邊的話就是給了自己很多的靈感,然後其實還可以用更多的一些那種廢棄物品,可以做成很多很多的一些很有創意的東西,那其實我之前的話可能只是局限於幾種那個廢舊物的利用,那今天也給我提供了一些很多思路,然後可以回家,可以帶著小朋友一起來做手工。」
現場設置了多個攤位,主辦方邀請園藝公司、垃圾分類企業及社區居民擺攤,展示舊物利用的創意作品。在一處擺滿綠植的展臺,所有綠植的容器都是用排水管、油桶、壞掉的拉杆箱等廢舊物改造的;一排可愛的卡通畫吸引了現場不少人的眼光:普通的鵝卵石經過繪畫創作,瞬間變得生動可愛。
參展者秦明華介紹,「包括它的容器,包括這個裡面的栽培介質,都是廢物利用,因為容器是個管道,我們拖把池草帽紙箱那都可以把它作為一個容器,那麼裡面的栽培介質呢就是廚餘垃圾,我們把它發酵以後作為一個植物的養分,這也是廢物利用,你看我們這個垃圾桶,也可以把它作為一個栽培中心。」
主辦方介紹,轄區有14所高校,轄區居民整體環保意識較強。市集最大的意義在於鼓勵大家交換物品,市民可以將家中的閒置物品帶往市集進行置換,讓閒置物品流入有需要的人手中,延長物品的使用價值,通過這一方式,來傳遞「綠色低碳」生活理念。
卓刀泉街辦事處主任席志春說:「我們垃圾分類的質量應該說在全區來說,上半年我們是排名第一,我們也有信心,今年的全年的我們把垃圾分類,這個工作做到前列,我們也想通過這個活動呢之後,把垃圾分類全覆蓋工作進一步完善,因為卓刀泉街有20個市區,我想能否到今年或者明年把20個社區垃圾分類全覆蓋,這樣呢,可能更有利於我們轄區這個環保工作的開展。」
另外,據了解,「綠色武漢創意生活」抖音話題已同步開啟,即日起至8月27日,市民網友可拍攝變廢為寶妙招,記錄綠色武漢盛世美顏,分享創意生活小技巧,上傳至抖音「綠色武漢創意生活」話題並@武漢城管,即有機會贏得2000元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