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博大精深的中華武術流傳迄今,其可考證的歷史文明史實已有將近4200餘年。而在傳統武術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之中,更是湧現出了眾多風格迥異的武術流派和拳種。譬如,早年曾流行於廣東和福建各地的詠春拳術,便是我國南拳體系中比較著名的一個武術流派。
吳仲素劇照
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這位吳仲素先生,他便是詠春拳一脈的第6代傳人(葉問的師兄)。那麼關於吳仲素先生的實戰功夫究竟如何?或者說他的實戰能力究竟有多強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的剖析一下。
首先,從吳仲素的學武履歷來看。
吳仲素先生於清朝末年在廣東的佛山出生,其父當時乃是一名瓷器店的老闆。正因為吳仲素從小在生活上衣食無憂,所以他才有時間和精力追求傳統武術這一興趣愛好。吳仲素的父親為了讓他學到真功夫,更是專門將當時的詠春拳名師陳華順先生(也就是「找錢華」)請到家裡,並讓吳仲素正式拜入陳先生門下學習詠春拳術。
而且,吳仲素的父親私下本就與陳華順先生十分交好(據說其父在經濟上曾多次資助過陳華順)。因此陳華順先生為了答謝吳父的這份恩情,平日在教授吳仲素拳法功夫時自然是極其傷心。
葉問
最終,吳仲素在陳華順先生的悉心栽培下歷經數年苦練之後,其拳術技藝可以說是盡得陳華順先生的真傳。值得一提的是吳仲素作為陳華順先生的親傳弟子,還曾代師授藝教過自己同門的小師弟葉問(可以說吳仲素也算上葉問的半個師父了)。
其次,從吳仲素的武術造詣來看。
清朝滅亡之後,詠春拳術功夫大成的吳仲素先生曾在古路頭街創辦過武館,當時廣東地區的許多富家子弟都在他門下學過拳術(具體包括:何兆初、李壽彭、張升若、李賜豪和梁福初等)。
吳仲素劇照
甚至,就連當時在佛山地區聲名顯赫的「詠春三雄」(具體包括:阮奇山、姚才和葉問)也總在吳仲素先生的武館與其切磋拳技,事後更是時常聆聽他的點撥和指導。由此推斷,吳仲素先生的詠春拳實戰功夫確實是非常之高(至少不會遜色於「詠春三雄」)。
姚才
當然,詠春拳術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厲害的實戰功夫,其實戰體系更是以街頭實戰作為基礎。相較於現在的擂臺格鬥比賽來說,真正的街頭實戰通常是習武者在自身受到一些突發狀況的威脅後,其整個人在短時間內迅速傷敵或斃敵的過程。這種情況下無論是任何陰招、險招或殺傷力較強的招術都可以用(如插眼、鎖喉和撩陰等)。
詠春拳劇照
可這種通過最為簡單直接的方式爭取在瞬間就能制服對手打法,如果用在當今正規的擂臺比賽中根本就不允許出現。換句話說,正是由於人類歷史文明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這才使現在的傳統武術逐漸的更加趨向表演化。可即便如此我們也並不能否認,那些在歷史上曾經輝煌一時傳統武術確實是有著非常厲害的實戰效果。
吳仲素劇照
最後,關於吳仲素先生詠春拳功夫的實戰話題,今天咱們就先暫且聊到這裡。不知道大家對於詠春拳功夫是否經得起實戰考驗,還有哪些不一樣的看法呢?歡迎您在下方留下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了解更多有料的歷史話題,歡迎關注「南山論史」自媒體平臺,筆者耕耘創作不易,搬運勢必追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