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吳仲素的實戰能力,盡得陳華順真傳,「詠春三雄」亦受其點撥

2021-01-20 騰訊網

我國博大精深的中華武術流傳迄今,其可考證的歷史文明史實已有將近4200餘年。而在傳統武術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之中,更是湧現出了眾多風格迥異的武術流派和拳種。譬如,早年曾流行於廣東和福建各地的詠春拳術,便是我國南拳體系中比較著名的一個武術流派。

吳仲素劇照

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這位吳仲素先生,他便是詠春拳一脈的第6代傳人(葉問的師兄)。那麼關於吳仲素先生的實戰功夫究竟如何?或者說他的實戰能力究竟有多強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的剖析一下。

首先,從吳仲素的學武履歷來看。

吳仲素先生於清朝末年在廣東的佛山出生,其父當時乃是一名瓷器店的老闆。正因為吳仲素從小在生活上衣食無憂,所以他才有時間和精力追求傳統武術這一興趣愛好。吳仲素的父親為了讓他學到真功夫,更是專門將當時的詠春拳名師陳華順先生(也就是「找錢華」)請到家裡,並讓吳仲素正式拜入陳先生門下學習詠春拳術。

而且,吳仲素的父親私下本就與陳華順先生十分交好(據說其父在經濟上曾多次資助過陳華順)。因此陳華順先生為了答謝吳父的這份恩情,平日在教授吳仲素拳法功夫時自然是極其傷心。

葉問

最終,吳仲素在陳華順先生的悉心栽培下歷經數年苦練之後,其拳術技藝可以說是盡得陳華順先生的真傳。值得一提的是吳仲素作為陳華順先生的親傳弟子,還曾代師授藝教過自己同門的小師弟葉問(可以說吳仲素也算上葉問的半個師父了)。

其次,從吳仲素的武術造詣來看。

清朝滅亡之後,詠春拳術功夫大成的吳仲素先生曾在古路頭街創辦過武館,當時廣東地區的許多富家子弟都在他門下學過拳術(具體包括:何兆初、李壽彭、張升若、李賜豪和梁福初等)。

吳仲素劇照

甚至,就連當時在佛山地區聲名顯赫的「詠春三雄」(具體包括:阮奇山、姚才和葉問)也總在吳仲素先生的武館與其切磋拳技,事後更是時常聆聽他的點撥和指導。由此推斷,吳仲素先生的詠春拳實戰功夫確實是非常之高(至少不會遜色於「詠春三雄」)。

姚才

當然,詠春拳術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厲害的實戰功夫,其實戰體系更是以街頭實戰作為基礎。相較於現在的擂臺格鬥比賽來說,真正的街頭實戰通常是習武者在自身受到一些突發狀況的威脅後,其整個人在短時間內迅速傷敵或斃敵的過程。這種情況下無論是任何陰招、險招或殺傷力較強的招術都可以用(如插眼、鎖喉和撩陰等)。

詠春拳劇照

可這種通過最為簡單直接的方式爭取在瞬間就能制服對手打法,如果用在當今正規的擂臺比賽中根本就不允許出現。換句話說,正是由於人類歷史文明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這才使現在的傳統武術逐漸的更加趨向表演化。可即便如此我們也並不能否認,那些在歷史上曾經輝煌一時傳統武術確實是有著非常厲害的實戰效果。

吳仲素劇照

最後,關於吳仲素先生詠春拳功夫的實戰話題,今天咱們就先暫且聊到這裡。不知道大家對於詠春拳功夫是否經得起實戰考驗,還有哪些不一樣的看法呢?歡迎您在下方留下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了解更多有料的歷史話題,歡迎關注「南山論史」自媒體平臺,筆者耕耘創作不易,搬運勢必追查到底。)

相關焦點

  • 洪金寶合作葉問之子,與甄子丹對決詠春電影,卻引發傳武流派矛盾
    詠春拳大師陳華順,在佛山租賃葉家的宅院,開設武館。因為這層關係,葉翁將自己的兒子葉問、養子葉天賜,送到了陳華順門下習武。葉問入門一年後,陳華順因為中風去世,武館交由陳華順的大弟子吳仲素打理,之後的葉問、葉天賜,也開始跟隨大師兄吳仲素習武。
  • 詠春名家何金銘感染新冠逝世,是葉問嫡傳弟子,以實戰能力強著稱
    現時澳門不少的詠春門人,都是出自何金銘先生一脈。何金銘先生獲得過葉問宗師的真傳,實戰能力有口皆碑。曾經創辦多個詠春組織,包括僑澳詠春體育學院)、何金銘詠春國術總會等。1990年,何金銘遠赴加拿大傳藝,期後舉家移民到當地,並成立了加拿大何金銘詠春拳會。近年他繼續穿梭於加拿大、澳門、珠海等地,為詠春拳培養出大批人才。
  • 「陳華順永春拳文化節」傳承武藝 緬懷一代宗師
    10月14日,第十屆陳華順永春拳文化節在永春拳一代宗師陳華順故鄉——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馬東村舉辦。文化節現場,旌旗招展,醒獅威風,鑼鼓喧天,來自全世界50多個陳華順永春拳武術分會約1500多人云集於此,共同緬懷先輩,切磋技藝,以武會友。
  • 「一代宗師」葉問:逝世前不忘錄像留史,弘揚詠春精髓
    01.從小衣食無憂,因緣分與詠春而結葉問,原文葉繼問,1893年出生於廣東佛山人,葉家是佛山的大家族,祖居在佛山福賢路,號稱桑園,「桑園葉姓」無人不識,富家少爺葉問為何要學功夫,只能說機緣巧合,當年葉家把祖宅左邊的大祠堂,租給了一位名叫陳華順的人,外號「找錢華」,是詠春高手,在葉家祠堂內收徒教拳,7歲的小葉問可能見陳華順打拳多了
  • 從楊紫瓊《詠春》到甄子丹《葉問》,探究詠春拳的流傳
    可惜,由於沒有其他說法,我們這些後人只能寧可信其有的先記錄既有資料,且當作是聊勝於無吧。以上"五枚師太傳授嚴詠春"的情節,可以在楊紫瓊、甄子丹主演的《詠春》一片中呈現。但這無損於本片在動作設計上的精採,特別是有詠春拳功底的梁二娣扮演者林正英,講解詠春拳的八仙桌練習法,將詠春的短打以及連擊表現得清楚又賞心悅目,讓我在童年時都會站在學校書桌自嗨地把玩一番。另外,黃華寶的扮演者洪金寶,則是講了許多真實格鬥的訣竅。比如:同門極力勝身材。
  • 中國武術沒實戰能力?美軍認可的詠春,為啥適合特種部隊練習
    其實,武術在民國的時候還是分套路和實戰的。有些高手不僅實戰經驗很強,還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比如為了對抗日本人的刺刀,民家高手和部隊一起開創了「破鋒八刀」,這是很了不起的,因為在那個器不如人的年代,只有通過「戰術」的創新來取勝了。但是,武術本就是搏擊術,只有其存在的環境,其才能夠存續和發展。
  • 葉問詠春正宗遭質疑,挑戰者張天志竟然是她老公。
    可是有人說葉問的詠春不是正宗,他的才是,這個人就是張天志。說到這就不得不說起詠春拳的起源問題了,詠春拳是五枚師太觀蛇鶴相鬥有所感悟所創,傳於弟子嚴詠春,嚴詠春傳其夫梁博濤,後傳梁桂蘭,再傳黃寶華,梁二娣,後傳給梁贊,人稱「贊先生」,梁贊傳其子梁壁與其徒陳華順。而葉問是陳華順的徒弟,而張天志和葉問都是「佛山贊先生」的徒孫,張天志的師傅是梁壁。
  • 葉問弟子何金銘去世,不少詠春門人都出自何金銘先生一脈
    如今葉問也成為了我們後人的驕傲,每次提到他都是滿滿的自豪感,雖然葉問老先生已經離世,但是他的徒弟可以說也是遍布天下,徒弟的徒弟更是不計其數,其中何金銘就是其中一位,不少的詠春門人,都是出自何金銘先生一脈。令觀眾和網友非常遺憾的是何金銘先生已經去世,外媒報導,著名武術家何金銘先生因新冠於多倫多逝世,享年96歲。
  • 淺談李子鳴實戰能力,辦國內第1家傳武協會,得眾多權威機構認可
    那麼關於李子鳴先生的實戰功夫到底如何?或者說他的實戰能力究竟有多強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的剖析一下。 首先,從李子鳴的學武履歷來看。 李子鳴先生於1902年在河北冀縣城南的李桃村出生,他從4歲時起就在父親李晉印的安排下入私塾讀書,同時還跟隨叔父李晉卿學習拳棒功夫(曾在幼年學過燕青拳)。
  • 南方小拳種詠春為什麼現在家喻戶曉,詠春拳真的那麼厲害嗎?
    也使得詠春這個拳種被人們所熟知。詠春拳本是南方的一個小拳種,詠春拳是一門中國傳統武術,是一個積極、精簡的正當防衛系統、合法使用武力的拳術。較其它中國傳統武術、更專注於儘快制服對手、以此將當事人的損害降至最低。詠春拳最開始是清初反清組織"天地會"的一種鬥爭的武技,為河南嵩山少林弟子一塵庵主所創。
  • 立明堂推廣詠春等傳統課程,弘揚和傳承非遺文化
    近年來,為傳承和保護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大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興趣,中青立明堂傾注心血,重力打造詠春、中醫等公益課,希望能為弘揚和傳播傳統文化盡一份力。
  • 佛山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遺!| Amazing Foshan
    詠春世代,名家輩出,葉問與阮奇山、姚才並稱「詠春三雄」,名重一時。功夫之王李小龍,師承葉問,成就功夫不朽傳奇。粵港澳詠春拳精英交流賽、世界詠春拳大賽......佛山每年都會舉辦各類與詠春文化息息相關的競技活動。千人切磋,以武會友,詠春武林,未曾消逝。
  • 佛山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遺!|Amazing Foshan
    詠春世代,名家輩出,葉問與阮奇山、姚才並稱「詠春三雄」,名重一時。功夫之王李小龍,師承葉問,成就功夫不朽傳奇。Wing Chun, has created generations of prosperity with a large number of Kung Fu celebrities.
  • 楊少侯的實戰功夫如何?7歲習武,拳速快到「拳打人不知」!
    其中如形意、八卦、洪拳、詠春和太極等,這些都是傳統武術中比較著名的幾大拳種。那麼關於楊少侯的實戰功夫究竟如何?或者說楊少侯的實戰能力到底有多強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的剖析一下!他身為楊氏太極拳的第三代傳人,早在7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學習家傳的太極拳術,並得到了其祖父楊露禪、伯父楊班侯和父親楊健侯3位太極拳宗師的真傳(其中主要還是得了楊班侯的傳授最多)。
  • 搏擊專家揭秘:為何詠春連環日字衝拳在實戰中沒有電影裡那麼厲害
    搏擊專家揭秘:為何詠春連環日字衝拳在實戰中沒有電影裡那麼厲害。今天下午,詠春大師餘昌華又在其個人社交媒體吹噓,詠春拳如何厲害,學習詠春拳的好處等等,聲稱詠春拳是目前武術體系裡面相對來說最簡單的一種,無論是養生還是技擊,都是比較簡單、直接和有效的。於是筆者就要問了,那為什麼詠春拳擂臺實戰,面對搏擊選手確實屢戰屢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