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擊專家揭秘:為何詠春連環日字衝拳在實戰中沒有電影裡那麼厲害。
今天下午,詠春大師餘昌華又在其個人社交媒體吹噓,詠春拳如何厲害,學習詠春拳的好處等等,聲稱詠春拳是目前武術體系裡面相對來說最簡單的一種,無論是養生還是技擊,都是比較簡單、直接和有效的。
於是筆者就要問了,那為什麼詠春拳擂臺實戰,面對搏擊選手確實屢戰屢敗呢?甚至可以用慘敗來形容,直接給詠春拳抹黑,甚至動搖了李小龍在國人心目中的偶像地位。
無論是餘昌華還是丁浩,兩人在比武中打出的具有詠春代表性的日字衝拳為什麼沒有什麼威力,甚至餘昌華連拳路都打不出來呢?和甄子丹所飾演的《葉問》系列電影中的鏡頭相比,簡直相差太遠了。到底是餘昌華和丁浩的詠春是假的?還是電影確實誇大了詠春的威力呢?我們來看一下搏擊專家徐教練是如何揭秘的。
徐教練是福州三上健身俱樂部的資深教練,是國家武術裁判和一級武術教練,對傳統武術和現代搏擊有著深入的看法和見解,從事武術研究幾十年,具有豐富的實戰和理論經驗。應該來說,徐教練的專業性還是值得肯定的。
徐教練首先指出:「日字衝拳的連續擊打對沒有練過武術的普通人才會有用,對於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作用不大,還有可能會被反擊得很慘。這就是為什麼詠春拳的電影,例如《葉問》,演起來觀眾認為日字衝拳很厲害,上了競技擂臺面對搏擊選手就現出原形了。」
徐教練又指出:「格鬥講究的是一力降十會,一拳打過來,有沒有破壞力量是衡量動作的重要標準。連環日字衝拳是一種小肌肉帶動大肌肉的敲打力量,對於同等體重的人破壞性並不大。可以使用「小動打迎擊」的原則。例如,你用左拳打我,我用右拳反擊,以重拳換輕拳,和做生意一樣,本錢拿回來了。」
隨後,徐教練指出關鍵的一點:「對於專業練過的人,他明白一旦被對手擊打到,不是去感知疼痛,而是馬上反擊,因為已經被擊中了,這時候大腦去判斷傷害程度已經沒有意義,最重要的是丟分怎麼拿回來。其中一種方法就是在痛處的方向跟著對手的回收動作進行反擊。而日字衝拳是連續的直線擊打,對於下頜的保護很不好,很容易被對手反擊KO。」
對此,有拳友評論道:「最好的例子就是詠春餘昌華,完美的演示了日字衝拳被獨臂拳王熊呈呈一拳悶倒。」
本文由「龍哥是我偶像」原創,百家號首發,禁止抄襲、洗稿,違者必究!圖片、視頻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